世界旦夕之间

科幻片其它1973

主演:克劳斯·洛维奇,芭芭拉·瓦伦汀,古特·拉姆普雷切特,尤利·隆美尔,阿德里安·霍芬,伊凡·德斯尼,约阿希姆.汉森,库尔特·拉布,玛吉特·卡斯滕森,英格丽·卡文,高夫莱德·约翰,玛莎·拉本,卡尔·海因茨·福斯格劳,沃尔夫冈·申克,鲁道夫·伦茨

导演: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剧照

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2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3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4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5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6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3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4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5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6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7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8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9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5:14

详细剧情

  某控制论与未来科技研究所的跨时代项目斯莫莱克戎1号,是一种应用高端技术架设微缩世界的电子怪物。它可以针对社会,经济以及政治事件做出精确的预测。由于这个研究项目的创办人兼总监沃尔摩尔教授神秘死亡,所长任命斯蒂勒博士作为这个项目的继任负责人。不久斯蒂勒的同事们发现新总监也开始状若疯狂。然而,随着老友--研究所安全主管劳兹神秘消失事件的不断深入,斯蒂勒渐渐分不清究竟是自己病了,还是身边的世界病了....  《世界旦夕之间》是1973年法斯宾德为电视台制作的两部式科幻电影,改编自伽洛耶出版于1964年的长篇小说《三重模拟》(Simulacron-3),本片后来被好莱坞翻拍成《异次元骇客》(The Thirteenth Floor),并深刻启发了后来的同题材系列电影《黑客帝国》。

 长篇影评

 1 ) 斯迪勒为何打伊娃耳光?

电影结尾分析

斯迪勒为何打伊娃耳光? 法斯宾德主要还是为了鼓励和培养男主体。他会客观反映资本主义父权社会的性别问题(比如上层世界中,男性仍然是程序的主宰者,而女性被派下来干活),其他的电影也会反映女性的处境,但是他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不会像黑客帝国那样把女性设置为主体的反抗者。但他是用批判的眼光来拍的。 斯迪勒扇伊娃耳光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她作为联系员,又与斯迪勒相爱,她告诉斯迪勒真相和结局,明天他就会被枪杀。她是悲观的态度,并且认为既然如此,斯迪勒还不如和她享受最后的爱情时刻,相当于要让他倒在石榴裙下,在温柔乡中死去。但斯迪勒即使知道了要被枪杀的结局,他也要走向人群,像革命者那样在公共场合演讲,给这个世界留下线索。这样的死亡是主体的、崇高的,而只享受个人欲望和爱情,在伊娃怀中死去是没有意义的。主体在走向反抗的道路上,应该战胜来自于任何人的阻碍。

 2 ) 预谋逃逸

[世界旦夕之间]是法斯宾德唯一一部科幻题材的作品,连同戈达尔的[阿尔法城]与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这三位导演都在用科幻的外壳包装自己的故事。塔可夫斯基高度的内省力只会把科幻当做回忆、宗教与情感的呼唤媒介,戈达尔则是用E=MC^2的公式以及戏虐式的音画分离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而法斯宾德,通过对影片故事和形式的内化,营造出一个严苛的“世界规则”,并企图为自己预谋逃逸的目标找到出口。

该片改编自伽洛耶于1964年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三重模拟》,21世纪名声大噪的科幻系列电影《黑客帝国》明显受到该小说“多重现实”概念的启发。相比《黑客帝国》将激动人心的慢镜头躲子弹镜头与微言大义的科幻哲学糅合拿捏还张弛有度的节奏感,1973年的《世界旦夕之间》既没有CG特效的追车与枪战,也没有赛博朋克式的英雄男主,200多分钟(该片是法斯宾德为西德电视台制作的16mm规格的电影,分上下两部)的故事大都只是男主角喝酒、谈话、疯癫的举动。不过,一旦你适应了法斯宾德悠闲独特的70年代非典型科幻风格,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整个叙事的节奏感。没有蒸汽朋克和高楼大厦,科幻世界中现实与虚幻的视觉隐喻仅用无处不在的镜子进行诠释。超级计算机存放的研究所摆满了完全镜像墙,伊娃和斯蒂勒最后摊牌时甚至象征性的出现了一个对应三层现实比喻的三面镜。摄影机经常进行着一种无人称的自主性运动,往往人物没动,摄影机却已经对角色进行了360度的环绕拍摄或平移,这种不寻常的场面调度是法斯宾德一以贯之的特色,除却戏剧舞台效果的考虑,更是法斯宾德电影价值观的形式化,现实个体的困顿与阻碍往往通过不知名的主观摄影机镜头的运动得以逃逸。此外,法斯宾德其实并没有完全整饬出一套独立的科幻电影类型,影片中很多小细节恰恰呼应了之前的一些科幻作品:斯蒂勒在临时记者招待会与记者谈论计算机控制系统时,蓝色多瑙河的背景音乐很容易让人联想起1986年的《2001太空漫游》,斯蒂勒逃难时遇到的陌生人正是《阿尔法城》的主角埃迪•康斯坦丁。

法斯宾德拍摄这部科幻电影,在乎的不是眩晕的未来气氛的营造,而是想用未来复古主义的风格讲述他关于自我感知与逃离的表达:未来世界通过创造名叫斯莫莱克戎的超级计算机运算系统来模拟和预测人类行为,由此来规避不合理的社会进程,了解正确的社会需求与发展。在斯莫莱克戎系统创造的“模拟真实”里,每一个“身份单元”都像人一样思考、生活并相互关联,但相对于男主角斯蒂勒所代表的上一层的“现实”,“身份单元”只是完整的因果链的机械程序。越强大的集权,越会声称自己的不在场,并把责任推给上一层的强制执行,最后斯蒂勒发现斯莫莱克戎系统之上还有一个“真实世界”统治着他所处世界的运行秩序。

电影并没有把叙事精力集中到主人公对阴谋论的层层剥离,并以此形成一种解开真相的完整感。他把大量的篇幅花费在主人公斯蒂勒对自我真实性的探究和反思上。如果欲望之下、意识之初只是盲目的媒介模拟,那“自我”的构建就只是一个模拟意识的副产品,对象的主体性瞬间崩塌的。众所周知,法斯宾德其人其作品最急切强调的就是对感知与情感的探究,爱比死更冷、恐惧吞噬灵魂等等电影标题直观显示出他对经验认知的依赖性,残忍、自恋、渴望爱,混合了本能与个人经验的复杂情绪才是他生活存在的证明。而在[世界旦夕之间]里,斯莫莱克戎系统以及更上一层的“现实世界”首先就否定了“身份单元”意识主体的真实性,而本身就不存在的具有不确定性与悬疑性的身体就更不能成为真实性的依据。从意识到身体的不确定性,很容易让故事的走向陷入虚空,然而,法斯宾德偏偏想用身体感知下的经验情感为斯蒂勒以及自己寻找出入,预谋逃逸。

影片中,斯蒂勒虽然对所处世界的真实性愈加怀疑,但他一直在用身体经验的感知谋求真实的存在,他许多无意识重复的小动作贯穿在影片之中。他喜欢在坐下办公椅的瞬间转上几圈,对上级进行质询的时候,甚至会和上级一起转椅,这种忍俊不禁的行为不断出现在故事的各个角落,它并没有推动叙事的功能,只是斯蒂勒的个人救赎,法斯宾德想用一种隐性的无意识行动企图逃离这个虚假真实的仿真单元。当斯蒂勒发现伊娃就是上层世界的联系人时,他直言自己悉听尊便只想结束这场噩梦,但同时又向伊娃借烟,明知道自己明早就会被枪杀,还接受了伊娃的情爱邀请。春宵过后,代表意识主体真实性的伊娃劝阻斯蒂勒不要去研究所送死,斯蒂勒却抛弃了这个上层真实的解救,站在汽车顶上慷慨陈词,毅然赴死,这里的死是斯蒂勒预谋逃逸的结果,也是法斯宾德预谋逃逸的想象。斯蒂勒不确定伊娃的上层力量能否真正带动他的意识主体的可确定性与真实性,他宁愿用自己身体的感知去求得无法预知的结局;法斯宾德在现实世界同样如此,抽烟喝酒做爱样样不少,他不断对自己的身体发动永无止境的攻击,他不相信意识主体的理性救赎,他怀有的非理性信念让他自信自己的身体能忍受各种摧残和虐待,他是在用身体写作的人,身体经验的感知在他看来才是最真实的存在依据。电影最后用一组垂直剪辑交代了斯蒂勒的结局,在第二层世界里死去的斯蒂勒已经被上层监控者带领到第三层现实世界,身体的死亡却带来了意识主体最后的归赴真实,这不失为一种最佳的逃逸手段,其次,这也是对法斯宾德未来结局的一个寓言。1982年6月10日的凌晨,法斯宾德嘴里叼着一根香烟躺在公寓床上,早已气绝身亡。法斯宾德知道自己过量服用毒品、安眠药与兴奋剂的行为等同于慢性自杀,但是他依旧这样做下去,大概这就是他所预谋的逃逸路线,只是我们并不能像电影一样知道最后的他会归赴到哪个现实之中。

 3 ) 幻想和欲望的冲突永无止尽 论法斯宾得[世界旦夕之间]

初次知道此片是在CC介绍里看见它的海报,两个圆环相交之间困住一个在奔跑中的男人,而这个男人奔跑的方向是和边缘相反的平面,永远离不开这个圈。而片名世界旦夕之间的含义更是值得深思,旦夕的词义是在时间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在电影里的隐喻是说明留给主角找到真相的时间不多,在找到之时也就是主角命陨之时。
    法斯宾德在为电视台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已经拍过了很多知名的电影作品,声名鹊起。他明白在当时媒体不甚发达的年代,想要成名唯有透过电视的媒介,而在当时的德国电视仅仅只有2个频道,在电视频道上播放即成了让一个电影人迅速为人所知的方法。令人不解的事情是,在德国以外的国家,法斯宾德的作品收到的好评远远高于本国,也许是因为在德国这样严谨的国家,一个人的出生很大程度上限制一个人的发展,法斯宾德的崛起如果是发生在中国,他必然是一个不法之徒走上正道之类,堪称话题性的励志范本。
    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眼中德国的未来,科技的进化和控制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化,政府的一个部门开始研究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并取得了进展,但项目的发起人沃尔墨却在成果发布之前精神恍惚离奇死亡,他的助手斯蒂勒获命成为研究所的新负责人,但沃尔墨离奇死亡的原因引起了斯蒂勒的怀疑,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斯蒂勒发现了最终的秘密。而这个秘密直接导向沃尔墨的死因,世界的意义危在旦夕。
    电影充满了表现主义的各种手法,镜子象征人格的背离和分裂,空间象征着世界的封闭与权利的绝对控制,法斯宾德塑造了2个英雄形象,沃尔墨在明白世界的真相之后留下伏笔,希望后来者能够打破枷锁,从容赴死,而斯蒂勒最后肉体在中层世界死亡,他的死作为一种象征被隐喻为强权的控制下人的反抗虽然失败,但人的意志和爱可以拯救一切,所以斯蒂勒在另一个象征上层世界里醒过来,被锁在一个没有阳光的房间里,斯蒂勒最后看见了阳光并和伊娃相拥。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好,斯蒂勒终于逃出虚幻的世界,回到真实世界。在这里伊娃穿上了象征温暖的橘红色长裙,斯蒂勒穿着温暖的毛衣,象征安全。但他们始终没有走出房间,这是法斯宾德高明的地方,他并没有直接告知观众,这个世界是不是真实的上层世界。他留下了一个希望,而这个希望不一定是对人有益处的,而是人所需要的。
     这部电影,在1978年电视台放映过2次之后,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睽违40年后,法斯宾德基金会聘请修复公司将此片做全新数码修复后重新登上大荧幕,完成法斯宾德生前未曾实现的夙愿,日后许多科幻电影或多或少都有“世界旦夕之间”的影子,【黑客帝国】里的电话亭,【成为约翰马科维奇】里的思维控制,【纯洁心灵的永恒阳光】里的记忆消除等等。
     它给不了你好莱坞的特效,它给不了你情节紧凑的刺激,更可能让你昏昏欲睡,以现在观众的眼光来看,世界旦夕之间作为一部软科幻电影,一无是处。但如果你愿意理解导演的意图,明白构思的巧妙布局,细心研究人物的情绪变动,你会发现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佳作。

 4 ) 存在与模仿

这部电影如同对于人类存在问题的癫狂思考。后来以此为世界观拍出的电影都只是拙劣的模仿罢了。

电影的室内布景,旋转式的运镜方式,电波般的音响效果给人一种略微不适的迷幻的效果。影片中对于镜像有大量的运用,隐喻那种真实与模仿之间不断循环的层级关系

电影的叙事节奏缓慢,但没有浪费一分钟。之前看过改编版的《异次元骇客》。那是真的节奏快。把一部哲学意味的伪科幻片本糟蹋成一部好莱坞商业片也真是令人痛心。而这部其实从影片中的一些提示其实不能猜出还有凌驾于所谓现实之上的现实,但是你站在主角的角度,一点点对自己所在的现实产生怀疑,对于世界的认识逐渐崩塌,被如同上帝般的力量掌控着,你能感受到那种灵魂深处的恐惧与虚无。

通过电影两部分结尾处呼应还有海报(海报真的设计的好。)体现出的信息等许多暗示可以感觉到影片想要反映的不只是三个层级而已。如同海报中那两个圆,每层现实都出于模仿者与被模仿者之间,你无论如何也无法逃脱。这就使得电影看似完满的结局引人深思,主角看似逃到了真正的真实中,但如同爱因斯坦逃到他所在世界那样,他又何尝不只是离真正的理性世界更进一层罢了,但这种模仿是无限的所以上升一层又有何意义呢?

人是多么可悲啊。无时无刻感受着,痛苦着,但也许只是“上面人”的实验鼠或玩物罢了

 5 ) 世界旦夕之间的苦乡民谣

几个月前,因为一个狂热影迷友人的推荐,看了法斯宾德的《世界旦夕之间》。 这部首播于1973年长达三个半小时的西德科幻电影,大概是我12年前看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之后时间最久的观影体验了。

严正拒绝了友人随之而来的“善意”安利:四小时的《在伯克利》、四小时的《铁西区:工厂》、七个半小时的《撒旦探戈》。看电影只为怡情,才不跟狂热影迷一般见识自讨“苦“吃。

说回《世界旦夕之间》,当时除了沉迷于数清镜头中出现了多少次镜子,推理佐证自己对剧情的猜想,感慨1973年科幻电影已然到达了如此高度之外,偏偏被片中某个场景中的一首歌勾了魂。

暗红的灯光下,半裸的男女们伴着深沉的男声轻摇着美好的身体。场景一晃而过,我的脑子却在接下来的几十分钟不断地重放着这首歌。

暂停电影,执拗地靠蛛丝马迹找到了原曲加入歌单,才安心地继续在电影里找镜子。

🎵 Domenico Modugno 的歌曲《Amara Terra Mia (Rem...》

请认准此唱片封面

一连听了几个月,可遗憾的是网易云和虾米上都没有歌词,试着去搜也只找到了不知其意的意大利语版本,机翻又如料想之中惨不忍睹。

最终,还是被我在网络被遗落的角落里找到一版生硬的直译版。我想肯定也会有人因为看过《世界旦夕之间》,对这首歌念念不忘。既然网上搜不到,虽对意大利语一窍不通,还是决定硬着头皮试试。

在百度翻译、Google翻译、线上意大利语辞典、英译版本、日译版本和那版直译歌词的帮助下,磕磕绊绊,终于完成了我的首次非英语歌词翻译成就。

Amara Terra Mia 苦 乡

Sole alla valle, sole alla collina, per le

campagne non c'è‚ più nessuno.

Addio, addio amore, io vado via,

amara terra mia, amara e bella

河谷中,山坡上,阳光依然

村庄却已空无一人

永别了永别了 我深爱的土地

我将要离开

这苦涩而美丽的故乡

Cieli infiniti e volti come pietra, mani

incallite ormai senza speranza.

Addio, addio amore, io vado via,

amara terra mia, amara e bella

天空无穷无尽,脸庞已如坚石

布满老茧的手中毫无希望

永别了永别了我深爱的土地

我将要离开

这苦涩而美丽的故乡

Tra gli uliveti ‚ nata gi la luna, un bimbo

piange, allatta un seno magro.

Addio, addio amore, io vado via,

amara terra mia, amara e bella

橄榄园中,月亮出生孩子因贫瘠的乳汁哭泣

永别了永别了我深爱的土地

我将要离开

这苦涩而美丽的故乡

最后还是想感慨一下,那些能把歌词翻译得比原作还有诗意,甚至让歌曲灵魂升华的人,都是哪路神仙?


《Amara terra mia》是一首源自意大利中部阿布鲁佐地区的一首古老的传统民歌。演唱者Domenico Modugno是最著名的意大利艺术家之一,他被认为是第一个意大利现代作曲家,他也是一名演员。
此版本由Domenico Modugno编曲和Enrica Bonaccorti改词,收录于1971年Domenico Modugno的第19张专辑《Con l'affetto》中,之后收录于1973年《世界旦夕之间》的原声带中。

首发于个人公众号:微言之剧

 6 ) 虚拟现实与存在焦虑

当我们谈起法斯宾德和他的电影时,想到的总是《恐惧吞噬灵魂》、《爱比死更冷》、《中国轮盘》、《雾港水手》或那四部“德国女性四部曲”,而《世界旦夕之间》却较少被提起。在这部电影中,法斯宾德制造了三重虚拟现实,并用多重镜像和充满未来感的电子音营造出迷离的虚拟空间感,用充满不确定性的叙事表现了人对自我存在的焦虑,也对当时的冷战局势进行了隐喻式表达。

必须承认的是,《世界旦夕之间》的确不属于法斯宾德水准最高的那一批作品,但它在科幻类型开拓上所具有的意义,令它的价值不低于法斯宾德的任何一部杰作,足以载入史册。

《异次元骇客》、《黑客帝国》、《盗梦空间》、《纯洁心灵的永恒阳光》、《攻壳机动队》……这些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幻片,都可以在法斯宾德这部45年前的电影中找到影子,且核心的科幻概念一个都没落下的——虚拟现实、梦境窃取、记忆消除、思维控制、平行世界……虽然相比后来的影片,其中的部分设定表现得还不够成熟,但放在近半个世纪前的历史语境中,它确实具有惊人的超前性和新潮感。

《世界旦夕之间》剧照©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Foundation

《世界旦夕之间》以长达212分钟的上下两部,讲述了一个异常错综复杂的故事。在未来,某控制论与未来科技研究所的项目“斯莫莱克戎”,通过架设微缩世界来针对社会经济以及政治事件做出精确预测。然而,这个研究项目的创办人神秘死亡,斯蒂勒被任命为这个项目的继任负责人。不久,斯蒂勒的同事们发现他也开始变得疯狂。随着越来越多神秘事件的发生,世界趋于虚实交错,一切都迷失于此、危在旦夕。

《世界旦夕之间》截帧©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Foundation

如果说好莱坞的科幻作品,从诞生起便大多喜欢利用宏大叙事外壳与小格局内核(甚至内核愈发单调、老套)以及对特效奇观的展示。

那么,《世界旦夕之间》则显然是个异国的反例。

它拥有文学性很强的剧作结构与大段哲学探讨向的台词,将好莱坞类型片的叙事手法与表现主义的诡谲风格相融出一种反类型片,通过微缩的视角与层层嵌套的情节,触角最终伸向了科幻以外的政治隐喻,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会被不动声色地吞噬入其中。

这部电影改编自伽洛耶于1964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三重模拟》,该小说首度在文学中创造了“虚拟现实”,此时正值柏林墙高筑的第三年。显然,在纳粹覆亡20年之后,德国依旧是片深怀历史反思、深受分裂侵扰和深陷冷战影响的土地,宛如一个拉上提线的、被控制的木偶。

而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上,人与人之间变得越发冷漠疏离,恐惧更是无孔不入。《世界旦夕之间》便是如此冷峻背景下的产物,法斯宾德不仅将自我与世界间的关系投射进影片的科幻设定之中,亦将这类社会的病症,幻化成了影片里屡屡出现的神秘事件。

正如海报中所揭示的,世界分成了上下两个交叠的圆圈,主角处在三重世界的交叉处,无处可逃,到哪个世界似乎都是被控制的,自由成了无法触碰的幻影。

电影中无处不在的镜子和玻璃,复制出了人和物的多重影像,表现出事物存在的不确定性,这是法斯宾德对世界“真实性”的质疑。即便最终那个看似“爱能胜过一切”的俗套结局,其实只要留意逻辑疑点,便会发现他依旧是那个渴望爱却又不相信爱,对人性与世界的未来充满失望与质疑的悲观主义者。

《世界旦夕之间》剧照©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Foundation

令人惋惜的是,这部全方位超前于世界科幻电影发展的,可谓是重大“转折分水岭”式的电影,在诞生后却一直被忽视,少人提起。世人硬生生地将一个划时代巨作忽视了——在电视上放映几次之后,它便销声匿迹,直到修复之后,才再度回归人们的视野。

首发于:VCD影促会

 短评

8.5,实在不敢想,这部电影上映法斯宾德才28岁。虽然叙事有点拖沓但意识相当的前卫,一个人执迷昆虫执迷尸体或者器官任何都可以感同,但是一个导演执迷玻璃这实在是有趣又特别

6分钟前
  • ZHANGWANHE
  • 力荐

对镜子的使用所构架的银幕空间虚实感倒是十分契合整部电影的文本,是唯一喜欢这部电影的点。还是无法喜欢法斯宾德,全片依旧显得格外笨拙,不论构图多么精巧,但运镜、剪辑、表演、每幕衔接的情绪都看不到丝毫的灵气。

11分钟前
  • 迦南Canaan
  • 还行

镜头有意思,叙事磨叽,pass~

13分钟前
  • vivi
  • 还行

4.5;以现实为架构,演绎前瞻科幻概念,启发后世无数,博尔赫斯式的「世界处于上帝的大梦中」在本片中被拆分成三重嵌套、周而复始的的序列,大有“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意味;大量镜像(镜渊)与玻璃反射的使用,意指被窥视、被扭曲的水花镜月,一切都在印证柏拉图之“真实世界存在于意识世界。”

1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镜头运动卯足了劲、镜面反射和色彩用得穷凶极恶,小法就是这么激情!正点的赛博朋克故事,跟十三层凶间是同一本小说原作,被铃木光司的凶铃四部曲完全抄走所以害我早就被剧透了

22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A-】我日原来《异次元骇客》的是照搬的这个,同一个故事拍的天差地别,法斯宾德的冰冷疏离真的可以让你看完后怀疑现实世界的真实,好莱坞版看完可以让你怀疑导演脑容量的真实。

25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我不否认本片在科幻片影史上的地位,但是这片实在是太长太沉闷了,观影中睡着了n次~~~镜头拍的非常精致漂亮,这是一部高级的电影,但不是所有人都欣赏的来的~

29分钟前
  • mdld
  • 还行

这货太科幻太超前了,好难想象是三十多年前的作品啊,赶脚现在的科幻哲学片应该都是这里来的吧。。修复版颜色和声音都不错~话说音乐好牛逼,不是古典乐,就是未来音。。。。。。。。

3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結尾!!!永不得窺見窗外的房間!真實即虛談!法斯賓達拍出不存在的結尾!

34分钟前
  • hsein
  • 力荐

镜有千千个,情有千千劫,文学化和形式感都把人看到身体被掏空。不知道是不是碍于电视电影限制,连法斯宾德都甩出真爱救世界。可以数上百处喜欢的地方,但还是很受不了辛辛苦苦营造三小时的神秘主义被呱哒一下解释撂给你,好破功啊。话说1973年就在拍虚拟现实的嵌套故事了,反观现在却没什么新东西。

35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三个多小时是想怎样 就表达一个 全都是泡沫?

40分钟前
  • 翰小七
  • 还行

法斯宾德颇具野心的科幻佳作,世纪末一系列Rubber Reality电影的鼻祖。1.三层世界的嵌套结构,不仅探讨虚拟与现实问题(即“缸中之脑”思想实验),还涉及现代技术与跨国公司的垄断,并影射极权社会的思想控制。2.影片恍若一处处镜之迷宫,五花八门的镜像每每从四面八方包围住人物,而镜子既喻指着虚与实、真与假,还指称着自我的分裂与身份认同的困境(恰似拉康理论中主体遭逢的镜式迷惑),亦暗示出一种窥视的目光(一如上层世界肆意窥伺与操控下层世界)。3.大量诡异的运动镜头,如猝然的变焦推拉(渲染震惊感)和不少环绕镜头(眩晕效果与暗中观视)。4.布景与配色上佳,幽绿的公司和机房显得封闭而压抑,现代主义金属家具充当镜面。5.不少围栏、窗格的前景遮挡构图。6.电话亭作为出入口后启[黑客帝国]。7.还是较拖沓,片长完全可压缩。(8.5/10)

4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摄影机自治地离开主体,扫射四周之时获得了一种强烈的主体在场,转向房间中的机器(“世界”的容器),在《世界旦夕之间》的开场,沃尔默的“末世寓言”中,一个突然间的拉镜头令影片空间的物理定律开始失效。电子音并不是无源的,而是世界的杂音。无法通过反拟像接近的“真实”控制又不得不被控制。法斯宾德重述了秘教中企图返乡的囚徒的故事,在显在的,新柏拉图主义的表层之外,是一个在不断上升的序列网络之中显现的神圣,诺斯替的控制论机器。不同于其好莱坞翻拍版本,法斯宾德将《世》塑造为一部介于卡夫卡与《潜行者》之间的,脱胎于包豪斯办公室的“德式科幻”,关于官僚主义与被害妄想症候群,在坚实的现代性空间中创造偶然性。如同舞台般房间中的happy ending背后是绝对的拘禁感,通往萨特《禁闭》的人际地狱。

43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科幻电影十佳没跑儿了。虽然三个半小时长,但我敢说没有一分钟是废的;不仅如此,每一秒还都非常精致,时不常就会来一个神来之笔,场面调度能力令人咋舌。环绕式长镜头毫不给人炫技之感,每一次中的每一个位置都意味深长。不真实感贯穿始终(植物、化妆…),有明显人造痕迹。镜子象征虚拟和现实的界限,而片中又多次出现两面镜子之间的无限空间…耐人寻味。政治与资本合谋鱼肉大众,冷战期间美苏和两德关系融入其中。关于“我思故我在”、表象与实质、疯狂与正常的哲学思辨。伊娃对高阶人的讽刺有影射上帝的意味,科幻式宗教解读有趣。上下集结尾互文照应,两次置换难免让人想到有更高阶。但最后一个场景的确没有反射的意象,只是这又是一个盒子式的封闭空间…

45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三刷,改编自丹尼尔·迦卢耶原著《幻世三》,私影史十佳科幻片。1.影片讲述某控制论与未来科技研究所的项目——斯莫莱克戎,可通过架设微缩世界针对现实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事件做出精确预测。在研究项目创办人神秘死亡后,继任负责人开始展开侦查,并最终探解世界真相的故事。法斯宾德在长达四小时的上下两集内,灵活运用镜子等意象,结合多层嵌套的文本构思创造了虚实交错的三重世界观,(大段哲学辩论)表达自身于世界真实性的质疑与彼时政况的悲观思维。2.控制论的意识仿真恐惧,由科幻拓延至政治、宗教的广义指喻。幽蓝色调和不时萦绕的絮乱电流声,即便最后为“爱”成功逃离下层,也不过进入又一个绝对控制的封闭式空间。3.上下集结尾互文;回绕式长镜头和室内画框设计。4.电话亭穿越/记忆消除/集体思维奴役启蒙后辈无数。(9.5/10)

46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就让骇客帝国,盗梦空间和银翼杀手都去屎吧!世界上只需要有法斯宾德一个导演!啊也也!没有政治意识,连科幻都是空谈。另:老于指出的国际政治隐喻:东西德在冷战时代作为表美苏两大阵营的试验品这一层十分有趣。

48分钟前
  • dinosaurs
  • 力荐

观影清仓期,看过留脚印。裸看无字幕,看过好充逼~

52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让法斯宾德着迷的问题是:如果镜子不是现实世界的映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如果两个世界毫无差别,那么真实还有任何意义吗?他试图找到真相,可永远逃不出莫比斯环,就像悖论里的阿基里斯不可能追上乌龟,虚拟的网络与真实的存在牢牢将他囚禁在无窗的房间,旦夕之间却如同永恒般漫长。

54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法斯宾德把人类对存在感的感受能力全部拴在了无处不在的镜子上,对镜看人之时亦是虚实难辨之时。气氛营造上依然是上乘,科幻片用古典乐,迷幻洗脑的单一频率电子音,不过叙事在科幻题材里显得太缓慢了,好几场招牌夜店废戏。

59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另一种表现形式的《索拉里斯》。淫荡的窥探视角影射高压的政治环境,无处不在的镜子混淆真实与虚幻的边界,一枚棋子自我意识的觉醒足以扰乱操盘之手,无用而万能爱情又一次改写命运的脚本,最后,色调鲜艳的房间两人相对与暗沉的街头被人群包围两个场景来回切换,肉身冰冷的消亡换来了精神灿烂的永生。/2018.7.21尤伦斯重看: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从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到拉康的镜像理论,都在强调某种映射在镜子中的“现实”,另外经策展人提醒,整部电影一半时间都用到了巴赫的赋格,作为一种试图证明上帝存在的音符的错位,也是对何为真实何为虚幻的追问。

1小时前
  • Alai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