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炉香

爱情片大陆2020

主演:马思纯,俞飞鸿,彭于晏,张钧甯,范伟,梁洛施,张佳宁,尹昉,秦沛,白冰,宋以朗,许子东

导演:许鞍华

 剧照

第一炉香 剧照 NO.1第一炉香 剧照 NO.2第一炉香 剧照 NO.3第一炉香 剧照 NO.4第一炉香 剧照 NO.5第一炉香 剧照 NO.6第一炉香 剧照 NO.13第一炉香 剧照 NO.14第一炉香 剧照 NO.15第一炉香 剧照 NO.16第一炉香 剧照 NO.17第一炉香 剧照 NO.18第一炉香 剧照 NO.19第一炉香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4:58

详细剧情

  上海女学生葛薇龙(马思纯 饰)求学香港,投靠姑母梁太太(俞飞鸿 饰),被梁太太利用,当作诱饵来吸引男人,葛薇龙渐渐沉迷在纸醉金迷中,后来被花花公子乔琪乔(彭于晏 饰)吸引,为了继续过声色犬马的上流社会生活,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费尽心机嫁给了乔琪乔,最终沦为姑母梁太太和乔琪乔敛财的工具。

 长篇影评

 1 ) 救命救命|《第一炉香》!个没良心的……

【声明:本文充满个人理解。】

看见烟了吗?我抽的。🚬

先来根赛博烟。🚬🚬

说实话,看完以后,我对编剧的恨意远超对选角的离谱之恨。

选角已经被吐槽过了,做了心理建设后我还抱了一丝“也许镜头有屎上雕花的魔力”之侥幸,而开头柔和明亮的光线下,马思纯的脸看起来十分纯洁温顺,低眉顺眼地说什么“我听姑妈的”,有求于人的姿态摆得很正,虽没书里写的“纤瘦的鼻子”,但“肥圆的小嘴”和虽然原因不同但殊途同归体现出来的一点“温柔敦厚的古中国情调”好像是有的。

然后我被各种离谱台词暴击。

我就是脑子有水,导致现在肚中有火,烤干了脑子的水,就只剩下心中有恨!

【一】弱质气

差不多每场薇龙和乔琪的对戏都让我坐立难安。

彭于晏本就不是书里写的那种苍白相,皮肤黝黑得过于健康,穿着白色坎肩露出的肱二头肌健硕得下一秒就要去拉车,偏偏还给自己搭条白毛巾,这不是拉车必备道具是什么!!

所谓“杂种人的丫头气”并不单纯是嘻嘻哈哈爱开玩笑的孩子气,而是包括阴柔的相貌气质、安静埋手臂的可怜形状一起带出来的弱势感,他是卑鄙又可怜的弱者,甚至能激起薇龙近似母爱的感情。而当他有着这种惨然的弱质,他的调情、示爱、追求就有一种“讨要”的暗示,一个美丽而可怜的孩子向同情心容易泛滥的女性讨要一点关注和爱意,很难不给啊!他就算油腔滑调也不油了吧!

而不是彭于晏那种强势扑面而来的荷尔蒙和性张力!他仪态乱七八糟地试图坐近薇龙、试图摸她肩头、在她耳边低语葡萄牙话情诗,我心里都在尖叫:GET OUT!!!👊

所有情节可信度迅速减半。

我知道,弱质很难种马,八块腹肌比较像,但且不说这并非绝对,就说很多女性在性关系里追求的更多是超越性本身的某种情感愉悦,正面具象那场床戏是OK的,但是事后又连缀上前文强调的“快乐”,“快乐”的涵义马上产生了一种偏狭的指向。要说姑妈心里填不满的饥荒,难道不该是爱超过性吗?她们俩不都是一想到情人就忍不住咧嘴笑的傻子吗?

吉婕说完丫头气,他一身腱子肉出场,我在影院发出了不雅的“噗”,这比他往花瓶里倒香槟好笑一百倍,跟范伟饰演“干瘦”的司徒协差不多好笑。

这时我突然想到了甜茶,虽然不同人对乔琪理解不同,但正好同期上映,我不由自主。

他的眼睛是绿色的吗?但他看起来瘦弱,他对着壁炉的火掉眼泪回想起来也好可怜,他在沙漠干什么?为什么不在这里?香港行英国的规矩,那社交讲英文有什么问题?这部影片里应该有很多英文、法语、上海话、广东话,怎么基本都是普通话?这不是基本工作吗?

我,不得不,走神了。

【二】一闪而过的问题

走神使我叹气、屁股生钉、背上长疮。

作为一个张爱玲的三年研究者(大概十分之一吊子不到的那种)和爱好者,我本来抱着对王安忆和许鞍华的期望以及一点点学术自觉,企图思考一些严肃的问题。

我失败了。

我满脑子问号,但混乱崩溃之际我一个也领会不到。记录一下。

例如我本来应该思考卢兆麟和乔琪的对照关系,同是软饭男,同吃女人,比起男人的身份,他们是权力关系的弱势方,也可以做去势的理解,不过书里好像没把卢写得这么直白。

或者思考姑妈和薇龙的对照关系,薇龙婚礼频频闪回姑妈入门做小敬茶的画面,小脚的镜头又近又久,意在什么?薇龙陪司徒去上海频频看见姑妈昔日的身影,她在想什么?她们的牺牲是同质的吗?追求是相似的吗?是一代一代命运的重蹈覆辙吗?

又或者:蜜月轮船为什么老闪黑白的镜头?

司徒以优雅之名行猥琐之态地吸食生蚝是编剧暗示交际场的种种关系吗?

薇龙回上海的情节为什么改掉那场大病还拆得这么碎?船舱里骂人到底是在骂谁?

婚后薇龙叼着烟一脸拽地扳那个疑似老虎机的东西是比喻她不死心还在赌乔琪爱不爱能不能回心转意吗?所以她才要一边说什么“我要给你机会”“我认账”“我情愿”一边甩乔琪巴掌吗?

最后给了吉婕一个修女打扮的镜头是说她看破红尘遁入修道院吗?

那条蛇象征了乔琪的什么?野性吗?书里写了他怕蛇。

卢兆麟和姑妈睡觉之前噼啪打蚊子除了稚嫩的傻气还有深意吗?比如模拟音效加上姑妈的笑声补充睡觉细节,或是姑妈是值得追逐的蚊子血?

姑妈为什么要用《金锁记》里曹七巧追问长白夫妻生活细节的原话追问乔琪薇龙好不好好在哪里?所以编剧理解的姑妈还是偏向性压抑造成的心里饥荒吗?

是老虎机嘛?

我一个问题都没想清。

我的注意力全在:乔琪对睨儿也太猥琐了吧!赶紧抓走!薇龙为什么用一种青春伤痛文学的表情跟姑妈开杠?为什么用烂俗文艺片的招牌眯眼、招牌回眸、招牌懵然转身、招牌颤声卑微质问、招牌要哭不笑笑中带泪泪中癫狂?为什么一幅喝醉的样子?为什么还念错别字?“一刹那”你俩重新对一下读音好吧?为什么字幕还不全?谁?谁赶紧给我一刀!

我的注意力全在:快乐吗?我要给你机会!我是你男人!我是你女人!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乖。不乖。听话。不听话。你不说我说——我爱你!!!个没良心的……

我被狠狠击溃。

我想狠狠抽烟。嘶——

刑讯逼供把我绑在这部电影前,我什么都说。

【三】乔琪的爱

张瑛爱留白,脑补空间大,但改编进行填补和展开当然完全可以。

展开的戏里我对乔琪阻拦薇龙去上海那段百感交集。

首先,他反常地耍赖撒娇,薇龙哄人的话完全是哄小孩哄情人的那种软和的敷衍,宛若性别颠倒,实际是权力秩序的体现,他依靠她,他的话没有实际的和强硬的阻拦作用。但她也必须仰赖服膺于外层的权力体系。两人交叠倚靠在一起,实质确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蝼蚁相拥,既取暖又蚕食。

有另一张相关大海报

其次,但这种阻拦有种传统霸占式的爱的感觉,隐约指向“唯一”,可这种话语思维跟乔琪“我管不住我自己”的浪子行为根本不一致,乔琪是发情的狗吗?管不住就割掉!别双标了!说到这个,他竟然还说出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个混血!这比范柳原一个留学派说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离谱!!脱口秀都要锤炼稿子,电影剧本不用锤炼台词吗!!

最后,彭于晏你憋撒娇了,我扛不住(不是褒义)。虽然我主张男女平等,理性上接受猛男撒娇,但我还太弱了,猛男撒娇我还需要有情境说服力。没有弱质气真的可信度大减。我知道,大狗狗也可以撒娇,但是要浑然天成啊!你这撒的什么东西!尹昉都比你有呆狗气(不

归根结底,这里的乔琪好像对薇龙是有点爱的。可是“一刹那”不该是来去如风、稍纵即逝吗?跟慢慢生出“一点”有区别吧?

我更倾向于认为乔琪对薇龙是同类之间的同情与侵蚀,薇龙是笑着说“她们是不得已的,我是自愿的!”的,他不看向她,知道她哭了,他点燃了烟。他的爱不就是寒夜里烟卷上一闪而逝的橙红火光吗?

求求了,不要朝车窗外大喊:我爱你!!!——个没良心的……

我真的会崩溃。

【四】

尹昉线条还挺不错的(。)

我说的不是这个线条

去的路上,在电梯里遇到一对姐弟和他们的奶奶,他俩兴致勃勃地看透明电梯外的风景,奶奶不敢看。进场时又碰见,只有奶奶,一个人坐在检票区不远处的长凳上。不知道是在等小孩上厕所还是等小孩看完电影出来。她有可能在这里坐完一场。

回的路上,看见一对朴素的中年夫妻,一红一黑的夹克外套,并排走时小心地勾着对方的一只手指。路变窄时前后分开,路宽了恢复并排,手背一碰一碰。

看这部电影,我不如在马路边看人看俩小时。

【PS】原文已发在个人公众。【延时反射】|《第一炉香》!个没良心的…… qq.com

 2 ) 又名:轮到你艳压马思纯了!

杜可风将镜头最先对准张钧甯张佳宁这对如懿姐妹花。

两人绑着《自梳》同款丫鬟长辫造型清丽脱俗,站在梁家门框内,悄咪咪说着卫嬿婉的坏话。

年初与张震合作的《缉魂》让张钧甯成功上岸,这次面对彭于晏,看得出完全不费吹灰之力。而首次进军大荧幕的张佳宁虽戏份不多,但知否给的底气十足,轻而易举的贡献了第一场撕逼小高潮,顺利拿下一城。

镜头一转,初来乍到的小马同学正蜷缩在不合身的学生制服里磨磨蹭蹭。

还没等观众吐槽,姑妈俞飞鸿就急切的跑过来花样抢镜。

复古老爷车,烈焰红唇,精致面纱,丝绸长裙,蕾丝手套,这摆明了是奔着花光剧组预算来的。果不其然,后面一连串的造型多的数不过来。一会是《晚娘》里的钟丽缇,一会cos《灰姑娘》的后妈,一会变身《半生缘》顾曼璐,一会又成了《意》的陈冲,大女主人设加持让她美得肆无忌惮,即使放在《血观音》里也能和红姨打个平手,大概也只有《邪不压正》的许晴才算对手吧。只可惜这次没能睡到彭于晏,不过好歹捞了一个全裸尹昉 ,也不算亏。

看来老杜是将惊鸿仙子彻底当成王菲在拍了。

白冰戏份不多,可旗袍一上身,性感依旧,依偎钢琴旁,一亮嗓子,中近景给足,秒回浪姐现场,老杜说,这小香味肯定挠挠的。

看到各个都那么出挑,小马同学有些坐不住了。在Uncle范伟的资助下,预算大幅提升,造型逐渐找回点状态,什么野餐碎花文青风啦,鹅黄都市怨女风啦,粉墨睡衣淑女风啦,统统揽上身,有点郭采洁《喜宝》那味了,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可惜好景不长。

压轴亮相的是久未露面的真·豪门阔太梁洛施,她身着最炫民族风造型,优秀的骨相和贵族气质丝毫未减,大特写也完全没在怕,导演和编剧只好将原著最好的女性角色双手奉上,那两段舞步自由洒脱,浑身上下放佛都在和观众隔空喊话,当年那个接班要张佰芝的元气少女杀回来了!

一脸灰心的小马看着一旁睡着的彭于晏,轻声说了句,为了赢回你这辆共享单车,我输光所有造型,我可是女明星也,我图什么啊我!

彭回,我就喜欢这样的,我就喜欢这样土的啊。

小马听后立马将头埋进彭的怀里,娇羞地说,是你说不嫌弃我的哦,那咱去喝单县羊汤吧,耶斯莫拉!

 3 ) 吐槽无力

许鞍华、王安忆版的《第一炉香》剧情架构,整体而言是对照着张爱玲原著小说搭建的,且保留了核心立意:以战前英殖香港为时空背景,涉世未深的上海少女葛薇龙投奔姑妈梁太太,在情、欲、物的几重诱惑下,渐趋陨落沉沦,人性发生惊心动魄的悲剧性深刻蜕变。

但正是顺着原著核心立意拍的缘故,广大网友在剧照曝光初始就开始的海啸级吐槽的选角问题,最终证明并不是莫须有的欲加之罪,一叶障目。攻击演员当然没有意义,演员没有错,但演员与角色严重违逆,选角失败是板上钉钉。

葛薇龙/马思纯。葛薇龙的初始状态是涉世未深,但并非被动型人格的傻白甜,她父母离开香港,她却主动留下去找姑妈求助,且知道姑妈的不堪底细,就足以证明她主动性的一面。外在形象,不论小说给予各人的主观想象如何不同,蜕变后的强烈对照感必须有。自始至终微胖的马思纯形象绝未体现出这个关键性转变。

乔琪乔/彭于晏。之前坊间有流传乔琪乔原型是澳门赌王何鸿燊(原始观点来自符立中,张爱玲与何鸿燊是港大同届不同专业的校友),且不论事实究竟如何,彭于晏肯定不合适。其一,乔琪乔混血乃铁定事实,影片中梁洛施对着彭于晏左一句混血又一句混血,场面尴尬到爆。其二,除了混血,乔琪乔的外在形象特征,“没血色,连嘴唇都是苍白的”,“脾气有点阴沉沉的,带点丫头气”,这是一个比较标准的颓废,纵欲,沉溺声色世界的卡萨诺瓦式形象。彭于晏的形象恰好相反,皮肤黝黑,身材健硕,阳光俊朗。葛薇龙爱上这样一个形象的男子,沉沦感稀释不少。

姑妈/俞飞鸿。姑妈是典型张爱玲式人物,一个以曹七巧为原型不断凝缩膨胀的人物形象。俞飞鸿的问题出在其形象非但不是“美人老去,眼睛却没老”,反而是华贵典雅有余。她与卢兆麟的床上戏,所展现的火辣身材,让人会觉得无比莫名:以她的性魅力为何还要找这些女孩去吊男人。姑妈所意喻的旧式宗法社会的悲剧性牺牲品形象,从俞飞鸿的光艳形象来看,根本无从谈及。

司徒协/范伟。形象特色与地域特色都有明显差距。“干瘦小老儿”,范伟的形象,壮硕,正值壮年的样子。小说这么写,是要凸显姑妈的不堪,老情人不过是这样一种形象。“汕头财主”,范伟一说话更是差之千里。

睨儿/张钧甯。气质勉强吻合,但年近四十的张钧甯明显岁数偏大,并且一说话像是在背台词。这倒不能完全怪罪张钧甯,因为剧本直接使用了小说中的台词,而张爱玲为了凸显旧中国大家族的气氛,使用了近乎《红楼梦》的古白话文对白(睨儿相当于晴雯),电影直接使用必然生涩(白话不等于白话文)。

周吉婕/梁洛施。梁洛施符合混血标准,但年龄还是偏大。周吉婕在小说里只有十五六岁,梁洛施已经没有少女味。

卢兆麟/尹昉。尹昉学生味有,但没有港味。

秦沛扮演的乔诚爵士没有明显瑕疵,但已无关大局。

简单结论便是,全片的主要角色,没有一个是选角正确的,堪称塌方式溃败。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就是华语电影圈顶级的场面调度大师侯孝贤、王家卫、杜琪峰下场也救不活这台戏。

张爱玲的小说难拍是事实,难点主要在于张爱玲只以男女情爱入手,写人性锐变、陨落过程。而她主要方法一是出神入化堪比旧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契科夫级别的内心描写(但张的源头并非基督教,而是租界空间里资本市场造成的个人主义现代性倾向),二是常常如排山倒海般袭来的繁复意象,跌宕起伏过程中会构成一种映照心绪的感性抽象表达。早中晚风格的差异表现在,过程性的“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渐趋压缩抽离,所涉人事物描写愈发含蓄蕴藉,点到为止,最终演变为经典现代主义风格的瞬间爆破式蜕变。

这两种方法化为影像语言,非影像感觉敏锐的导演不能够驾驭。

许鞍华之前的两次改编(《倾城之恋》《半生缘》),都是顺着张的原著拍,没有像李安那样改变小说原意,大的问题是始终没有抓住人性陨落的要害问题做文章,次要问题是影像气氛营造能力不佳。

《第一炉香》是张早期成名作,为典型“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的铺排结构。如许子东总结的,小说的戏剧性结构非常明确,葛薇龙的四次心理转变过程便是四个曲折跌宕的节点。影片对这四个节点,有留意到,也有轻松放过。

第一个是葛薇龙初入姑妈家房子的心理感觉,白房子变坟山,鬼气森森,再入是“绿幽幽地,一方一方,仿佛薄荷酒里的冰块。”这第一个节点,影片完全放过。

第二个是葛薇龙在衣橱里发现了一大堆新衣服,突然觉得,“这跟长三堂子里买进一个人,有什么分别?”,这句很是击中要害的话影片倒没有放过,但改为由丫鬟睇睇说出,效果不咸不淡。

第三个是司徒协送给葛薇龙金刚石手镯(戴手铐隐喻)。这一段影片中也有,但随之的一些心理描写只能略去。效果大打折扣。

第四个是葛薇龙病了,在病中,她反复思量,终于还是被征服,源自“他引起的她那不可理喻的蛮暴的热情”。这是最重大最关键的一次转折。电影无法表现这个高度深刻、真实、可怖的灵魂折磨过程,代之以表现葛薇龙去船舱被低下阶层奚落后决心接受这个圈子,这等于是强化了物质利益的诱惑面,失之简单粗暴。

四个节点就这么浮皮潦草的处理,选角又是塌方级,剩下的气氛营造……全片没有显出任何港味、沪味、殖民味、东方主义味,这又与演员选择有关,譬如乔琪乔和葛薇龙的对话其实是英文展开的,小说不方便直接写英文以轻度翻译腔代替(归因于语言自有的想象属性),但是直观呈现的电影也这么来……

这吐槽影评也是写不下去了,就此打住吧。

(首发于虹膜公号)

 4 ) 华服与虱子

那时候我大概13或者14岁,《第一炉香》是我读到的第一篇张爱玲小说,几乎是立刻就被慑住了。 多么惊悚的爱情故事——女孩爱上不爱自己的男人,出卖自己去养他,纸醉金迷,朝不保夕,而这一切都是她心甘情愿的。 岂止三观不正,简直五雷轰顶,可竟然还是中邪一般读了又读。 “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单向度的、自我成全的爱的范式,几乎像是魔咒般奠定了我此后二十年的爱情基调。 事实上,这也是张爱玲写下的第一则短篇,彼时年仅23岁的她,提笔已老。 不,比老还老,那几乎是一种本质性的衰朽,一写就去到了寸草不生的绝境,但毕竟还年轻,难免对爱抱有强烈的期许,因之,朽坏中又透着深深的妖冶。 仿佛乌云镶金边,分明黑沉沉地压着几欲摧折的天际线,落下时,却是一场阴郁又辉煌的黄金雨——宙斯化身与美人达娜厄缠绵的那一场。 到底不脱华丽缘,尽管,华也不是那个华法,丽也不是那个丽法。 如此这般衰朽的华丽,或者说华丽的衰朽,许鞍华是拍不了的。她太憨了。 王安忆也改编不了。她太正常了。 病态的窥视与被窥视,畸形的掌控与被掌控,幽暗的捕获与被捕获,还有毫无出路的爱与被爱,所有这些南国杀气腾腾的植被般盘根错节的关系里,扣着一个又一个畸形的灵魂。 而显然,几个核心人物梁太太、乔琪乔看起来都太健康了,葛薇龙更是——也许我们可以说——营养过剩? 讲真,马思纯穿水蓝长裙那个虎背熊腰的背影差点把我送走,何来半点身世飘零寄人篱下之感?她能赤手空拳把司徒协捶死你信不信? 俞飞鸿的梁太太固然是漂亮的,但看起来读了太多书,脸上全是知识性的矜持,缺少欲望的啃噬,缺少被啃噬后的那样一种必然的疯态。陈冲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还记得她在《太阳照常升起》里那娇嗲的一跺脚,真叫人魂胆俱颤。 葛薇龙的一场病,改得乱七八糟。掌掴乔琪乔那段戏更是惊人的违和。人物的心理逻辑整个不通顺——薇龙怎么可能扇乔琪?她心里哪儿拿得出那个力气。还记得吗?“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而收束全片的那句,“我爱你,你个没良心的”,绝对可以名垂影史,作为千古笑料。 最令我无法释怀的,是那个“金翠辉煌”的衣橱!那个捕兽夹一般飞快地钳住了少女灵魂的衣橱,决定性的衣橱。 “毛织品,毛茸茸的像富于挑拨性的爵士舞;厚沉沉的丝绒,像忧郁的古典化的歌剧主题曲;柔滑的软缎,像《蓝色多瑙河》,凉阴阴地匝着人,流遍了全身。”而在伦巴舞曲里,还有那条紫色电光绸的长裙子。全是音乐,全是华服,全是无可逃逸的肉身体贴与神思摇荡。它们哪里是衣衫?分明是不同场合里的欲望造型。它又何曾是个衣橱?分明是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了,再合上,但为时已晚,念头已经觉醒,追杀到梦里来了。 但许鞍华给我们看到的衣橱是什么样呢?——朴实得不得了,憨厚得不得了,几件花衣裳难看得不得了,我要是葛薇龙,只消打开那衣橱张一眼,能连夜跑路。。。它还不如花园露台上惊鸿一瞥的许子东老师令我惊艳。 如果说这个衣橱向我揭示了一点什么,那就是许鞍华的笨拙。 我不理解一个对生命中漫天的金粉金沙毫无感触的人,为什么会热衷于《第一炉香》?仅仅因为它有一点像是爱情的缘故吗? 张爱玲的创作巅峰期比我以为的要短很多,遇到胡兰成前后,几乎就是她的井喷了;终战之后,始终格格不入;去国赴美,更形萎顿。 我所心爱的另一位伟大的作家曹雪芹亦是如此,经历过鲜花着锦的少年,晚景却是贫病交加,在京郊黄叶村“举家食粥酒常赊”。 赫赫扬扬的家族前史,百无一用,但好在他们还有一支生花之笔,便宜了我们这些后来人,目击一场又一场豪华的阶层跌落。 张爱玲实在天纵奇才,十几岁已勘破人生真谛: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她的小说,毋宁都是在把一只又一只的虱子指给我们看,而且是搁到放大镜下看,然后三下五除二地把它们解剖掉。 饶是如此,饶是爬满了这样可厌的虱子,我们也打叠起精神,兴高采烈地穿了它一生,可见那袍子到底还是美的。 必须美。美到不舍得脱下它。

 5 ) 只谈小说

电影还没看。起先在看与不看之间纠结,后来决定了不会去电影院看。所以改编视听这些的谈不上,分自然也不打了。关于原小说的内容趁着有兴致记录一点。

很多人说这是一个清纯女学生为欲望堕落的故事。我不同意。张爱玲笔下的女主就没有笨的,而“欲望”这种外溢的东西对她们也奢侈了。故事一开始,留给她们的路就很窄。

葛薇龙在见到姑妈前,先在丫头那里吃了场难堪。姑妈早与葛家决裂,这她也是知道的。姑妈家有多“干净”,还未相见已然嗅出(不然葛薇龙也不会阻住母亲与姑妈会面)。姑妈一听说是亲侄女劈头盖脸就问葛薇龙的爹死了没这又是何等羞辱。一个上海旧式中产家庭的小姐,还是放下脸张开口向素未谋面且名声极差的亲戚低声下气求赞助,真就是为了免去学堂里复读一年?犯得着吗?

打仗了,家里的钱也用完了,回去有没有学上,家里能不能继续负担她上学,都是问题。葛薇龙当时要跟父母回上海,后头就是王佳芝的故事。那年头,女学生毕业出来也找不着事做,加上兵荒马乱,最好的出路,就是找个家底好身体又健康的男人结婚。破落户在战乱的上海这就很难想了,更何况她父亲是个老学究,不通人情世故。而香港还太平着,姑妈是洋派的,大学生里还是有好人才。葛薇龙,包括她的母亲,从一开始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要说葛薇龙有欲望,反倒开头部分才是最高扬的,富足的生活、美好的爱情还有奔放的自由,她都幻想拥有。小说开头,她站在半山从姑妈园里的工笔画风景一直看到园外的热烈灿烂直到蓝海白船,既是写那个时代香港这地方给葛微龙的印象,也是写她对未来的希冀。

见到衣橱里满是为她量身定制的衣服,葛薇龙已经很明白姑妈家其实就是个堂子,自己则是个“讨人”,从睇睇的口里连自己是替谁的缺也很清楚,她仍旧没说要走,甚至没提住读。葛薇龙对“出卖色相”一事从开始就知道也情愿,她的现实是当时普通上海女孩的现实——天下就没有白吃的饭,她的清纯是初入青楼的清纯——“喜欢我的人自不会介意”——被救风尘的幻想。

可惜张爱玲的故事里不存在爱情,至少不是言情本里生死契阔的那种。发现曼桢的姐姐做过舞女,沈世钧不介意他家也会替他介意,婚姻么,自古就是两个家庭的事是社会的事。卢兆麟根本就不会和葛薇龙走到需要“介意”的那个程度。他看她,如同看吉婕一样的眼光。出来抛头露脸的交际花不可能被正经人家当成结婚对象。周吉婕把这层给她挑破了——就算是在香港,中国人还是旧式那套,而外国人要娶个东方人一辈子的事业就毁了。

走到这一步,回上海那是不可能的。姑妈都用不上对付睇睇的招术,写封信过去,甚至向来往沪港的人透点风,葛薇龙就会被扫地出门。那辰光别说结婚,人都不要做了。葛薇龙现存最好的选择就是吉婕口中的“杂种”。特别是乔琪乔不被他父亲看重,背后的关系再是扭曲也能够结婚。葛薇龙对乔琪乔是有过罗曼蒂克的幻想,也是青楼的那种罗曼蒂克——相爱的两人因为世俗或现实等种种结不成婚,成就一桩动人的故事,尤其男主角还是姑妈那种厉害角色都弄不住的浪荡子,满足她内心对于“青春的处女”的力量的迷信,好将一切归结于命运不公,还能冲破世俗传统打烂封建礼教浪漫化自己。但很快也就清醒了:乔琪乔真把她当成睇睇的替代,而他总在姑妈这里打转,原本同她打的是一路心思——找个有家底的女人结婚。杂种乔琪乔,原是最传统的中国男人。

很多人说葛薇龙是被姑妈害了。我小时候也这么想。长大后看多世情也就明白了,没有姑妈,做王佳芝或者曹七巧还是顾曼桢又有哪里好?没有姑妈,葛薇龙的父母能同乔琪乔把婚事谈判下来吗?没有姑妈,能有司徒协之流的人物去满足乔琪乔的结婚条件吗?没有姑妈,谁又能指点葛薇龙去抓乔琪乔的短处阻碍他离婚。如果没有一桩从名份上相衬(毕竟乔爵士的儿子)从形式上合规(从订婚到结婚一点仪式不差)的婚姻,葛薇龙今后还能在社会上行走立足吗?

就连说姑妈“堕落”我都是不同意的。如果姑妈由着葛家做主安排婚姻,那就是白流苏。这些千伶百俐手段性格一样不差的女人,将一生心智与青春耗费在那些很不怎样的男人身上,说是都怪她们想要的太多欲望太满?美好的爱情、富足的生活抑或奔放的自由,她们自始至终就只有两种选择:一、全都没有;二、拥有富足的生活。只不过这个社会判断女人“堕落”的标志向来统一:喜欢权/钱超过喜欢家庭/男人。不信且看现代人对葛薇龙的批判:独自留在香港吃好喝好就是享受物质逃避责任,喜欢漂亮衣服就是暴露了爱慕虚荣的本性。好女孩应当也只能够放低自己,对美视而不见对钱心如死水,誓死守卫贞洁,直到有机会被一个“好男人”所爱,为他生儿育女吃糠咽菜操持家务劳困至死而满足而幸福。与此同时,最高尚的男人们则三天两头要求能够合法嫖娼。

葛薇龙从女高中生到交际花如果说是“堕落”,那么顾曼璐从舞小姐到嫁给祝鸿才那应当算是“上岸”喽?张爱玲笔下的女人,无非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生存,仍是为了生存,不叫世上的人、周遭的人、家里的人——尤其是家里的人——把自己的骨头嚼了去。哪有什么落不落爱不爱的,只看心思手段的高低。这个故事还不如《色戒》好拍。后者虽然短,总有温情伤怀的余地。《第一炉香》就是彻头彻尾的,荒凄。得从骨子里冷出来的人才能改才能拍。按说许鞍华是很有气魄的,就不晓得为什么一拍起张爱玲就伤春悲秋的要往小女生的那层心思上去。也是怪了。

 6 ) 建议原版人马拍续集《第一炉钢》

脚本我给主创团队写好了

《第一炉钢》

故事发生在1957年秋天一个西南小城里,随着毛主席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妇女同志们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为了能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即将毕业的中学女生葛薇龙来到担任县城妇女联合会领导工作的姑妈梁主任家长住,想趁课余时间学习更实用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毕业之后投入农业生产大热潮提前做好准备。

一天,留着干练齐耳短发的葛薇龙在街头发呆思索怎样提高水稻亩产量的时候遇到了征兵被刷下来正苦恼着的乔琪乔(被刷原因是名字太小布尔乔亚),乔琪乔被葛薇龙刻骨钻研的样子吸引,意识到即使不能参军入伍,他仍然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报效祖国。两人一见如故,相约去省城参加梁主任给了学习名额的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研讨会。

回到县城之后,葛薇龙和乔琪乔双双陷入了沉思,要发展,新中国必然要完成从农业化到工业化的转变,然而彼时国内第一个五年计划才进行到一半,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大项目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难道在养育了许许多多薇龙和琪乔(……)这样的好青年的西南城镇,要在工业化进程中落后于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要在种出过无数庄稼的土地上,看着第一座钢铁厂拔地而起!

有了目标之后,葛薇龙和乔琪乔便紧锣密鼓地投入到钢铁厂初期建设的工作当中去了。没有人才技术,自己学;没有资金土地,找部门。

1959年,钢铁厂破土动工;

1960年,钢铁厂建成并第一次成功出铁;

1961年,钢铁厂终于炼出了第一炉钢!

就这样,数年之后葛薇龙从一个空有一腔热血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带领务农持家的妇女们走进工厂的妇女带头人,乔琪乔从一心想着扛枪打靶的愣头青转变成有知识有文化,靠着知难而上永不言败的精神打动了所有人的有志青年。

数年后,钢铁厂在全国炼钢热中发挥了自己的全部热情,全体工人为新中国工业化体系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我保证在第一炉钢练出来的时候带领家人朋友在电影院无视别人的白眼站起来鼓掌👏🏻👏🏻👏🏻

ps:那啥...前两天上线的时候去看了,看完想豆瓣吐槽才想起来一年前看相关宣传就来这儿抖过机灵了。嗯怎么说呢,我要是买股票就这机灵劲儿夺好啊。

以及大家误会资本的力量了,我的号六个月之前被盗号然后发辣鸡广子所以才惨遭小黑屋,跟资本没啥关系。因为太懒所以一直没申诉,眼看资本背了奇怪的锅,想了想我就还是写了申诉邮件。_(:з)∠)_ 类似经历的还有我的某团账号,写了一家餐厅黑评之后也被意外封号了。

看来我适合当个黑粉发展下副业。 ( ・᷄ὢ・᷅)

 短评

杜可风的摄影、坂本龙一的配乐也救不回来,姑妈俞飞鸿选的真不错。(原著中说姑妈似睡非睡的眼,私心觉得上官云珠最合适了)我这两星完全给这两方面打的。王安忆编剧真的是一言难尽。张爱玲一直是唯美派的,她早期作品中的主角都是享受着浮华靡市的沉沦,第一炉香更是堕落到极点。她笔下的女人美丽并且自私,平凡并且懦弱。薇龙成这样就算了,乔其乔是什么鬼,那么阳光的小伙你跟我说阴郁??(暴风雨哭泣)还有,续写了薇龙婚后的生活是蛮残忍的,不过有一点我可以确信的是,像薇龙这样一个开始病态的女孩子,她根本不会掌掴乔其乔,这才是堕落的最悲剧的意义,她爱得连自己都没有了哪来的爆发。薇龙的未来是陈白露,她的存在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干嘛要用这种破坏美感的方式表现呢,你是要表演娜拉出走吗?

10分钟前
  • 阿May
  • 较差

乔琪乔真的长彭于晏这样,葛薇龙能立马收拾行李屁颠颠回上海读完博士o>_<o&许鞍华真的理解了第一炉香的内核,放到东莞就是打工仔诱惑五大三粗的厂妹老婆出来卖供自己吃喝玩乐,哪天老婆不想干了就用这些腌臜事威胁她继续沉沦,本来可以拍成东莞的炉和香这种颇具有现实意义的题材,可惜了选角。

15分钟前
  • 姬长安
  • 还行

这个选角简直了,中年版的吧?姑妈和侄女同框的镜头太惨烈了,显得马思纯更膀大腰圆虎背熊腰了。彭于晏也是,黝黑的皮肤➕壮硕的腱子肉➕无法忽视的抬头纹,像干苦力的挖煤工人。两人在一起就像是富太太家的老妈子和伙夫在偷情。。虽然我很喜欢俞飞鸿,但既然请了马思纯,为什么不请蒋雯丽?

20分钟前
  • 🧝🏻‍♀️
  • 较差

太胖了,真的……每一个浑圆的胳膊,结实的双下巴,两人油腻的演出都在敲打着我的心

24分钟前
  • 史矛革
  • 还行

故事是《第一炉香》,但不是张爱玲的《第一炉香》,只能说和原著的感觉有一部分相像。平铺直叙过于直白,没有原著那些确切而玩味的描绘。原本最不看好彭于晏的乔琪乔,看完发现他倒是相对符合原著角色的了,实在是因为马思纯的可塑性有限,俞飞鸿的神气也过于简单不够复杂。另外蓝橙色调总觉得和故事不搭,让人总想加几笔明黄和墨绿上去,那才是香港啊。

26分钟前
  • Lelia🌈
  • 还行

“混血儿多少都有点阴郁,还有小丫头气”下一秒穿着紧身背心浑身肌肉的彭于晏走了进来😇

28分钟前
  • Cinnamon
  • 较差

确实没有《荞麦疯长》那么烂,但真的就是硬件升级版的喜宝了。演员是最大的问题,但不是唯一的问题,但还是最大的问题……

31分钟前
  • 王大根
  • 较差

爱玲的处女作说的是一个殖民地版本的包法利夫人的故事,一个自愿沉沦于情欲财富的女人,用低到尘埃的爱情包养了一个渣到无法复制的男人。张的狠毒之处在于她把这个女人的虚荣幼稚自愿成为交易对象的内心活动一片一片掰开了给你看,然后以第三者视角不动声色地缝合起来,让你在错愕叹息之中思考女性的命运。这是一种很高级的写法,作者没有去阻拦葛薇龙的堕落,没有给她机会去反思反抗,把她的未来留给读者去畅想。难怪当年鸳鸯蝴蝶派老大周痩鹃阅后拍手称赞,也从侧面证明了许鞍华的段位和张相比低了不是一点半点。威尼斯终身成就也遮挡不住她文艺女青年的浅薄底色。

33分钟前
  • Joebacktolife
  • 较差

马思纯这一生还能摆脱“哭时强笑、含混念词”的表演模式吗?她什么时候,在哪里,看到了这样的表演,并在自己的脑中打上了“我这样演会很好”的思想钢印?为什么这种水准的演技能够出现在许鞍华的电影里?难道是因为这个女演员在现实生活中仿佛总会选择让自己受伤的爱情对象吗?评价一个人的身材是刻薄且不礼貌的,但一个演员,甚至她的一根头发,都要服务于角色,当马思纯的小胖手和她圆润的手臂,与彭于晏那细长的手指、精瘦的手臂同时出现在一个镜头里时,我必然出戏、必然跳出了情境,并听到旁边的男观众说她真的好胖呀。为马思纯感到惋惜和无奈,她将又一次承受全部的炮火。她合格的表演时刻大概集中在最后1/5,但是那个时候观众已经饱受折磨了。

37分钟前
  • 空山
  • 还行

许鞍华拿错了剧本,张钧甯走错了片场。最后一个镜头,马思纯一脸决绝,探头出车窗,我以为她会说,乔琪,我们都回不去了,因为,我要去延安!

42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较差

彭于晏说:你是我女人,马思纯回了一句:你是我男人,我在下面真觉得你们俩是我祖宗。

43分钟前
  • 汤唯老公
  • 较差

5分。当彭于晏用嘴去咬张钧甯头上的花,张钧甯急忙一躲,浑身的羞怯与不安,这一幕反而更让人印象深刻。而全片最有魅力的一场,大概就是俞飞鸿勾引尹昉了吧。是的,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始终是各种枝节,满是欲望。至于彭于晏与马思纯的部分,据说是关于爱,反而很无趣,不走心,也让人印象不深。这也是本片最别扭的地方了,更是会觉得太长的原因。倒不如放弃写爱,专心写欲,也许更好看些。不过,美术、服装、场景这些,还是漂亮的。

4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让我吃惊的是,马思纯自从《七月与安生》就一直处于不进不退的阶段,一张脸哭了就抬头望,笑了就傻不愣登,执着没有,矫情有余,这里的葛薇龙和《风雨云》没任何区别,彭于晏就更不用说了,也是样板机,纨绔没看出来,痞子混混气息十足,这两个主演,许鞍华怎么敢的,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49分钟前
  • SDI金属铜人官
  • 较差

意犹未尽,阅片观感出乎意料的不错,许鞍华对于女性视角的敏锐程度确实独到,在保留张爱玲风格的同时融入了个人色彩,欲望漩涡裹挟着男男女女沉沦,低到尘埃里的葛薇龙让人心生爱怜。角色并没有过多违和,可见导演的调教功力。

53分钟前
  • Au Revoir
  • 力荐

彭于晏看起来能拉五吨煤,拉完还可以去健身房给我上私教课。感觉他两不在调情,而是彭于晏在跟马思纯说私教安排计划,要想减脂今天做十个深蹲,少摄入碳水。

55分钟前
  • 暗杠幺饼
  • 还行

彭于晏絕了!中氣十足,飽經風霜,油光發亮,初遇彷彿心機深重的健身教練,穿背帶褲斟酒的時候,活生生就是給你慶生的海底撈員工。 馬算個迷茫痛苦的正經小姐,其餘甚至對喬琪的愛也無力,導致更像在為包辦婚姻而痛苦。 片子吧幾乎是原著的角色扮演,可惜更像現代戲,角色錯了動作也生硬,感情線尤其突兀,王安憶總歸差張愛玲太多。

60分钟前
  • 心是鬆餅的獵手
  • 较差

这俩人孔武有力憨厚朴实的样子…看起来和糜烂颓废神经质的主人公一点不搭噶啊…倒像是进城务工的一对小两口…靠着勤劳的双手最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乡村绝恋

1小时前
  • 钮钴禄哥斯拉
  • 还行

葛薇龙的宵夜是一大盘炒面和一大盘虾饺烧卖双拼(足足有9个)你敢信?

1小时前
  • 沈鱼藻
  • 较差

马思纯能演张爱玲的故事么 错愕

1小时前
  • susieshinely
  • 较差

不可思议,俞飞鸿那么美艳撩人居然要马思纯帮忙钓男人,哪怕不是直男审美都没有问题吧,无论演技还是个人魅力马思纯都被对方吊打。彭于晏又哪里阴郁单薄了,仿佛挂着健身教练名头背地做见不得人的勾当。整个电影不仅没有拍出来张爱玲作品半点精髓,还又拖拉又现代化,更是拍成台湾狗血言情剧。

1小时前
  • 新之助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