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部队

科幻片美国2009

主演:查宁·塔图姆,马龙·韦恩斯,西耶娜·米勒,阿德沃尔·阿吉纽依-艾格拜吉,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

导演:斯蒂芬·索莫斯

播放地址

 剧照

特种部队 剧照 NO.1特种部队 剧照 NO.2特种部队 剧照 NO.3特种部队 剧照 NO.4特种部队 剧照 NO.5特种部队 剧照 NO.6特种部队 剧照 NO.13特种部队 剧照 NO.14特种部队 剧照 NO.15特种部队 剧照 NO.16特种部队 剧照 NO.17特种部队 剧照 NO.18特种部队 剧照 NO.19特种部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1 20:54

详细剧情

近未来,武器研发集团MARS的创始人詹姆斯•麦库伦(ChristopherEccleston饰)发明了名为“纳罗脉”的微型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吞噬掉挡路的敌人,威力巨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武器研究所对此颇感兴趣,向MARS集团购买了四颗纳罗脉弹头。运送途中,护卫队遭到一伙高科技武装分子的袭击。在弹头即将被抢去之际,另一组神秘人马阻止了武装分子的计划,并解救了护卫队仅剩的两名成员公爵(钱宁•塔图姆ChanningTatum饰)和开伞索(MarlonWayans饰)。\r\n解救公爵的正是霍克将军(丹尼斯•奎德DennisQuaid饰)所统率的特种部队,公爵和开伞索请求加入该部队,以血前耻。另一方面,阴谋夺取弹头的幕后黑手正是麦库伦,他企图从NATO榨取巨额资金以支持他的研究,继而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一场正邪较量就此展开……

 长篇影评

 1 ) 《特种部队》27年回望 与《变形金刚》师出同门

网易娱乐专稿

图文并茂版:http://ent.163.com/09/0730/15/5FFU0SQI00031NJO.html


即将上映的《特种部队:眼镜蛇崛起》势必将在全球范围再度刮起一阵G.I.JOE旋风。作为“孩之宝”旗下与《变形金刚》同门同宗的另一传奇经典玩具系列,自1982年起就被搬上荧屏,从此延伸出一整套G.I.JOE庞大的影视系列与玩偶世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也引进了《特种部队》动画,成为无数“70后”“80后”的挚爱。值此真人版电影上映之际,特与诸君一同回顾这一经典传奇的发展历程!


诞生篇

首先,我们先说说G.I.Joe这个名字的由来。G.I.Joe(Government Issue)在美国俚语和口语中指代美国大兵,漫画家David Breger在二战期间为美国军事杂志所创作的漫画中就使用了这个词汇。在这之后,就陆续有玩具厂商使用此名称生产发行各种兵人玩具,而大名鼎鼎的“孩之宝”公司(HASBRO)在特效大师斯坦温斯顿的质问与提点下于1964年开始制作和发行名为G.I.Joe的军事主题玩具人偶,但显然他们没想到利用更多的艺术手段进行大力推广。

时间一转眼步入80年代,此时的情况与早年大不相同,市场对于玩具消费和需求正呈现出新的态势,而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文化产品的周边价值。为了进一步的推广自家G.I.Joe系列玩具,“孩之宝”决定与漫画界大鳄“MARVEL”(惊奇漫画)合作,在其的漫画杂志上连载以G.I.Joe系列玩具为主题的漫画作品。这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特种部队》最早的动漫雏形。

跟很多受欢迎的漫画要被改编成动画或者电影一样,“孩之宝”也不是没有动过这个心。当时他们旗下的另一款经典玩具系列“变形金刚”此时也没有开始动画化,这就是说,此前还没有先例用于借鉴和参考,加之考虑到市场的占有率以及动画制作成本的因素,“G.I.Joe”只被制作出了几段动画产品广告用于宣传展示。但之后发生的事情,谁都没有预料到。广告播出后,各地的G.I.Joe玩具和漫画都被抢购一空,加之“孩之宝”适时的推出新款式,G.I.Joe在全美不断升温,人们彷佛一下子对这些不到十公分的小人儿着了魔,从小男孩到御宅族再到中产白领,人人都以拥有G.I.Joe的产品而沾沾自喜。

看到如此火爆的景象,身为玩具厂商的“孩之宝”当然坐不住了。随着新广告和新款式的不断发行,G.I.Joe显然已在大众那里赚足了人气,将其拍成TV动画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1983年,“孩之宝”联同Sunbow Productions和Marvel Productions,先推出了一套有5集的TV动画《The M.A.S.S Device》 ,第二年又再度推出另外一套也是五集的《The Revenge of Cobra》(眼镜蛇的复仇),均受到了热烈追捧。自此,G.I.Joe的电视系列动画正式诞生,接下来就是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发展篇

从84-86短短的三年间,G.I.Joe共被制作成了两季长篇TV动画(不含那两套各五集动画)。第一季60集,包含了一套5集单元系列-《The Pyramids of Darkness》(黑暗金字塔)。第二季约为60集,其中也包含了一套五集单元系列《Arise, Serpentor, Arise!》(蛇王诞生)。这使整个G.I.Joe的动画系列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巅峰,也是迄今为止G.I.Joe动漫作品中最为基础经典的时期。
随着新式美国动漫时代的来临,刚刚步入黄金期的DIC Animation 系列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一部分受众群开始被更丰富多元的作品所吸引,G.I.Joe的玩具销量和收视率开始下降,为了挽回颓势和延续奇迹,作为将启承TV动画版第三季的《G.I.JOE :THE MOVIE》(特种部队大电影)于1987年诞生。但是出于票房因素等的考虑,“孩之宝”并没将此片直接推向电影院线公映,转而采取录像带形式发行,并于当年在电视上被切割成五集作为单元剧播放。大电影在剧情的设置上更加匪夷所思,将“眼镜蛇”组织的来历与远古地球超级种族-蜥蜴人挂钩,整体风格更显诡异奇幻。上映后褒贬不一,但显然影响到了其雄心勃勃的第三季发展计划,在一连串不利消息的刺激下,最终“孩之宝”与两位合作伙伴分道扬镳,第三季动画也再不见踪影,成为无数粉丝心中无法实现的遗憾美梦。

直到1989年,DIC Animation配合“孩之宝”多款G.I.Joe新玩具推出了新版动画系列。很多粉丝称这版动画系列为“廉价版”,因为相对于之前“孩之宝”等几家合力打造的那个经典版(成本高昂,制作精良,设定庞大),这个新版无论从画面上还是故事上,都差强人意。第一季廉价版动画也包含了五集单元剧-《Operation Dragonfire》(龙火行动),而在之后的1990-91年,又先后推出了两季共40集的动画。到此,G.I.Joe系列TV动画就算告一段落,虽然此后陆续有相关作品问世,但在很多铁杆粉丝看来,这个系列真的算完结了。虽然现在看来,G.I.Joe的故事比较模式化单一化---基本情节就是神勇无比的特种部队与邪恶妄图征服世界的“眼镜蛇”组织之间的战斗。但是在细节上的创意以及极具老派科技感的各种武器设定,众多形色各异的人物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是该动画的成功之处。

此后,零星有一些别家改编的动画作品相继问世。2004年的《G.I.Joe: Valor vs. Venom》,这是一部80分钟长的CG动画影片,除却用上些新技术之外,并无甚新意。2006年,一部名为《G.I.Joe: Sigma 6》的TV版动画开始上映,虽然沿用了老版的经典设定和故事线索,但是整个风格已经与以往相去甚远,使用的玩具原型也非3.75英寸,看着那些更加日化的人物和索然无味的画面,不知道死忠粉丝们会做何感想。09年伊始,G.I.Joe的老东家“孩之宝”宣布面向成人影迷推出迷你动画系列《G.I. Joe: Resolute》,将要通过卡通频道的Adult Swim电视频道和网络播出。该系列将基于经典的G.I. Joe故事,孩之宝为这部新故事创作了60分钟的动画内容,并将作为11集的剧集播出。这一举措联同即将上映的真人版电影,被视为“孩之宝”可能将全面复兴G.I.Joe的信号,当年并没有明朗结局的动画版或许将在一个新的舞台上延续他的传奇。

说到真人版电影,其实早在2003年,孩之宝公司就与好莱坞一些电影公司进行过接洽,当时正值全球兴起怀古动漫的翻拍之风,但鉴于当时全球因为伊拉克战争而掀起的反战浪潮,如果拍摄一部这样以“美国大兵”主角的影片恐怕会遭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随即搁置。但双方将目光投向了“变形金刚”,开始真人版电影的筹备。直到《变形金刚》在2007年的全面成功,双方这才下定决心将G.I.Joe也搬上大银幕。

最后我们必须说一说G.I.Joe与中国粉丝的不解之缘。1992年,由当时广西电视台引进,广东话剧团配音的《特种部队》在国内上映,成为很多“70后”“80后”朋友的大爱。当年国内所播放过的这套G.I.Joe动画,起源于1982年推出的第三代G.I.Joe玩偶——《G.I. Joe: A Real American Hero》。第一次引进的主干剧集来自美国版第一季60集加上83,84年的那两个内含单元剧10集。后来再度引进的《特种部队之再显神通》则综合了86年的30集,和廉价版第一季。所以说国内粉丝看到的也基本上是G.I.Joe动画系列最为经典的部分,而那句“捍卫人类的自由,打击欲统治地球的恐怖组织‘眼镜蛇’!”的口号至今仍是很多大男孩的美好 记忆。

人物篇

G.I.Joe动画前后出场人物众多,形象各异,各具神通,其主要出场人物多达百位。这也是动画系列最为吸引人的一个独到之处,这里我们就不再一一介绍。通过国代版玩具的人物图和真人电影主要人物图将一部分最具人气耳熟能详的角色做一个简单罗列。(http://ent.163.com/09/0730/15/5FFU0SQI00031NJO_3.html)看图请移步此浏览~



玩具篇

G.I.Joe的动画影视系列本就是脱胎于玩具人偶,在诞生篇中我们已经提到,“孩之宝”在1964年就推出了以G.I.Joe命名的可动玩具人偶系列,但并不是我们今天熟知的那些人物,玩具的形象多是朝鲜战争时期美军的陆军战士、水手、海军、空军飞行员等。尺寸也是1:6的比例,并非后来国内玩家接触到的3.75英寸系列。 但随着之后到来的反战浪潮,民权运动以及生产成本的增加,从1976年起,1:6比例的G.I.Joe便不再生产,3.75英寸系列开始一统天下。这期间英国版本的G.I.Joe产品,即Action Man开始崭露头角,并且发展出一套独有的英伦风格大兵系列,也算是G.I.Joe美版之外的一个新门派吧。
伴随着80年代开始热播的G.I.Joe动画,3.75英寸的可动玩偶热遍全球。这里要特别说说“国代版”-即通过“孩之宝”授权,但由我国代理商在大陆发行的G.I.Joe玩具。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多是由一些广东的外单加工厂流出,由于使用散乱的部件拼凑而成,所以都显得粗糙无比。但依旧获得了各地孩子们的追捧,同时也为日后G.I.Joe动画的大热打下了基础。直到1992年,正式的国代版玩具才姗姗来迟。这期间除却大量发行了经典3.75英寸的人偶和相关武器车载之外,也发行过12英寸的大型人偶,被称为“名将系列”。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国代版基本停止发行。而当年的那批粉丝在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后,又反过来四处收集自己童年心爱的玩具,一时间在国内也有一批达人级收藏玩家出现,并且也会定期交流组织活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孩之宝”曾再度推出1:6的G.I.Joe系列“Classic Collection”(经典收藏版),锁定的消费群就是60年代那批老玩家。2000年后,“孩之宝”对大型1:6人偶的制作已经力不从心,技术上的落后使他们将大型玩偶的制作交给另外一家美国玩具界大佬“SIDESHOW”,此次真人版电影的1:6人偶皆由后者制作。2007年,“孩之宝”不负众望推出了3.75英寸的25周年纪念版,人设全部遵从老版,也算给了广大G.I.Joe粉丝们一个交代。
此外,G.I.Joe的漫画系列也是蔚为庞大。九十年代推出的《特种部队vs变形金刚》系列更是点燃了粉丝们的热情,一场穿越大战甚是精彩。而1990年在FC平台上发行的G.I.Joe游戏和1992年由日本游戏大拿KONAMI发行的街机游戏《眼镜蛇指挥官的野望》也是很多朋友的心头好,即将上映的真人电影版游戏更是涵盖了现今所有的主流游戏平台。

 2 ) 《特种部队》:So zhuangbility,but so cool!


文/关雅荻


孩之宝玩具公司看来彻底要大举进军电影领域,《变形金刚》系列说到底就是一部用来推销机器人玩具的广告动画片儿,这次《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明显是孩之宝公司把目光转向自己旗下的又一个玩具品牌,从片名看就知道又一个新系列电影产生了。而《特种部队》用鲜明的快节奏,硬朗的高科技动作风格紧紧抓住全世界年轻观众的眼球,若从整个电影版系列的开篇角度,《特种部队》完成任务。


这部动作科幻电影具有一切好莱坞暑期爆米花电影的特质──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影片充满了各种眼花缭乱的动作场面,爆炸场景,令人窒息的追逐戏,让人云山雾罩的感情线索和荒诞不经的故事。但虽然影片整体气质略显吵闹,但并不那么让人反感,张弛有度的影片节奏,全片没有任何拖沓的感觉,将近两个小时的视觉轰炸后,也不觉得让人疲惫。


影片故事一如既往的扯淡而又傻的可爱,无非是有一股毁灭世界的邪恶力量正在崛起,而全世界的正义力量也团结到一起,组建了一个“特种部队”,正邪双方的代表人物刚好又互相有着各种情感纠葛,情节、人物关系之俗套甚至都比不上美国的电视肥皂剧。比如邪恶一方的男爵夫人就是男主角大学时的爱人,比如眼镜蛇的真正身份,比如两个黑白忍者“蛇眼”和“白幽灵”,从头到尾都装逼到极致,但给人感觉就是酷,特别是扮演“白幽灵”的李秉宪,给人印象极其深刻,最后决战一身白衣,赤裸上身的打斗戏,足够让女粉丝尖叫晕倒。


在我看来,《特种部队》比喧嚣而又无节制的《变形金刚2》高明出了不止一个档次,比如前者炸毁巴黎埃菲尔铁塔那段的动作戏,绝对是年度最精彩的追逐戏,可惜这种段落在《变2》当然完全看不到,我们只能缅怀“卖拷贝”同学当那年《绝地战警2》里面追车场面的风采了。除了这段让人“叹为观止”的追逐戏外,影片最后高潮的海底大战基本就是《星球大战》的海底版,而且难得的在于导演对这场混乱大场面的掌控能力,正邪双方无数艘潜艇对战,同时穿插多条叙事线索,比如救援、逃离、围攻、反击、个人复仇、阻拦导弹……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丝毫都不混乱。回想起在影院看《变2》一个小时候,就已经被“卖拷贝”同学视听轰炸得没有任何耐心了。


《特种部队》全片节奏的控制主要归功于导演和剪辑,应该说导演斯蒂芬·萨莫斯在《木乃伊》系列到《范海辛》之后,又给自己贴上了一个“装逼耍酷动作片”的标签。虽然国内文青观众对这种无大脑的爆米花电影嗤之以鼻,但《特种部队》再次证明了好莱坞在动作科幻电影在技术制作上已经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特种部队》片中所有的情节、人物、细节都在竭尽所能的在进行“装逼”,但装得就是酷,视觉冰激凌做的就是好吃,虽然没什么营养,但很多人就是喜欢,所以哈根达斯才这么受欢迎和追捧。原因很简单,《特种部队》就是那种俗的,但是,因为处理得聪明、不笨拙,所以,我喜欢。


09-8-19

[每周影评].1002.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665747o1p1.html

 3 ) 《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把《变形金刚》踩在脚下

比《变形金刚》1和2加起来还要好——这是看完《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后我收获的最大惊喜,本以为只是一捧无聊特技+狗血剧情调成的劣质爆米花,但在导演索莫斯的精心打造下,《特种部队》以精准的节奏、立体的人物、巧妙的悬念和为续集预设的包袱——当然,还少不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刺激——完成了一部堪称教科书式的杰作。

谁说商业娱乐大片就是没有追求的?《特种部队》也充斥着新奇的科技和三分钟一小打、五分钟一大打的火爆动作场景,但是从场景类型上看,《特种部队》显然要比《变形金刚》丰富得多。一开场就是美军车队遭袭的垂直攻防战、然后是白幽灵和男爵夫人闯入特种部队基地的偷袭战、接下来又有巴黎街头的追车狂飙、最后是在反派大本营的水下决斗,全片主要就是这四大动作段落,其间既有基本写实的兵器战法,同时也将科幻发明天衣无缝的糅合在了一起。飞行器、潜水艇、无敌战衣悉数登场,白幽灵和蛇眼还用忍者剑术比划了一番东方功夫——每当一个大战场分化为数个小战场时,索莫斯总能通过调度剪辑让剧情的交待和节奏的掌控达到一个俱佳的平衡点。

《特种部队》也给人物灌注了丰富的血肉,角色们不再是战斗机器,而是前史丰富之“有故事的人”。里科德(开伞索)与斯嘉丽(红发女郎)这一对欢喜冤家的爱情、公爵与里科德的训练成长贯穿始终,当然最重要的改编就是男爵夫人与公爵(杜克)的爱情戏,把原作中毫无背景的蛇蝎美女变成了公爵的未婚妻,但未婚妻的弟弟雷克斯死在了公爵带队的战场上,于是未婚妻成了替奸人为非作歹的男爵夫人。不过到了最后,又抖出一个惊天秘密:真正的坏蛋其实是恐怖集团的科学家博士,那个总蒙着面的毁容家伙,斯人却正是雷克斯,而男爵夫人之所以性情大变,真正原因乃是因为雷克斯给她注射了药物。于是,最后谜团解开,甭管外面喊杀震天,男女猪脚总要深情一吻(鸡皮疙瘩掉一地),然后英雄救美、逃出升天。

同时,白幽灵和蛇眼的恩怨也被贯穿在了剧情里,索莫斯没有采用简单的线性铺排,而是通过大决战之前的白幽灵回忆闪回出了两人的童年恩怨——蛇眼从不说话的悬念也得到了解释(可怜雷·帕克从头到尾没露过脸)。

李秉宪的表演也很出色,当然首先白幽灵这个人物就很有戏,但看得出李秉宪也很用功,脱了上衣肌肉不比“小布拉德·皮特”逊多少,而且英语口音也不重,比起Rain和全智贤分别在《极速赛车手》和《小夜刀》里的惨痛回忆来,估计李秉宪将会是韩国文艺界杀入国际影坛一线最有希望的种子选手。此外,《特种部队》里的小细节设置也耐人寻味,巴黎大战的那一场戏里,紧急关头男爵夫人看着逃命的女市民还不忘说一句“鞋子不错”,既调节了气氛又勾画出了女人的性格特质。不过说到这里,也得感谢《特种部队》把大场景放到了巴黎,塞纳河边撞车毁城不说,还弄倒了人家的埃菲尔铁塔,但是法国人绝对不会抗议,这也保住了中国内地的全球同步首映,万一索莫斯弄倒的是东方明珠,估计有关单位铁定不会引进此片了——所以,郑重呼吁以后的大片导演们设计场景时都离中国远远的,远离中国就是远离是非,俺们也能在大银幕上多爽一回。

《特种部队》其实线索很复杂,那么多恩怨情仇不提,连片头都扯到中世纪去了——我一开始还以为放错了胶片,但索莫斯收放自如,最后这些都得到了呼应,中世纪的面罩也成了结尾的标志性道具——当雷克斯戴上德斯特罗家族的祖传邪恶面具后,我们一看到了一位恐怖分子领袖的冉冉升起,当然,伪装成总统的扎坦也有理由让观众们对续集翘首企盼。

同样是孩之宝玩具-惊奇漫画-派拉蒙大片的路数,索莫斯足够让迈克尔·贝汗颜。不过票房还不一定,起码在中国内地,《变形金刚2》的成绩肯定要远超于《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但这并不妨碍我的个人评判标准——迈克尔·贝真要想成为一线大导演,还是别嘀咕《变形金刚3》了,赶紧去折腾《勇闯夺命岛2》才是正道。

 4 ) 现代军事普及

以为《变形金刚2》是这个夏季档最火爆的电影,观看了《特种部队》后才发现没有最火爆只有更火爆。虽然《特种部队》是一部精彩的商业大片,不过在国内的票房可能就无法达到《变形金刚2》高度,特种部队的动漫产品没有像变形金刚一样在国内普及,很多人对特种部队的文化产品的不了解。着实让大家了解了除了美国最牛B的FBI之后还有一个更牛B的作战部队存在,装备远远在反恐精英、飞虎队之上。

《特种部队》中CG镜头做也相当完美,着实让我们在《变形金刚》外又开了一次眼界,整个就超长版的军事天地,航母、鲨鱼潜艇、纳米弹、加速战衣、隐形战衣、光波弹、激光弹、气压战斗机、分子加速器、声控发射器眼花缭乱呈现出。变形金刚发现于北冰洋深藏埃及金字塔,我们人类的脚步也不甘落后,特种联队的训练地点延伸至埃及沙漠深层,交战地移至北冰洋深海。电影最高潮的部分应该是巴黎街头的飞身追击,埃菲尔铁塔倒下的瞬间就像911世贸重现。

导演还是相当负责的没有把电影处理成单纯的军事大片或是一味炫耀电脑特技,还加入了男爵夫人和白幽灵俩个反派人物回忆,让我们更好了解电影人物性情形成的过程,正邪势力情感纠结的原因所在,让电影人物更加的丰满。80后的钱宁·塔图姆凭借着《特种部队》杜克会像《变形金刚》中的希安·拉博夫一样成长为好莱坞一线男星。记得几年前在《舞出人生》的钱宁·塔图姆还只是一名花样美男,到了《特种部队》已成一名肌肉型男了,比米帅还帅,不知道又要引来多少女生的尖叫。

电影中的另一男主演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白幽灵的扮演者李秉宪。李秉宪在韩国怎么说也相当于华语影坛的周润发、梁朝伟级的影帝人物了,在韩国国内摘下数个影帝大奖,到了好莱坞只能演反派或是配角了,展示演技的机会并不多,只能看到他狠悍的眼神和一身的肌肉。周润发、李连杰在好莱坞混了那么多年也没拿出过什么像样的作品,周润发在好莱坞最好的作品《卧虎藏龙》还出至华人导演李安。个人猜想李秉宪到好莱坞也混不出什么名堂,水土不适难有大发展,只会是韩国版的周润发,大好演技在好莱坞难有发挥之地。

重新再扯回到电影《特种部队》上来,电影结尾留下了很多可发展的线索,白幽灵真的死掉了吗,是否还会来找蛇眼报仇呢?军火商戴维斯变身为金属人后,是否会有更惊人的计划?美国总统似乎已被反派眼镜蛇成员所控制,下个阴谋又是什么?显然派拉蒙不会放过《特种部队》这个印钞机器,一定会拍出《特种部队2》、《特种部队3》的,与变形金刚并驾齐驱。纵观之下《特种部队》是一部很精彩的商业动作大片,没有让大家失望。

《变形金刚》是把机器如何快速变成人形,而《特种部队》就是把人如何完美的变换为机器人。男人的阴谋诡计就是为了征服世界,女的阴谋诡计就是为了征服男人。





 5 ) 《特种部队》:真人版卡通大片

文/梦见乌鸦

 

     2009年好莱坞的暑期大战可谓热闹纷呈,从一部提前登陆全球影迷个人电脑的《金刚狼》开始,正式拉开了帷幕,而这部《特种部队》算是暑期档电影的最后一炮了,这一炮到底有没有起到拔营起寨、鸣金收兵的效果,恐怕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起码个人认为,这一炮打得很响。

   

   看这部电影之前,还要取决于观众用什么眼光欣赏本片,因为这部有着糟烂剧情和脸谱化人物的动作片在某些影评人眼里不值一提。但如果你仅以一部消暑大片的眼光来欣赏本片的话,俺在这里可以保证,《特种部队》可以100%满足你那种辛辣美味的快餐口味。


    说起特种部队(G.I.JOE),不得不提他们的始作俑者——世界著名的玩具公司“孩之宝”(Hasbro)。可以想象一下,没有哪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愿意抱着芭比娃娃满地乱跑,于是孩之宝公司给了这些男孩子玩公仔的机会,特种部队系列玩偶就是在这样的千呼万唤的情况下下孕育而生。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特种部队系列玩偶已经在美国小男孩手中风靡一时,不过对于大洋彼岸的中国小孩真正了解到特种部队还得托那部同名动画片的福。作为孩之宝公司的招牌菜,《特种部队》的地位不亚于他的同门师兄《变形金刚》,二者渊源颇深。可在中国《特种部队》可就没那么好运了,基本上等同于陪太子读书的角色,想与《变形金刚》争夺国内80后心中动画宝座,前者差距明显。这一点也表明了不管《特种部队》真人版电影在美国那边炒的鸡犬升天,而这厢本片顶多算是一个怀旧致敬电影,一部普通的美国大片。


    要说本片是一部好电影恐怕会遭致一堆白眼,因为电影从各种角度来说都无法达到一个好电影的标准。《特种部队》剧情单纯的有些可笑,人物基本等同于卡通片,而且在1.7亿“有限”资金的支撑下,连场的动作场面和CG镜头还不如《光晕》的游戏开场动画。但为什么他可以算得上一部标准的娱乐大片呢,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电影具备一部了动作片所拥有的一切娱乐元素,集打斗、爆炸、阴谋、搞笑、香车、美女于一身,标准的快餐口味。


    本片最大的特色就是一个字——猛,从开场眼镜蛇部队开飞机劫持美国大兵,一直到结尾处海底城大战,电影可以说在120分钟内的时间里是打出一片天下的。由于本片改编自动画片,所以我们在片中看到了以往只能在卡通片里才能看到的场面,飞机追的导弹满天跑、人追着汽车满街窜,多如牛毛的潜艇海底互殴,与其说它是一部动作片,倒不如认为其是一部反传统的科幻电影。电影抛弃了以往动作片中传统的平面作战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火爆的海陆空联合大作战。动作场面的立体化带给了我们火爆的视觉冲击,明快的节奏,也避免了单一动作场面所带来的审美疲劳。几乎从头打到尾的故事情节也可以让我们轻松的把大脑留在家中,用自己的脆弱的感官来享受影院里劲爆的音响效果,视听震撼享受超值。对于这样一部众多帅哥美女领衔主“打”的电影,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爽”,尤其是影片中巴黎街头大追逐,场面华丽,节奏超快,一气呵成,绝对算得上一出加长版的电子游戏,如果你正处于一个玩电子游戏的年龄,本片不容错过。


    本片可以极度满足你饥饿的视听享受,但你想要在其他方面寻找一些心灵的口粮,恐怕你要挨饿了。这部电影由于把大量的时间交给了动作场面,使得电影在剧情和人物方面的功课明显不及格。《特种部队》的剧情简单到可怕,用四枚纳米虫弹头串起来的故事就是一篇小学生作文。当动作场面间断的时候,单薄的情节给了大家一个去洗手间的好机会,同样也为消化那连场的动作戏份提供了一个回味的空间。而本片的人物也尽可能的做到平面化。由于来源于卡通人物,片中人物刻画和对白也极力做到卡通化,双方几位主要人物留给我们的印象有限,相反却给了我们回忆老版动画片的欲望。插科打诨的台词可以为紧张动作场面添油加醋,但这样的佐料在片中少之又少。因此本片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三明治,美味可口,但回味有限。


    《特种部队》的导演是史提芬·索莫斯,个人还是比较欣赏这位视觉系的大导,从最开始的《极度深寒》到后来的《木乃伊》系列,每一部作品都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包括那部有点审美疲劳的《范海辛》。而本片史提芬·索莫斯为我们贡献了其从影生涯中最火爆的动作大戏,那种从头干到尾的爽快。尽管连场的动作场面和CG效果令本片在不算宽裕的资金支持下部分场面显得有写“狗血”,但细想一下不难发现,作为一部卡通玩具副产品的电影,这种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卡通”大片要的就是这种连串的火爆,管他什么剧情人物,统统抛在脑后。


    总体来说,本片无异于一部真人版卡通电影,凭其能力距离与《变形金刚》分庭抗礼的形势还十万八千里之遥。但如果你把他当做一份消暑快餐,电影还是令你在120分钟的时间里得到超值的视听享受。有时候看电影不能要求太高,要求过高了,电影也就没的看了。

 6 ) 看了特种部队之后,我原谅了变形金刚二

      我是在没有任何期望值的情况下观看的,因为我本来是打算去看UP的,但正佳飞扬影城说它们的3D放映系统是新装的,暂不接受兑换券,于是就改为看特种部队了。
    观后感,简单一句话说:剧情比变形金刚two还要two,但特效就比不上后者,毕竟特效这东西完全就是靠钱堆出来的。
    不得不再次说一句话:谁说爆米花电影的剧情是可有可无的?下午我坐在影厅里的感觉就是被一辆大拖车拖行在马路上似的。眼前是很炫很激烈的画面,但脑海里却是一片空白,而造成这种苍白感的罪魁祸首就是电影本身单薄的剧情。不得不说,电影的节奏是十分爽快的,但一味只追求快节奏,而把细节忽略掉,把基本的逻辑也省略掉,并不是好的做法。如果够炫够刺激就可以的话,那还不如去看焰火表演算了。撑到最后,我真希望电影赶快结束算了,我受够了肾上腺的刺激了。
    为什么特种部队的情节让人觉得既空虚有经不起推敲呢?道理很简单,人物太多,而片长又有所限制。拿同样也是多人物的漫画改编电影来比较,年初的守望者(watchman)片长近乎3个小时,前面的一个多小时基本上就是用来铺垫人物的背景的。虽然有人说守望者像裹脚布,但如果让我去选择,我宁愿选择啰嗦冗长但有内涵,而不选择急促爽快却空洞。
    另一部用来对比的就是X战警系列,同样也是群角戏,但X战警(尤其是前两部)的文戏的比例其实挺多的,不像特种部队这样子,上来就是打,在A点打完就跑到B点继续打,中间过渡的情节两句话就搞定了。这样的电影,真让人看得累。从另一个角度说,X战警单个人物的塑造也胜特种部队一筹,特种部队嘛,让人觉得有点像今年的超女,样子都能认出来,名字也大概说的上,但就是留下不了什么深刻的印象来。
    末尾,电影还留下了伏笔,看来派拉蒙是准备开拍续集的。但现在看来,真不知道有无拍续集的机会了。估计这片子出来之后,在媒体(烂番茄)和imdb(影迷)上的评分都不会太高,顶多就是神奇四侠的层次。那么,末尾的伏笔岂不是有点自作聪明?
    

 短评

果断是看到了CE才看完的,只是个前传看了让人觉得好坑爹。不管是人物设定还是故事的构建都非常庸俗而平常。巴黎追逐戏拍的还不错,不过这是部完全没有下限的纯武戏大片……

6分钟前
  • mOco
  • 较差

巴黎追逐戏很不错~

8分钟前
  • 盈盈美黛子
  • 还行

看得很欢乐,比变2和终结者4都好多了。男爵夫人萌啊!果然眼镜娘才是王道!

9分钟前
  • hua
  • 力荐

比空乏的剧情和泛滥的特技更让人生厌的,就是美国强盗式的文化灌输了。

14分钟前
  • 苏比
  • 还行

爆米花电影就是不要脸啊,爽完就闪

16分钟前
  • 老晃
  • 还行

这部电影好啊,就是不真实的好啊~!哈哈哈,看的时候觉得,真tmd的扯,那特效做的真烂。导演那第二部的伏笔埋得可真够明显啊,商业就是商业,伏笔都想好了。话说,这片子帅哥好多呀,美女也多,歌也劲爆啊。

17分钟前
  • 糖吖了个旺旺的
  • 还行

比预告片精彩一百倍的电影。

18分钟前
  • YY
  • 推荐

又是一桶毫无节制的爆米花,文戏加一块都到不了五分钟;好在比起TF2来花样还算多点,故事也紧凑合理点,贱笑也少点;2009年,贝导和索导都证明了一件事,并不只有你丫昆丁才能把厨房给搞得轰轰烈烈的;McG、Bay、Sommers都亮过相了,四大爆破筒就剩年底的德国佬了

21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还行

觉得比 变形2 看得爽多了

22分钟前
  • 黑夜
  • 推荐

帅气!特效场面酣畅过瘾,但缺乏一个正邪对抗之外的扣人主题。要去电影院感受,总体在《变形金刚2》(如果你觉得它糟烂的话)之上,与《地狱男爵2》(如果你觉得它还不错的话)平齐,在《星际迷航》(如果你觉得它完全超乎想象的话)之下。

26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完全可以把《变2》踩在脚下!毫不拖沓的叙事节奏,炫目的动作设计,烂俗却流畅的剧情,一大帮好莱坞二三流明星....总之就是一个让我眼花缭乱的惊喜

2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从头火爆到尾,比变1+变2+星际迷航都好看,狂多机器大战,很high,很值得~~

32分钟前
  • 风铃子
  • 力荐

勾起了童年的记忆,看电影时最先联想起来的是男爵夫人和红发女郎。呵呵,男爵夫人黑头发更漂亮哈,Destro的面具不如动画片里的酷。

36分钟前
  • 纯情痞子男
  • 推荐

长评:http://www.douban.com/review/2206921/ 火爆确实可以打4星半,眼镜娘确实萌...本身十分适合在电影院大屏幕前观赏。评分只代表个人喜好(没办法,肾上腺素分泌点不在这类片上——所以才有此一题),请支持院线引进,支持天朝广电总局。

37分钟前
  • 文泽尔
  • 较差

和这个剧情一致的片子至少可以找出十部,它赢在武器很给力很萌,输在主角演员太没FU太平凡,女主丑到让人无法忍受,男主更是怂的一笔毫无存在感,纳米眼镜蛇技术的创意赛高,囧子是最大惊喜,PS:我爱苏格兰口音。

40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帅呆了!!!!

44分钟前
  • 蒜 | BOY A 🌈
  • 力荐

超级帅气~埃菲尔铁塔大场面啊~Channing Tatum!!男女主配都很有爱!! 某些镜头有点spider man的气场~ 喜欢><!!

45分钟前
  • 小塚ai艾
  • 力荐

承认这不是我的菜,我竟然犯困了,可能是一直打斗不停,看着麻木不仁了

48分钟前
  • 猫铭
  • 较差

我觉得评分太低了。 绝对是5星的水准,而且我是女的,男的看了N多新型武器怕不鼻子喷血五脏俱焚啊?! 剧情虽然是差了点,但是谁看剧情啊,速度与激情你看剧情吗? 看武器好伐- -- 我到让我老爹去看!

52分钟前
  • 水湄物语
  • 力荐

TF们跟埃及大战那会没惊动G·I·joe啊?

53分钟前
  • 达斯佛™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