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眼

恐怖片美国1998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加里·西尼斯,约翰·赫德,卡拉·古奇诺,凯文·杜恩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

播放地址

 剧照

蛇眼 剧照 NO.1蛇眼 剧照 NO.2蛇眼 剧照 NO.3蛇眼 剧照 NO.4蛇眼 剧照 NO.5蛇眼 剧照 NO.6蛇眼 剧照 NO.13蛇眼 剧照 NO.14蛇眼 剧照 NO.15蛇眼 剧照 NO.16蛇眼 剧照 NO.17蛇眼 剧照 NO.18蛇眼 剧照 NO.19蛇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39

详细剧情

  暴风雨侵袭中的大西洋城,一场拳赛正在体育馆中预备上演,当地警探瑞克(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饰)在敲诈赌客之余亦不忘为老拳王泰勒打气。这场比赛同时吸引到了国防部长莅临现场,担任部长护卫的海军长官凯文得以同老友瑞克见面,两人相谈甚欢。拳赛开始后,一名红发女子吸引了凯文的注意,另一名银发女子则与部长交头接耳,泰勒中拳倒地的刹那,部长中枪,凶手被凯文当场击毙。瑞克为自责中的凯文出谋划策,滞留全场一万多名观众。从比赛录像中,瑞克发现拳赛有假,以泰勒为突破口,瑞克锁定幕后的几名可疑人员,逼迫真凶出面将同伙灭口。同时银发女子茱莉亚向瑞克透露了事情真相,军火商为盈利在飞弹试验结果中作假,为防止事情败露暗杀了部长。瑞克决定拾起警察的责任,将罪犯绳之以法。

 长篇影评

 1 ) 坏人也明白大是大非

    有意思的是,尼古拉斯-凯奇原本是一个警察混混,有老婆孩子,有情妇,按自己的性情做事,经常收受一些小贿赂,就连追查此案也是为了获取功名。

    当他从女数据员口中得知案件是他最好的哥们的阴谋的时候,很生气自己插足此事,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却又不得不做正确的事情。

    最后,他成了英雄,最后的最后,他受贿等等做警察时候的小毛病被挖出来,媒体紧追不舍,老婆情人都离他而去。

    而他的哥们,原本是正气禀然的军官,经历风风雨雨对政治不满,最后以篡改数据、刺杀国防部长来实现自己的正义。

    可见,太过正义、愤世嫉俗的人走到极端的话,反而是很可怕的。

    凯奇的剧情也挺妙的,原本是个受贿、养情妇、弄权的混混警察,在大是大非面前选择做好事,他之前的所有坏事都可以被观众原谅,但剧中这些坏事因为他成名了被曝光批判。

 2 ) 蛇眼

看完之后感觉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电影。

从各种俯拍和镜头转接上,确实是不错的电影,但是人物叙事上就稍微弱了一点,感觉男主那种亦正亦邪没有表现的特别明显,而剧情有点单薄也是一个毛病。不得不说这个剧的画面值得学习,特别是女主躲到房间里的时候的大仰拍,很有感觉,还烘托气氛。

好像是一部比较老的片子了,存在这些问题也可以理解。

 3 ) 红宝石

红宝石的确是女犯手上带的,注意片子的78分钟,就是cage被打晕醒来后偷偷在两个案犯眼皮底下溜走的时候,那两个人正在吊运油布包裹的尸体,而背景是一辆混凝土搅拌车,明白了吧.

 4 ) 镜头剪辑大赞,可惜全给叙事毁了

以前看过一次,被开头那个十多分钟的长镜头shock到了,以及最后那水泥柱里的红宝石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学会了一个电影专有名词“麦格芬”。再就是凯奇那张被揍得五海六肿的脸一直记得很清楚。反而是剧情没啥印象。
 这次重看才知道记不住情节的问题所在,凶手太好猜了,悬念设得一塌糊涂。糟糕的叙事让一部本可以成为经典的电影变成了二流货色。
看得出导演在镜头剪辑上绝对游刃有余,但叙事上他又力图用克制的手法来展开,但可惜这点做得很失败,既没有从情节上吊住观众的胃口,又没有从感官上刺激观众的神经,变得不伦不类,所以,尽管依靠漂亮的镜头和超赞的画面剪辑让我第二次挺到了最后,但完全没有兴奋点了。
开场长镜头过后没多久,有太多的镜头语言暗示那个少校是反派,本来想着等结尾看他怎么露马脚或者是否有反转,结果才过了一半不到,就直接公布答案了,这让后面女主的叙述变得累赘多余,整个叙事的张力被破坏殆尽,就像一个刚刚吹起来的漂亮肥皂泡突然被人戳爆了,让满心期待的人好不爽啊。
如果电影叙事不主动曝光少校的身份,而少校、拳王、女主三者的叙述并行推出,再加上男主自己的视角,完全可以构成一个罗生门事件,再设置一个节点——比如渐渐男主通过无处不在的摄像”眼“来发现矛盾,逐步剥离出真相,找出谁是撒谎者——这样观众就会被带入,会有一起大脑起舞的感觉。可惜摄像眼这么精彩的点除了开始发现拳王作弊这个疑点意外,就只被用来寻人,后面也只是展示了一下大家早已知道的证据画面,实在暴殄天物啊!
包括反派的观念,也同样是个可以让电影深刻的点,其实没有所谓的绝对正义,说不定被杀的国防部长也真的只是为自己一己之私,而他是因为想保护军队才不得已用一种最坏的方式,可惜编剧又放过了这个点,直接让少校露出狰狞的面目。

总之,因为糟糕的叙事安排,让电影整个剧情苍白单薄到令人发指!

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演员(凯奇这里的表演比《恶灵骑士》里好太多了)可惜碰到了三流的编剧,最后只能沦为一部二流的电影,可惜了!

 5 ) 结尾的悬念

很久以前看的这部影片了,感觉情节紧张刺激,险象环生,真是很抓人的商业片,实至名归。

印象最深刻的是结尾,我有看到字幕尽的习惯,看到那柱子上的红宝石戒指。情节没有说明,莫非是那女的被碎尸了?不敢细想。只觉得在小处也看到了耐人寻味的精彩。

 6 ) 坚持到字幕结束

98年的电影,拍摄手法挺不错,运用长镜头相当多。叙事方面采用多人视角重复同一事件的方式,不停的有新的线索让观众一步步对情节更了解。这让我想起08年的一部《刺杀据点 Vantage Point》就是完全模仿本片的手法,并将这一点发挥的更淋漓尽致,且属于慢热型,一点点的积累到最后的高潮。

而《蛇眼》却过早的发力,到2/3处的时候已经显出疲态,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不过有多少人坚持到最后字幕结束,看到最后一个镜头呢?这可以说是导演耍的一个小聪明,效果也确实不错,但好像有太多人错过了。

很喜欢2000年左右的凯奇,不像现在这么萎靡,一副大爷相。

更多电影评论,我的博客:blog.sina.com.cn/bluesliver

 短评

放弃了很多次以后终于看完一遍了。现在看来当年放弃是很有理由的。剧情基本没有HIGH点,反面男一号一出来就知道他不是好人(因为他真的演了太多反面了。。。。。)唯有几乎炫技式的长镜头和导演标志性的分屏还能看看。

7分钟前
  • 农历腥臭牛年拜
  • 还行

经由开头13分钟的完整长镜头带出空间关系与事件经过,却要通过往后经剪辑的其他视角来还原真实现场,恰巧说明时空上无缝的长镜头其客观性是存疑的。与此同时,这种背靠背的视角切换又增加了判别视角发出者的游戏感。在设置上打碎了Julia的眼镜,让她的视角模糊化,从而需要依赖现场的摄影机眼镜来追踪更具体的真相。

9分钟前
  • 刘浪
  • 推荐

开头就是一个长达10多分钟的长镜头,但电影的后半段实在乏味的很,再出色的技术也掩盖不了剧本的糟烂。

12分钟前
  • Don't Panic!
  • 还行

2001.8.11 cctv6 佳片有约“布局精巧、悬念丛生”

16分钟前
  • 蒜 | BOY A 🌈
  • 还行

Brian_De_Palma NicolasCage 尼古拉斯·凯奇 悬疑 犯罪 1998年看的大銀幕, 印象深的當然是長鏡頭, 可不是特技接的, 來真的, 好復雜...

19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拍成这么长 还好不算闷

20分钟前
  • Ivan
  • 还行

前11分钟的一镜到底式叙述方法可以说甚至开辟了一种对无法呈现的「不可能犯罪文本」影像化的道路,但是为什么故事到1/3就真相大白,后面大半时间都在无聊地废话、追逐和道德标榜?

22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感觉整片就拳击赛那一场戏,记得最后砌在墙里那个戒指

26分钟前
  • 笨锅
  • 还行

三百年前,海盗把假的灯塔放在礁石上,船看到灯塔就会驶过来。这样谁都可以抢船上的东西,几百年过去了,或许只有一件事没变。那就是礁石上的灯塔越来越亮了……有些事因为利益的驱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如果我们相信眼前的好转真的意味着终结,那真的是太天真了,蛇眼,豹子,庄家赢,片尾好听。

31分钟前
  • 缘三
  • 还行

【A】当其他导演还在用长镜头玩弄「地图」时,帕尔玛已经在用长镜头玩弄「媒介」了。从影片开始的第一秒便暗示由电视媒体所带来的“多视点结构”(说白了就是多机位精彩回放,无论是媒体录像还是监控探头,都被引申其中),存在于场景内的电视屏幕就是分屏手法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开场十一分钟长镜头是绝对的技术胜利,但其对视角的局限仍然不免让人质疑,于是帕尔玛又用“罗生门”式的长镜头予以回应,辅以裂焦镜头和分屏手法,摄影机的意义终于得到肯定。至于前面提到过关于媒介的介入,是粗暴而乏味的,这种感觉尤其集中于第三幕,平平无奇的镜头设置,怎么看都不像是帕尔玛的做法。于是前面一小时辛苦累积的观影期待在第三幕几乎全盘崩溃,他本应做得更好才对。

35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兴许是太习惯了帕尔玛全副武装的技术皮囊下,躲一个颤抖着的烂俗剧本。于是这次则是个人的观感上疲了,宛如望一眼老而干枯、充满苔藻的井。从那一秒开始心生厌恶,一直到结尾。疑惑炫技有何用的问题,是否会自动丧失所有意义。另,凯奇那一副“我好有演技”的样子,尴尬。

36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一个十分钟的长镜头

37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德帕尔马技术流电影。情节是二流的悬疑片,技法都是德帕尔马招牌炫技,好看但流于表面。个人揣测,这片被很多评论骂故事烂之后,德帕尔马后来拍了《黑色大丽花》,评论又黑他,说太复杂,看不懂。真·心疼他。

39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还行

故事很简单,中间有一段十分钟左右的长镜头。凯奇那几年接拍了不少动作片。

43分钟前
  • 私房歌
  • 还行

哎呀,真是骚爆了,德·帕尔玛就是那种能让逻辑不太严谨的剧本化腐朽为神奇的导演之一。

4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8.1 炫哭了好么,长镜头,重复式闪回,分屏叙事,视频主义,德帕尔玛的片子一如既往的引人入胜,而且这次配乐还是教授 爱了爱了

51分钟前
  • KID Y
  • 推荐

前半部分环环相扣,情节紧凑。后半部分叙述的很没有道理,主角突然觉得保护一个人是如此的重要,至于为何会变成这样毫无描写,过于突兀。最后一段,邓文自杀那段毫无逻辑,警察怎么就莫名其妙的冲入,邓文为何就自杀了。那么多FBI在现场都不怕,最后只不过出现了两个小警察就畏罪了?后半段毁了全片。

53分钟前
  • 苏麻离青
  • 还行

拒绝再看任何此类无聊暴露身体加国家阴谋的故事片

58分钟前
  • ZLY
  • 还行

看出神入化的导演技巧如何拯救一个烂剧本。隧道+广场长镜头打通纵深与横宽,以一场盛大的排演为始,就此开启令人眼花缭乱的薛定谔式复盘。帕尔玛的分镜具有晕眩效果,与其标志性的横摇镜头类似,不单完成视角的转换,或与人物动线共轨,而是不断滚动着突破空间的界限,摄影机是与人物并置的身份载体,它以一种更无孔不入的方式,代替人物本身形成情感蓄力。

6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尼古拉斯就是来骗钱的!

1小时前
  • 七颗子弹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