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爱情片葡萄牙/法国/德国/瑞士2015

主演:克里斯塔·法亚特,米格尔·戈麦斯,罗基里奥·萨莫拉,卡里托·科塔,路易莎·克鲁兹,奇科查帕斯,玛丽亚·吕埃夫,布鲁诺·布拉沃,迪纳特·布兰科,阿梅瑞科·席尔娃

导演:米格尔·戈麦斯

播放地址

 剧照

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剧照 NO.1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剧照 NO.2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剧照 NO.3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剧照 NO.4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剧照 NO.5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剧照 NO.6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剧照 NO.13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剧照 NO.14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剧照 NO.15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剧照 NO.16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剧照 NO.17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剧照 NO.18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剧照 NO.19
更新时间:2023-11-08 20:50

详细剧情

深受国际影坛瞩目的葡萄牙导演米格尔戈麦斯,继享誉国际的《金色八月天》、《禁恋》后,以长达383分钟的新作《一千零一夜》三部曲,呈现当代葡萄牙的众生相。首部曲《一千零一夜I:不安之人》以天方夜谭中诉说故...

 长篇影评

 1 ) 戈麦斯的魔法

尝试为米古尔·戈麦斯的这部鸿篇巨著做一下评析是困难的,一方面基于这位年轻的导演至今只拍了四部长片,另一方面,我们暂时还看不到第二、三部,也就不清楚还会有怎样的惊喜等着我们。好在,困难的存在将为我们的冒险增光添彩,值得冒险一下。

《一千零一夜》起始于导演对于葡萄牙现状的一个拍摄计划,在两起社会事件(造船厂关闭,导致工人失业;亚洲胡峰来袭,引发物种入侵危机)的引导下,戈麦斯想拍一部深入欧洲社会现实的作品,如同他在第二部作品《期盼的八月》做出的尝试。因而影片一开始,戈麦斯用声画分离的方式将镜头对准这两起事件在葡萄牙社会引发的影响,同时当事人以画外音的形式讲述自身的故事。直到导演戈麦斯本人落魄地现身于镜头中,向观众启齿此一拍摄计划的破产,导演与摄影师、录音师三人纷纷逃离。这种有趣的桥段自然是煞有介事的虚构,无非是为了引出下文庞杂的结构。

因此,为了给制片人一个交代,无奈的“戈麦斯”转而交互一份混杂着现实与虚构的幻想故事名录,以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为母体,将故事编缀进以天来编排的结构中,以此逃离未能继续完成拍摄面临的责难。山鲁佐德成为戈麦斯的化身,她为了逃脱国王的杀害开始讲故事,同样,戈麦斯为了逃避制片方的责难,以故事安慰对方。

这个鸿篇巨制就这样开始了。一旦起好头,框架打利索,故事就可以一个个放进去。不得不说,戈麦斯极其聪明地找到了将自己的观察、思考、幻想等天赋放置进这一容器中的方式,“一千零一夜”无疑就是绝佳形式。戈麦斯得以在故事中嵌进故事,让故事中的人物再讲故事,层层嵌套、并置,进而发展出一个万花筒般的结构,而这正是我们所看到的第一部《不安之人》的样子。

《不安之人》以三个标题“勃起的男人”、“公鸡与火焰”、“高尚之泳”讲述了远多于三个的故事,在每个大故事下又嵌进了小故事,每一个故事的讲述方式、风格均有不同,但都是以虚构的“山鲁佐德”的画外音起始,以获得结构上的完整性。

我们可以发现,戈麦斯的天才并不是一蹴而就,其所采用的叙述方式、影像风格在其前几部作品中都能见到。尤其在其处女作《你值得什么》中,已经预见将在《一千零一夜》中出现的微妙有趣的风格。当其他新导演在艺术上越走越远的时候,戈麦斯返璞归真地在处女作中回归到童真的玩味,通过声画之间的关联处理、人物的扮演来完成故事的讲述,童趣与想象力显露无疑。此点与《不安之人》第二个故事“公鸡与火焰”中嵌进的爱情故事不谋而合(杰·米瑞尔与女友的故事),所不同的是,在这里通过儿童扮演成人完成了故事的讲述,在《你值得什么》中则是由成人扮演儿童。

这种变形的价值在于,能让戈麦斯的“童趣”得到充分发挥。同样可以见到的是在第一个故事“勃起的男人”中,当这些高高在上的权贵都因为神奇药水而重焕生机之时,不雅的“勃起”登上了大雅之堂,让人啼笑皆非。或者在“公鸡与火焰”中,公鸡的预言本领和发声,将现实与虚构、传说与当下交汇于一起。

虽然第三个故事“高尚之泳”与前两个故事相比,显得正式,是以非常纪实的方式,让普通民众在镜头前讲故事。但多少也带着戈麦斯第二部电影《期盼的八月》所采用的风格,与《不安之人》一开始的纪实镜头一样对准了葡萄牙社会现实,以此折射出在全球化趋势业已不可抗拒的前提下,地区的种种现状。我们期待戈麦斯在第二、三部中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2 ) 观影日记

胡蜂、船厂、导演的不安和被审判,开篇太有新意了。超出能力所及的范围的欲望只能是贪婪的表现。吐槽民选都是要么不得罪人所有人都选,要么都不满意全员十叉。公鸡票数好多啊,民心所向。夜晚鸡叫配合着新市长的就职,夹杂着所谓中国皇帝一句诅咒而带来的火灾消防车的车笛声。公鸡想是智者也是先知,时刻提醒市民厄运的降临。神奇的浴场部分,主角路易变成了蒲松龄,但听到的事并没有多么出奇,社会的不正常造就了我们以为这就是正常之事--失业,平淡琐碎,不论还坏。倒计时后画风突变。神奇的浴场是自由的浴场,没有束缚,死去的鲸鱼爆炸后,沙滩上出现了奄奄一息的美人鱼,这种怪诞的事并没有出现很大反响,与三位失业者所讲的故事的出奇形成对比。

 3 ) 讽刺意味和南欧人的幽默感

能在大银幕上看到2015年首屈一指的作者电影,对影迷来说,实在是最幸福的事,尽管由于时间关系,我这次在香港只看了这个三部曲里的前两部。此前难以猜测这位葡萄牙导演出的什么牌,究竟会把家喻户晓的神话《一千零一夜》用何种面目重新展现。所以当看到开场在码头的粗糙纪录片场景都有点傻眼了,乱入的错觉自然免不了。其实第一部里的引子相当不俗,以白描手法充分交待了整个时代背景,那便是经济危机下的葡萄牙社会环境,紧缩政策对平民百姓的冲击。引子部分的声画错位很有意思,戏谑的实验味道令我无端想起法国新浪潮Agnes Varda和Chris Marker的作品。

导演依旧采用《一千零一夜》里的经典叙事手法,故事里套故事的讲述很有吸引力,再加上那种讽刺的幽默感,令我印象深刻,感觉跟导演前作《禁忌》大相径庭。《勃起男人》这个最搞笑,全场此起彼伏的笑声足以证明,然而过于浅显直白的寓意稍微逊色;《公鸡与火》这个有点意思,里面套着另一个青涩的三角爱情戏,针砭时弊的角度相当巧妙;《渡海泳》那段最枯燥,完全是引子部分的纪实风格,这段让我小睡过去一阵,赶在最后鲸鱼爆炸前醒过来。过于直白的寓意也是令作品失去部分魅力的缘由,尽管这个鲸鱼的场面挺有诗意的。

 4 ) 叙述生活的虚构之美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幸运儿与脱身术(来自豆瓣)
来源://movie.douban.com/review/8640855/


《一千零一夜》成书于公元9世纪左右,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合集而成,是最早使用“故事中的故事”这种包孕连环的叙述方式的小说。故事的框架来自于国王山鲁亚尔将出轨的妻子杀死后,每日娶一少女,过夜后便将其处死。大臣的女儿山鲁佐徳为了终止这种杀戮,决定献身国王,并每夜为其讲述故事,一共讲了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不仅在写作手法上繁复多样,使用了诸如诗歌赞美,宗教祈祷,谜语,以及陈述评论等方式,而且使用了大量“戏中戏”的结构,山鲁佐徳讲述的故事中的人物还会讲述另一层的故事,从而形成一种故事陈述的嵌套结构。

米格尔戈麦斯2015年的新作《一千零一夜》三部曲(《不安的人》,《凄凉的人》和《迷醉的人》)并不是直接改编《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而是依托于《一千零一夜》这种繁复的嵌套的叙述方式,使用大量戏中戏的手法,展开了经济危机后葡萄牙的社会人文景貌。在开篇的字幕之中,导演便声明电影中的诸多故事发生于2013年到2014年七月的葡萄牙,戈麦斯连同两个编剧从记者手中收集新闻材料,并汇总改编拍摄成片。电影的第一部《不安的人》以纪录片的方式开始,描述了葡萄牙制造业的困境(造船厂的倒闭和大量失业),农业的困境(胡蜂的入侵造成大量本地蜜蜂死亡),以及导演自身的困境(庞大的拍摄计划)。造船厂的倒闭暗示了濒临崩溃的国内经济现状,而胡蜂入侵暗示了外来势力对葡萄牙本土经济的蚕食。面对胡蜂入侵,消防人员却置之不理,则暗示了国内政府体制对外来势力的坐视不管。这段纪录片从两个方面陈述了葡萄牙的经济危机,而身陷囹圄的导演无法摆脱自己的创作困境和经济困境,于是讲述起《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框架。这依托现实纪录的叙述,便是电影本身的第一层母体,导演试图超越于《一千零一夜》之外,从现实进入虚构的入口。

影片的第二层叙述便是《一千零一夜》的自身框架,王妃山鲁佐徳为了终止杀戮,而向国王每夜讲述故事。此后,三部曲每一部分别讲述三个故事。那些由山鲁佐徳讲述的故事构成了电影的第三层叙述,也就是电影的叙述主体。然而在第三部《迷醉的人》的开始,电影重新回到第二层,描述了山鲁佐徳不堪重负,决定逃离国王,在自我放逐了一天之后,被父亲重新召回宫中,继续为国王讲故事。因此这无标题的一段,不仅是导演对《一千零一夜》的解构,而且成为了“故事陈述方式”的转折点。

在《不安的人》与《凄凉的人》之中,山鲁佐徳的故事叙述方式遵循“一夜一故事”的原则。 针对葡萄牙经济危机,《勃起的男人》讽刺揶揄了葡萄牙政府乞求国外财团的经济援助,披露了葡萄牙“提高税收,减少财政开支”的紧缩政策完全由国外财团和国际银行操纵,而这些上层阶级只会无知的享乐。而《公鸡与火焰》之中,葡萄牙的国家象征,一只能够预知灾难和厄运的公鸡,只因为公鸡打鸣太早,却要接受愚昧的政府机构的审判。同时进行的市长选举,不仅表现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而且揭示了泛民主政策的弊端。而在《公鸡与火焰》之中,导演戈麦斯则开始了第四层的叙述,在这插入的一段小故事中,公鸡讲述了一个涉及三角关系的爱情故事。《不安的人》最后一则故事《神奇浴场》则又回到经济危机问题,在民众的层面多角度的描述了人民困苦的生活。戈麦斯通过采访对话的方式展开了第四层陈述,包括《第一件奇事》中描述的严重的失业问题,《第二件奇事》中描述的政府救济政策的失败,以及《第三件奇事》中民众面对贫穷的精神焦虑。《神奇浴场》中大量运用了影像隐喻的手法,搁浅的鲸鱼爆炸,从而美人鱼可以破腹而出,而这重获新生的美人鱼却在沙滩上绝望的拍打着尾巴,无处可去。无处可去的面对死亡,这就是葡萄牙人民面临经济衰败的绝望生活,而这种绝望氛围则悄悄的带我们进入到第二部《凄凉的人》。

《凄凉的人》依然延续了上一部“一夜一故事”的陈述方式,然而无论从故事本身,还是影像风格都越来越远离纪录风格,而追求一种虚构的艺术化效果。《桑特里普的逃亡传闻》中,一个杀死妻子女儿的老人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在荒野里生存了六个星期。导演利用了阿涅斯瓦尔达的《流浪者》中“新浪潮”的手法,描绘了这个孤独的流浪者荒野求生的艰辛。由此,一个杀人犯被塑造成一个普罗米修斯一般的反政府英雄,而戈麦斯也完成了一部私人化的反英雄主义的个人史诗。如果说“新浪潮”手法依然是通过虚构来抚摸现实,那么下一个故事《法官的眼泪》则完全是抽象的戏剧化的,这个故事遵循着经典的戏剧章程,一步一步的推进情绪直到高潮。通过一场审判,一个罪恶牵连出另一个罪恶,一个恶人指认出另一个恶人,在这个病态的社会背景下,每个人都背负着罪恶,而每个人都无能为力。

《凄凉的人》的最后一个故事《迪克西和它的主人们》则是通过一只狗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小区中人们的日常生活。脱离第二个故事悲沉的气氛,戈麦斯在这个故事中试图寻找一种悲喜剧的成分,从而将一种虚构的飘渺的喜剧成分融入到简约的忧郁的戏剧之中,从而通过一个居民小区构建一个微缩的葡萄牙社会景观。这个故事使用了类似于散文的表现方法,没有给予核心的叙事中心,而是白描出一副生动而苦涩的生活画卷和人们的日常百态。戈麦斯利用狗作为媒介达到第四层的叙述,包括“15楼D座的鹦鹉”, “11楼A座的孩子可以看到B座的小洞”,“14楼A座的夜橱”,“D座与E座之间的风”,“9楼F座的返遣”和“15楼B座的巴西女人”。这个故事中,戈麦斯的影像着重于景观的再现而达到一种情绪化的渲染,通过众生相的描摹而达到一种交响乐式的复调结构。这个故事类似于《禁忌》第二段中的大量独白,影像本身缺乏叙事的内因与动力。因此戈麦斯通过画外音,山鲁佐徳的旁白,来推动叙事进度。然而在第三部《迷醉的人》之中,山鲁佐徳的旁白完全被字幕代替,由此依靠语言的叙述方式则完全被书写的方式所代替。

如前文所述,《迷醉的人》的第一部分重新回到电影结构的第二层,戈麦斯利用公路片的类型方式描绘了逃亡中的山鲁佐徳以及她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暗恋她的潜水者,繁衍200个孩子的男人,一个身世坎坷的小偷和充满孩子气的风神。山鲁佐徳逃亡的古波斯湾群岛糅合了现代的无政府主义文化潮流,仿佛是古代游牧文明和现代嬉皮文化的互文相关,山鲁佐徳可以尽情的嬉笑,歌唱,性爱,没有约束也没有焦虑。然而她的父亲最终还是把她带回了现实,并提点她对于故事陈述的可能性和不朽性。于是,山鲁佐徳回到国王身边继续讲她的故事,然而她的陈述方式却有了关键性的转折。

从前两部的陈述方式来看,作为电影主体的第三层依靠山鲁佐徳“一夜一故事”的方式不断推进,故事之中也存在着进一步的套层关系,进而达到第四层的表达空间。但是回归后的山鲁佐徳不再每天寻找新的故事来讲述,而是一直讲述同一个故事《迷醉燕雀之歌》。这个故事是戈麦斯拍摄的关于训鸟人的纪录片,一群居住在里斯本郊区的训鸟人,他们捕捉燕雀,训练它们歌唱而进行比赛。戈麦斯在纪录片的底蕴下,插入虚构的部分和神话的部分,由此这个故事有着《神奇浴场》类似的气质。同时,对诸多训鸟人的生存境况描写,对繁杂的训鸟过程的纪录又类似于《迪克西和它的主人们》所构建的微缩社会景观。这是一个直面生活的故事,同时又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故事。因此,山鲁佐徳发现她不需要绞尽脑汁的寻找各种猎奇故事,她只需要陈述生活,陈述这个无奇不有却又平淡无奇的生活,她就可以一直不断的讲述下去。

《迷醉燕雀之歌》中间也被另外一个故事打断,《林暖》讲述了一个来自中国的大学生在葡萄牙的爱情和友谊。这个插曲仿佛是训鸟人叙事上的断裂,却是训鸟人情绪上的延伸,这好似一个人讲着一个主体故事,突然故事中的某个节点让他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他就插播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林暖》看似平行于《迷醉燕雀之歌》属于第三层的叙事结构,却是《迷醉燕雀之歌》情绪上的延展。《林暖》的影像属于第四层的叙事,展现了一次罢工游行,而声画分离的中国女孩的独白构成了第五层的叙述,也是本片最深一层的结构。这次游行或许是女孩提到的那一场让她遇到情人的游行,或许不是,但画面所呈现的迷乱与不安,衬托起女孩故事中的孤独与黯然,从而在声画分离的影像中达到一种内在情感的统一性。

戈麦斯从纪录与虚构的纠缠交错开始,最终又回到纪录与虚构的相互渗透,从割裂的拼盘式的故事陈述开始,最终达到了连续的无休止的对生活的再现与观摩。戈麦斯本片合作了阿彼察邦的摄影师,难免引来对两个导演的对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是将东方的神鬼世界将现实世界完全融合,通过直面神鬼人共存的世界,来探讨人物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割裂时所造成的精神困顿,而在新片《幻梦墓园》中试图将这种断裂引入社会层面进行揣摩。而戈麦斯则是通过对真实的现实世界的纪录,再利用虚构成分将纪录真实部分进行加工改造,从而拷问严重的社会问题。本片中,戈麦斯不仅回到他《金色八月天》时期将纪录与虚构矫揉混合的导演倾向,于此同时将一种富有神话色彩的影像碎片深深的植入到现实主义的故事之中,从而复苏了《禁忌》之中那种静谧神秘的影像风格。并不仅仅如戈麦斯的字幕所言,《一千零一夜》不仅描述葡萄牙悲哀的社会经济现状,它更是通过艺术文本的套层结构,构建倾诉者与聆听者,或是影像媒体与观众,两者之间的和谐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体现在倾诉者对于文本的描绘与聆听者对于文本的理解需要达成某种共识,这种共识可以超越现实主义层次中对真实生活的纪录,而通向一种超现实主义层次中对生活虚构后的神秘之美。

原文刊于《虹膜》

 5 ) 不安之人

如果说有哪部电影连评审都看不下去却还不得不说它是神作,并据此颁发导演电影大师之冕的,那就是这部381分钟,由葡萄牙著名导演米戈尔戈麦斯所拍摄的《一千零一夜》。 这部6个多小时的巨无霸电影被迫拆分成了三部,以免观看者体力不支倒地而亡。反正我在这三部曲里昏睡过去过三段,所以本影评只负责评论没有昏睡的部分。 片头字幕说“非改编自《一千零一夜》”,所涉故事为2014年葡萄牙国内新闻,信息不完全对应,需要自行想象。但是导演出于整体结构的考量,还是刻意地放入了山鲁佐德的人物故事,那种山寨COSPLAY,完全没有复刻出古巴格达的风情的拍法让你明白用一千零一夜里的原型就是一场敷衍。其实也可以完全不用。但是这对于导演想要将葡国2014年的重大新闻进行串烧似乎少了条线索,于是,米戈尔从世界文学里找出了一个著名的说书人山鲁佐德,那个每天每夜靠讲故事保住项上人头的传奇女子。 好吧!山鲁佐德就是米戈尔,他用辛辣的电影向这个世界权力的拥有者们讲述他们制造的荒诞世界里的故事。只是这部电影通常的观者都不是电影影射的政客和银行家,他们那么忙,哪有时间看这讽刺自己荒诞滑稽的艺术作品。除非哪天它变得像梵高的画一样变成一串天文数字,他们或许会附庸风雅地了解一二。 这部电影就像第一部“不安传说”结束时那条躺在沙滩上突然爆肚的鲸鱼,在死亡的巨鲸身上吐出美人鱼,这正是从污糟的现实里长出恶之花的意思。 不安传说尤为精彩,开篇破产的船厂和到处肇事的马蜂窝事件让导演无从选择,弃导筒而逃。他突发奇想,要将看上去不相干的荒诞故事放在一起和观众们谈谈。这故事就从欧盟的银行家们的债务谈判开始。三部曲里的故事其实都基于这个前提,葡国人在2014年遭遇了金融危机。这段故事有一个耸动的名字,勃起的男人。巫师说,银行家和政客都是一群阳痿的男人,需要他提供的壮阳喷剂,阳痿而冷漠的男人们因为勃起而突然变得对世界充满了爱,但是问题很快来了,他们发现勃起一直下不去,巫师告诉他们,他解除壮阳喷剂的药方很贵的,需要用亿万欧元购买,于是银行家和政治家们找到了一个结余的方法,缩减公务员开支,这个万灵招让大家皆大欢喜。现实故事成功变成魔幻寓言,言语交锋,火花四射,非常睿智。 第二个还是政治笑话,公鸡与火,一只被邻居投诉本该处死的公鸡突然变成了小镇英雄,人们宁肯投它的票而不投给人。第三个故事“高尚之泳”里本来作为私人健身的项目变成了一群生活愁苦的工人的集体活动,抱团取火变成了抱团游泳,生活还是要继续,何以解忧,唯有冬泳。 第二部“荒凉传说”里,第一个故事是逃亡者的故事,食极不肥的杀人逃犯在家乡的山林里惬意地生活着,甚至一度和三位熟女玩4P,吃烧烤,然后再将她们杀掉,警察无能,一直追他不到。这个没心没肺的杀人狂最后在自己家里落网,警车接走时,村民们举牌为他送行,将一个罪犯当作英雄,只是因为他与政府作对,成功逃亡这么久,政府太无能。民众的态度正如照妖镜,谁才是他们最讨厌的人一目了然。 第二个法官的眼泪,开篇画面一对新人初夜的画面尺度大开,女儿感谢妈妈一直的守护,并称自己获得了完美的人生。女儿的初夜却是妈妈身为法官的审判夜,因为一桩租户私卖房东家私的事件,牵扯出房东恶意暴打120急救电话事件,急救电话受阻导致一桩偷牛祸事发生,偷牛事件牵扯出牛贩子和欺诈她的幕后老板,再由幕后老板揭发出因为金融危机生意失败的中国商人,中国商人淘汰的生意鼎盛时期找的十几个情人揭发他为了省饲料钱,将牛赶到村子里偷食,整个乌龙事件荒唐透顶,多米诺骨牌式的故事叙述方式,舞台戏剧的表现形式,只能贴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标签,令人叹服。故事结尾,被法官妈妈不幸而言中的黑人女仆替代女儿服侍着其新婚的丈夫。死守着处女之身,好不容易获得的幸福迅速化为泡影,完美法官妈妈的经验判断不敌现实的黑色幽默。 小狗迪西如同一个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天使,在三家人里流转,目睹主人的生活,不敌金融危机的,或被迫搬迁或被迫自杀,人们的生活每况愈下,小狗却兀自天真。比照之下,人不如狗啊! 第三部“着魔传说”是全篇里最冗长沉闷的,通篇除了开始时山鲁佐德为了找故事灵感逃离皇宫,在海岛鬼混,其余都是关于一战以后,葡国某地人口锐减,养成了养鸟找乐的闲暇娱乐活动的记录片。这乐子里包括捕鸟,养鸟,训鸟,比鸟,样样都有讲究,就像英国人养兔子比赛,中国清末遗老斗蛐蛐,人们都在说鸟儿们已经不如以前会唱歌了,歌还是以前的鸟唱得好。养鸟的老人最后偶遇他的风精灵,但是落在捕鸟网里的风精灵连人都不如,兴不起风,作不起浪,一副衰朽的气象。精灵在故事中出现过多次,在《一千零一夜》的原故事里,精灵帮助人们提供人所不能的超能力,在米戈尔的电影里,它们只负责捣乱。 着魔传说中任性地穿插了一段警察游行的故事,中国少女的独白,讲出与警察大叔的不伦之恋以及与一位公爵夫人的友情,这段故事将葡国曾经殖民澳门的历史引出,似乎对今天中国的经济崛起充满怀旧的惆怅。葡国是不是像米戈尔的电影一样对中国怀揣浓浓的情意结呢?自2011年长江三峡集团中标收购葡国电力21.35%股权开始,葡国人对中国投来的目光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所以你在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到一个山寨版失恋的中国皇帝骑着马感叹:“这是我的伤心之地,让一切尽毁吧”,一个中国商人做葡国牛肉国际生意导致了葡国租客卖房东家私。这些故事背后的中国仿佛一只无形的手,与欧洲的银行家政客们一起制造了葡国人在金融危机下生存的乱相。 这部电影杂糅了纪录片、舞台戏剧、剧情电影多种形式,将伍迪艾伦在《安妮霍尔》里开创的幻想世界直接嫁接进剧情发展的方式发扬光大,荒诞的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无缝对接,观念表达直观直接,画面充满了梦幻感和仪式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超现实版超长版的《荒蛮故事》本应该讲够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米戈尔只讲到500多天,还差很多,是不是意味着这个一千零一夜的梗还会延续下去?毕竟,这种社会新闻和荒诞的乱相每一年不都层出不穷吗? 这让我想起《一千零一夜》里著名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芝麻,开门!于是污糟的现实向米戈尔打开了它通往艺术宝库之门。

 6 ) 带着我的一缕乡愁,此致敬礼

过年坐动车返回时,一闪而逝的群山、村镇与其中的人影,突然让我念叨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乡,每个人也只有一个故乡,渺小的个体,永远不能占有大地的全部,只能是现实的过客,这多少让人有点悲伤……虽然家乡的遗存在消失,但每个人心中的故乡始终还会存在。奔驰在大地,不能载着故乡远行,却能让我们感慨每个人的故乡及思考乡愁的意义。我们为何要离开家乡走向远方,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当年的李白、杜甫和苏东坡都以不同的形式“天问”过。是的,时间的寒光,总是一闪而过,不会留下一丝温柔的印痕。

我们永远无法面面俱到,却能眷顾伤痕累累的心灵。生存与尊严,谬误与造孽,总是如影随行。与其说这是来自于现实的磨砺,不如说这是对心灵的拷问。因而,如何将苦不堪言的荒唐现实,融入美妙的光影,想必这是让多少电影导演都绞尽脑汁的事。米古尔·戈麦斯做到了。他的《一千零一夜 第1部:不安之人》(2014),作为三部曲的首部,的确热辣非常,让人大开胃口。既然现实不可更改,还不如尽嘲讽之能事,好好地幽默一把。当然,这非简单地挖苦和搞笑,而是如丝的绵密与大手笔的机趣,非一般导演所能及。

虽不能下结论说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新形式电影,但足可媲美任何现代探索性的光影。电影的形式感,其实很重要,只是说形式不能喧宾夺主,不能有形无实。流于形式的电影当然是令人生厌的。而形式感与内容能够相得益彰,影片的独特质地也就会显现出来。如同导演之前的《禁忌》,既迷惘又静谧。一个遍地残存火山印迹的岛国,窘困之中,岛民繁衍生息之际,仍弹奏着属于他们的音乐篇章,这是她在葡国所看不到的自然景致和人情况味。这是心灵的净化,也是吸引女护士一再驻足的魅力所在。

在《一千零一夜 第1部:不安之人》中,前奏序篇即化了半小时,阐述维亚纳堡船厂倒闭所引发的风波。风生水起,工人失业,生计不保,政府无所作为,却夸夸其谈,为过往的错误政策极力辩护。祸不单行,从亚洲而来的胡蜂正大肆入侵,到处都是马蜂窝,消防人员疲于奔命,搅得养蜂人寝食难安。葡萄牙是否真有来自亚洲马蜂的袭扰,还是一种引喻,不得而知。但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足以让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感受到了不安及压力,抑或郁闷难消。只是不顾一切的发展与崛起,自会恶性循环,随着时间的推进,弊端将一点点地暴露。无可挽回的痛感,如远去犁铧般刺亮,这必是迟早的事。

维亚纳堡小镇的经济不景气,居民饭碗不保,胡蜂肆虐,这是巧合,抑或人为,只有天晓得。每艘经工人建造的巨轮入海,都留下了乡愁与愤怒。如同漂亮的胡蜂窝,完美的球形,却要狠蜇女人饱满的乳房。自称残废无能的导演现身说法,论及自己拍摄电影的波折之路,愁眉苦脸地说,抽象思维让人头疼,一部电影只能实现一个野心,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我们生活于同一个国度,没有谁真的关心他人瓦上霜。“问斩”之际,导演希望通过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以撤销对他的判决。

清脆又动听的吉它声,仿佛荡涤着现实人们心间的尘埃,但终究发现只是徒劳。导演声称这决非对《一千零一夜》的改编,只是借助这个形式而已。电影的基本素材成型于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这一年之中,葡萄牙所发生的经济危机,如同2015年希腊那样的惹人刺眼,让欧盟这个大家长颇为头痛。但天方夜谭仅仅还是个开始,美丽的皇后雪哈拉莎德在被杀头之前,必须向那位暴君日夜絮叨好听的故事。讲个好故事又谈何容易。

影片分三个章节,分别讲述三个各自为“政”的故事,又间接与整个经济大环境紧密相关。其实所有的人事都与经济衰退相关。第437夜“勃起的男人”,将镜头对准总理、大臣及操控经济的企业巨头们,他们为萎靡不振的经济“把脉问诊”,却要为自己萎缩不举的“小老弟”大伤脑筋。同游之际,得到高人指点,个个乐开了花,因为个个坚挺非常,但日复一日的金刚不倒,已成了一桩大麻烦。毕竟肿胀不消的滋味是吃不消的,也足以致命的。

如何熄火施救,让“小老弟”回归常态,遂成了会议的首要议题,其它都是扯淡。人民的疾苦早已被抛得九霄云外。当权者就是这样被自己的无聊与庸常给雷倒。勃起是一个问题,如同他们起初笑谈的“你一直不说话,你也一直不举,你太久让老婆未浴甘霖了”。一旦真的性致勃勃,要让它彻底萎下去,却是太难,太难了。形同经济,紧缩与通胀都是一个老大难,不置可否,也就不用探究下去。但故事还得继续。否则,美丽的皇后命将不保。

第2章,“公鸡与火焰”,第445个夜晚,只因公鸡打鸣提前了,女邻居控告扰乱了她的睡眠,必须将公鸡“问斩”。公鸡家的女主人却不当回事,她说哪家的公鸡不打鸣呢。作为雷森迪肉店老板的家的女主人,毫不示弱。伴着悠扬的手风琴声,人们希望放过公鸡一把。但在法庭上,法官冷冷地问及笼子里的大公鸡,如果你说一条提前打鸣的理由,我们就放了你。公鸡马上打鸣地说,之所以我提前打鸣,那是因为我预测到灾难即将来临,但你们人类听不懂我们动物的语言。潜台词好像在说即便我说了也是白说,因为你们自私的人类是愚蠢的。

果不其然,灾难如期降临,小伙子桑德拉生怕女友卡塔里娜跟桑格尔好上,就想出每晚点燃一座山头,让整座山峰都为卡塔里娜燃烧,雨水都无法阻止,这是嫉妒的爱的火焰。身为女消防员的卡塔里娜却要为日日扑灭山火而疲于奔命。她的确感受到了桑德拉的炽爱,最终她跑进快餐店痛快地跟桑德拉相拥。原来公鸡打鸣与火焰就是如此紧密地相关,这足以说明,每一个人都潜藏着人生不安的因子,只是遭遇不同罢了。

第3段,“神奇浴场”,第453个夜晚。好心的中年男人路易在暗无天日的阴沟里听从了女医生的嘱咐,必须每天记录下自己的生活点滴,这样有益于他的身心。日记好写,但日子难过。因为身为工程师的路易患有心脏病,刚离了婚,与女儿玛丽亚相依为命。他爱冒险,喜欢游泳。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在新年的元旦举办“神奇浴场”万人游泳盛会,他希望那天有一个好天气。但他得找人讲述自己“神奇”的人生,便于细致记录。前后的三个讲述者,无一不在倾诉他们过往人生的艰难和苦难。虽然他们都已失业,但他们依然乐观旷达。诉苦很容易,但苦日子中还能保有一颗自在与开心,却是难得。

间中,海边巨鲸冲上岸边,不知何故,也不知死活,却发生自爆,惊骇异常。原来动物也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自杀可能。2014年1月1日终于来临,万人赤裸地奔向水浴场,方向不明,无寂无声,如同“哀莫大于心死”,但路易的画外音出现,他“希望2014年一切顺利!带着我的一缕乡愁,此致敬礼!”这只是383分钟的125分钟,故事将继续,美丽的皇后的动听讲述不会就此打住,因为生命高于一切。那就让我们静心等待吧,

2016、3、22

 短评

戈麦斯的这套野心之作,可以算得上是一套杰作,导演用自己的诗意、怪诞和黑色幽默来承载现实之重,拍经济危机中破败的葡萄牙。整部电影是结构和形式非常的复杂,或者说花样翻新,尽管故事都很绝望,却又被导演赋予了喜剧的内涵和悲悯的情怀,它们的重点都不是讽刺,而是赞颂人们的智慧。★★★★

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BIFF 2015/10/09 13:00@ CGV centum city 2

5分钟前
  • toolass
  • 还行

自由畅快,表现方式不拘一格。故事里套着故事,传说与现实穿插,奇谈与寓言交织。首部略为散漫,期待后续要讲的故事。

10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还行

2016,单于电影会

11分钟前
  • VIC
  • 还行

戈麦斯今年戛纳长达6小时的鸿篇巨制,套用“天方夜谭”的故事结构讲述当代葡萄牙的社会风貌。第一部宛如今年希腊的预演,展示了被财政紧缩搞到民生凋敝的混乱、麻木和绝望。首尾呼应的纪实手法粗糙但有冲击力,最后的鲸爆就像是为老殖民帝国敲响的丧钟~

1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葡萄牙电影已经看了一周多了,这是第一部让我感觉有趣的电影,对于魔幻现实主义一直很偏爱,即使拍的没那么顺溜,也觉得很有趣。电影的片头,导演用了声画分离的手法把船厂倒闭与胡蜂肆虐结合在一起。正片开始时用了大量荒诞的手法来讲故事,比如:非洲魔法师、下半身思考的政客、会说话的公鸡、迷失森林的中国皇帝、鲸鱼诊所、像极了一场乱哄哄的闹剧。电影虽然很难看懂,但是能感受到导演想表达什么,他用一种“天方夜谭式”的黑色幽默来影射当时葡萄牙的经济危机,民生凋零,从上至下的麻木与绝望。很喜欢最后那场“鲸爆”,像极了压抑已久的“错误制度”被粉碎。

20分钟前
  • 吉卜赛人
  • 推荐

观影过程中产生了信息接受障碍,感觉看了个寂寞

23分钟前
  • 子弹飞越大吉岭
  • 较差

葡萄牙版天注定。

27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C

29分钟前
  • 弓长忄享
  • 较差

葡萄牙当代史诗寓言,辛辣的讽刺与巧妙的象征,无论内容还是形式,戈麦斯的野心都太大,第一部尚可,看接下去的两部能否来个大串联成大师杰作~

33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勉强及格。葡萄牙电影真是古板的举止有个俏皮的心,加了很多随性的技巧。前半小时画外音讲船厂故事加导演自述,第一段政客屌中巫术靠紧缩政策募经费化解,第二段最复杂,混选举公鸡官司中国诅咒少年情狂,第三段偏弱,奇事和失业的反讽弱,鲸鱼爆炸等场面也撑不起来。演员对镜自我介绍之类很萌啊

36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拜托,你以为你是帕索里尼吗?借古讽今展示当代众生相,有了一个明显的意图,却做不好结构,海滩的故事简直犹如裹脚布一般长,一部每况愈下的电影,开了一个雄伟的头,然后逐渐阳痿下去。有一些有趣的段落,鬼神与人类在生活中的交错十分日常,但是越发变成了抖机灵。

41分钟前
  • Medea
  • 还行

葡萄牙的电影基本看的没头没脑的

44分钟前
  • 文休
  • 很差

借神话的叙事结构表达对葡萄牙财政危机的关注,一组组隐喻试图用非现实的渠道抨击社会的不良运转,开头清理胡蜂与造船厂倒闭就构成了特别有意思的关联,全片皆是这种交叉叙事的形式,让观众得以对故事保持兴趣,可惜整体魔幻元素还是太少,唯有搁浅的鲸鱼炸裂一段满足了视觉上的猎奇感。

46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看了一小段 感觉还行吧

49分钟前
  • ᠴᠣᠭᠲᠤ🔒
  • 推荐

这些女孩祈祷了多少回,叹息了多少回,伤心了多少回,才写下哪怕最简单的诗句

53分钟前
  • angelOS
  • 还行

导演一刻不停想要嬉皮笑脸扯一扯那些严肃的社会问题,把船厂倒闭搅和着胡蜂入侵说得有板有眼,而让正片的官商用下半身思考、公鸡该不该判死刑这些整成像是夜谈又极其讽刺的内容,其怪诞不容小觑。

58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还行

准大师的感觉

1小时前
  • lcsun
  • 推荐

新娘若将故事讲成这样,早被国王砍了,一天也不会活得下去吧。葡萄牙风景纯美,但实在对荒诞的故事理解无能,那些絮絮叨叨能称之为故事吗?导演编剧是在谩骂他们的当权者吧?

1小时前
  • 天意幽草
  • 较差

声画分离。一个导演的创作之痛,他出镜只是为了逃逸到镜头之外。25分钟后,进入正题。有点布努埃尔超现实主义的感觉。

1小时前
  • Eco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