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怪兽

剧情片美国2016

主演:乔治·克鲁尼,朱莉娅·罗伯茨,杰克·奥康奈尔,多米尼克·韦斯特,凯特瑞娜·巴尔夫,吉安卡罗·埃斯波西托,丹尼斯·布特斯卡里斯,约瑟夫·D·雷特曼,达瑞·因戈尔夫松,克里斯托弗·邓汉,安东尼·德·桑多,莱尼·维尼托

导演:朱迪·福斯特

 剧照

金钱怪兽 剧照 NO.1金钱怪兽 剧照 NO.2金钱怪兽 剧照 NO.3金钱怪兽 剧照 NO.4金钱怪兽 剧照 NO.5金钱怪兽 剧照 NO.6金钱怪兽 剧照 NO.13金钱怪兽 剧照 NO.14金钱怪兽 剧照 NO.15金钱怪兽 剧照 NO.16金钱怪兽 剧照 NO.17金钱怪兽 剧照 NO.18金钱怪兽 剧照 NO.19金钱怪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52

详细剧情

  知名电视财经专家李·盖茨(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饰)在电视财经节目《金钱怪兽》中担任主持人而声名大噪,在节目中经常出现疯狂举动,会大声说出投资建议,不时在节目中用搞笑的道具和音效介绍股市。然而,事实上他是透过内线消息让他在华尔街成为赚钱高手。一名不速之客(杰克·奥康奈尔 Jack O'Connell 饰),因为听信投资分析而赔光积蓄,因此在节目直播中绑架了盖茨与节目制作人帕蒂·芬恩(朱莉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 饰)。同时全国民众也透过电视在看着这场玩命直播,而这场挟持行动也揭发了背后更巨大的金融操弄丑闻。

 长篇影评

 1 ) 《金钱怪兽》里的金融与法律

如果把这部电影当成悬疑犯罪型电影来看的话,比较剧情类似的《恐怖直播》的豆瓣评分就知道它的精彩程度和深刻程度还不能与后者相提并论。但是,把它当成了解美国金融世界电影来看的话,还是很有收获的。
 1、高频交易
故事的导火索是上市的高频交易公司IBIS因交易系统故障致使公司在交易中亏损8亿美元从而导致公司股价暴跌。
电影一开始,主持人李•盖茨在的新闻主持中说到“如今你辛苦打拼挣来的钱,不过是几个光子的能量,在庞大的光纤网络中奔波。为什么这样做呢?为了让交易速度更快,因为你的钱最好跑快一点,比别人的钱快,但是如果想要交易更快、获利更快,一切都快起来,有时候就会爆胎。”这段话说了两个问题,一是高频交易靠什么挣钱;二是高频交易的弱点在哪。
先看第一个问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快。这种由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和复杂的运算所主导的股票交易能在毫秒之内自动完成大量买、卖以及取消指令。机器通过算法生成订单的速度,远超过人的极限。一眨眼功夫就是200毫秒,服务器托管在交易所的高频交易商,通常在1毫秒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一轮交易,单个高频交易商在眨眼时间内就可以执行200笔交易。
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比如你和其他顾客都在超市排队要买一盒标价10元牛奶,但你身边却不断有人插队,他们也买牛奶,当你走到收银台结帐的时候,因为购买的人太多,价格已经涨到了11元,而且你只能买到四分之三升牛奶。在这个情形里,高频交易公司就是速度极快、能够插队,且能推测你购买行为的其他顾客。
快,能给高频交易带来巨额利润利润,但是一旦程序出现错误时其亏损也是巨大的。电影中,IBIS就因高频交易系统的算法程序出现重大错误,造成8亿美元的亏损。虽然事后证明这只是IBIS为了掩盖其挪用资金操纵股价失败的虚假陈述,但是交易系统的错误给高频交易商带来巨额亏损的事件在华尔街却是真实发生过的。2012年8月1日,纽交所主要做市商之一的骑士资本(Knight Capital Group)因为高频交易系统出现故障,纽交所148只股票股价短时间内出现巨幅波动。受此影响,骑士资本在短短45分钟内亏损达到4.4亿美元。

2、IBIS与科尔:大机构与小散的投资样本
高频交易公司历来都是一个颇为神秘的群体,它们大都采用小型合伙企业和私人公司的运营模式。但也有少部分高频交易公司选择上市,向公众募集资本,IBIS就是其中之一。对小散来说,是很难找到分享到高频交易利润的途径的(反而大部分小散都是高频交易的受害者),对他们来说,购买上市高频交易公司的股份而非基金份额,使他们也能够分享到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的蛋糕。科尔就是这众多小散之一,他几乎将家庭的全部资产6万美元全仓买入IBIS的股份。简单地对比IBIS和科尔的投资方式,我们就能发现大机构和小散在复杂的资本市场中的差异。
作为以高频交易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IBIS为什么没有将募集到的资本投入到高频交易当中呢?这可能是两个原因导致:一是高频交易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利润的下降。在美国这样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资本市场,IBIS面对的是众多和自己一样的机构,它们也拥有由众多精英组成的团队,有强大的技术和资本支持。这些机构在毫秒之间争抢市场利润。所以,对IBIS来说要维持高额的利润并非易事。但IBIS是上市公司,它必须满足市场的期待,这就是第二个原因。在美国股市上市公司营收的变化会迅速的反映到股价上,在众多的上市公司,如果你的利润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期许,那么就会被资本抛弃。所以,我们看到一旦上市公司的盈利超过投资者预期,股价就会大涨,而低于投资者预期,股价大跌也是常事。比如前段时间的新闻:“8 月11日晚间,阿里巴巴公布了2017财年第一财季(2016年4月1日-6月30日)财报,营收321.54亿元,同比大涨59%,净利润(Non-GAAP)为人民币121.87亿元,同比增长28%。营收及净利润大幅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这一业绩推动阿里股价单日上涨5%,市值瞬间增长超百亿美元。”再比如这条新闻:“唯品会(纽交所证券代码:VIPS)周五发布了该公司2015年第三季度初步财报。受营收低于此前预期的影响,唯品会股价周五盘中一度暴跌30%以上。”
在主营业务经营不利的情况下,IBIS选择了铤而走险,挪用资金操纵股价。其手法是这样的:选择了南非的一家采矿企业(我猜想之所以选择南非的企业,也是考虑国外企业方便操纵,而且不容易被媒体或者SEC发现),贿赂工人罢工,罢工导致采矿公司股价下跌,然后再低价买进,等到罢工停止,再高价卖出。然而,这次操纵却失败收场, IBIS选择对外宣称高频交易系统差错造成巨额亏损以掩盖挪用资金操纵股价失败的行径。
科尔的炒股经历则是典型的小散失败案例,在这一点,中美小散倒没什么区别。我们来看看科尔的投资过程:3月6日,李•盖茨在节目中推荐买入IBIS,从节目中展示的股价图来看,此时股价大约在70美元到80没有之间,科尔在看了这期节目之后,将全部6万美元全仓买入IBIS,成本价为75美元。3月17日, 8亿美元亏损的消息爆出,IBIS股价大跌,在劫持事件发生当天跌到了8.4美元。这是典型的高位接盘后被套。
美国股市发展了200多年,经历了大大小小不少的股市崩盘,绝大多数的个人投资者在几经“教育”之后被清洗出了这个市场,但是总还是不断有人去冒险。很不幸,科尔这次冒险经历以失败告终,并且赔上了性命。
3、简要说说FCPA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在电影结尾,SEC宣布IBIS将接受FCPA(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调查。硕士阶段,曾经花时间研读过美国的这部法律,在这里看到倒是格外亲切。这部法律的威力在于,它能约束美国公司在海外的不当商业行为。前面说到过,IBIS的CEO沃尔特坎比选择操纵南非的采矿企业,也有出于规避国内法律的考虑,但是FCPA的威力就在于,它可以对IBIS贿赂南非采矿企业等行为进行惩处。但是,结局只是提到了IBIS可能会因触犯FCPA而受到处罚,却没有告知后续的结果。因为,这将是及其漫长的诉讼过程,而最后的结果也可能是IBIS与检方的和解。

 2 ) 《金钱怪兽》:金钱不眠,资本永生

还在怀念1987年的《华尔街》?2013年的《华尔街之狼》?今年的《亿万》?
朱迪·福斯特执导的金融题材大片《金钱怪兽》 Money Monster在娱乐性上无疑更胜一筹,而她的讽刺几乎全藏在暗处。
这部明星更多、大牌更大的影片在形式上可以看作高配和扩展版的《狙击电话亭》或《恐怖直播》,显然他们最大的相同之处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故事情节为了避免剧透,本文尽量跳过,多谈一些普通观众可能难以领会的讽刺细节:

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当主持人号召全世界观众一人买几股,抬升股价拯救不幸者的时候;当主持人几乎垂泪请求观众们救他一命的时候;当镜头对准一个又一个电视机前默默掏出手机,神情肃穆的观众的时候,你是不是已经认为圣母病高发的美国人众人拾材火焰高一定立刻拉升股价,分分钟拯救世界?


我买点~


我也买~


买买买

事实是,屏幕上显示的股价涨了两美分,然后暴跌!


怎么能跌呢?坑爹啊?

不明真相的同学可能会问:说好的美国人富有同情心呢?其实,这和有同情心的人多不多真的关系不大。首先,这支股票的公司出了天大问题,更可怕的是连公司自己都找不到原因。更重要的是,直接在股票市场交易的美国普通人很少,大多数普通人会选择将资金委托专业交易机构操作,据保守估计美国股票市场70%以上的交易由遍布全美的交易机构完成。所以主持人希望发动群众拯救自己的想法再一次暴露了他自身根本不了解金融行业。



有思维广的同学可能会追问:如果这事发生在中国呢?首先,我要自豪地说:勤劳肯干自力更生的中国股民更喜欢自己操作。2013年中国证监会给出数据,中国散户的交易量占到80%,所以如果片中事件真的发生在中国,抬升股价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但证监会同时指出,中国股市中散户交易量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这是股票交易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和国情、制度、族群和文化无关。可以想象,再过十几年当中国资本遍布全球,中国像今天的美国一样变成了中华帝国,股市可能会越来越像今天美帝的股市。(但愿不要发生)

总的来说,从股票交易的角度讲,这事情发生在任何有一定规模股市的国家,结果不会有丝毫不同。正如前文所说,专业交易机构是股票交易市场的主角,专业机构在没有得到任何正面消息并且评估可信的前提下,他们的交易软件只会缓慢但持续不断地抛售股票。本质上讲,主持人此刻的行为用网络俗语来说就是在“呼唤韭菜们去接盘”,其结果除了让专业机构抛售更多更快,让散户们损失惨重以外,不会有任何其他结果。

金融市场冷酷的这一面,不受无论有多少数量的普通人影响的这一面,你明白了吗?

二,媒体监督——海市蜃楼般的第四权

经常会有理想主义的朋友说:美国政治制度是三权分立与制衡,从制度上保证了将权力关进笼子。他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常常还提到这一句:美国媒体是完全中立的,舆论监督可以有效防止前三者滥用权力,堪称美国政治权利的第四权。所以我们常常也听到美国媒体从业者以“追寻真相、记载历史”;“向有权力者说不,为无力者发声”自我标榜。

本文主要是为了讨论电影,所以我们不过多谈论政治制度,只想提醒大家注意资本在美国权力运作中的力量,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美国对资本的监管力度越来越松,越来越多在欧洲亚洲被定义为非法的行为在美国逐渐通过立法的形式受到遮蔽和保护。有同学会质疑,或许是美国又分离了一些原本认为是灰色地带的东西,厘清了一些好与坏,难道就不能是证明了美国再一次走在世界的前列吗?是的,我们不能使用二元论简单地区分好于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分析这些新法律保护的行为,分析这些法律的推动者、收益者和损益者,这有助于正本清源深刻认识美国的权利运行机制。

说回媒体监督,电影中遭受重大损失的投资者凯尔,怪罪于提供了错误咨询的投资分析节目主持人李·盖茨与操纵股价的高频股票软件设计公司CEO沃尔特。从影片剧情发展来讲,凯尔的认识是正确的,即使他并没有掌握CEO沃尔特操作股价的证据。媒体在凯尔绝望的形如自杀般的举动前并没有披露任何有价值的信息。稍后电影中甚至直接播放了李在早前节目中信誓旦旦保证购买艾比斯公司股票比把钱存进银行还要保险的片段,很明显,李·盖茨犯了一个大错。任何脑子清醒的股民都会告诉你,股市里面不存在只涨不跌的股票。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得出一个结论:李·盖茨不具有金融媒体从业者的基本素质。

我们不禁要问:在艾比斯事件中,媒体的监督有效吗?倒推回去,谁把这样一个形如小丑的人捧为明星一样的金融分析师呢?

让我们暂且放下,先谈操作股价的艾比斯公司CEO沃尔特。按照电影情节,沃尔特创办的艾比斯公司设计了一款高频交易软件,这款软件能够自动操作在股市中不停的买进卖出各种不同的股票实现盈利。其核心原理是分析市场上的买卖行为,通过高深的数学计算实现低进高出。严格意义上讲,除了数学家和编程工程师普通人根本搞不明白交易的具体原理,自然也就不太可能被人为操纵,由此实现了相对的公平和欧美资本家顶礼膜拜奉为真理的“让市场决定一切”。

万事无绝对,这款软件毕竟只是股票市场的一部分。沃特尔贿赂南非某矿业集团的工人煽动工人罢工,使得原本被广泛认为前景大好的该公司股价暴跌;然后从艾比斯股市资金池中抽调大量资金低价买入矿业公司股票;按照沃尔特的设计,收受贿赂的工人将在2周后结束罢工,矿业公司股价会在短期内快速拉升,此时沃尔特就可以在股价高位抛售谋取暴利。由于工人领袖没有和矿业公司取得共识,预期的和解没有按时到来,沃尔特的算计落空。然而此时沃尔特买入矿业公司股票并没有实际亏损,只要等待罢工结束获取收益的可能性仍然很高。但糟糕的是,由于沃尔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高频交易,抽调资金意味着交易本金大量减少使得着交易量大幅减少这就导致艾比斯公司的盈利大幅减少,而公司盈利信息会定期向媒体和大众公布,公众由此认为艾比斯公司前景堪忧,市场巨量抛售股票造成公司股价暴跌,一日期间投资者总共损失超过8亿美元。

按照美国《证券法》的《144 号条例》,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超过5%的大股东、公司高级管理层和董事等关联方以及从关联方中获得股票的人,在卖出股票时必须遵守严格的慢走和披露程序。简单说,大股东在卖出股票撤走资金时,需要提前向市场公布售出的时间和数量,不得暗中大量抛售股票。但是本片中的艾比斯公司CEO并没有抛售本公司股票,所以他的行为严格说并没有违反144条例。

让我们回头再聊聊高频交易:“比如你要在超市花5美元买一加仑牛奶,但当你走到收银台结账的时候,价格已经涨到了5.05美元,而且你只能买到3/4加仑。”美国新闻网站《商业内幕》援引对高频交易一直持批评态度的交易员加勒特·奈纳的话来解释其问题所在。进一步解释,你的购买行为和购买数量被高频交易软件以尽可能快速地收集,然后赶在任何人反应过来之前从真正的卖家手中低价买进然后加价转卖给你,而加价的部分减去各种费用就是交易机构的盈利。为了提高交易速度,美国各大交易机构购买了更多的超级计算机,为了提高通讯速度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服务器部署到交易所服务器附近甚至搬进同一幢建筑。

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使用暗池交易,监管机构要求的及时全面公开披露信息被尽可能地规避了。更极端的一个例子是,2011年以来,交易市场间的通信方式正在从传统的光纤通信向微波通信迁移。原因仅仅因为微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只比真空光速慢1%,而通过光纤传输却要受到30%以上的速度衰减。我们暂且不去讨论美国证监会历来对新技术的启用大开方便之门往往都要等到出现严重后果后才缝缝补补,单单讨论媒体在其中的监督作用。通过影片和本文所述,由于暗池交易几乎只在机构间交易,有极高的门槛,并且规避了大量的政府监管。媒体不仅在发掘真相方面无能为力,甚至对交易本身一知半解。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媒体监督,近乎于海市蜃楼。也就是说,几乎只有出现像影片中凯尔这样极端情况,媒体才能注意到存在问题,而本片中媒体居然要借助黑客的帮助才能在短时间内搞清楚来龙去脉。

现在,让我们发散思维。媒体从业者谈到第四权的时候,有一个例子被一次又一次的讲诉:水门事件。的确,水门事件中记者和媒体居功至伟,他们是代号“深喉”的线人即前FBI副局长与公众之间的关键渠道。然而水门事件的结果又如何呢?尼克松受到福特的特赦,69名政府官员受到指控48人被定罪。然而只有两人被判入狱,联邦司法部长服刑19个月,司法部长服刑1个月。而两人的罪名仅仅是伪证罪。也就是说,尼克松和他的手下操纵国家公器权力监听民主党竞选机构以及在整个事件中陆续动用CIA和FBI掩饰罪行消灭罪证等层出不穷的犯罪都没有得到惩罚。

水门事件发生在1972年,不幸的是40多年后的2016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指示本党竞选管理部门高层官员蓄意抹黑同样是民主党候选人桑其斯,最终也仅仅是直接相关的高层官员辞职了事。

正如近日沸沸扬扬的美国陆军做假账案件,这件案值高达数万亿美元的事件最先报道的媒体是英国的路透社。在美国几大主流媒体上我们看不到任何报道,截至8月23日深夜我们在《纽约时报》的网站上找不到任何相关信息。事实上早在2001年时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就曾指出陆军帐目存在问题,但10年过去了,不仅没有任何人因此受到法律制裁,并且假账事件的规模越来越大。

有些朋友可能看过2012年开始连播三季的美剧《新闻编辑室》,剧中新闻团队谨守任何新闻必须要有两个可靠来源证实后才能发布的坚持让我印象深刻。所谓的可靠来源,我们用一起真实的案例举例:2011年“美国全国公共电台”报道控枪女议员吉福兹在枪击中遇害,然后女议员死亡的消息被包括雅虎、英国路透社、CNN、《纽约时报》和福克斯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事实上女议员并没有死并且直到2012年1月才因病辞职。针对女议员死亡这个消息,在事发后短时间内可靠来源可能包括:救护车上的急救人员、抢救室的主治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停尸房工作人员等。错误报道后“美国全国公共电台”声称他们采信了两个独立来源,这两个来源是当地警长办公室和国会议员办公室。显然他们的消息来源并不是真正的”可靠来源“。而包括CNN 福克斯在内的其他媒体甚至在美国电台报道后的1个半小时后的报道中仍然认为女议员已经死亡……

三,金钱不眠,资本永生
如果你认为CNN 《纽约时报》MSNBC 路透社等传统媒体已经大不如从前,那么被包括欧美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一致认为犹如《唐吉可德》似的《新闻编辑室》中提倡并遵循的严格的新闻准则,在自媒体时代更加荡然无存。2016年8月25日,非洲以新闻翔实著称的“塞内加尔新闻网”报道了一则令全世界震惊的消息: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因不满本国运动员在里约奥运未能获得哪怕一枚铜牌的表现,愤怒地将他们逮捕,并强迫他们为此次无功而返的奥运之旅全额“埋单”。稍后,法国鼎鼎大名的主流媒体《费加罗报》、以及如“体育365”等更多的知名媒体陆续跟进报道。自25日深夜起,报道、评论、阐发、借喻(讽刺某国)……各种以“穆加贝逮捕本国奥运选手”为前提的文章,在中文媒体刷屏传播。然而事情神奇地逆转了:法国《快报》等一些头脑更冷静的媒体很快发现这个故事源自一个名叫“Onetainment”的博客式网站。在这个博客上,博主开宗明义地申明“本博意在讽刺,所有消息全属虚构”——显然,此次“穆加贝逮捕全部奥运选手”的说法,也是这位博主因不满穆加贝“文学创作”出的段子。随着《费加罗报》电话采访相关人士,“穆加贝逮捕奥运选手”的新闻被彻底推翻。

自媒体,即西方语境下的“公民媒体”,某些人士宽泛地将所有非专业新闻机构都纳入公民媒体。赞赏者宣称自媒体“对抗或弥补传统社会大众媒体的报导内容、传达出自主和多元的观点或意见”。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网络上真正有影响的自媒体仍然具有很多传统新闻机构的属性:他们常常由专业的新闻专业人士运营,他们的新闻来源大大超出普通公民可能接触的范围,最重要的,他们的运营资金绝大多数来源于广告商和各种风险投资。由于自媒体常常依托社交平台如Twitter、微薄、微信等,普通公民的言论常常淹没于滔滔不绝的信息洪流,回音寥寥。这或许就是电影中凯尔带着两件爆炸背心,不惜持枪闯进演播室劫持主持人,然后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发言稿,揭露主持人满嘴胡言乱语和艾比斯CEO操纵股价的根本原因。

上面扯了一堆,其实本片的媒体视角还是比较传统的电视直播,但几个直面观众的镜头起到了点睛之意:另一个直播节目中肆意取笑凯尔持枪行为的电视评论人、为凯尔受到女友残酷无情地鄙视辱骂感到难过的电视机前观众、在华尔街两侧看热闹不嫌事大煽动凯尔开枪的”不明真群众“。


你们美国人也喜欢看热闹


推特上也要“爆了”


凯尔,我要给你生猴子~


别围观了!没人理他他就不演戏了!


没死让他上电视


老娘也想来个一言不合就掏枪


你跳啥呢?


我为钱狂~


片尾,李和导演帕蒂在医院休息室吃外卖中餐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证监会宣布对沃尔特展开调查,沃尔特面临刑事和民事惩罚;但这迟到的正义并不能改变凯尔自取灭亡的结果;帕蒂对网络上艾斯比CEO沃尔特受到惊吓画面各种戏仿和恶搞一开始流露几丝笑意,然后淡淡的悲伤展现出来,最后呈现出近乎麻木和空洞的表情。


帕蒂开始在微笑


严肃起来


最后变得麻木和空洞

最终,帕蒂转过头问李:咱们下周还有什么题材好做?

我想为大家分析这一幕的内涵。如果说影片中主持人李在影片中后段反过来挟持凯尔刨根问底追问真相这种疯狂行为代表媒体为收视率不惜一切的狂热,那么导演帕蒂无疑代表着理性的一面。






她的所作所为堪称”追寻真相、记载历史”也称得上“向有权力者说不,为无力者发声”,所以帕蒂在片尾呈现的麻木和空洞不能简单等同普通观众“阅后即焚”的状态。我曾经在评论《黑镜》第二集的时候写下一段话: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这样说道:“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而在这一集里,对这一切的思考以及对这一切的愤怒也被包装成了娱乐。帕蒂的哀伤和空洞同样如此:大众轻易忘记了凯尔遭遇的一切,对造成凯尔不幸的一切毫不在意,反而对沃尔特遭受的“小绊子”津津乐道以此取乐。


这里应该是动图,如果看到不动,请点这里看动图
娱乐至死


这头“金钱怪兽”如此强大,资本自上而下改变了一切,交易机构、媒体和普通公民都属于这头怪兽的一部分,再冷静再睿智的人类个体面对资本的力量也束手无策毫还手之力。

正如片尾电视中飘出新闻报道:今天下午,尽管证交所外面不太平静,里面一切照常……

 3 ) Kyle弱便有理?

片子本身还算流畅,但片子的核心价值观实在混乱,以至于不得不吐槽。

片中的核心矛盾就是Kyle本身只是时薪14美元的司机,在成本高昂的纽约自己都活着吃力,结果在发现女友怀孕后决定铤而走险,用母亲的遗产进行投资,结果因为听信了投资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亏了很多钱。

电影仿佛在告诉我们,作为公司董事长和基金负责人的McNulty因为误导群众,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George Clooney因为说话不负责,所以对Kyle的伤害有责任。

但如果要说电视节目主持人有责任,接下来要讨论的是宪法第一条修正案的问题。如果这条修正案成立,那么主持人在电视上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在现在的体系下,如果观众不满意电视台主持人所说的,不看他的节目就是了。一般来说,如果观众被媒体所误导,那么问题大部分是在观众而不在媒体。如果媒体应该为自己所说的负全责,那么第一条修正案就不复存在了。

如果要说McNulty有责任,那么就涉及资本主义的本质。连中国股市都宣传,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任何投资都会有风险,任何回报都是和风险成比例的。McNulty在片尾说的好,投资者挣钱的时候没有人气急败坏,那么为什么亏钱的时候要找人开枪?片中McNulty是真的做了错事,但Kyle之前并不知道啊,他只是因为亏了钱就认为自己有权拿枪恐吓别人。片中为了让Kyle有些许正义,安排了McNulty实质有罪,但如果他只是一般CEO呢?不小心做错了业务也需要被人枪击?

即使McNulty错了,那么冤有头债有主,为什么其他节目工作人员(也是普通人打份工)就该被危急和恐吓到?所有警察都需要加班加点禁心动魄?纳税人必须为整件事埋单?

最后,这事最大的负责人难道不该是Kyle?投资这种事本来就是愿赌服输,听从了他人的错误意见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还是自己的问题。在纽约生活不易,那么他要么可以搬走去成本更低的地方,要么可以去求学来提高自己的收入。任何地方穷人都居不易,但美国生活已经比其他地方易很多。仅仅作为在美国有份工作、另外有6万美元遗产的人,Kyle的生活案按比例来在世界、甚至在美国来说都是上层、甚至名列前茅(和发展中国家相比)。

Kyle只要简简单单生活,大事上不犯错(比如吸毒、辍学等),不想占便宜(比如干自己不懂的投资),其实过上中产阶级生活没有问题。他为自己贪婪付出和无知付出了代价,为何要伤及他人?

美国的体制确实有很多问题,但在我亲眼看到有人能够凭借扫地这份职业攒下两套房子后,我很难想象体制问题比个人问题更严重。

 4 ) 谁到底才是游戏的玩家,是你吗?

《金钱怪兽》,这部从预告片发布后就开始关注的电影,一直在等待。从预告片的剪辑中看,只是知道了动作,惊悚,犯罪。但是今天看的正片确又加了一点,悬疑,也可以叫做局中局。其实在观看过程中最想知道的可能就是凯尔的疑问,那8亿美元到底去哪了?虽然最后结局有些让人伤心,总归还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很给人启发。但是,谁到底是这场闹剧的中心,谁又是被愚弄的大众?

    开始,凯尔混入节目,开枪示威,并让李穿上炸弹服。这时候,他是这场绑架游戏的玩家,其他人都只是这场游戏的道具。之后李的尴尬之举:我的命值多少钱?,路人成为了游戏的玩家。当警察很自信的认为凯尔的女朋友会成为闹剧的中心时,得到的却是一连串的打脸的责骂。凯尔又变成玩家,变成了游戏中心。当帕蒂一直在不断地寻找沃尔特·坎比时,坎比成了游戏的玩家,只是从未露过面而已。当警察出现要射杀李的那一瞬间游戏逆转,李成为这场游戏的玩家,之后凯尔说炸弹是黏土更让他确信无疑。最后凯尔的死亡,坎比的认错,虽然在法律上他并没有犯错,但是道德却已经被攻陷。或许就是他说的那句话,当股票赔钱的时候你们都来找我,当它赚钱的时候你们却一声不吭。这是生意!商业和道德的分界,值得思考。

    生活每天就是这样,不断有平衡,之后又会造成不平衡,再次趋于平衡。就像是《金钱怪兽》这个节目本身那样。8亿,这个庞大的数字比起答案,人们更像要的是原因。可是,我们无力去改变那些不属于我们控制的现状。难道就只能做任人宰割的鱼肉?只能沦为上层人中的口中的“小股民"。好像不是这样,我们只能慢慢地去生活,去走好每一步路。凯尔的女朋友骂他只是在地下室看书,只是一个傻子,而路人在他开枪之前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有趣的笑柄罢了。因为这个行为本身又可笑,又能替人出去。但是,什么用都没有。比起去抱怨,去问一路到底地问原因,倒不如反过来想想自己。虽然自己力量很小,但依旧可以活的很好,不是吗?出现意外之后与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自己进行自救。谁说这场游戏我们自己只能沦为别人的陪葬!比起这场闹剧,命值多少钱后带来的冷漠,掌握自己这场游戏的主动权或许更为重要。至少我们是主动的,不需要被知道,不需要经历生命放在他人手中的无力感。

    想起《悟空传》里的一句话:当五百年的光阴只是一个骗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苦,为什么而喜呢?假使我们死之前眼前会放走马灯,那看见自己一生经历的东西,那么现在,你是在活着,还是在临近死去?这一场游戏,如果有结局,那就让过程精彩一点,至少离开世界之前我们知道自己依然是人生游戏的主宰。

 5 ) 传媒力量下的社会性动物

原载《电影世界》2016年9月刊

《金钱怪兽》对于朱迪·福斯特的最大意义恐怕在于,她终于凭借导演的身份,而非演员的成就留名了好莱坞星光大道。哪怕《金钱怪兽》显得并不是那么有新意,甚至还有些老派,它在批判传媒力量和资本暴力的同时,还以一种较为谨慎的态度对集体大众心理进行了嘲讽。作为一部小格局的悬疑作品来说,《金钱怪兽》的确涵盖了足够复杂和足够多元的内容。

导演朱迪·福斯特选择绑架犯罪事件作为主要矛盾之一,直接介入电视台直播现场。由乔治·克鲁尼饰演的财经节目主持人李·盖茨由于在节目《金钱怪兽》推荐了艾比斯公司的股票,而艾比斯公司则由于电脑操作系统故障,一夜之间亏损了8亿美金,投资人科尔因此倾家荡产,一怒之下在节目直播现场绑架了李,希望通过此举揭露股价暴跌背后的金融暗池。

影片的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演播室的局限空间中,并通过电视画面、导播台画面、移动屏幕等介质在演播室、导播室以及协助直播的连线采访场景之间来回切换,并使用了大量稳定流畅的横移长镜头来进行空间展示,带来直播的观感。是的,这又是一个近乎封闭空间的小格局故事。此类架构的影片往往需要导演具备对叙事的极强操控能力,乔治·克鲁尼和茱莉亚·罗伯茨的加盟则保证了演员层面的饱满张力。李在每次节目中都会用过度夸张的肢体舞蹈或道具表演开场,而茱莉亚·罗伯茨则以女性导演帕蒂的身份,在镜头之后充当了掌控者与周旋者。当凯尔用枪指着李的头时,是帕蒂迅速给出了恢复直播的指令。在这里,女性展现出了比男性更多的权力,这或许也是朱迪·福斯特,做为一个女性导演,尤其是女同性恋导演的女性主义态度。

《金钱怪兽》的故事使用了复古的画面影调,其展现出的对传媒批判的态度,以及同样发生在电视台的故事,有着和1976年西德尼·吕美特导演作品《电视台风云》极其相似的质感。在《电视台风云》的故事中,王牌主播霍华德因为事业下滑将要被电视台解雇,愤怒于电视台以经济利益为首的霍德华在节目上向观众们预告,自己即将进行自杀直播,但这一行为却被制片人戴安娜看中,将自杀直播打造成了抨击时事的脱口秀。

在直播节目中被凯尔绑架,并最终和凯尔成为一伙的李,承担着与《电视台风云》中霍德华类似的角色功能。而在镜头后保证着绑架直播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具有新闻专业性和可看性的帕蒂,则与《电视台风云》中疯狂偏执的制片人戴安娜一体两面。击毁传媒机器的抗议手段,最后却演变成了这架机器强大资本力量的本身,《金钱怪兽》也讲述了同样的议题。主持人李明知炸弹是假的,却身不由己跟着罪犯科尔走出演播室查明真相,绑架事件就这样在被绑架者的自愿合作下,变成了真人秀般的虚假演绎。李为了印证群体力量,在被绑架的节目中呼吁大家去买同一只股票,却可笑地看到不涨反跌的股价,传媒对大众的欺骗性与煽动性便在被印证的同时也遭到背反。而影片最后,科尔扔掉了假的炸弹遥控器,并在直播的荧幕中被警察击毙时,绑架事件也达到了其作为表演秀的高潮。现代传媒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电视媒体,无疑掌握着强大的权力和话语权,它介入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生活发表评论,并掌控我们的生活。而科尔,就是这类生活被掌控的人群的代表,即便他在直播节目中高声咆哮,但也依然处于失语的状态,他和无数在次贷危机中倾家荡产的小型投资者一样,是传媒、资本,乃至阶级的牺牲者。由此,源自财经节目名称的片名Money Monster也真正指向了悲剧身后的操盘手。

主持人李和导演帕蒂态度及立场的转变取代了股价暴跌的揭秘部分,成为了影片的最大转折。比较可惜的是,尽管最后金融暗箱操作的原因牵涉了从美国金融集团对股票高频交易,到韩国黑客在计算机系统中设计纰漏,再到贿赂南非矿场的罢工组织等诸多元素,编剧却没能将这些具有多重世界性及阶级性的元素有机地组织起来,缺乏连续性线索的剖析过程在繁杂的同时也略显破碎,这让真相揭露过程的紧张感大打折扣。而艾比斯公司的CEO沃尔特在坦白真相后所质问凯尔的话,原本可以成为片中情绪最为强烈的、对大众集体心理的嘲讽段落,却也因为这种连续感的缺失而削弱了它应有的力量——“这就是讽刺之处,这就是商业。大家都想赚钱,但当股票在赚钱的时候大家从来不问有没有道德,只有当股票赔掉了你的钱时,你才拿枪來逼我说出真相”。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民众变成了追逐利益的社会性动物,这是在对媒介疯狂的喜剧化展示之外,《金钱怪兽》对乌合之众心理趋势的探讨。

 6 ) 肮脏的金钱

其实,科尔就是现实中的我们,只是大多数的我们不自知而已。
我认识的一些开发商,他们每天在讨论的就是怎么找到足够的傻子来买他们的房子,关心的就是怎么把他们的房子包装成傻子们最会动心的调调。
我认识的一些股权投资管理人,他们每天在讨论的就是怎么找到足够的傻子来接受他们投资的烂的不知道怎么收手的项目,最好是最想从实业领域转型的手上有点钱又不知道怎么投的人。
是的,他们就是叫这些人傻子,可能你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还以为自己分析判断能力很靠谱。
一个接一个的套路,只是让傻子们深信自己的判断力超群,自己做出了睿智的决定。
当然也有做开发的聪明人又被做投资的当傻子玩了。
我不知道主播的名字Lee Gates是不是在影射另一个鼎鼎有名的盖茨,微软在营收高峰的时候一天能赚到的钱就是沃尔玛一年的盈利,是他绝顶聪明,还是让我们多付出了本来不值得的金钱?
我们疯狂追买苹果产品的时候,是不是为自己对教主的膜拜,多花了身为傻子才会花得冤枉钱?
肮脏的金钱。

生意就是生意,人天生就有追求利润的天性,《资本论》里面说,当利润超过百分之百,资本就敢杀人放火,把你我当成傻子来骗是不是还算温和呢?我们把盖茨乔布斯马云奉为成功的圭皋,我们有又什么权利去批判开发商股权投资人,甚至股票培训老师呢?

片中所谓的黑幕其实交待的很含糊,IBIS当然认为自己没错。我不就是打了个擦边球吗?南非的罢工如果顺利结束,矿业公司股票如期上涨,8亿投下去带来40亿的回报,你们还会说我是骗子吗?不是又要激动的膜拜我,把我当上帝吗?为什么你们就这么没耐心,这么冲动呢?

Lee Gates其实也很无奈和摇摆,如果不是和科尔的接触让他有了一点良心发现,他当然也是对的。电脑故障只是个借口,谁都应该知道,我只不过是强化了一下,为什么要来怪我呢。

良心发现可能是骗子们最后的救赎了,盖茨基金会每年捐出的数额也是巨大的。

而傻子们,砸门好自为之吧。

 短评

作为一名电视人,我关注的点是摄像大哥好体力,以及电视直播节目都做成这样就不怕观众流失了。与韩式的《恐怖直播》不同,凶手露面已经抹去了一半神秘感,不停叫嚣狂躁就是不开枪也只能说耐性够好,主持人与凶手从敌人变成战壕盟友,狗血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如一场精心策划的真人秀,看完继续打桌球。

7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三星半,的确有点像添加了喜剧元素的«恐怖直播»,短短九十几分钟剧情还算跌宕,虽有金融术语未有说教,几个老牌影星发挥正常。还行吧。

8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Jack O'Connell 在这部电影里太耀眼了,相比之下其他两个大牌的表现则浮夸而没有信服力。Jodie Foster 请了一帮好演员,又有预算,成品却是三线导演的水准……

9分钟前
  • Jin
  • 还行

剧情太随意了,某些讽刺不错。

12分钟前
  • Carf
  • 还行

简单总结:希拉里在好莱坞最厉害的支持者乔治·克鲁尼主演的年度桑德斯宣传片。

15分钟前
  • 阿拉斯加
  • 还行

朱迪·福斯特的电影总是这样,最终还是会变得平庸与缺乏激动。这部片子也是各种套路,一部很常态的好莱坞惊悚类型片,挺失望的

1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从故事到演技都非常浮夸和浮躁 以至于有一丝反讽的幽默 比如上街围观炸弹的人群 结尾处的恶搞视频 并未因为灌了鸡汤就集体献爱心的股民 不按剧本走的怀孕女友 从上到下没人真的懂高频交易的投资公司 事前胡说八道事后依然盲目狂热的媒体 很怕生活在这样的世界 然而我们就在这样的世界 不是吗

20分钟前
  • anewpig
  • 推荐

凯尔被击中后,让这场真人秀的围观者也就震撼了不到10分钟,10分钟一过,人们低下头继续进行自己的事情,毕竟大多数人都是精明的,再惨烈也和自己的人生无关.....就像结尾的恶搞视频,笑笑之后,谁还记得凯尔.....

22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恐怖直播,主持人和恐怖分子聊天周旋的节奏和紧张氛围营造不够,但觉得这种题材很棒。

23分钟前
  • 爱情海
  • 还行

“新闻编辑室”和“恐怖直播”嫁接出的流水线娱乐产品。寄望好莱坞讲述99%对1%的绝地反抗本身就是一个笑话。乔治·克鲁尼拼了老命,斯德哥尔摩欢迎你...

2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朱迪福斯特应该是个左派,其中Jack死前那一幕让我想起了哈内克《躲藏》里的割喉一幕,即便底层人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才能追求到一点点,甚至于施舍给与的,虚幻的平等。

30分钟前
  • 文西
  • 还行

尽管节奏把握的很好,但是漏洞百出的故事让观众根本紧张不起来

32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较差

不是不识货,而是货比货。没办法不想到《恐怖直播》,然而一比,好莱坞那股子小家子气就藏不住了,尤其是政治正确到无孔不入的地步。不乏刺激,但总的来说是爆米花水平的,要是没啥野心那也就罢了。

34分钟前
  • 爬行隧道
  • 还行

开始五分钟以为是大空头,后面才知道就是一恐怖直播,主持人和恐怖分子全程聊天周旋,但问题在于第一节奏感和紧张氛围营造远不如韩片(笑点倒是颇为密集),第二人物动机和转折都有些幼稚,总体一般

3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一场电视真人秀 看完 散场 因为再惨烈 都不过是别人的人生

40分钟前
  • 点金
  • 力荐

6/10。冲突表现是二元对立的变化:一开始主播与挟持者对立,要求讨个说法而经商人一直逃避,此时主播/挟持者共同与经商人对立。同样是刺破谎言心脏的故事, 朱迪福斯特对转换视角、激进节奏的空间感和机位调度上不够成熟,动作张力远不及[恐怖直播],直播跟进联邦大厅的高潮场景很有象征性却拍得平淡。

41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可能是意识到这个过于戏剧化的题材难以被很好地控制以及精细地处理,朱迪福斯特另辟蹊径选取了一个不同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走投无路而极端复仇的股民与跨国公司的金融诈骗阴谋两条线交错进行,中间填充的是福斯特借这一独特事件对美国社会普遍麻木而无意识娱乐的观察与展现,影片有着清醒的自我定位

42分钟前
  • JoshuaLi
  • 还行

如果买买买能救乔治克鲁尼的命,我一定全仓干!

44分钟前
  • 年逝
  • 推荐

sometimes 3星 但是每当我准备昏昏欲睡时 一个climax的出现让我倍感惊喜 黑色幽默元素很足 你以为是一部犯罪类型电影?其实是喜剧片 你以为是喜剧片?其实是揭露社会现实的类型片

46分钟前
  • 呆萌喵星人
  • 推荐

节目里乔治克鲁尼的那幅嘴脸,活生生的郎教授啊。不知道郎教授也被绑架的话,会不会这么勇敢。

47分钟前
  • 叶洲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