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女大兵

剧情片美国1997

主演:黛米·摩尔,维果·莫腾森,安妮·班克罗夫特,杰森·贝盖,丹尼尔·冯·巴根,约翰·迈克尔·辛吉斯,凯文·盖奇,大卫·沃肖夫斯基,大卫·瓦迪姆,摩里斯·切斯塔特,乔什·霍普金斯,吉姆·卡维泽,博伊德·肯斯特纳,斯科特·威尔森,卢辛达·珍妮,Donn Swaby,杰克·格沃尔特尼,尼尔·琼斯,斯蒂芬·门迪洛,John Seitz,哈利·哈姆弗瑞斯,迈克尔·柯里,阿瑟·马克斯,Scott Helvenston,菲尔·尼尔森,迪米特里·迪雅特琴科,Hashem Shaalan,克里斯索尔,Joseph Makkar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播放地址

 剧照

魔鬼女大兵 剧照 NO.1魔鬼女大兵 剧照 NO.2魔鬼女大兵 剧照 NO.3魔鬼女大兵 剧照 NO.4魔鬼女大兵 剧照 NO.5魔鬼女大兵 剧照 NO.6魔鬼女大兵 剧照 NO.13魔鬼女大兵 剧照 NO.14魔鬼女大兵 剧照 NO.15魔鬼女大兵 剧照 NO.16魔鬼女大兵 剧照 NO.17魔鬼女大兵 剧照 NO.18魔鬼女大兵 剧照 NO.19魔鬼女大兵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41

详细剧情

  作为一枚政治筹码,海军情报官欧尼尔(黛咪·摩尔 Demi Moore 饰)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参加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训练的女性军官。凭借此事,一直呼吁男女平等的参议员狄海雯(安妮·班克罗夫特 Anne Bancroft 饰)获得了诸多选票。然而,利欲熏心的狄海雯根本就不关心欧尼尔作为个体的感受和遭遇,因为她心里明白,欧尼尔根本不可能完成特种部队里残酷而又可怕的训练。  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欧尼尔不仅出色的完成了训练任务,甚至有可能通过最终考试成为特种部队正式的一员,在此节骨眼上,狄海雯只得使出阴招,以欧尼尔为同性恋的虚假理由将其逐出了队伍。在朋友的帮助下,欧尼尔揭穿了狄海雯的阴谋,不仅如此,她还一次实战任务中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大展拳脚,获得了同伴的尊重。

 长篇影评

 1 ) 《魔鬼女大兵》中的女权主义困境

《魔鬼女大兵》是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一部女权主义电影,获评第七届MTV电影奖最佳打斗场面。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女权主义倾向是十分明显的,从最早的首部《异形》,到《末路狂花》,再到最新《异形》前传系列,他的电影里都有一个特别强势的女性角色,在男角普遍智商掉线的情况下,他的女主角作为智商与理性担当,坚强与勇气并存,不妥协,不放弃(大部分幸存到了电影结束)。而《魔鬼女大兵》正是在宣扬女权主义的基本主旨下的一部电影,虽然没有《末路狂花》探讨得那样深刻,剧情设置得那样完善,但也提出了女权主义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

这部影片主要从两个方面的冲突铺展剧情。其一是女权主义与歧视女性的普遍社会现象的冲突,开篇即是女参议员狄海雯对海军某项调查的指责,公开指出了海军部长候选人对女性的偏见歧视,并借助男女平等在政治上的正确,以此迫使海军接受女兵;海军高层针锋相对,抛出全面接受女兵的计划,前提是能有一名女兵通过一项淘汰率6成的海军特种部队训练。于是,具有女性特性且素质较强的女主欧尼尔上尉被选中参与这项训练。

挑选过程中,不符合女性特性的女兵就被排除在外,这暗示女权主义在提倡女性权益的时候,必须是在默认女性柔弱纤美的女性特质基础上的,如果挑选的女性具有极强的男性特质(如强壮、大块头等),那么男性视角的人就不可避免地会攻击这不能代表广大女性;男女平等的政治正确其实只是表面上的,虚伪易碎的,只要女权主义稍有不慎,就会被攻击“以男性视角谋取女性权益”。

可想而知,欧尼尔的训练也不是一帆风顺,训练同伴的抵制污蔑,训练过程中同伴抛弃,从男性视角出发,这些是男性对女性入侵他们领域的本能反应,他们习惯了这个领域只有男性,对女性产生了天然的本能怀疑;从18世纪女权主义运动开始,这种怀疑抵制女性的言行在男性中是普遍存在的,他们普遍怀有女性天生弱势、无法完成“男性工作”的偏见。但是这种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当欧尼尔表现的坚毅、训练的成果与男性并无差异时,他们就改变了态度,欢迎她的加入。

这也正说明,几百年来女权主义争取的主要是女性能够做某些事情的权力,只要女性能够获得与男性共谋事业的权力,女性就会参与以前被认为不适合她们的事情,就会以此改变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反过来也会越来越促进女权事业的发展。不过,这一切能够正常循环发展的前提是女性要与男性在同一标准下竞争;在获得“参与权”后,欧尼尔下一个争取的就是与男性同样的训练标准。

在男性认为女性处于弱势地位又标榜男女平等时,他们不可避免地误解了平等的概念,由此偏向于给女性设置更低的“合格标准”。海军特种部队训练营给欧尼尔设定的就是一个低于男性的训练标准,当她的成绩低于男性,但她合格而男性未合格时,只有她提出了质疑,要与男性在同一训练标准下训练评定成绩,强硬要求男女平等竞争,而不是公平竞争,只有这样欧尼尔上尉的努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否则只是默许男性的“迁就照顾”,留男性主义者以把柄。

在男女受教育程度一致时,这样把公平当作平等的做法其实就是一种对女性的变相歧视,它默认男女体质差异的同时,却又歧视这种差异,应该抵制这种“公平做法”,因为它会消减女性努力所蕴含的价值。对当前女性权益的争取,应该建立在严格的男女平等的基础上,不论什么职业,都对男女设置同样的标准条件,维护女性“保护祖国”的权力,在“公平”倾向特别严重的军队、警察、消防、工程等领域,不设置男女招收比例,只设置同一个标准条件,只要达到这个条件,择优录取,就是最大的男女平等。现实世界里,存在不少只要照顾不要平等权利的女性,他们往往享受着对女性的政策照顾,较低的工作标准,却没有认识到这种“照顾”对她们的潜在性威胁:男性随时随地可以质疑她们无法达到男性同样的工作能力;而女性无法在男女平等的共识下予以合理的反驳。

这虽然是建立在男女受教育等机会均等的前提下,但必然是平权的一个趋势,这部电影表达的一个方面也是在提倡这个趋势:不因男女固有的差异而认为限制男女的活动范围。

这部影片另一个冲突是女权主义与政治阴谋的冲突,作为一种带有政治意味的倾向性思潮,女权主义势必要寻求政治势力的庇护,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女权主义与政治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男权政治之下,若没有利益,阴谋政治家永远也不会提倡女权主义,更多是政治家站在女权主义政治正确这一制高点上,把女权主义当做工具来谋取特定的利益。女参议员虽然为女性谋取了权利,当她的出发点并不是为女性谋取权利,她也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政治家。女参议员利用女权主义获得政治利益后,就对女权主义过河拆桥,一句“政治人物不能让女人为国捐躯”就已经暴露了政治家的观点只是一种为己所用的“政治正确”。

虽然,欧尼尔斗智斗勇挽回了自己女权事业濒临瓦解的局面,但也打破了女权主义者妄图仅靠政治力量获取女性权益的天真想法。政治力量是一股永远是一股中性的力量,它不会单纯的帮助女权主义,也不会毫无保留地“送佛送到西”,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当前,更多的是某些势力把女权主义工具化,实际上并不支持女权主义,他们的女权主义观点也经不起任何考验,只是一种感性上的漫无边际的无限制女权,敌视一切男性,反婚反育,盲目引导舆论,争取舆论支持,这是当前污名化女权主义的基本缘由。

女性受压迫的现状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一个人出生伊始,周围的教育、环境都在宣扬一种无名的男性主义,莫名地把一个人培养成通过男性视角看待世界,通过立法一夜之间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只是一纸空洞洞的文书。要改变这个现状,必须在教育上改变这种男性主义倾向,在社会生活上,女性靠奋斗取得不差于男性的成就,改变整个社会的认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关注具体的歧视女性事件,对女权事业是一个有益帮助,但治标不治本,根本上的歧视女性并没有得到正视,更没有得到解决。

总之,《魔鬼女大兵》是一部较好反应女权主义现实困境的电影,虽然是22年前的电影,但对当前中国女权主义的发展也有很好的启示意义,不仅对女权主义的肯定,更是对女权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的途径。

 2 ) 扑面的荷尔蒙与没有悬念的情节

《G.I.Jane 魔鬼女大兵》 这个译名我已经无力吐槽了……

这次也是为了Viggo Mortensen来看的,事先知道是讲女性主角的成长的电影,也因为导演Ridley Scott怀有蛮多期待。他的《火星救援》《末路狂花》都是我喜欢的电影。

但是这一部并没有觉得很好,可能是因为主要在描写部队中的性别歧视,女主加入特种作战部队经过魔鬼训练最后成功留下这样的故事,从一开始就猜到了结尾,从政客狄海雯一开始物色人选来证明女权就觉得不太妙,这种一切从开始就能看见结尾的电影往往让人觉得无趣。

所以可以说剧情很一般……但是主要描写的部队生活无疑是血腥、艰苦并且刺激的。Viggo 在里面这个角色一如既往地具有魅力,他保持着清醒,知道应当对女主以怎样的训练、对队员怎样的心理锤炼,他们在魔鬼岛爆发的那场冲突叫我觉得很带劲,Chef是失望的,但是很难不说他的严酷刑讯到底有没有玩弄女人的嫌疑(即使自己可能无意识,但是潜意识会这么做),被反击到鼻梁出血那里,战损也太帅了……荷尔蒙直接扑面而来,有点野的那种,像某种动物的状态,但是下一秒眼神却沉静而克制。

呜,还有短裤。据说正是因为PJ他们看了这一部里面的短裤Viggo所以想让他来演Aragon,这对于1987以前的所有短裤Aragon形象无疑是合理的解释。但是——V,一个四十出头年纪,年华正好的男人,短裤晃晃荡荡露出腿,这种风情也太sexy了……我捂心口尖叫。

遗憾的是觉得女主没有那么喜欢自己男朋友,相反V很喜欢她,她也很爱V,这两个角色感觉假如发生情爱层面的任何肢体接触都会是天雷勾动地火,那种极具野蛮特质但是又性感至极的爱。女主是Demi Moore,无疑是很棒的,我觉得她确实值得影后。

 3 ) 就是爱这样血性的女人。

自认为不是很能码字的一人,可是,忍不住想说些什么。
这也可能就是那句,在适合的时候正好适当的遇到了。

第一次见《魔鬼女大兵》是在风行上,上面有句评论,“这就是《冲出亚马逊》的翻版嘛”,心想,看看也成,因为本身对于《冲出亚马逊》这部带有爱国色彩的片子还是比较钟爱的。

欧尼尔出现的第一个镜头,就被她吸引了,白色的制服闪亮的蓝眼睛,心想这个女人将是何其温柔委婉? 陆续的内容让我自我推翻,噢~ ,这个貌似温婉的女人是如此血性,“我不会眼睁睁看着别人污蔑我,今天就撤销, 你喜欢不爽的人 ,走着瞧”,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在四处压力下完成魔鬼任务,实现了自己“大干一场”的目标,且推翻了“女人不行”“女人和男人体力相差太大”这样的颇词,甚至可以比男人做得更好,真正无形中实现了维护女权之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d4fc830102dxg9.html,前几天刚看了《我不愤怒,我只是讲礼貌》,内心正处于狂潮期,暗暗为现在能有这样的生活感到感激,正好看到了欧尼尔那倔强的眼神活生生带来的震撼,无限感叹周遭的环境是多么来之不易,何况现在如此开放的环境中多少还是会有些眼神,那个年代的她们是多么不易,只因她们是女人。

好了,我也只是个普通的女孩子,只希望毕业后,大女子能有用武之地。
我们不比别人差,我们缺少的可能也就是那么些机会。

 4 ) 魔鬼女大兵的启示

 由黛米.摩尔出演的1997年的片子《魔鬼女大兵》,我至今才有幸观赏到。一开始以为这部片子是在纯粹的探讨女权主义,可是直到影片进入尾声,导演又给观众一个小高潮,原来为女人谋福利的女政治家竟然是一个反面角色。

    影片的剧情不算新颖,并不是高潮起伏,也算不上传统的战争片。真正吸引我的是女主角黛米.摩尔的精彩演出。演技无需置疑,算得上是亮点,最抓住人心的是她那顽强的意志力,无论是剧中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她。据说那时的她能做200个俯卧撑,一开始还不相信,可是看完她在剧中的造型,便丝毫不怀疑。我完全被她那强壮的体魄,结实的肌肉,坚定的眼神以及顽强的意志所征服了。

    想想当年我们舞蹈学院军训,真是太小CASE了。在阳关下晒晒就晕眩难受,打打军体拳就体力不支,上上挖坑的厕所就大呼小叫,被蚊子咬咬就睡不着觉,晚上紧急集合还没来得及穿袜子带眼睛,真是惭愧呀!幸运的是我们身在和平年代,是想要是现在是战争时期,我们就连如何保命都不知道。吃苦吃苦啊!

    无论男人女人,健康的身体,强壮的体魄是必须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是要有的,克服困难的勇气是不能丢的,学会生存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虽然在那种残酷的训练下,留下的男人还是占大多数,也不是每个女人都能撑到最后,可是就心理承受能力来讲,女人比男人能抗压是事实,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所以,男人还要过得了心理承受能力这一关。

    相信2012是世界末日的人要抓紧了,地球翻转,山崩地裂,洪水来袭,飙风肆虐。我们想都想不到这些自然灾害会以怎样的方式来临。

    战争是个多么可恶的东西,可是它却是个挥之不去的隐患,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无法预料。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在各方面都要有抵抗能力。

    就连老板的不时压迫也需要我们有健康的身体和顽强的意志去抗争的。只有身体强壮,意志坚定才能幸免于过劳死。

    所以......

       大家加强锻炼吧!

 5 ) 卡里加里博士放映手册《魔鬼女大兵》re 一再 + spect 看 → 一再注视 → respect!

Self Pity

I never saw a wild thing

sorry for itself.

A small bird will drop frozen dead from a bough

without ever having felt sorry for itself.

《自怜》

我从未见过野性之物

为自己感到悲伤

一只从枝头掉落的冻死的小鸟

不会为自己感到难过

影片结束时训练官将自己的十字勋章夹在劳伦斯诗集中赠与欧尼尔,书中用红线勾出《自怜》这首诗,Self Pity的英文含义是“自我同情”,作为一个女性,是很容易为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地位感到自怜的,但是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自怜是一种自我同情的幻想,一个野生(自由)的生物是没有这种感觉的,一个女性如果想要突破文明社会对性别的束缚,就不要为自己感到难过和悲伤,而是要在磨练中不断突破对自己的认知,去做一些你被灌输为“不可能”的事情,而这种自我认知不能依靠幻想或者别人的口号,而是要亲自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打破他人的目光,只有不活在他人的目光中,你才不会自怜。自怜并不是一种“高级感”,而是一种对他人目光的妥协。

英文respect这个单词由前缀re(反复)和词根spect(看)构成,它的意思是尊重。由re 一再 + spect 看 → 一再注视 → respect所构成的尊重,强调的是一个过程,一个在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中找到自己位置的过程。这说明尊重——尤其是含有“精神上认同”意思的尊重——并不是一种类似于生命财产权的“生来即有”的权利,而是需要你通过思考和努力(行动)逐渐从代表他人目光的re和spect超拔出来,变成自己认同自己的respect!而这部《魔鬼女大兵》就是围绕着“明星女大兵”欧尼尔如何在众人的包围中理解女性respect而展开的。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电影经常涉及女性题材,他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包括女科学家、女机器人、女侦探、女贵族、家庭主妇、单身女性、母亲、妻子、情人等,这部《魔鬼女大兵》主要讲的是“女明星”的自我认知之路。

一、女政客眼中的欧尼尔

影片一开始,女政客狄海雯将“女权”作为政治武器来攻击政敌,她是表演捍卫女性权利的政客,此时她需要一位能在《新闻周刊》封面上展示明显女性特征的女兵来完成她的政治作秀——去参加海豹突击队的训练——以此证明女性也有能力得到与男人平等的工作待遇。私底下一大堆身体素质优异的女兵被她在外形上嘲讽为经不起性别测验的“大乳牛”,由此可见她并不“女权”,反而是在用和男人一样的目光评判女性。作为一个政治家,她明白自己已经年老色衰,只有性别是她自己最大的优势,懂得将性别劣势变为优势的政客才能在论坛立于不败之地。她按照男性审美选择了一位“女权代言人”——美女欧尼尔,欧尼尔有着肉弹一样性感的身材,公主一样美丽的脸蛋,较好的学历以及出色的文笔,除此之外还有着强健的体魄,作为一个媒体宣传工具来说简直完美!

欧尼尔是一位海军情报官,虽然她一直在争取作战机会,但是碍于女性身份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她的战略思考能力甚至在男性同事之上,但是因为没有实战经验,得不到升迁的机会。得知自己被选中参加海豹突击队的训练后,她非常高兴,因为只要通过训练,她就能去战场实践,而不用像大多数“没有选择机会”的美女军官一样,只能靠外貌上的优势得到提拔,她希望用实力而不是外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对于政治家口中的“伟大的社会实验”和“改变女兵不能参战的政策”她根本不在意,她认为那只是用来骗人的竞选台词,她并不认为政治上的作秀可以让一个女人的权利得到根本的改善,但能“破格”参加特种部队的训练这个机会是千载难逢的,所以她很清楚自己的目的是借助基层锻炼这块跳板以获得个人的升迁机会,而不是去争取男女平等。

导演在影片的开始就让表演捍卫女性权利的女政客和反感成为“女权运动样板”的欧尼尔达成协议,是因为她们存在一种心照不宣的相互利用的关系。不仅仅是因为她们各自的“前程”都捏在对方手上,更重要的是,女政客相信任何一个正常的美女都不会愿意过“和一群臭男人蹲在丛林里撒尿”的生活,通过短暂的基层锻炼回到华府做文官、过安逸舒适的生活,才是她们真正想要的;而欧尼尔之所以会参加这场作秀,是因为她相信自己可以通过魔鬼训练,除了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自信,更因为潜意识中她知道自己在外形上的明星气质可以让她不必被迫活在男性赤裸裸的压制之下,反而是备受男性追捧和呵护的目标,在这一层面她认为自己是安全的,并且拥有理所当然的“选择权”。当然这只是她的幻觉。

只有最后当欧尼尔几乎完成训练,却被狄海雯出于政治上的选择而抛弃时,她才看清楚自己虽然舍弃美貌通过平等的努力获得了军人们的肯定,却并不能改变女政客对女人的看法;只有当她自己去反抗狄海雯,揭穿政客口中所谓“女权”的真面目时,她才能突破“性别”来获得自己的权利,因为有些政客是在利用女权对女性进行压榨。

二、塞勒姆军官眼中的欧尼尔

塞勒姆军官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爷爷,为了配合这场“伟大的社会实验”,他为欧尼尔开出了很多特殊条件:不用剪短发,有私人帐篷和厕所。对于这一切,欧尼尔开诚布公的说,自己不是来追求“平等”的女权斗士,她的目的只是想通过这场魔鬼训练证明自己的实力。但是欧尼尔毕竟从小生活在美女的光环中,很多的优待对她来说理所当然以至于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女性身份其实给自己造成了很多的幻觉,所以她并没有拒绝塞勒姆军官对她开出的特殊条件,这是一种生理上的“自然而然”,因为我生下来就是一个女人,当然需要特殊待遇,虽然她和其他大兵穿一样的训练服,但是她并没有剪短发,扎起马尾辫非常美丽,女人留长发不是应该的吗?这不是特殊化,而是根据女性的生理条件进行的“性别调整”。

在训练中欧尼尔的身体条件确实非常优异,也非常能吃苦,在变态到触犯人的身体底线的训练中,有些男性因为达不到标准也忍受不了训练中的痛苦,开始自动退出,随着欧尼尔的脸部在训练中逐渐被刮花,她开始厌烦训练中的特殊待遇,因为正是由于这些优待,其他男性学员感受到了“性别歧视”,从而对她恶言相向甚至故意在训练中为难她,她发现这些“性别优势”成为了阻碍她和别人平等交流的障碍,即便她不使用特权,也会被人认为是“走后门”,这些男人反倒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这不是一场“公平竞争”,而在这种不公平的评审标准中,女性即便超越了男性,也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因为谦让而让女人这种身体机能天生低劣的物种占了优势。当她知道每个标准都因为性别调整而对她降低了,相当于她可以有“加分政策”时,她才知道建立在女士优先前提下的争取平等其实是一种幻觉,因为如果女性的身体素质和男性一样适合于参战,又何必降低标准呢?降低标准恰恰等于承认自己低人一等,而在低人一等的标准中去争取结果上的平等,是一种自我欺骗。

发现问题的欧尼尔再次找到塞勒姆军官,要求去掉自己的所有优待。此时塞勒姆军官才说出了自己对她的真实看法,他并不希望自己的训练场成为政治作秀的工具,而一个女人所要求的“平等”无非就是“特殊待遇”,她们要男人有礼貌要男人给他们拉板凳才叫平等,要降低标准才叫平等,要突出女性特权才叫平等,而在一个女人面前男人无法表达真实的看法,女人可以指责雪茄的形状像阳具一样“男权”,而男人却不能批评女人的香水太“女权”。听完这席非常男权的真心话,欧尼尔终于明白自己如果不和男性拥有同样的标准,就无法在这场测试中证明自己,因为测试只是一个考验身体素质和耐力的标准,本来就不应该因为有女人参加而降低标准。对于塞勒姆军官的嘲讽,欧尼尔笑笑回答:我只是不喜欢雪茄的臭味。表示自己并不是讨厌男人,而是男女衡量事物的标准不一样而已,男人以为是雪茄的形状冒犯了女性,而实际上可能只是味道。此时听见真话并且从内心接受真话,而不是一味以男权为理由来拒绝听任何男性观点的欧尼尔也突破了塞勒姆军官的“男性视角”。

三、普通大兵眼中的欧尼尔

以“女权运动样板”的身份参加测试的欧尼尔,一开始并没有剪短发,保留着女性的特质,因为她认为女性化待遇才叫平等,这是一种媒体灌输给她的意识,大家都开她的性别玩笑因为女性的体能毕竟是劣势。随着对女性身份和女性尊重的重新认识,追求真实的欧尼尔主动要求去掉一切“关照”,像普通大兵一样公平的对待她。她自己动手剃掉长发剪了一个光头,睡在臭烘烘的男性集体帐篷里,和男人共用厕所,此时周围的大兵反而对她刮目相看,他们第一次看到一个真正追求平等的女性,而不是又一个等待升职正在基层锻炼的女政客。而欧尼尔反而是去掉一切明星待遇之后,才真正融入了大兵的集体。

把欧尼尔当成自己人的大兵们,让她看到了真正的男性视角。他们在草丛里远远的对着路过的美女军官吹口哨,说:“小姐,要是我跟你们回家,能和你们上床吗?”看着她们扬尘而去的背影,另一个大兵调侃说:“你找错对象,她们不适合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从欧尼尔的旁观者角度来看,这些被男人特殊照顾的明星般的女人只是作为一种男性性幻想的对象而存在着,男性对她们的示弱和甜言蜜语并不是一种尊重;但是在这些女人的幻觉中,被呵护等于被尊重,被要求上床等于有魅力。而这一切,只有在突破自己的女性(明星)身份之后才能看见。

在最后一场测试中,训练官厄盖尔当着全体大兵的面撕破欧尼尔的明星幻影,打算假装强奸让她知难而退,这种力量上的悬殊让欧尼尔的女性弱点一览无余。但是,当欧尼尔被打得血流满面依然舍命奋勇向前时,激起了全体士兵对她的欢呼,她用骑士“选择死”的勇气反抗了这种羞辱,当她吼出Suck My Dick时,大家都像尊重一个骑士的荣耀一样尊重她。任何的尊重都是要靠自己去赢得的,而不是靠女性的,或者明星的身份来让别人退让,那样的尊重是一种虚伪的幻觉,并不真实,只有直面自己的性别,和普通人用同一种标准来要求自己,把一个“人”对品格的追求做到真实不惨水分,才能在自己的心里得到真实的自尊,自尊靠的并不是别人的奉承,而是对真实的追求。

这次测试之后,大家一起去酒吧喝酒,大兵们像尊重勇士一样对她举杯庆祝,而酒吧里的女人穿着暴露的衣服,得到的却只是奉承。剃着光头的欧尼尔在洗手间看着别的女性还在把她当做美女来嫉妒,让她不要抢男人,欧尼尔只能报以无可奈何的微笑,她们的自信全部来自于男人带来的幻觉,“女权斗士”又在为谁而战斗呢?

四、训练官厄盖尔眼中的欧尼尔

训练官厄盖尔是一个不苟言笑甚至不近人情的人,他刚开始并不喜欢欧尼尔,当然是因为她的标准和别人不一样,对其他队员来说确实不太公平,当欧尼尔剃掉长发主动要求和别的大兵一样时,他才开始对她有好感,但是作为一个有过实战经验的老兵,他私下找到欧尼尔谈心,说他担心一个女人上战场会影响其他男性大兵的判断力,因为男人会有保护女人的天性,他在战场上看到过男人留恋女性尸体的场景。正在淋浴的欧尼尔浑身赤裸转过身来,没有任何女性应该有的羞涩感,非常坦诚的反问他:“一个男人救男人就是友情,而救女人就是心软吗?”听到这个回答的厄盖尔依然还是对她的女性身体有顾虑,于是在最后的测试中故意做出强奸的举动,想让她知难而退,但是她以自己的行动回击了教官的疑虑,厄盖尔不禁问自己:“也许出问题的不是女人,而是我们自己?”因为这个女人确实用超出常人的勇气捍卫了自己的荣誉,不掺任何水分。

在一次真实的营救行动中,厄盖尔担心的情况发生了,但与之相反的是,这一次是他自己一个人被困在敌方火力范围内,而欧尼尔像厄盖尔之前获得十字勋章一样,英勇的冲进火力包围圈把240磅的厄盖尔救了出来。通过这次行动,完全证明了女人在战场中不一定是被保护的对象,也可以保护男人。事后,所有参加营救行动的队员都获得了政府颁发的荣誉勋章,但是,欧尼尔并没有因为“把240磅的同伴从火力点拖出来”而获得代表骑士荣誉的十字勋章,或许正如女政客所言,美国人不会让妻子女儿在战场上送命,而政治人物不能让女人在生或死的选择中成为英雄。并且如民意调查的数据所显示,公众从心理上不能接受真正有勇气的女性。虽然如此,影片最后厄盖尔还是把自己尊贵的十字勋章夹在书里送给了欧尼尔,就像古代骑士之间的授勋一样,这是一个骑士对另一个骑士勇气的尊重和赞美,这种赞美无关性别,它是一个人为自己赢得的荣耀。

古典言情小说经常会发出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哀叹,但是放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要重新审视古典小说里关于“好运”和“歹势”的范畴。虽然听话的孩子最好命,但是那些看似薄命的红颜或许只是做出了自己选择的wild thing,她们自由而快乐,从不会为自己感到难过。

 6 ) 被彻底的震撼!

在风行上无意间翻到这部电影
2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
被黛咪摩尔强悍的演出震惊无数次
坚强 隐忍 超出常人的毅力 不屈不挠的斗志
在一群男人中 获得了最高的赞誉
最后一刻 队友对她说:我愿意永远和你一起战斗
这一刻差点夺泪而出

演的太棒了 无论是肢体还是语言 无时不刻的透漏出女大兵的信念和执着
又是一部被发现的精彩作品

我很想说 感谢黛咪摩尔 要我重新认识了你
真的很赞叹!

 短评

G.I.JOE的女兵版,所以这个剧就是拍一个女人怎么当兵的……出任务什么的……动作片什么的~还行~~黛米剃光头什么的~~

9分钟前
  • 胡桃园咔嚓女王代表老柴咔了你
  • 还行

《冲出亚马逊》原来是抄的这个片子,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原型原来是个女的

14分钟前
  • 何生生
  • 还行

这是一部经典的女性电影,雷德利.斯科特在《末路狂花》中重点表现的是对男权社会中反女性行为的批判,更多的强调对个体行为的揭露,而在《魔鬼女大兵》中,这种批判中心就上升到了整个男权社会层面,包括各种男权制度以及我们习以为常的男性中心制思想等(比如女主角被拷打时,男士兵不平等的怜悯),这让我想起了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的一句话——女性不是天生的,女性是被这个社会塑造出来的;另外,导演也并非完全偏向女性主义者一边,他也用“我从未见过为自已难过的动物,一只飞鸟可能冻死跌下枝头,绝不会为自已难过”这样一句话来鼓励女性自强,同时这句话也是对那些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女权”的“过度”女权主义者的反对;最后,你很难相信女主角欧尼尔和《人鬼情未了》中美莉是同一个人,黛米.摩尔真的完全颠覆了自己的形象。

18分钟前
  • Vincent
  • 推荐

世界运行残酷,人类本性慕强,女性追逐白幼瘦,抛弃自我认同,放弃力量,逃避对抗,幻想安稳,在男性目光的驯服下,被消费主义围剿,成为一头焦虑的困兽,真是莫大的讽刺。

1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JimCaviezel,与NavySeal结下不解缘,和military成了骨肉亲,人走到哪里,大枪扛到哪里。——看他青春肆意,感觉太好了!

22分钟前
  • 忘记
  • 推荐

WillSmith打卡

24分钟前
  • ElioElioElio
  • 还行

有些人会看《健听女孩》或是《国王理查德》或是《塔米·菲的眼睛》,有些人会看《驾驶我的车》,有些人会看《犬之力》,可比较屑的我只想看《魔鬼女大兵》。

26分钟前
  • 白茅
  • 还行

女主角的回忆录I THINK VERY few people who aren’t athletes or members of the military themselves can truly grasp what I went through to transform myself to star in G.I. Jane. It is the film I am most proud of, because it was the hardest for me to make—emotionally,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30分钟前
  • 在JFK没等到你
  • 力荐

再厉害每个月还是要来大姨妈啊

32分钟前
  • 王神爱
  • 还行

我不是女权主义者,但将女性成就归结于获得精英男性的认可(结局是同僚对摩尔说「我现在愿意和你一起上战场了」),这个逻辑是不是不太行得通呢?剧本细节上不太行:虽然班克罗夫特的政治阴谋线为摩尔加入海豹突击队提供了一个动机,但她迫害摩尔的动机不足,而且摩尔似乎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对她的陷害(我还以为班克罗夫特会故意刁难摩尔,让她进一步证明自己从而引出高潮戏码),这条线收得令人费解。而最后加入的实战部分像个生硬的戏剧高潮,而且对摩尔的角色塑造没什么帮助(她在训练场上的表现已经足以证明自己了)。占大头的训练场部分近乎盘剥与虐待了,莫滕森就像美式军队里所有的魔鬼教官一样,在肉体和精神上双重摧残士兵来优胜劣汰,筛选出真正的战争机器,可偏偏被他摧残的士兵们最后都挺拥护他。这个角色其实是《巨浪》里布里吉斯的升级版。

36分钟前
  • Mr.Graceless
  • 较差

同等待遇同等折磨Suck my d$ck!人头换军营政治游戏,劳伦斯诗选和海军十字勋章;因为间谍卫星掉别人家后院就派新兵去屠戮人家边防军所谓“营救回收”,可以的,搁现在估计不敢这么编这么拍了

37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当幸福来敲人

41分钟前
  • 汪达的巨象
  • 力荐

威尔史密斯你他妈至于吗?

43分钟前
  • 。。。
  • 力荐

看的非常吃力以及勉强,我喜欢DemiMoore坚毅的表演,但是我不认为这种证明有任何意义。

45分钟前
  • 鸟肉小次郎
  • 还行

真不想标记曾经看过这类歧视女性的劣质电影,帮拉低分数按个爪印。非要用丧失女性特征证明自己,这是身为女人的失败(IMDB分数低说明歪果仁在女性意识上的先进,豆瓣分数证明你国的女汉子情结,背后就是强烈的男权思想

48分钟前
  • DuoDuo🐿️
  • 很差

跟 Hollywood Pictures合作的几部,包括前一年的White Squall,都是偏励志/主旋律的作品,而且这部感觉还有满重的库布里克《全金属外壳》的味道。女兵剃头这段看起来是不是很有西格妮·韦弗在异形3中的感觉……大卫·杜西除了漆黑一片既星际传奇三部曲外的异形怨念之一——他是异形3众多未遂编剧之一。

52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虽然雷德利·斯科特说过他不是女权/女性主义,但他拍女权和女强人都拍的很到位,比如欧尼尔、雷普利,也许正是因为“主义”这个词在他心中是不存在的,他才拍得出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吧。至于黛米·摩尔的金酸梅什么的?哎,好吧,莫里康内也得过。。。

55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感谢威尔史密斯让我知道了这片子….

60分钟前
  • 鸡你实在是太美
  • 推荐

即便是今天重看,这仍是被忽略的电影经典。

1小时前
  • 陶子冬
  • 力荐

给人不舒服的感觉 不喜欢这样讲女权 男女平等并不是把女人变成男人

1小时前
  • 喵酱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