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路线

剧情片美国2013

主演:乔什·杜哈明,丹·福勒,米勒克尔·劳丽,Christie,Burson,彼得·迈克尔·戈茨

导演:凯文·哥兹,迈克尔·哥兹

播放地址

 剧照

观光路线 剧照 NO.1观光路线 剧照 NO.2观光路线 剧照 NO.3观光路线 剧照 NO.4观光路线 剧照 NO.5观光路线 剧照 NO.6观光路线 剧照 NO.13观光路线 剧照 NO.14观光路线 剧照 NO.15观光路线 剧照 NO.16
更新时间:2024-04-11 05:52

详细剧情

一对老友在公路旅行中被困沙漠,屡次求助无门酷暑难挡使他们暴力相向。

 长篇影评

 1 ) 绝望的尽头是渴望

  影片从一开始就在把观众往一个模式化的结尾带去,大部分人都以为结尾两人发生争执,最后厮杀抢夺生存机会,最后揭露人性丑恶。然而结尾导演却用了一个不是很容易看懂的方式,去表现了人物死亡边缘的内心活动。
  与其说是内心倒不如说这是一场梦。当第二个路过的救命稻草(老妇人)走掉后,米切尔(mitchell)和卡特(carter)两人发生冲突导致卡特假死,这期间两人耗费了大量的体力,最后精疲力竭的两人躺在坑里,这时第三个路过的人看到了抛锚的车,米切尔听到了车响,并呼救,可由于体力透支无力呼喊。因为米切尔当时说的是“we`re in here”,这是一句求救语,当你身处险境时,碰到救援,肯定是竭尽全力喊叫,而米切尔却只能轻语一句“we`re in here”,说明此时他肯定已经完全体力透支。然而下个镜头竟是米切尔做在车旁剧木屑,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从那之后一切都是米切尔的幻想,昏迷时的梦境。
  我们先看一下对梦的理解。 1.弗氏认为:梦是愿望的满足。梦的解析公式是:梦=被压抑的欲望+伪装起来的满足。也就是说,一定的梦境总是用以表达做梦者一定的愿望的,不过这个愿望的满足可能是经过伪饰的,不是那么一目了然。 2. 仿同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因某原因把自己代入另一个人的心理现象。
  在米切尔心里,其实卡特尔的建议,他也一直有想过,只是现实压迫使他不敢真正去实现他的梦想。正如carter所说,“never give up”印在咖啡杯上比在现实中简单的多。所以在绝望中,米切尔的梦境也在往他所渴望的方向发展,然而这一切在现实中却并不太可能,影片最后,米切尔打给卡特,向他诉说了自己的困惑,他认为所有的美好也许只是他们的想象,而却遭到了卡特的否定,然而当米切尔询问卡特逃出的情境是,卡特却突然断线了,因为米切尔内心已经觉察到了这些可能是梦,而梦里的卡特当被问起关键问题是却消失了,这说明了此时米切尔也许正从昏迷中找回意识来,然后又是铃声响起,这也许正是吵醒他的原因,镜头的最后又切回到了两人所躺的坑中,所有的美好全部破灭。
  

 2 ) 梳理下,要是瘦子没有逃出来,是卡在哪个环节了。。。

    梳理下:
    
     1.第一天,汽车抛锚,回去60英里(96.6公里),往前100英里(161公里),男主角们体力90%,下午遇到大叔开得车,胖子戏称线路问题错过,再次发动彻底broken,晚上剃头,喝清洁水,车里冻了一夜。
     2.第二天,体力各60%,因为莫西干发型吓坏老太太,错过第二辆车,之后相互斗殴,把胖子打的半死,挖坑。晚上,两个人陆陆续续来坑里睡觉。
     3. 第三天,体力各30%,早晨错估一辆巡逻车,一天碌碌无为的度过,晚上瘦子把睡坑里胖子的胖子叫起,说我发现新大陆了,然后连夜启程。
     4.第四天,体力各5%,连夜走了一半,回头发现车子被耳机男拖走,又一次错过,一天都在赶路,瘦子晚上赶走狼,吃了点meat,草原上睡了一觉。
     5.第五天,胖子发现电线杆,招呼瘦子赶路,看到一个破旧被遗弃的村落,喝水休息,体力回到各15%。接到电话,获救。。。
     
      我的理解是:胖子死在了第二天夜里的那个坑里,瘦子应该是第三天白天死的,还是原来的那个坑,还是熟悉的味道。。
     
     最后的一通电话,瘦子和胖子聊着聊着,胖子就断线了(晚上瘦子为了不让失血过多的胖子死去,一直和他聊天,最后胖子还是失去了知觉先走一步),然后响起电话声音(整部电影,也只有破旧村落里响起过电话声音),瘦子大吃一惊(常理说回到现实生活中,听到电话铃声不至于这么惊讶的,只能理解为自从他们踏上观光路线后,电话就从没有响起过,那个遗弃村落和求救电话都是他幻想出来的),最后躺在床上,脑中破旧村落的样子显得那么不真实,最后
如梦初醒,但是不愿意接受事实,还是继续活在自己的梦里。。
    
     哈,以上是我的愚见,本身故事是开放式的,没有一个统一的结局。。。

 3 ) 浅显的公路片

第一次想起关于公路片的思考。其特点应该如下:

1.在设置起始环境的同时说明最终目标。(一开始在沙漠,最终目标是获救)

2.中间的选择与波折。也就是说,剧情的发展不是解决单个微小的疑问来推动,而是朝着最终问题解答探索中的一次次尝试。(在马路等还是走路去找)

3.与时空外曾经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相联系。因为剧情不可避免的要求拓宽,求生类型题材的电影中,这一技巧主要用于唤起主题,如人性、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等。在其他类型的公路片中,在唤起主题的同时还具有完善角色性格的作用,如解答其为什么在这,为什么要去那。(瘦子的婚外情)

个人感受:
1.Hppay Ending搞得太重,以至于结局翻转时有点味道不足,这种获救的幻觉用在求生的过程中可能会更起到效果,127小时好像就用了。

2.最终的高潮也并未揭示什么东西,或者说电影本身的主题就太浅显了,如果说电影“反对”的是中年危机以及生活的意义,我觉得除了揶揄之外对此作出任何姿态的批判都是自损八百,因为在选择“敌人”的品味上就输了一截,中年危机与模式化生活并不需要89分钟的批判来让人警醒,一个15个字的笑话就够了。

3.说句良心话,以为看到Ending时瞄了眼进度条,发现还有十分钟时还是有点惊喜的,我以为胖子会自杀。

 4 ) 困境自嘲

    这段时间近乎疯狂的喜欢上了Loser+人生赢家的组合。这部电影其实也是通过某恶搞版才意外发现的。一见是Loser喷人生赢家的类型我二话不说就找来了。因为之前世界尽头的许多场景还记忆犹新,所以很多相似的地方感触也就更深了。建议有类似爱好的不妨去看下那部作品。
    回到电影。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瘦子和胖子恰好是人生不如意的两个极端了。瘦子履历完美,毕业即参加工作,如今有车有房有孩子,似是一片美满景象。但其实曾经投入最多的音乐和妹子却都没能抓住,如今对婚姻感到失望。虽然瘦子对出轨并没有什么愧疚心理,虽然曾经那些青春的疯狂念想其实未完全失去,但打破已有的生活和家庭之类的念头却是一点都不再有了。
    另一方面胖子则看似是仍在追随着自己的理想,但其实他也早已找不到所谓方向了。他的作家生涯早已不再有什么激情,如今的只生活在一辆旧车中。小说无一畅销,连抱怨下世俗口味或庸俗书评的偏执劲都也已被打磨的半点没有了。从各种意义上来讲,胖子恐怕都已算不上个真正的“追梦人”了。失去了激情,胖子倒也不再执着,转行做起了人生导师,,希望让其他人能通过改变,回到一种理想状态。当然,就此也足可见胖子对自己尚未有所成就的写作事业恐怕已是一番撒手不管的态度了。
    可以说,两人实际上都已经丧失了希望和理想,无论表面上从事着写作或是做普通职员,这种失却体现在两人既不对“自己”的当前生活抱有希望,也不认为事到如今还有什么改变是可能的了。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开始了本片观光路线。
    故事的开端很简单,甚至有点戏谑的成分,胖子作为好友,希望能多些交流,于是找了个机会就带着瘦子一起去旅行散心。不过简单的两人独处似乎并不能促生什么对话,车内的瘦子酣然入睡,胖子打量许久也没找到机会。于是干脆拔掉电线让汽车在荒野抛锚,希望这样完全原始的环境能让两人静下心来回顾自己的生活,相互交心(其实如今所谓进修班、寻找自我的旅行之类也差不多如此)。抛开及时出现的路人和两人的疯狂的对喷不谈,故事的进展一开始还算是不错。到了深夜,两个曾经的好友相互承认自己在生活感到的失望和无助。瘦子是对婚姻和生活的失望。胖子则对自己日复一日的未曾间歇的失败(写作)感到绝望。
    整个故事至此大概还算是很正常的类型,如果两人就此回家开始相互谅解过的生活,无论改变与否,大概都是再普通不过的温馨生活片了。然而“神展开”终究还是出现了:夜里惨白的车灯射向望不见尽头的黑暗,在类似警报一般背景乐的衬托下,伴随着掉落的一片片毛发和因失误渗出的淋漓鲜血,瘦子完成了一个曾经的疯狂梦想:莫霍克发型。乍看之下这个发型似乎不能代表什么。但事实上这是两人在全篇中第一次对曾经的梦想致敬,一次荒诞而疯狂的行动。而也正是从这个看似寓意着希望的举动开始,全篇开始陷入一种绝望的氛围中。
    人在毫无希望的生活中总希望借助一次疯狂来宣泄些什么,似乎当循规蹈矩不再能带来希望,疯狂或多或少便还带着点可能的曙光的意味。就像一次在荒野中主动抛锚的相处,一段和年轻实习生的不轨恋情。疯狂总能在失望中带给我们些什么,虽然结果多半都和希望南辕北辙,或许难免悻悻而归,但至少有了这种疯狂的可能,生活才至少显得更有可能些。然而这次剧本并没有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从这个疯狂的发型开始,两位主人公就开始了不断的疯狂和因疯狂痛失良机的无限循环。
    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考虑两人当时的处境,像我们可能曾经在自己脑海中模拟遇到困境该怎么解决那样的来看待电影中的场景的话,大概总会感觉这场灾难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没必要在断水的第一天晚上就摄入不明液体;当呆在车里是获救的唯一希望时没有必要非借助沙堆的温度保暖不可;更没有必要在两天半遇到两辆车的情况下(假设他确实没有注意到第一次过来的巡逻车)脱离公路花费一天路程(意味着失水更多)寻找一个情况未知的小站。此外更不必提两人间没有恶意的争吵如何无法理智解释的情况下升级为一场搏命。
    当然,这一切大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剧情需要。但其实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沙漠,就算没有这些剧情,主角一样早处在生死边缘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样可能还更显得真实和残酷些。然而故事中的剧情却是如此充满讽刺意味的。每当主角想努力做点什么来改善现状时,事情就必然会变得更糟。喝发动机的水、抢着开车门,无心的石块的会心一击,神拐杖KO,躺沙堆,找小站。你可以发现后来悲剧基本都是瘦子做的一手好死,而他原本只是希望一切能变好而已。无怪乎胖子在车跑了以后吐槽说“我给你剪掉的是头发,又没给你做脑前叶切除手术!”。然而剧情就是如此,那个成熟稳重有家庭的瘦子在电影的后半段俨然就像是玩了一场花样作死大赛。对此我们又能怎么理解。或许就如瘦子所说的那样,他在后来变得panic了,迷失在荒漠中的他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进而在一个个试图挽救自己生命的行动中葬送了自己的获救机会。这恐怕是我们在一个戏剧性的历程中所能找到的最为残酷的情况,而对于陷入困境中的人来说,这却也是最常见的状况。
    每每在绝境中总会觉得,也许此时做些什么,一切就能重新变得充满希望,就像是涅槃重生。瘦子和胖子,乃至于诸位观众,恐怕都会觉得如果他们最终走出了沙漠,大概都能找到新的生活吧?所以才会不顾一切搞那么夸张的发型,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panic,因为一切都又有了那么一丁点渺茫的希望,但剧情终归是残酷的。
    而至于瘦子方面,仅仅是理完奇葩发型后瘦子才开始变得panic的么?他之前都是一个稳重而失落的中年男人形象?恐怕并不是。在刚发现车子抛锚后就是瘦子主动撑着拐偏离道路登上山坡上找信号的,还为此差点错过了第一个路人,在解释自己办公室的鹰海报时,瘦子便干脆的说他不知应该是杀人还是自杀。而之前的那场婚外恋又如何解释呢?球赛、大学生般的谈话,谁能否认那时的瘦子其实就已经在用家庭做代价来完成一场找回青春的梦想了呢?只是这次,他不再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所以我觉得纠结于获救结尾到底是真是假其实早已没有必要。因为他们早就深深陷在人生的荒漠中难以脱出了。最后男主的电话也已经将一切交代无疑:就算体验在新环境中,两人也已不再能相信新生活是可能或真实的了,躺在床上,飞沙中的一幕幕才更像是可能的归宿。至此,男主是否逃出了剧情中的荒漠已不再重要。
    而我宁愿相信这结局是真的。至少在希望、挣扎和挫败之后,一切并不是是彻底的凄凉。

 5 ) 值得思考人生观的好片

电影拍的不错,很贴近现实。当离开这个繁华的社会,进入荒芜的沙漠时,一个人的思想就变了。只有在这里,你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真实,而不是被社会被世俗所束缚的自己,你的思想才能变得丰富起来,同样只有在这里,你才能看到朋友真实的一面。 我知道不少人看完电影会问,最后他们走出沙漠了吗?以我的理解而言,他们并没有走出沙漠,而是死在了那里,那些美好的生活都是他们.........

 6 ) 等我结婚生子了就不跟你们玩了

很多人烦这部片是因为影片里大量的对白。台词多不说,且多是废话。家长里短、磨磨唧唧、没深度、没内涵。这怎么能引发我们这些爱思考的人的深思呢?一部没深度的电影只能是差评,垃圾!
其实呢,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有哲理的事情。谁要是随随便便看到一件事,一幅画,一个人,一处景都能够感慨万千从而高谈阔论以至于看破红尘参透人生。那我觉得这人不是有病就是有病。
人生本来就没那么所谓的哲理、深度,大部分都是些琐事,而正是这些琐事才是生活最原原本本的样子。
影片中两个好基友,一个结婚身子事业有成;一个为了理想安睡车厢。本来相安无事,谁知理想派的胖子觉得事业有成的瘦子现在太物质太现实加之对瘦子的媳妇儿看不惯,就策划了这次沙漠自驾游。并在车子行驶到沙漠中段时故意破坏汽车(拔了根线),造成车子无法启动的假象,结果后来弄巧成拙搞的车子真的趴窝了。然后在等待其他车辆和救援的过程中两人就因为对彼此长久以来各种琐事进行相互吐槽(其实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继而相互大打出手,以至于到最后性命相搏。影片最后给了个开放式的结局,我个人倾向于两人都死在了沙漠中。最后那种happy ending只是瘦子在失手杀掉胖子后在即将死去时的幻想罢了。
那为什么两个好基友会因为一些琐事就弄到这种地步?除了争吵过程中那么多偶然、意外和两个人的坏运气之外,我觉得最最主要的就是那个瘦子结婚生子了。
对!不是因为事业有成,也不是因为结婚了,而是因为结婚了而且还有小孩了!
很多人说男人一直都是小孩只有结婚之后才会变成男人。老话也是这么说:成家,立业。结婚是一切的前提。其实结婚也只是个幌子,这里边起决定因素的还是——孩子!
影片中胖子不断的吐槽瘦子变了,不要理想了,世故了,圆滑了;而瘦子一直在说自己不能再像以前了,他有家庭,有孩子,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陪他疯了。其实在瘦子说的这么多的原因力,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有孩子了,他为人父了,他要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未来,他要做一个合格的父亲!所以,他不能认同胖子的对他的指责,他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过错。影片中有一段瘦子说自己一直都像剪一个莫西干式的发型,于是胖子就在一旁怂恿加鼓励。而瘦子却一直犹豫不决说:要是我儿子看到对他产生不好的影响怎么办?胖子回到:万一你儿子很喜欢你的新造型呢?就这样瘦子才剪了那个发型。
我知道从这一细节很难就能证明孩子是瘦子最重要最在乎的人。但是,再结合我两个已经结婚并且有小孩的同学的表现来看,我觉得错不了。
我这俩同学都是初为人父,关系也很好,十多年的基友。结婚之初,并不觉得像很多人说的结了婚了有老婆管了,喊喝酒、打球都出不来了。一切照旧,还是该喝酒喝酒,该玩玩,多晚回去也没事,媳妇儿也不怎么管。
但是,一切都在有小孩之后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不管身生活上还是工作上。有了小孩之后,再也不会一起玩到半夜,心里都记挂着孩子,老说着要早点走,回家看看孩子。花钱也不是大手大脚,自己都是能省则省,也开始想着办法多赚钱了,都说要给孩子留着、攒着。完全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觉得自己的小孩最好,舍不得打舍不得骂,说话大声点,都怕吓到小孩。完完全全的变成了以小孩和家庭为中心。
而影片中的胖子恰恰一直在说是家庭、孩子和妻子拖累了瘦子,让他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这肯定不是瘦子能接受地了的,自然要反击。于是嘲笑他一事无成,现在还睡在汽车里。两人都是抓住了彼此的痛处在攻击,渐渐的就由文斗变成了武斗,而且是生死相拼的那种。
其实胖子的出发点一直都是好的。希望自己的好基友能找回自己的理想,不要过着自己不想要的生活。只是胖子忘了,他的好基友结婚了,而且不止结婚还有了孩子了。所以,他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成功的说服自己基友,只是事情发展到最后这种结局,是两个人谁都没有想到的,只能说各种巧合都凑在一起了。
胖子或许到死也名弄明白,自己的基友怎么就变得这么固执,这么不明白自己的好心。也许,如果下辈子胖子也结婚生子了,他或许就知道了其实是自己上辈子没搞明白——等基友结婚生子了,他就不能跟你们一起玩了。

 7 ) 回光返照折射人性悲歌

编剧法则里有一条,别让主人公说彼此都知道的事,唯一的例外是,让他们拿这些事实当做互相攻击的武器。《观光路线》完美的贯彻了这条宗旨,用唇枪舌战的争吵,架构起主人公的生存状态,并引出他们所生存世界的面貌。

一对远行好友在沙漠抛锚,对情势的不满逐渐发展出情绪和争吵,随着他们肆无忌惮的表达不满和攻讦对方,我们开始了解他们的生活故事,比较帅的那个是公司白领,有房有车有家庭,表面生活美满羡人,其实满腹牢骚无从发泄,年少时心中的叛逆之火仍未熄灭,矮胖的那个多年来执着追逐梦想,却一无所成,颠沛落魄,是人人瞧不起的失败者。他们各自的憎恶、不甘、嫉妒、懊悔、冲动、绝望,归结为对现实的抵触和妥协,让故事走向那个黑色、无奈的结局。

乔什·杜哈明是美剧《赌城风云》里帅气机敏的赌场安保主管,是《变形金刚》里骁勇无畏的美国大兵,是《爱情避风港》里温柔款款的完美恋人,总而言之,一贯的银幕大众情人。这回资深帅哥为了艺术自毁形象,衣衫褴褛,灰头土脸,血污满面,大呼小叫,满身掩不住的衰味,还剃了一个十足痞劲的莫西干头。

这发型是主人公在朋友极力怂恿下,对现实的一点小小抗争,结果却坏了大事——好不容易截停一辆汽车,司机老太太却被莫西干头吓得魂飞魄散,落荒而逃。这黑色幽默的一幕,折射出全片的悲剧色彩,这对好友活在一个梦想遥不可及的世界里,任何出格都会遭主流社会否定。老太太代表着社会的保守势力。按理说,一个老人独自驾车穿越沙漠不太现实,但此处用作象征意味,并不能用常理来衡量。

故事的结局堪称开放,但编导的天平更倾向于死亡,模棱两可抛出后,我们发现,没有实在证据能表明获救是真,反而有一堆疑问无法获释:两个城市人不吃不喝好几天还互殴个半死,哪来力气赶路?获救后还顶着莫西干发型去上班?一场灾难能让生活好起来、关系铁起来?能让家庭从此和睦,能让写作一夜成名?只能归结为南柯一梦、回光返照。

如今在惊悚片领域,开放式结局泛滥,但一个好的开放结局,会像《观光路线》那样促人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增加对故事的情感投入,而不是生硬引用一种悬而未决的俗套。(文/方聿南)

 短评

没想到很惊艳。

6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推荐

是谁又提起曾经的约定 那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 结局的逆转略似曾相识

10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推荐

什么样的经历才能给人足够的勇气去改变安逸乏味的生活,即使自己已经陷入了死水般的生活,像一只温水里被煮的青蛙,也许只有死里逃生才行。一对老友积压着半辈子的怨气在荒漠中爆发,暴力相向,惊悚片的剧本聪明的是让角色在死亡的边缘看清楚了自己的生活,在绝望中自我救赎获得新生。★★★

1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前面略无聊,大段人生探讨;结局很惊艳(虽然此桥段在1408凶间就见识过),加一星支持非主流片

15分钟前
  • 绿色毛毛虫
  • 推荐

18分钟前
  • 宅拾叁
  • 较差

前半的大篇幅做的铺垫,不断探讨的人生问题,就为了调出最后的梦幻与现实的迷惑以及一个“inception”式的结尾。总感觉前期的铺垫亮点太少,第一次拒载显得太无理取闹。最后悬疑式的结局还是挺发人深思的。可惜片子的casting和剧情不够精彩。

22分钟前
  • 赤井秀一的帽子
  • 还行

千万不能乱了阵脚。

23分钟前
  • 影观
  • 力荐

本来是想给2个 讨厌话痨片 可是结局还不错

25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还行

the ending is worth a star. but the previous part is just the screenwriter found herself a chance to say something straight about marriage, dreams and people, very opinionated.

28分钟前
  • Sophieven
  • 还行

他们最终没能逃出来,死在了那片沙漠中。ps:乔什·杜哈明的发型屌爆了。

29分钟前
  • 清久
  • 还行

结局不错

34分钟前
  • 亓亓
  • 推荐

好困。

39分钟前
  • 糖衣炮弹
  • 还行

相互指责的语言十分有力度,两人的思考也是值得当代人思考的:关于梦想、生存和责任的话题。唯一使其成为惊悚片的无非就是结局了。

40分钟前
  • 成都越
  • 推荐

天知道有多脑残

44分钟前
  • 云图
  • 很差

这造型和七龙珠漫画一个人物很像

47分钟前
  • h
  • 还行

当一切变的美好的不现实的时候 你该知道发生什么了

49分钟前
  • 盗盗~
  • 推荐

一个单身无业作家,一个婚姻美满的上班族前吉他手,两个中年死党开车旅行,谈人生谈理想,却在荒漠抛锚后遭遇各种凄惨境地。结尾很绝望很好

50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Which is harder to believe, that things are finally going the way you always wanted them to, or that the only way it could be this good is if it's all in your head? ” 乍一看以为又是一部像唐尼和宿醉小胖Zach的《预产期》那样的公路囧途喜剧,直到最后被那个细思极恐的结尾深深地震到…

55分钟前
  • 我是大皮哥
  • 还行

超低成本吧...张力冲突和反转都还不错

58分钟前
  • 豆友1174140
  • 推荐

死于美梦

60分钟前
  • 豆友2263547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