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

爱情片美国1997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丝莱特,比利·赞恩,凯西·贝茨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剧照

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2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3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4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5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6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3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4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5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6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7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8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9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5 00:44

详细剧情

1912年4月10日,号称 “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开始了自己的处女航,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富家少女罗丝(凯特•温丝莱特)与母亲及未婚夫卡尔坐上了头等舱;另一边,放荡不羁的少年画家杰克(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也在码头的一场赌博中赢得了下等舱的船票。 罗丝厌倦了上流社会虚伪的生活,不愿嫁给卡尔,打算投海自尽,被杰克救起。很快,美丽活泼的罗丝与英俊开朗的杰克相爱,杰克带罗丝参加下等舱的舞会、为她画像,二人的感情逐渐升温。 1912年4月14日,星期天晚上,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面临沉船的命运,罗丝和杰克刚萌芽的爱情也将经历生死的考验。©豆瓣

 长篇影评

 1 ) 十年过后,犹记泰坦尼克

     不知不觉间,距离1997年11月1日已经过了整十年,换个说法:十年(又好几天)前,《泰坦尼克号》首映。
     十年前只能用猫吱呀着拨号上网,十年后已经没人能忍受512K以下的带宽;十年前哈利波特第一部刚刚出版,十年后J.K.罗琳为眼镜魔法少年的故事画上了句号;十年前的上证指数为1186点,十年后已经上升到5777点……毫不费劲的就能举出这十年来究竟在我们这个世界发生了多少变化,就像十年前的我,在杰克为露丝画像时会被我妈叫到楼下倒垃圾,而十年后的我,可以心安理得镇定自若的回忆温丝莱特的胴体。
     从1997到2007,不变的只是年轻画家和千金小姐的爱情,以及这部电影在历史总票房排行榜上的位次。
     
     卡勒德·胡塞尼在《灿烂千阳》写了《泰坦尼克号》对阿富汗人民的震撼,在那个国家的那个动乱的年代,仅仅一部电影就能给他们带来那么大的慰藉和欢乐。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在十年之后的现在似乎还是不能一言而尽。《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激起的海浪,直到地球的另一端仍泛着涟漪。18亿美元的票房以及像阿富汗这样“潜在”的票房以外的观众,没有人统计得了究竟多少人看过这部电影。或许得这样说:“在这个世上只有两种人,看过《泰坦尼克号》的,和没看过的”。卡梅隆把自己的电影打造成真正的“永不沉没的船”,然后借着主人公的口张臂大喊:"I'm the king of the world!"
     《泰坦尼克号》对中国内地的影响毋需多言,至今都忘不了一个同学在看了首映后兴高采烈的把我堵在厕所门口,绘声绘色模仿着片中技术人员的手势,“咔!”他怪叫一声,然后两个平对着的手掌突然折成九十度,“就断了”,他说,掩饰不住的得意洋洋,甚至忘了自己上完厕所后还没洗手,就搂着我的肩膀一路从男厕剧透到教室门口。说不准1997年的这部电影算不算得上中国电影院的救市转折点,但对于走进电影院或者是在家看碟的大部分观众来说,这是他们接触到的不折不扣意义上的“大片”,大到传说国家领导人首肯后可以一刀不剪的上映——说到这,十年后的我们却只能在电影院看到剪刀手的杰作,这肯定不是进步。
      在那个时候也可以看到一个挺有趣的现象,见面时互相问候之余,不免要问上一句“看了那部电影没”,于是衍生出这样的段子:
      “去看《泰坦尼克号》没?”
      “没有,不过准备看《铁达尼号》。”
      “讲什么的?”
      “好像是轮船沉没什么,听说挺感人。”
      “哎呀,《泰坦尼克号》也是讲这个。”
      “我看完《铁达尼号》就去看你那个。”
      据说还真有不少人把《泰坦尼克号》和《铁达尼号》当作两部电影来的,在资讯四通八达的今天应该就没这问题啦。

      第70届奥斯卡上卡梅隆的电影席卷了11个奖项,偏偏少了影帝影后。十年前的青葱少年莱昂纳多十年来硬是把自己转型为实力派,却依旧和连续提名的温丝莱特一样与小金人无缘。看着《血钻》里伤痕累累的阿彻,看着《无间行者》里眉头紧锁的比利,谁都看得出来莱昂纳多·迪卡尼奥是多么想抛开按在自己头上“偶像派”的帽子,他以岁月为刀,拼命的将自己俊俏的瓜子脸雕刻得四四方方,或许在这十年里杰克的影子真的沉淀在他心中太久了。反观温丝莱特,作为露丝的表演既非她的最佳,也不是她的终点,已为人妻的她按部就班的进行着自己的演艺生涯,这是个最接近奥斯卡的英伦女角。十年前的男女主角分别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延续着前进道路,或许在下一个十年内,我们能看到他们俩双双站在柯达影院的颁奖台上。
      至于卡梅隆……这个十年他很闲,因为人家是“世界之王”嘛。

      不少人把《泰坦尼克号》解读作“一男一女在沉船之余还不忘打个kiss谈个情儿的滥俗爱情片”,可谓合适非常,甚至无须考虑就能透过一堆特效和德智体美劳精神的等等现象看到这层本质。爱情,灾难和死亡放在什么时候都是最吸引眼球的产品,卡梅隆不过是借着最著名的一次航海事故来讲一个能把观众都骗得哭哭啼啼走出电影院的爱情故事。但又不是谁都能既编得好故事又能骗到18亿票房的,就像谁都能说说"you jump,I jump",真到了那情况却未必都能做到一样。
      《泰坦尼克号》毫无疑问在过去的十年里已经变成了“现象”,"My heart will go on"谁都会哼,片中经典台词一呼百应,后来的大制作都把这一部当作挑战的直接对手,甚至还经常有人把沉船时刻乐队的演出和“女人和小孩先上”作为鲜活的案例讨论。比这部电影更好的电影比比皆是,然而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故事却超越了电影的范畴,在各个领域都闪耀无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谓前无古人,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有超越者呢?

      Titanic建成于1911年5月31日,1912年4月10日由南安普顿驶往纽约,1912年4月14日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没。没有人知道那个时候是否也上演过这样感人的故事,也没有人知道下来的十年会发生些什么。或许应该像片中这样一句话所说:

"I figure life is gift and i don't intend on wasting it.You never know what hand you're going to get dealt next.You learn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at you. "

     ——我觉得生命是一种礼物,我不想浪费它,你不知道下一手牌会是什么,要学会接受生活。

 2 ) 亲爱的,97年我俩错过了这部电影

97年,你还小,那年有一个大船沉了的电影放映,你那时候天天哼哼张学友。

然后我俩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

你恋爱,失恋,恋爱,失恋,恋爱,失恋

恋爱,堕胎。

当你妈把包摔向你的时候,你躲在我背后抱着我哭,抽泣,像一只湿透的小动物一样,瑟瑟发抖。
可晚上,你安静地睡着,露出孩子般的睡态,我握着你的手,却感觉寂静中,有什么东西在心里破土而出。

亲爱的,97年我俩错过了这部电影,2012年3D版放映,请允许我,拉着你,在电影院里迎接世界末日吧。

 3 ) 我爱你,太美好,时间会知道

爱情是一张票根,凭它我们乘上时光机器,穿过长长短短的岁月,寻找那么一些些曾经让我们怦然心动的回忆。爱情也是一张船票,它曾漂荡在大西洋的无垠碧海,沉入海底几万英尺的寂寞深渊。爱情还是一张电影票,它见证了十五年光阴似水,历久弥新,再次击中我们怅然若失的心。有些事,无法启齿,终是冷暖自知,仿佛自己私密于心的那些恋爱琐事,尘封在记忆的底端,却时不时情不自禁,想拿出来回味一番。

1997年的时候,哥哥还没有自杀,王菲还没嫁给李亚鹏,中国人还没听说过苏丹红、毒奶粉和地沟油,我也只是小学三年级,和小伙伴们在尘土飞扬的马路边打弹珠,跳皮筋,和自以为喜欢的你在学校的梧桐树底下晒“90年代”的老旧阳光。

转瞬到了2012年,传言世界已到末日,金融危机席卷着全球,油价已涨得没了谱,哥哥死了,王菲遁出歌坛了,我也摸爬滚打好些年,被爱情挫败得遍体鳞伤了。只是你呢,我总是和你马上相逢无纸笔,都还没来得及联络感情,便又各自散落在海角天涯,被时间冲散了。

就在这十五年里,《泰坦尼克号》悄悄登陆了影院,不动声色收走了票房18亿,而我也在十五年里看了它七遍,每一遍都心潮澎湃,每一遍都涕泪涟涟,似乎它诉说的不仅仅是那永恒的爱情,也是我十五年的光阴似箭,我自己的爱恨情仇,以及我会偶尔想起、至今不忘的、沉沉不变的你。

到2012年,自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沉没,已整整100年。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传说,关于这个爱情故事的真假,早就已经不再重要。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可谓电影史上的奇迹,票房和口碑让人瞠目。当那一曲《我心永恒》唱起,多少人还会记起那个穷小子杰克,在冰凉的海水中紧紧抱着他一生的挚爱,用最后一点温度温暖对方的一幕,湿了眼眶?

说到爱情,最美不过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大抵脱不出一个“永恒”。与时间赛跑,我们永远都只会输,不论你爱得有多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最终不过是历史车轮碾过的一抔黄土、一缕尘埃。《泰坦尼克号》的动人之处,或许就在于那穿越时光,永远不变的爱情。当老得不能再老的罗丝爬上船头,将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扔向大海,以纪念她的爱情以及她于海底长眠的爱人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不动容呢?

如今《泰坦尼克号》再次登陆影院,这次,它有了3D的外衣,而我却仍只在意它曾经衣衫褴褛的样子,那才是我爱的你,最真实的你。3D眼镜只会让我在大银幕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求而不得,失去曾经那份简单相依的纯粹与快乐,失去那时候模模糊糊说不清楚的幸福感。我更在意的,是重逢,是相见,和未曾和你再续前缘的伤感。

于是傻傻地问自己,如果这辈子只有一部电影,可供自己反复观看,会是什么?答案还是坚定地给了《泰坦尼克号》。不是因为它最商业,最耐看,而是因为它总能击中我心房最脆弱的地方:不论是杰克和罗丝的旷世爱情,还是那帮至死不渝的提琴手,抑或是两两相依于浸水客房小床上的老人。它超然于爱情,止步于永恒,也在我心里大喊出那句一直想说却怎么也说不出口的话:

“我爱你,太美好,时间会知道。”


刊于《城市快报》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74307/?start=100#comments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74307/?start=200#comments

 4 ) 露丝为什么要跳海

大概是十三年前,我在书市上买了一本封面是哈利波特的《看电影》,其中搞了一个史上最烂电影排行榜,将《泰坦尼克》排在第八。我有个特异功能就是对小时候看过的书过目不忘,所以至今仍能复述其中给出的理由:“你很难分辨出这部长达180分钟的巨制究竟是属于惊险片还是爱情片——而且露丝为什么要跳海?”

2012年此片重映的时候,又引发了一轮新的讨论:“露丝的未婚夫卡尔才是高富帅,才是真爱。”卡梅隆本人更放话出来:“卡尔折回去不是为了找项链,而是要找露丝。”因而便出现了这样一种评论:你与钢铁巨子的继承人有婚约在先,却跑去与才认识没两天的下三滥胡搞,挤在三等舱里和工农兵跳舞,不成体统,不守妇道。更何况迪卡普里奥和温丝莱特更在《革命之路》中重新聚首,轰轰烈烈的中年危机以死亡告终,以致舆论咬定这就是杰克与露丝上岸后的结局:王子公主不幸福,文艺青年不靠谱。这样看来,《泰坦尼克》纯粹是一出观念混乱的小市民爱情神话,而且女主完全配不上男主的颜值——她太高大、太壮硕、口音太难听,太缺乏贵族气息。

它的价值是否仅止于此呢?卡梅隆的另一番话或许能给出些许启发:“我之所以选凯特·温丝莱特来演露丝,是因为她完全像是那种能在大灾难里活下来的人。”如果将露丝定位于此,便会发现卡梅隆并不在乎公主王子的老套戏码。露丝非常主动:主动请杰克为自己画裸体像(可以看到貌似阅人无数的杰克的面颊上其实浮现出了两抹娇羞),主动在车里把(据说见过三条腿的妓女的)杰克睡了。而且当杰克被卡尔拷在船舱里命悬一线时,是露丝冒着被淹死的危险折回去救他;之后露丝在已经上了救生艇的情况下,更主动跳回去寻找杰克(这个救生艇可不是他让给她的)。

杰克只“救”过她一次:开场处当她准备自杀时,他送给了她一句“你跳、我也跳”。她真正在逃离的,是太过精致已然腐朽的头等舱酒会、简直能勒死人的胸衣以及同钢铁巨子的包办婚姻。露丝倾心于杰克所讲的“和父亲在威斯康辛的冰上钓鱼”,为此她甘愿放弃安逸的旧生活,去追寻杰克在遗言中所讲的“你可以脱险,你可以活下去,生一堆小孩然后看着他们长大,你会长命百岁、寿终正寝,你不会死在这里……而且你要答应我,不管发生什么,你都不会放弃,不管希望多么渺茫”。所以全片最感人的镜头,当之无愧地落在了老年露丝的床头柜上:铭刻了她人生的相框一字排开,她赛了马、开了飞机、读了学位、走遍世界各地,勇敢地探索了很多事情。

因此《泰坦尼克》其实是在讲述的是贵族小姐自我意识的觉醒——我不是工具、贡品,不想被锁在深宅大院里;我“爱”上一个(适时地为我打开新世界大门)的艺术家,重点并不在于我能否和他终生厮守——我想要的我就热烈地去追求,我鄙夷的我就头也不回地向前走,选择我自己来做,我将为此负责。于是她成为了玛琳·黛德丽与莱妮·里芬施塔尔式的女性:蓬勃的生命力、开阔的眼界与大无畏的勇气。这就是为什么影片一定要用大量笔墨来展现老年露丝,丝毫不像同类影片那样顾忌“美人迟暮”:老而弥坚、风韵犹存,1912年她与卡尔一同在救生艇上朝见自由女神,最终大萧条吞噬了卡尔的家族产业,而她成了自由女神的化身。所以露丝这场私奔的重点从来就不是能不能与杰克走到最后——这既是因为这对具有她这个级别的气魄的人根本算不得重要,也是因为这正是卡梅隆本人的气魄。

我总觉得《泰坦尼克》与讲述逃离纽约的《纯真年代》达成了奇妙的互补。南北战争之后,纽约出现了一批新贵族,纽兰、梅与伯爵夫人皆属于这个狭小的圈子。纽兰自幼倾慕于伯爵夫人,奈何身负与表妹梅的婚约;伯爵频频出轨不受世人指摘,伯爵夫人却因与秘书同居而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伯爵夫人逃回纽约,是因为以为这里有可能给她一个迥异于欧洲的宽松环境,可等待她的只有更频繁的社交、更严苛的守则与更虚伪的假笑——没有人哭,没有人想听实话,没有人把“gloomy”大声说出来,家具器皿象征身份地位,流言蜚语似瘟疫般蔓延。

纽兰与露丝一样,痛恨伪善、渴望出逃,所以离经叛道的伯爵夫人是他的杰克,而小家碧玉的梅则相当于他的卡尔。他的幻想里有写满了西方幻想的日本和印度,有波澜壮阔的生命轨迹,却单单没有梅。他甚至想过:假如梅死掉,我与伯爵夫人就能自由自在地共度余生了。当然他毫无勇气去为他朝思暮想的自由付出任何实际行动,个中原因一如伯爵夫人所言:“你不知道离经叛道是什么滋味,但是我知道。”它只不过是说起来很酷罢了!

想变酷的纽兰郑重其事地要逃走。察觉这一阴谋的梅伏在他的膝上,扯谎说自己怀孕了,完美地实践了“传统”——责任感、忠诚心,还怀孕了。闻听此言,纽兰的表情仿佛自痛苦中解脱:我终于为我不敢做的事找到了正当理由。这一次,露丝选择了陪伴卡尔:纽兰与梅共组家庭,然后假装不甘心地伏在三尺办公桌旁,恋恋不舍于体制内的悠闲生活——长子对考古有兴趣,次女喜欢体育和慈善活动,热爱艺术的幺子想当建筑师。

他还有资格说那个压抑的小圈子是监牢吗?它分明是个摇篮乃至快乐箱:公主和王子相敬如宾,没有激情便无所谓征服,门当户对令人羡慕,毕竟祖上功业已成。纽兰的桌上摆放着梅年轻时射箭的照片,因为她就是这般用力地活着,以《消失的爱人》般的决绝去维持一个隐忍出来的幸福。白头偕老也大多是这种模式:你们若想真正进入彼此的生命,就要消灭掉对应的一部分自我,你可以说梅的姿态放得太低,但局势掌握在她手里,她不留遗憾地达成了人生的目的。

没达成的是纽兰。57岁时他在巴黎,人生抱负皆成空谈:“每当忆起她,他总感觉虚幻宁静,宛如画中的仕女……She had become the complete vision of all that he had missed.”他只能悲哀地叹息:“我才57岁啊!“在这里,他所懊悔的远远不是错失终生挚爱,而是懊悔本身反而成了他想要的结局。私奔的关键并不在于成事与否;假如当年他能不假思索地说出“好,我们走”,他就会成为《血色将至》中坚毅凶狠的石油大亨,而非这位优雅却平庸的老先生。57岁的纽兰坐在伯爵夫人的窗下,一遍又一遍地追忆几十年前的湖面与阳光,最后仍是未等见到她本人便起身离开。我想他是不敢看吧——她若成了露丝式的老妇,他会嫉妒;她若壮志亦未酬,破灭的将是令他日思夜想的铭刻终生。光阴顺着风尚从浮士德流逝至了德彪西,纽兰仍是当年的纽兰,因为他是体面了一世的新贵族,他怕输。

回过头来看露丝巨大的勇气,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太多人都对新世界充满向往,却很难拿出相应的担当。新世界的大门分明一次又一次地敞开,人们却在一次又一次地在优柔寡断中自己把自己拒之门外。我们真的讨厌挤满三姑六姨的客厅吗?是的话,又是什么将我们禁锢在那里呢?此刻我的确认为,露丝的光明磊落几近超凡脱俗,而纽兰的心灵堪称公共厕所——但马丁·西科塞斯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能把你吸入人类心灵这个公共厕所,且你走进去了还意识不到这是公共厕所,因为你也是个公共厕所,你会做出一样的选择。我们很难在伦理上给出判断:哪种对我们才是真的好?赌与不赌间的徘徊,本身便已是一场赌了。我只能尝试总结一下:既然无论怎样都会后悔,那么顺着冲动去行动,总归能少留点遗憾吧。

THE END
  
PS,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可以顺手看下我的影评(或者叫电影随笔)集: http://read.douban.com/ebook/8803576/

 5 ) 女性独立意识觉醒

在影院看过两次,2d和3d版。除了感动全球的爱情和牺牲精神外,我想导演还想在片中表达一种独属那个时代的解放精神/改革精神。
片中的露丝,从一个传统的贵族小姐,逐渐成长成一个独立的女性。除了跟杰克学的“吐痰”/到下等舱和平民达成一片外,露丝本身就是一个勇于打破传统的“不安分”女性,在历经沉船/失去爱人等一系列重大打击后,露丝并没有选择继续回到原有的贵族生活,而是选择重新开始。
在片尾的年老露丝床头的各种照片中可以看出,露丝并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分开腿骑马的照片。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有了解的会知道,那时候的女性,骑马的时候双腿都是在同一边,是的,你没有看错,双腿就是在放在同一边,(画面太美请自行想象)。
所以,不负责任的猜测一下,如果没有沉船,露丝可能并没有那么快的开始新生活,或许又是一部比较狗血的贵族平民撕b剧,当然,没有沉船,就没有这部史诗般的电影了。

 6 ) 谢谢你,让我万水千山走遍

Rose姑娘从实质上讲其实是一个“作女”。如果不是生在了那么一个婉约的束身衣时代,我觉得很有可能她会变成一个“龙纹身的女孩”,或者特立独行的独眼战地女记者,即便客死他乡,也要穿梭于炮火。

没错,她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姑娘。十五年后重看泰坦尼克,即便是我这样一个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并且和“淑女”二字三五不搭的人,也觉得抽别人未完成的烟蒂的行为实属太有创造力。

从Rose在大船甲板上和美貌且潦倒的文艺青年Jack毫无芥蒂的同看小黄图(好吧,并没有,其实只是人体艺术)、吐痰、聊如何正确骑马的那一刻起,她离经叛道的内心已是准备好要上路了。

八十多年来,Rose显然一直很满意自己当时的那次逃离,她行走天下的照片始终摆在手边,似乎愿意随时让自己回忆起劈柴喂马周游世界的每一寸回忆。当“海洋之心”从她手中滑向蓝色深渊的一刻,透过3D眼镜,我贪心地伸手抓了一下那颗巨大的钻石。

这是这电影唯一让我产生互动欲望的一刻,十五年了,My heart will go on都快变成“最炫民族风”,沉船上的百态在我看来也早已消色,但“海洋之心”依然是件太过奢侈的礼物,Rose留了八十多年,最终还是要送给Jack,我突然觉得那是一份感谢礼,不谢一见钟情,不谢一夜成欢,只谢你给我的生活打通了另一个出口,感谢你让我体会到那样刻骨铭心的生命奔跑,感谢你带我走向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最要感谢的是,因为你的出现,才让我万水千山走遍。

一百年前的女子们大多数该是以“嫁人”为事业的,因此,嫁给一个不靠谱的老公,大约就等同于遇到一个极品的SB老板。Rose的未婚夫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差,并且对她非常在意,头上的帽子都绿光闪闪了,可是他依然没有放弃屡次继续寻觅Rose的一颗赤子之心。

他们只是太不同的人,Carl 并不是无情无耻无理取闹的大坏蛋,他顶多不算是个爱情片爱好者们心向往之的浪漫主义者,他希望他的习惯、他的生活和他的女人都尽在掌握。就像有人愿意蜗居,有人想要远行,Carl 如果是朝九晚五的“公务员”,那他就注定不能和整天惦记着要环球自驾的“作女”Rose成为完美的一对儿。Carl的人生规划中没有经济大萧条,也没有贵重物品的丢失,但因为一条船的沉没和一个名叫Jack的人的出现,他的“和媳妇儿一辈子旱涝保收”的合理愿景才不幸被彻底颠覆。

Rose的故事在我看来其实更像是一个“应届毕业生通过‘年隔年之旅’改变人生”的励志故事,而爱情只是导演用来煽情的吉光片羽。

说句实话,从十五年前看枪到不能再枪的枪版VCD到现在,泰坦尼克这电影始终都不是我的泪点所在,因为现实生活就是这样,不唯美更不凄美,也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到充满了无数偶然和必然的危急时刻。电影三个半小时,坐在我旁边的那位一直攥着我的手,但在片尾风笛吹响的时候,他并没有说出任何有浪漫主义迹象的句子。如果我还替命运多舛的“海洋之心”好歹文艺了那么一下,那他总是要拆掉卡梅隆导演的层层煽情点:“这么折腾项链都没丢,这大衣口袋的设计一定是暗含拉链的”。

呵呵,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那么,在舞台灯光亮起的一刻,谁没有任你魔疯在不能吃不能喝的浪漫消费中,大约就是另外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了吧?

Rose生命力顽强,她的一生似乎也真的做到了游走四方,她后来嫁了什么样的人我不得而知,但应该也是柴米油盐的平常人生伴侣。

而Jack则是烟花般的回忆,不顾一切都要绽放,就像她从救生艇向上仰视,当她看到那个身后点缀着绚烂烟火的翩翩美少年,就无法自已地还想和他在一起。我觉得这是17岁少女的荷尔蒙单纯被美学意义俘虏的行为,就如同高中时的女同学看到贝克汉姆的海报要尖叫,而多年过后,最终凝固下来的回忆,实际上却是如同琥珀般美丽的物件,只可供岁月赏玩。

当沉船、钻石、未婚夫都已成云烟,当遭遇变成传奇,生命的光芒也渐渐式微的时候,不知道Rose会不会想说一句:谢谢你,让我万水千山走遍,我生命中每一个值得铭记的瞬间都与你有关。

这才是重要的。

 短评

有些片子,必须得等经历过再去看。没有为爱情放弃过什么的人,不会在露丝从救生船上跳回大船的那一刻落泪。

3分钟前
  • 琦殿
  • 力荐

"Every night in my dream, I see you, I feel you."

6分钟前
  • 登对
  • 力荐

“我甚至连一张他的画像都没有,但他永远活在我心中。” 要敢说,这是我一直深爱的电影。3D效果言过其实;被删裸戏无察觉;IMAX看清冰山全貌;Rose美的神魂颠倒,Jack帅的令人窒息;甲板上Jack对Rose说:I see you. 看过不下10遍,能记住每个情节、台词、人物及配乐,该哭地方还是会哭;3碟正版VCD能记住两次换碟的准确时刻;初二看完后自己经常在水盆里用水瓢演习沉船全过程…

1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我想失去的才是永恒的。

11分钟前
  • 白日梦小姐
  • 力荐

那对对死无所畏惧的老夫妇,那个不为外界干扰的乐队,那个为生而做一次假父亲的男人,那个为爱人吹响口哨的女人。都是为了一种心灵上的执着。

13分钟前
  • 个篱
  • 力荐

打动人心灵的情感灾难片。除了男女主之间的互动,印象深刻的还有在船沉前三等舱躺在床上安详拥抱的两位老人,母亲在海水即将淹没时,拍打两个孩子入眠的场景,船上一直奏响的音乐,灾难来临时,从容赴死的船长和设计师,都让我流泪满面。

16分钟前
  • 青山绿水
  • 力荐

Rose可以为爱而死,最后在Jack的舍命相救及恳求下,选择了为爱而活,而被留下的那个人是痛苦的。到老奶奶的Rose站在船边上,把海洋之星扔回海中时,我想那是它最好的归宿了。灾难面前,有的人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别人,而有的人花钱占用了别人的机会。

19分钟前
  • 酒鬼一家小迷妹
  • 力荐

1998年,哈尔滨火车站地下给初恋女友买的盗版光盘。

2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事隔那麼多年依然無法忘記當初的感動。

27分钟前
  • 安獭獭
  • 力荐

我学会了吐口水,我努力的活下来了,我去了好多你说过的地方,我学会了双腿张开骑马,我生了好多孩子,我已经活到一百岁了,我可以见到你了吗?

28分钟前
  • 桃溪春野
  • 力荐

学校组织放映的影片,大家好像对rose和jack恋爱过程猎奇,但是让我感动的一幕是轮船将要沉沦,海上乐队的绅士们整理领结,肃穆庄严的弹奏最后一曲,那一瞬间,仿佛听见一首镇魂曲在响彻。

29分钟前
  • 孔雀鱼
  • 力荐

剧本居然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可想而知对我国的巨大影响力。

33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第一次看到沉船,第一次看到正面全裸,第一次看到伟大的爱情,第一次...

34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当老年的Rose午夜梦回,一个长镜头穿过大堂,摇上楼梯,站在钟表前的Jack转过身来,意气风发,潇洒倜傥,宛如昨日。

37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高中时代的大片,最让我动心的是音乐

38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推荐

一部应该被记住的电影.

42分钟前
  • 宋阿慕
  • 力荐

爱你原本只是一瞬,却不知在时间的洪流中成了永恒。

46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9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还用说么?太经典了。

53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力荐

将永远是我在电影院所看过次数最多、最感动、也是最好的电影

56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