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2018

爱情片其它2018

主演:尤安娜·库里克,托马斯·科特,波利斯·席克,阿伽塔·库莱沙,塞德里克·康,让娜·巴利巴尔,亚当·费仁希,亚当·沃诺维茨,亚当·斯齐斯科斯基

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播放地址

 剧照

冷战2018 剧照 NO.1冷战2018 剧照 NO.2冷战2018 剧照 NO.3冷战2018 剧照 NO.4冷战2018 剧照 NO.5冷战2018 剧照 NO.6冷战2018 剧照 NO.13冷战2018 剧照 NO.14冷战2018 剧照 NO.15冷战2018 剧照 NO.16冷战2018 剧照 NO.17冷战2018 剧照 NO.18冷战2018 剧照 NO.19冷战201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3 23:22

详细剧情

  故事开始于1949年的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抵达了白热化的状态。维克多(托马斯·科特 Tomasz Kot 饰)是一名音乐家,他正在筹建一个青少年民族音乐演出团,靠演出传统波兰歌舞来输出国家的文化,制作人伊雷娜(阿伽塔·库雷斯扎 Agata Kulesza 饰)和监督官员卡奇马雷克(波利斯·席克 Borys Szyc 饰)也参与进了这一计划中。  一个名为祖拉(乔安娜·库里格 Joanna Kulig 饰)的女孩吸引了维克多的注意,虽然卡奇马雷克并不认为这个身世复杂的女孩是参加演出团的合适人选,但维克多还是义无反顾的认定了她。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坠入了情网之中。

 长篇影评

 1 ) 好片子,如果没有画蛇添足,会更好。

整体比较紧张紧凑,热气球这个点子在当时条件下估计是真的可行。可惜的是,这一家人在电影中真的对逃亡有些儿戏,要不是人人都要作死一发,估计早就安全逃到了。缝补漏了,割不断绳索,两次感觉没有足量瓦斯,这种儿戏的问题应该出现在这部片子的逻辑里面么。。。。。儿子的女朋友两次写信,居然还要带女朋友走,这么大人了,他是小学生脑子么??其实如果没有这些剧情,本片节奏可能反而更加紧凑,深度其实在描写东德的社会状态中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不需要画蛇添足。否则会因为小家子气的给自己加戏造成有点愚蠢尴尬的感觉。2小时,缩短到1个半小时,估计会刚刚好。

 2 ) 真实事件的维基百科

//en.m.wikipedia.org/wiki/East_German_balloon_escape

影片基本上与实际事件差不多。

相关纪录片:

- Netflix「White Rabbit Project」 episode 2, "Jailbreak"

- PBS「History's Great Escapes」(2004)

- BBC「Outlook: Fleeing Communism in a Hot Air Balloon」

 3 ) 《气球》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斯塔西到幼儿园问家庭情况

军人没有及时发现逃亡者而遭到整肃

主角之一无法上大学去学习物理完全是因为他爸在他五岁时逃往西德

酒店大堂的斯塔西

美国领事馆门囗的警察

毕业生宣誓爱国而校长要继续管教他们

布行职员要报警

精神分裂的秘密警察一方面忠于职守一方面又要看西德电视

人们的恶梦

 4 ) 东德硬生生把一个个平民逼成了科学家

影片以极具冲击感的方式展开,一边是东德的一所学校,学生唱着“我们的祖国是大草原上的青草,是农田里的稻谷,人们热爱美丽的祖国”,校长在台上领导大家向东德宣誓效忠;

另一边,是边防军人乱枪打死一个个企图越过边境的百姓。

说好的祖国是大草原上的青草呢?

如果这个国家真有那么好,人们为什么要逃走?

 5 ) 能力

无论什么年代,看来都只有聪明且有才能的人才有资格活下去。

古今中外,无论是悬疑片,战争片还是灾难片,剧中人物要么有着精明的头脑,要么有着生存的必要本领。在陷入绝境中才能够凭借一套本领让他们摆脱困境。

《误杀瞒天记》里男主角看了1000多部电影,并且会多国语言。

《后天》男主角杰克是气候学家,儿子精通物理。

这些不是有种一套本领吗?

当真的陷入困境,那么,自身能力真的很重要。

 6 ) 我会给这部电影高分,如果它也是《窃听风暴》那时拍的话

这种题材的电影在豆瓣上一定会得高分的,不管它拍得好不好。

还好,这部电影拍得不错,如果它也是《窃听风暴》、《再见列宁》那个时期拍的话,我会给它一样的高分。 只不过,十多年后的今天,有个叫特朗普的人被我们熟悉了,当然,还有那个读毛选的任正非。 那个叫特朗普的哥们让人忽然意识到,哎,那个灯塔国不是它曾经的、和我们想像中的样子了; 那个读毛选的任正非让人忽然意识到,哎,政治课上讲的东西确实着人烦,但是说得真不错,错的只是它写得忒不接地气。

就像“公知”和“粉红”这两个词,我们都会不自觉的站队,不会去想他们不过是一个只关注我朝消极的一面,一个只关注积极的一面,都是片面的。

苏联已经不能再为自己说些什么了,但还有俄罗斯和乌克兰人,在看过《切尔诺贝利》之后会说和我们、和许多其它国家的观众感觉不一样; 东德已经不能再为自己说些什么了,那就真没有人为它说些什么了,他们都成了德国人,他们可以进行各种反思,就像我们反思大清朝那样。

也许你会说俄罗斯人也会拍反思前苏联的电影,是的,但我怎么首先想到的是《绝杀慕尼黑》,或许是它刚上映过吧——OK,我真的想说,感觉俄罗斯对前苏联,与今天德国对东德是不一样的,东德,好像成了一个和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一样的存在。

我没有想为东德辩护,只是觉得听不到另外一面了,它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短评

硬核 人肉翻墙,沉重又浪漫,很德国

2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推荐

北朝鲜有「北逃」,东德有「气球」。历史上两种意识形态的碰撞总是这么痛彻心扉。折服于德国人严谨的工匠精神,在冷战时期乘热气球越境也许只有德国人才能办到。就算被一道墙隔为东西两种政治形态,但自己民族骨子里的精气神缺一点没丢,让人敬佩。

5分钟前
  • 唇部真💋
  • 推荐

他们有体面的生活,但还是无法忍受禁锢与谎言。

10分钟前
  • 淹然
  • 力荐

如果一个国家好的让人想离开,那样的一个国家值得爱吗?

14分钟前
  • 梦朝大海
  • 力荐

气球,讲述东西德没有统一之前,运用技术人肉翻墙的故事。关于这种墙与自黑的电影,因为一些不可描述的原因,我们总会有种莫名的感触。作为一部合格的商业片,有着十分紧凑流畅的节奏和气氛营造,并且手法得十分成熟老道,作为一个参考,可以与类似电影窃听风云看齐了,当然看之前最好还是把期望值调低比较容易有收获。目测豆瓣预定8分的电影。

17分钟前
  • 光影流年
  • 推荐

奔向自由的故事总是迷人

20分钟前
  • cities
  • 还行

紧张刺激,悬念丛生,配乐大气不过满,节奏感几乎满分,很多情节设置胜过《逃离德黑兰》。虽然除了儿子所有正反派角色都比较脸谱化,但作为主旋律电影能把主题以令人动容的方式传递到观众心中,就非常成功了。彩色的气球,自由的号角,这股力量永远不会泯灭。

22分钟前
  • Captain_C
  • 推荐

依靠工程技术能力争取自由,非常德国了。

26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幼儿园老师和邻居秘密警察的女儿,就是现身说法版的“你有抬高枪口一厘米的权利”。

29分钟前
  • 石头摇篮
  • 力荐

又紧张又刺激,又无比感同身受。一个地方对人民好不好,人民用行动来说话

33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我给了5星,因为这么久以来,终于又看到好看的德国电影了。德国人,一场战争一堵墙给了他们多少创作的题材啊!从头到尾我心都是悬着的,最后柏林墙被推倒的时候真的哭的不行不行。

38分钟前
  • 西袄补袄
  • 力荐

你要自由干什么?

40分钟前
  • 西决
  • 力荐

竟然又是真人真事!营造气氛很紧张,无论是挖地道、横闯水渠、热气球飞跃还是无奈的攀爬铁丝网,挣脱牢笼热爱自由,是一个智人应有的勇气和追求。

44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我热爱自由,我想看到灿烂的文学和艺术,我想有一天不再搭梯子,我想有一天电影能够实行分级,我想。。。。。。。。未来的路还很长,有生之年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我们的墙倒的一天

46分钟前
  • koidesu
  • 力荐

一個政權嚴陣以待只為阻止幾個老百姓去別處生活

51分钟前
  • Février
  • 推荐

没有人能够阻挡,我们对自由的向往。

53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宁愿被判叛国罪,宁愿死,也不愿意留在东德,因为自由比生命更加可贵。感谢幼儿园老师能明辨是非、分清对错,没有赶尽杀绝。

55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4.5星,奔向自由,很燃很感动,关键这还是真实事件改编的。

57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力荐

边界如果不是用来外防入侵的敌人,而是用来内阻叛逃的人民,不管其有多么美好的蓝图,也只能证明其体制的失败。一堵柏林墙两边所发生的故事,其实已经说明了很多,但直至现在还有很多人视而不见。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全程都很紧张,可观性很强,也挺让人感叹。

60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力荐

你能忍多久?你能等多久?如果都不行,就飞向自由。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