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剧情片美国2021

主演:尼克·罗宾森,亚历山德拉·希普,吉米·辛普森,杰森·克拉克,保罗·布特,达里尔·布里特-吉布森,丹尼尔·戴维·斯图尔特,亚历珊德拉‧瑞秋·拉贝,肯尼斯·米勒,凯蒂·阿赛尔顿,David DeLao,贝丝·贝利,Mark Sivertsen,Jennifer Yun,威尔·罗普,梅格·史密斯,崔维斯·汉默,保罗·沃尔特·豪泽,麦克·米勒,罗莉凯恩,Phil Burke,赛丽·罗杰斯,罗德里戈·罗哈斯,斯科特·武田

导演:Tiller Russell

 剧照

丝绸之路 剧照 NO.1丝绸之路 剧照 NO.2丝绸之路 剧照 NO.3丝绸之路 剧照 NO.4丝绸之路 剧照 NO.5丝绸之路 剧照 NO.6丝绸之路 剧照 NO.13丝绸之路 剧照 NO.14丝绸之路 剧照 NO.15丝绸之路 剧照 NO.16丝绸之路 剧照 NO.17丝绸之路 剧照 NO.18丝绸之路 剧照 NO.19丝绸之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45

详细剧情

  尼克·罗宾森、杰森·克拉克将主演犯罪题材新片[丝绸之路](Silk Road,暂译)。本片由蒂勒·罗素([耻归故里])执导,根据大卫·库什纳发表在《滚石》杂志的文章《丝绸之路的僵局》(Dead End on Silk Road)改编。文章讲述黑客、毒贩罗斯·乌布里希特经营着一个庞大的网上黑市。本片将聚焦乌布里希特以及决心搞垮这个年轻主脑价值10亿美元帝国的缉毒员间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四个版本比较后的体会

去年因为《失落的卫星》入坑这个系列的纪录片,其中有四个版本:1980年NHK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一直拍到罗马,其中在中国境内的拍摄获得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作为回报,央视获得了中国段的拍摄素材,重新剪辑产生另一版本。 2005年NHK再度携手央视,这次央视派出了自己的拍摄队伍,双方在中国境内相同的行程中分别拍出了自己版本。此后NHK再次一路向西拍到中国境外,只是这版的中国境外部分风格突变,成为一部以亚欧各种内部民族矛盾为主题的时事纪录片。 四个版本给予观众四个维度的比较视角:丝绸之路上不同地区文化比较,每个地区古代与当代比较,每个地区1980年与2005年风貌比较,对中国境内同一风貌的中国视角和日本视角比较。 比较后的几点体会: 1. 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尤其是中西亚,在古代远比当代开放、包容、繁荣;

2. 1980年镜头里中国境内各地区还是在很原始的农耕游牧状态,青山绿水民风淳朴;2005年镜头里大规模的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带来的发展和问题都很突出;

3. 1980年中西亚很多地区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2005年贫穷、分裂、冲突、动荡暴露无遗

4. 中国纪录片更像科普教育片,追求大而全的叙事,而日本纪录片在拍摄前就设定了问题,呈现时也是先提问题再展开,所以叙事更集中更细致

 2 ) 四个版本的观后比较

去年因为《失落的卫星》推荐入坑这个纪录片系列,一共有四个版本:1980年NHK从西安沿丝路拍到罗马,在中国境内得到🇨🇳 官方大力支持,作为回报,央视获得中国段的拍摄素材,重新剪辑后产生了另一个版本。 2005年NHK重走丝路,并在中国段再度携手央视,这次央视派出了自己的摄制组,和NHK在同一路线分别拍摄各自版本。NHK在出境后独自一路向西,但这次西段拍摄风格变成以中西亚和东欧各种内部民族矛盾为主题的时政纪录片。 四个版本给予观众四个维度的比较:丝路沿线各个地区历史文化间的比较,各地区古代与当代风土人情的比较,各地区1980年和2005年时局的比较,中国视角和日本视角看中国境内地区风貌的比较。 比较后的几点体会: 1. 丝路沿线地区在古代远比在当代更开放、包容、繁荣; 2. 1980年国内很多地区还在原始的农耕和游牧状态,青山绿水民风淳朴,2005年大规模的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带来的发展和问题都很突出; 3. 1980年的中亚和中东一片欣欣向荣,到了2005年则到处是贫穷、分裂、冲突、动荡; 4. 中国纪录片更像科普教育片,叙事追求大而全,日本纪录片在每集拍摄前都设定了问题,展示内容时如同寻找问题的答案,所以叙事更细致更集中。 再过25年是2030年,希望那时候能再看到这部纪录片的重拍。

 3 ) 游牧民族

这里的人有一些是蓝眼高鼻,有一些就像日本人,各个民族都本身的历史、语言、服装和风俗习惯,虽然他们的族名各有不同,乌孜别克族、吉尔吉斯族、达斡尔族,各有各的习俗,但是过的都是游牧生活,蓝天,碧绿的湖,广阔的草原就是他们的家。
他们的生活,与中国的史书第一次记载他们的祖先一模一样,两千年来都未改变。游牧民族同农耕民族不同,农民的生活不断改变、不断发展,但是游牧民族每天都要和大自然配合,和平共处,否则就不能生活下去,这种生存方式永远都不会改变。可能也就是游牧民族这些遥远的记忆,为丝绸之路添上浪漫,也令人为之神往。

 4 ) 10年限量的silk road

 还记得十多年前无线曾播放过的纪录片《丝绸之路》吗?这套极富价值的片集除了镜头珍贵外,配乐亦极之动听,令更多人认识喜多郎的音乐。

 当年为了隆重其事,特别制作过一套珍藏纪念版DVD,全球限量180套。每套珍藏版DVD套装以古朴木盒盛载,并附有独立编号,每套包括真皮制丝绸之路索袋、地图和明信片,欣赏之余亦具收藏价值。其实这个伟大的历史遗址,今时今日已经有很多改变,而特辑内介绍的数个地点更已经关闭,故此单看影象都已经值回票价。丝绸之路是古代欧、亚陆路通输的主要路线,除促进东、西商业繁荣外,在民族、宗教及文化交流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未曾亲身去过的朋友都应该从荧光幕中欣赏。

 5 ) 丝路的古今

一口气看了六集,太赞!从长安到兰州到武威到张掖到敦煌到黑水城到楼兰古国到米兰古城到尼雅古城,如跟摄制队探险、旅行、发现,纪录片将丝绸之路历史和现代当地人的生活完美地穿插,好多镜头很细腻很温暖不惜花一两分钟给一个老人、一个小孩、一件物品,很大篇幅展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丝路沿线当地人生活的场景。感谢它让我能以视频形式目睹那个年代人们真实的生活,有的场景真的好朴实好美。好多文物在这次摄制才发现,真是一次寻宝之旅,艰难却刺激,还充满温情。

纪录片的画面和音乐都很美。

 6 ) 历史感

现代人以这样的方式,向古老岁月的开拓者们致敬。
走马西来,欲到天。对于先辈们经行的过往,我们从来不是抱以回首向来萧瑟处的态度,这是留在历史中一条最坚实的道路——有些人生来是属于远方的,有些人一生是追寻梦想的,有些人是无畏在战争中陨灭精神的……片中每一处孤烟落日,每一泊大漠荒沙,每一片砖石瓦砾,每一道老者目光,都无不渗透着祖先的风。
丝绸之路,完美地诠释了“历史,就是告诉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短评

对消逝文明的惋惜悲叹。让我极度惆怅的是,无法了解那些被岁月侵蚀被尘埃掩埋已随风而去的一个个故事...

7分钟前
  • TerrorBlade
  • 力荐

马友友的配乐,至今都是最爱

11分钟前
  • 歌者
  • 推荐

7星纪录片,真的太赞了。这不只是一部纪录片,还是一部探险片、风光片、历史教科片。

14分钟前
  • 福娃迎迎
  • 力荐

摄制组刻苦求实的精神令人钦佩,深入沙漠腹地寻找古国遗迹,亲下坎儿井趟水等等,在那个年代能给观众带来前所未见的纪实拍摄,真的不容易。喜多郎的音乐好熟悉,仔细回忆,原来94版射雕里面也有,记得郭靖带兵攻打撒马尔罕,借用了这里的音乐,意境太美。强烈推荐此纪录片!经典!

18分钟前
  • Karakoram
  • 力荐

每个地区的“路”不仅是物理、且精神性地把世界的不同文化和贸易联结起来。这种浪漫的动机指导着这部成魔了的纪录片。喜多郎的电子乐一开始让人昏昏入睡,后面反倒成为一种进入彼世界的序曲。大量漫长的镜头,慵懒的节奏,观众就好像真的一起在旅行,在疲惫中遇见惊喜。

23分钟前
  • 嗑樂貓
  • 推荐

比央视刚拍的敦煌好太多

24分钟前
  • 鼋鸣鳖至/来去无踪@我叫刘亚玲
  • 力荐

看到第七集讲伊拉克巴格达,里面还有摩苏尔等城市,神奇呆了,那个时期的伊拉克真是各民族,信仰,生活习惯和谐共存啊,也就三十年前。

27分钟前
  • 杰/Eyes
  • 力荐

双重意义上的纪录片:对丝绸之路的纪录,对80年代中国——尤其是西部的纪录。

32分钟前
  • SWX
  • 力荐

因为米原桑找到了这一系列的纪录片 能在沙漠中饥寒交迫时抓一只鹿剁了包饺子除了中国人也是没谁了 纪录片拍着拍着顺便挖了个太阳墓

37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丝绸之路

40分钟前
  • dac
  • 推荐

HILD10上看的,一帮老美ABC一边看一边感叹,我自豪的同时又有种笑摸狗头的冲动,当然,我后半段睡着了

43分钟前
  • WhiK
  • 推荐

四星:重温儿时的记忆,如今朝花夕拾,真是经典...

48分钟前
  • 罗西基
  • 推荐

看了两集,年代太久远了,一般

52分钟前
  • 小猫咪
  • 推荐

也可当作社会风俗史料看

57分钟前
  • 长安不肖生
  • 推荐

喜多郎的配乐有一种穿越的魔力,千年前的中国甚至比1979年还要开放

58分钟前
  • 默默实现
  • 力荐

似乎前半部分13集是中国段的,公映过,后面没看过。最近听闻,这部纪录片的前站,彭加木还参与过。然后罗布泊什么的,想去吧。

1小时前
  • 姚啊姚
  • 推荐

在日本的文明接受叙事中,飞鸟时代才是全面照搬大陆的“东亚化”时期,而被后世广泛认为是学习唐帝国的奈良时代,则越来越被看成通过唐这个“二转手”而与丝绸之路联通的欧亚大陆各文明进行交流的阶段。日本在前一个时期被纳入了东亚,在后一个时期被纳入了世界,成为了某种意义上(一厢情愿)的丝绸之路东端终点。这种对世界文明孔道和自家文明来源(佛教,器物)的向往,构成了后世日人对这条商贸路线的想象,其理想程度和浪漫化想象,可能比这条路线上本身的居民和主人更为浓郁,更加美好叻

1小时前
  • Fal Conde
  • 推荐

需知,这部纪录片也开启了建国以来对新疆诸古代遗址考古发掘的新纪元。尤其楼兰、尼雅等南道遗址,由于中方与日方皆是首次进入,摄制组全程跟随,其镜头记录的皆是真实而震撼的历史时刻。太阳墓、楼兰美女、佛塔、城址、佉卢文汉文简牍的发现,举世瞩目。本片之伟大,已然超越其本身记录的意义~~

1小时前
  • Hearn茶碗
  • 力荐

粤语。

1小时前
  • 樱桃之远
  • 推荐

中日邦交的诗意,南疆的美好田园,我们对八十年代的幻想,都仅存于此。

1小时前
  • 小礼歌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