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佬四十

喜剧片香港1997

主演:林子祥,陈小春,吴镇宇,伍咏薇,林建明,毛俊辉,舒淇,杨恭如,张坚庭,张同祖,袁咏仪

导演:舒琪

 剧照

基佬四十 剧照 NO.1基佬四十 剧照 NO.2基佬四十 剧照 NO.3基佬四十 剧照 NO.4基佬四十 剧照 NO.5基佬四十 剧照 NO.6基佬四十 剧照 NO.13基佬四十 剧照 NO.14基佬四十 剧照 NO.15基佬四十 剧照 NO.16基佬四十 剧照 NO.17基佬四十 剧照 NO.18基佬四十 剧照 NO.19基佬四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40

详细剧情

  家声(林子祥 饰)已经四十六岁了,至今仍未成家。他青梅竹马女友丽泉(伍咏薇 饰),要求与他之间做个了断。两人多年来没有结果是因为家声是一名同性恋者。而家声是有一名男朋友Sonny(陈小春 饰)的,但Sonny十分享受花花世界给他带来的虚荣,这样便使得家声觉得十分没有安全感,却又对Sonny的感情越来越深。  家声一名同性恋好友永烈因艾滋病死去了,家声劝止永烈的男友(吴镇宇 饰)不要出现在丧礼上,却被Sonny从中捣乱,家声也因此与Sonny分手了。  但家声复杂的感情世界并没有因为这样得到解决……

 长篇影评

 1 ) 嗑陈小春和林子祥的CP

在油麻地戏院《翠丝》首映分享会上,本片执筒的男导演舒琪说,究竟香港的LGBT电影在《春光乍泄》、《金枝玉叶》、《基佬四十》众多辉煌后究竟还有多少可能性。《翠丝》是由新导演执筒,其中最终落脚点不再只是性少数群体的困局,而是探索性别问题的边界,是继承也是突破。

说回《基佬四十》,相较于《春》的糜烂与绽放,《金》的暧昧和点到即止,《基佬四十》更多是写实与会心一笑。两个四十岁的基佬生活里的酸甜苦辣,一个出柜摇曳,一个逃于柜内,尤其是林子祥所饰演的家声,我一度怀疑是以作词人周耀辉为原型,同是社工,同有一位青梅女性在等他,同样也有一对患有艾滋的朋友(在《一个身体两个人》中提及)。

这一部充满会心一笑的电影,最巧在于选角。会和其他基友姐妹相称的Sonny陈小春,刚刚褪去了古惑仔山鸡的狠劲,却有着“韦小宝”的灵性和古灵精怪,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展现出同志气息。另一个最巧选角是家声林子祥,作为“真的汉子”,要让观众相信林子祥是同志的难度要大很多,同时他和陈小春所谓的“cp感”并没有“黎耀辉和何宝荣”那么强烈,但是真是这样的“非典型同志”才更有说服力,林子祥越不让人相信他是同志,他在电影里的自我认同之路就越难。

在电影里有两个神来之笔,一个是陈小春与林子祥吵架后,林子祥哄他说想不想吃香蕉,陈小春满脸幸福说,叼,谁要吃香蕉,很真实。另一个是当邻居大妈知道林子祥的同志身份,在电梯里询问林子祥的面膜,林子祥以“同志的讥诮”来回复:有些人脸太老什么面膜都没用,让他同志角色更为立体。

吴镇宇饰演的KK和患有艾滋的教授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前两年因为艾滋逝世的一位挚友。当林子祥听到教授去世消息的时候,在黑暗中我和他一样眼中都有泪水,想起那天我知道他噩耗时的场景,终生难忘。

当然最点睛的是,杜燕歌饰演的男小三,在深圳渔场对着林子祥说:你们香港人不就是看不起我们内地人吗。为这部在1997年上映的电影增添更多苦笑色彩。

 2 ) 直面(3)-我看《基佬四十》

 “我正在看"基佬40",是非常严肃及正面的一部电影,很好,希望有空时能够看看。相反,我非常讨厌"蓝宇",因为书比电影好,当然书也不够正面”
 这是一位非同志的女网友在QQ上和我说的原话。
 说来《基佬四十》以前我就听说是一部关于同志内容的香港电影,但一直误以为它不过是众多港产闹剧中的一部,于是也没有刻意去找来看。但这次经过朋友的提醒,正好在网上找到了下载,于是便下载来看。
 用了一晚上的时间看完了这部戏,却一直不忍睡去,心里想起了很多。
 
  这是香港1996年的正规影片,由林子祥、陈小春主演一对共同生活了8年的“基佬”(gay,香港的说法)。虽然是8年前的作品,现在看来仍是感觉到很亲切,因为里面反映了同志世界的种种真实情况,从come out、社会的认同到长久的感情,所有这些对于现时的我们同样有着可以思考的价值。
 陈与林由于年纪的不同,所以对于共同的性取向有着不同的看法。
  林子祥作为一个四十来岁的人,生性较为小心谨慎,无法直面自己的同志身份,然而却一直面对着同志身份的挑战,从客户到同事,从家人到社会,他只能一种消极回避的态度,并且在与陈小春分手后选择结婚来逃避,但终在从小一起长大的女友帮助下,在结婚的当天看清了什么才是自己心底的需要,并且鼓起勇气向父亲坦白了自己的性取向。
 陈小春因为年轻而无所顾忌,比较激进,敢于在任何场合承认自己的同志身份,对于感情很认真,虽然表面上很花,但真正面对林子祥一次意外的出轨,他却极为生气。最后由于林子祥在朋友甘教授的祭奠仪式上屈从于社会,过于软弱伤了陈小春的心而选择分手。不过最终还是出于对感情的执着而回到林的身边,一个大团圆的结局happy ending。
 
 戏里有不少镜头都是经典,特别是林陈两人一起生活的片断,相互做面膜被林的女友撞到后充满同志情趣的争吵,结局里林突然发现陈在床上后的那段对话,都给人一种同志感情里认真而温暖的感觉。就连经常出现在镜头里林陈的一张合影,他们笑得那么和谐,完全让人感觉不到任何的另类,反而是一种温馨的相伴。
 此外戏里借许多细节折射出创作者对于同志问题正面的宣导以及对于社会给予同志不公正待遇的一种抨击。
 林的十姑姑本身由于是一位拉拉,和女友共同经营一家饭店而无法被儿子接受,但她在儿子指责林一直不告诉自己同志身份时的那一段话真的让人无法不叫好。“基佬有什么过错?它难道比杀人放火还不如?你和女友一起就叫爱情,叫浪漫,你表哥的男朋友争夺自己心爱的男人就是肮脏下流?”虽然是我凭记忆写出的对白,但我想一样可以打动你的心。
 另外一对同志爱人的际遇更让人感觉到幸福与无奈。吴镇宇在片中饰演一位知名的旅行家,而他的BF甘教授不幸感染爱滋,在BF最后的日子,都是他照顾。甘而且还希望拍一部短片向社会公开的性取向,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做学问的,“做学问讲求的是真”,如果连自己的身份都不能够真实,怎么可以让社会接受他的学问。虽然短片最终没有拍,因为他们不希望让世人有一个错误的感觉,同志更容易感染爱滋。
 甘的祭奠仪式应该说是全戏中最压抑却最精彩的一段。
 由于甘是知名的学者,甘家不希望吴镇宇出现在他的祭奠仪式上,于是他只能在外面独自悲伤,内心的情感却无法正常表达。陈小春知道后,主动拉吴进来,但由于记者的影响而导致甘的家人出面驱赶吴。陈小春不满,因为在他心里,吴是甘的未亡人,应该有资格在这里追悼自己的爱人。在与甘家人冲突后,吴还是选择了离开,但在走之前,他到甘的遗像前摘下墨镜,最后的告别。
 当然还有林子祥陪女客户上深圳抓老公的包“二爷”这些戏剧的场面同样让人感想良多。
 
 应该说这部戏里许多演员的演戏都是可圈可点的,林子祥、陈小春营造出那种共同生活多年的同志情侣的感觉,吴镇宇表达出的同志恋人无法被世俗接受的无奈和悲痛等等都可以让你在观看的时候深刻体会到,真的是“感同身受”。
 此外如果你看重娱乐性,这部戏里还有众多的明星,包括当时并不红的舒淇在片中扮演一位陈小春店里的拉拉等等,里面林子祥的两首歌也是配合的恰到好处,特别是最后的那首《难忘你》,更是表达出同志感情里那份难以割舍的深情。
 
 所以那位女网友所说的是“非常严肃及正面的一部电影”一点也不为过,而且它的主题是积极向上的,林子祥最终向父亲坦白,虽然老人暂时无法接受这事实,但最后回头来接受林的钱可能代表了什么,而林与陈小春最终还是重归于好,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比的幸福与开心。
 如果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相信这部戏能够反映出当时香港社会同志生活中的一个侧面,同时也能够映现目前我们大陆同志世界的许多现象,里面众多正面的观点应该说有很强的说服力,例如同志并不是更容易感染爱滋、同志感情也能够有长久幸福的生活等。
  但为什么这样一部戏却在8年间并没有得到太多同志的关注?
 而我同样认同篇首时那位女网友所说的“《蓝宇》不够正面”的说法。我同样一直以来对于《北京故事》以及《蓝宇》抱着一种批判的态度,我不认为应该把它们推崇到那么高的高度,可以动不动拿出来和社会表现我们同志,因为它们的确“不够正面”,虽然它们反映了同志感情以及对于同志身份的思考。而且对于这些年很多人推崇《东宫西宫》这部小说和电影我更表示不解,为什么要用这些带有虐恋色彩的作品来反映我们的同志,而我们还会为他们叫好?这样对于社会造成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难道我们同志都是象主角那样的兰花指、女性心态?
 当然这些观点以后可能我还是专门撰文来表达我的看法,而这篇文字我想更多的是想向大家推荐这部电影,以及希望更多的创作者推出这样健康正面、积极向上的同志作品,把我们同志世界更多正面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原文地址
http://www.justwind.org/data/2005/0602/article_107.htm

 3 ) 老年人没有思想和内涵的低语

刚看完,自己胡言乱语一下。 现在已经没有这么真实平淡地讲述中年深柜的日常琐碎的影视了吧。 前半段是太真实,也是几十年过去仍在循环上演的gay圈现状(甚至可能在后退);后半段是自己出柜、家人女友理解、男友回归的he(开头人物回忆式独白让我误以为这是个最后会be的悲伤故事),好像在给现实中明明会是中年深柜和女人结婚又在外包小白脸最后正房打上门撕扯不清(就像朱先生和朱太太怨偶一样)的残酷现实一个慰藉。 虽然时间线剪得有些混乱要靠旁白补救,但是故事很好,真的要爱上林子祥和陈小春,鲜明自然恰当的人物,林叔不多说,也只有他还能hold住中年不油腻让人不厌恶在外偷吃还掩饰的虚伪的剧中人物,陈小春有多变的荧幕形象,放得开(那时候的演员哪个不是又敬业又舍身奉献影视啊),可惜现在好剧本不多。

主角因为年龄差以及阅历不同老古董不明白新新人类语言的细节,以及罗家声在面对阿泉时是家声,面对Sonny时是小胡几,还有罗家声面对八婆领居时前次是含糊隐瞒扯着假笑老好人第二次居然爆发Sonny般娘凶古惑仔的反怼的细节让人抚掌——你看这是正常人的正常爱情啊。 KK摘下眼镜鞠躬那一刻他的眼泪没有夺眶反而我差点流泪,Sonny离开罗家声和隔壁的情侣抱成一团的时候真让人难过,大家都认真谈感情怎么就见不得人了? 最后是说了这么多年仍然没有太多成效的话:男人和女人谈感情叫恋爱,是浪漫,同性之间谈感情就是搞基,是变态,难道搞基比偷拐抢骗杀人放火还恶劣吗?你们这些异性恋哪来的资格评判同性之间的爱情?

 4 ) 谁都可以很浪漫

一开始只觉得陈小春和林子祥的组合好奇怪 谈到香港电影的同性恋题材第一反应当然是春光乍泄 内心里就会觉得 同性恋一定要有哥哥的妖娆和伟仔的忧郁 并一定是激进的 其实 什么都有现实的都有幻想的 比如你有王家卫就一定也要有杜琪峰 像林子祥姑姑说的 你和你的小女朋友卿卿我我就叫浪漫 他和他男仔就是恶心 怎么会有这么没道理的事情 基佬都可以很平凡 普通的浪漫
最大的惊喜是吴镇宇 他和小春走进去祭拜Kim的时候 好像黑社会影片 两个大佬实在太酷了 不过吴镇宇用很少这么内敛的表现打动了所有人 相爱有什么错 何必计较那么多

 5 ) 我尝到甘咸的那滴泪从墨镜后面缓缓滑下,落泪人站在灵堂外。

说实话,到现在为止《基佬四十》我都没有完整的看过,只把吴镇宇和毛俊辉的那三场戏当作一个小故事来看待。这样对他们两个以外的演员很不公平,但我也不想再浪费时间了。我要我想要的。 [家声问KK:“怎么样,最近又到那照相去了?” KK:“刚从 Khatmandu 回来。” 家声惊讶:“Khatmandu ?你真行啊!”同时KK应声笑起来。 KIM:“我也服了他了,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经常飞来飞去的。” 家声:“你不和他一起去?” KIM:“别搞我!我最怕坐飞机!” KK:“以后不飞了。” …… 这是第一段的台词。这一段表演,吴镇宇的台词非常好,毛俊辉的连戏非常好。 吴镇宇台词的好并不在台词本身,而是台词以外用声音延续出的一种情绪。家声说:“你真行!”KK应酬的笑起来,可这笑声没停,继续从嗓子里发出一种怠懈情绪的声响。心事重重,高兴不起来,精神涣散的状态。他已经知道了KIM患上艾滋病。之后把所有神情都专注起来对KIM说:“以后不飞了。” 吴镇宇在说:“以后不飞了。”这句台词的时候,摄影机是站在家声的位置取景,这句台词过后镜头的角度却是站在家声的对面了。也就是说,这一个镜至少要拍两次。毛俊辉的状态却是非常一致,像是一次拍好的样。这要求演员思维上要有极高的保持能力作为重复表演的基础。这只是当时看的想法,那时还不知道这位毛老师来头那么大,现在看他有这样的表现也是很正常的。 平心而论,林子祥的家声,这一场演得也很好,非常自然。] [第二场戏在医院里,KIM病情已经恶化,坐在他身边的KK平静的脸上两个嘴角向上翘,点点僵硬的笑意。这场戏的表演,让我想起很多事情来。 我的三姑五年前检查出患有低分化腺癌,已经到了末期。如果了解,你就知道腺癌是癌症中最不好医治的,低分化表示恶性。说白了是没得治的,大夫看过化验单以后告诉家属我三姑最多能活两个月。她非常坚强,整整坚持了两年才去世。在这两年里,我经常去医院看她。也就是3个月没见,我站在病房门口看着里面的病人哪个都不像我三姑,离我最近的一个病床上的女人还有点像,可我不敢保证那就是她,因为实在和印象中不同,我三姑很高很壮的。正犹豫着,那个女人对我说:“你怎么来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嘴上说:“啊,来了。”心里想:“她怎么瘦成这样了?嘴唇都快包不上牙了……” 坐在她身边,我心里特别不好受,可脸上又不能表现出来。这种矛盾让脸上的表情非常不自然,可我不得不坚持下去。没呆多长时间,我就走了。 当时看到吴镇宇在这里的表演,不禁叫好。可他这样的表演引起我对三姑的回忆,阵阵伤痛涌上心头。我还说什么,吴镇宇这样去表演我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就是那个样子,面对不久于人世的亲人,作为家属以如何的表情对待病人,对待探病的朋友,吴镇宇都作出来了。非常真实。] [他站在灵堂外,落下泪来。本是很伤心的,但说点开心的话吧。我记得好友看完KK落泪的戏对我说:你记得电视剧《难兄难弟》里,龙干导演说谢源在试戏时候的那段话[那滴眼泪,流过他脸颊的时候带着一种忧伤的节奏。]我想起谢源试戏就想笑,那是搞笑的段子。不过,借龙干导演的话没有错,从KK脸上滑下的泪,真切带着忧伤的节奏啊。 KK对摊主说:“麻烦了,花牌……第二个。” 摊主:“贵姓啊?” KK:“啊?我?” 摊主:“苦主啊!” KK:“甘!下款写挚友,谢谢。” 摊主:“[哲人其萎]好吗?” KK摇头:“永藏心底。” 摊主:“[浩气长存]啦,就这样吧。” KK叹气…… 之后Sonny从灵堂出来对KK说事情他已经知道了:“我陪你进去。” KK有点不知所措。 这场戏吴镇宇的表演展现出边缘人群要面对公众时的避世感,加上爱人逝去心情的沉痛,让这场戏分量极重。 KK的警惕性上升到有点神经质,摊主问:“贵姓啊?”KK的反应像个作弊被发现的考生一样,紧张。摊主:“苦主啊!”KK脱口而出:“甘!”在这个字说完以后,他吞了下口水:“下款写挚友,谢谢。”那吞口水的感觉好像心里说:“还好不是问我姓什么……”我想这样的肢体表演应该划分到潜台词里面去。我不清楚吴镇宇表演时的心情,还是那个问题:他是提前想好的,还是下意识完成的?不管是哪种情况,其实都说明他表演上是往内里发展的,没有简单的在表面做文章。 哎,“永藏心底。”这句台词让我相当留恋他在这部影片中的演出。‘永藏心底’这个词说出口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他说完这词整个人就僵在那里了,不知道想了些什么。当然因剧情的联系,他一定是在想躺在灵堂里面没有呼吸的人。之后摊主:“[浩气长存]啦,就这样吧。”KK回过神并叹了口气。叹气,浸在伤感里的KK显现出对现实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之后Sonny对KK说事情他已经知道了要陪KK一起进灵堂。KK满脸为难的神色,身体犹移着,拿不定主意。我特别感谢导演给吴镇宇3秒多的空间,如果没有这3秒钟,这个角色就缺角了。 灵堂上。最终摘下了墨镜,脸上带着消懈的微笑,选择坚强。这一幕的演出,我就不废话了,好就是好。]

 6 ) 二十年前的基佬爱情

电影于1997年上映,距今21年过去了,但电影中的同志群像与今日或许并无差别。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爱情故事,有悲伤但不悲情,反而幽默温馨。同性爱情与异性爱情一样悲欢离合,一样吵吵闹闹,一样思念辗转,看多了大起大落、情意绵绵、苦恋不止的同性爱情故事,这部市井烟火气的同性喜剧倒是别开生面,鲜活有趣。

家声的形象是这样的普通而乏味无聊,四十多岁的中年老男人,沉默寡言,老气的发型一成不变,嘴角的胡子更显呆板沉闷,一副老好人的形象,按部就班工作生活、支支吾吾不敢大声说话。如果阿泉最后没有及时终止结婚,或许家声就会默默地接受结婚的事实,老老实实地带着对阿泉的亏欠做一个合格而勤勉的丈夫。家声知道且清楚自己是一个同性恋的事实,但家声不愿面对异性恋的世界说出这个事实,是内向的性格使然,也是童年阴影的影响,更是异性恋主导的世界对同性恋不友好的现实所逼,家声就是那个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家声为了挽回Sonny在同性歌厅唱歌已是非常难得而勇敢的行为了,那种笨拙的深情,是电影中难得的落泪时刻。

Sonny对自己的同志身份十分坦然,如花蝴蝶一般流连于男人们的追求中。陈小春演出了那种娇嗔与骚劲,是电影一大亮点!Sonny真实而自然的面对自己的同志身份,“同性恋和异性恋,不过是分配的不太平均而已。” 现实的主流意识对同性恋持有色眼镜,家声选择躲躲藏藏、逆来顺受、以妥协换和平;Sonny是张扬自我,当其他人对朋友KK进行侮辱时更是拔刀相助,毫不客气的反呛回去,而对于恋人家声隐瞒自己身份,隐瞒自己是他恋人的状况也没有介意到生气的地步,Sonny容纳自己,也容纳家声的沉默,流连花花世界,也是在容纳自己的虚荣。Sonny是一个勇敢、真诚的可爱角色。

娇羞的Sonny(陈小春饰)

家声和Sonny的日常更是有趣甜蜜,如老夫老妻一般恩爱,真令人羡慕!

影片以家声和Sonny的感情线为主,教授与KK的爱情出场次数不多,但两人间的深情款款并不亚于家声和Sonny,吴镇宇饰演的KK在丧礼上的默然与悲戚亦是令人为之动容。家声是沉默者,Sonny是勇敢者,教授是天真的发声者,而KK则是承受者。教授逝世,留下KK一人忍受流言蜚语和指指点点,出席爱人的丧礼,反而变成了一种不合时宜,一句“永藏心底”是无奈之举,亦是永远的承诺。

爱人丧礼上的KK(吴镇宇饰)

影片没有局限于表现男同性恋,女同性恋亦有表现,舒淇和杨恭如扮演的小妹之间若有若无的暧昧,十姑因与女性恋人交往而被儿子断绝关系,都不过是一对对努力生活着的人,相互依偎。

《基佬四十》

除了上述几对,影片还出现了艾滋、gay妓、性都、男小三和同妻,没有用作猎奇的元素进行话题制造,也没有用之作深刻的社会探讨,仅仅是匆匆掠影、淡淡讲述,却也是形象生动、鲜活立体,有种平淡中见真章的感觉。

影片中的故事或许在这二十年间无数次的上演,未来也将无数次重演。

 短评

小时候没认真看以为是个港式俗烂喜剧,现在再看竟然发现还挺真诚,各种同志现实处境都有展现,演员也可爱,林子祥陈小春吴镇宇都是选角奇招,舒淇怎么老客串基佬戏。

9分钟前
  • 肖浑
  • 推荐

你想要的張國榮的CD,我幫你找到了!~哈哈哈~~~這句話也蘊藏著太多情愫了吧~~~~小春GG的表演不錯~難忘你歐~另,此片配角陣容強大~~總會有意想不到的出現~

11分钟前
  • 驚 情
  • 推荐

吴镇宇不过出场三场戏而已,人物塑造得完整立体还非常动人,那句“以后不飞了”是化在骨子里的温柔,眼睛亮亮地看着患病的恋人,因为基佬的身份,一开始只能委曲求全地站在灵堂外,无声的眼泪在墨镜后落下……没有任何一句声嘶力竭的表白,吴生把KK这个角色演活了。三星半

15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吴镇宇三场戏秒杀所有主角配角的光芒

20分钟前
  • 春衫薄
  • 推荐

港片总是很难打分,一方面制作粗糙、剧情发展程式化、刻意安插低俗桥段迎合观众(比如美女让基佬为自己除x毛)但与此同时,影片中又总会有一些非常真实细腻的情感呈现,就像那场父子和解,几十年的压抑和恐惧、猜疑和担忧,落在“忘带钱包”的小小谎言上,顿时拨云见日,给观者会心一击。多一星给陈小春的Sonny吧。如此娇嗔又坦荡,甚至有侠义的角色,怎能不爱?

24分钟前
  • Piglette
  • 推荐

惊喜一:这应该是「舒淇」和「舒琪」合作的唯一的电影作品吧?惊喜二:当陈小春和吴镇宇都“是”基佬……惊喜三:片中的两首歌都是林子祥唱的,原来他也是歌手。……挺有味道的电影,讲述香港同志的生活,有悲有喜有愁有爱。…… 《男人四十》→《女人四十》→《基佬四十》,可惜没有《蕾丝四十》。…

2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每个基佬身后都有一个了不起却等不到的女人,她争取过,陪伴过,委屈过,挣扎过,心痛过,终于当她洗尽铅华,优雅谢幕,然后叫醒一场非她主演的戏码重新开场!【吴妈三场戏确实相当出彩!】

31分钟前
  • 力荐

难忘你的姿态动静略带忧郁的一双眼睛难忘记你的浅笑像春天 像阳光照和那离别匆匆的背影每天把臂漫步夜看星星一粒粒去数难忘记你的拥抱在雨中狂然起舞和你伴我心曲细诉

3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这辈子看过最温暖的同志电影~现实中同志该碰到的大起大落都经历了~可家声就是像一块捏不烂也掐不碎的发泄球~sonny发脾气要受着客户发疯要受着老爸骂街也要受着~幸运的是~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真心爱他~接纳他的与众不同~可换种悲观的角度~像家声自己说的:即使劝服某人接受我,可也不能让全社会接受!

35分钟前
  • 噼里啪啦碰
  • 力荐

豆瓣猜推荐给我的,那我就顺便电影考古一下吧。二十三年前的电影,却一点也不落伍。香港电影一直很热衷于探讨社会问题,这一次也不例外。46岁的未出柜基佬罗家声和男朋友 Sonny 的故事,从不敢面对世俗的眼光、躲闪、不敢面对,到被发现、被揭穿、被歧视讽刺,再到最后接受、和解、向爸爸坦诚自己的性取向。九七年就有这样的胸怀可以如此流畅的拍出这个主题,真的是非常新潮了。配角的故事也很丰富,家声的姑姑也是同性恋、Sonny 理发店的同事也是女同(P是舒淇哎)、以及差点做了家声同妻的伍咏薇。和大部分人一样,我反倒很喜欢吴镇宇饰演的 KK 那条感情线。KK 为病逝的男友 Kim 选花圈,店家问他题字写「哲人其萎」好不好?他几乎哽咽的说道「永藏心底」。店家摇头说道还是「浩气长存」比较好啦!嗯,把「永藏心底」永远藏在心底。

39分钟前
  • 曼靑
  • 还行

觉得香港人热衷社会学。受新浪潮的影响,喜欢拿电影说正经事儿。这片前段就明显比较郁闷,后面自如多了。陈小春的表演一方面极好,一方面又极糟。他完全按照女人的理解去诠释了,所以看着的时候偶感觉是有点鹿鼎记的痞态在的。吴镇宇倒是让人惊喜。故事构架都想的比较完整,基本上都顾及到,舆论与死亡

40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很喜欢港影接地气儿的文艺。本来觉得林子祥配陈小春,我是一定要笑场和出戏的,没想到居然被他们亲密自然的一举一动逗得万分开心,仿佛真的看到一对儿真实的情侣。陈小春抓奸那场戏演得绝了,吴镇宇惊艳了我。虽然一直蛮喜欢这个男人,但第一次看他演如此清秀忧郁文艺的角色。PS:客串的都是熟人啊。

43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誰都會有中年危機,愛情、事業、家庭、人際皆成困局,同志則還要面對整個社會的不友善。影片中同志與非同人士之間矛盾尖銳,到結尾也未解決。其實這一切都只是個人的事情,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才最重要,所以結尾才有不完滿中的完滿。陳小春片頭的獨白戲演得棒極了,全片也數他演得最好。

45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最让我惊讶的是,Gay圈的生态在这20年间里,似乎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

46分钟前
  • 容易受伤的男人
  • 推荐

吴镇宇演得真是太好了,好到我觉得那时候没人找他演一部基调悲伤的同性片是中国影史的一大损失……。

47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吴镇宇是亮点!陈小春那句“你有无睇过古惑仔”也是亮点!亮点一箩筐……香港电影威武!

50分钟前
  • 安锤
  • 力荐

最后的歌好感人

55分钟前
  • 雷霆老姐姐
  • 推荐

小春一吼:“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古惑仔啊!”哈哈,看得很开心,但不是闹剧。向父亲出柜的那场戏很动人,但结尾以歌挽回的戏码,大段林子祥的歌,还是有点为娱乐片的团圆结局而敷衍草率。

57分钟前
  • 麻布图鹉
  • 推荐

请叫我山鸡,基佬的基

6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刻意将《虎度门》的人物穿插在电影里,明明是可以砍掉的旁枝末节,可见舒琪自己有多喜欢那部得意之作。

1小时前
  • 沉歌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