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王宋世杰2国语

香港剧香港1999

主演:张达明,黄子华,郭蔼明,李子雄,姚乐怡

导演:徐正康

 剧照

状王宋世杰2国语 剧照 NO.1状王宋世杰2国语 剧照 NO.2状王宋世杰2国语 剧照 NO.3状王宋世杰2国语 剧照 NO.4状王宋世杰2国语 剧照 NO.5状王宋世杰2国语 剧照 NO.6状王宋世杰2国语 剧照 NO.13状王宋世杰2国语 剧照 NO.14状王宋世杰2国语 剧照 NO.15状王宋世杰2国语 剧照 NO.16状王宋世杰2国语 剧照 NO.17状王宋世杰2国语 剧照 NO.18状王宋世杰2国语 剧照 NO.19状王宋世杰2国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38

详细剧情

  本剧集承接第一部内容,自宋世杰(张达明饰)得罪了慈禧太后,宋世杰只能带着妻子白玲珑(郭蔼明饰)及儿子祖隐姓埋名,多年来东躲西藏。然而他爱抱打不平的脾气却丝毫未改,致使玲珑为其担心不已。后因孤女白小翠(姚乐怡饰)的出现,宋世杰身份被迫暴露,幸得恭亲王(李子雄饰)以免死金牌保命三年,从此成为朝庭御用大状,替百姓申冤。而赖三(黄子华饰)居然一跃从粗鄙的市井流氓变成了精明镇定的状师,与宋世杰斗智斗力,展开了一段段精彩纷呈的好戏。  由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制作的32集清装电视剧《状王宋世杰2》,是《状王宋世杰》系列电视剧的第二辑。本剧集仍启用原班人马,由徐正康监制,张达明、黄子华、郭蔼明主演。

 长篇影评

 1 ) 一曲长叹无知己

我最初看这部剧是在小学,那时候每晚上10点准时上演,家人都睡着了,我一个人搬着凳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看,当时只是觉得好看很吸引人。到了大学,我开始追美剧,行尸走肉、绝命毒师、冰与火之歌,在这些剧集的空闲期间,我又重新回头来看当初精彩电视剧,其中就有这部剧,而且这部剧是我回头看的次数最多的。大学的时候我只是喜欢看刘江,他的破戒和尚演得真是入木三分,看完一遍还想看;还有李子雄,衣冠禽兽中的佼佼者,方中信任达华跟本不能望其项背。
后来参加工作,我机缘凑巧做了漫画编剧,工作的关系又回头看那些我觉得精彩的剧集,这部剧我又回头来看,才知道这部剧是如此的完美无缺,不可多得。看到这部剧在豆瓣才七点多,我才下定决心注册一个豆瓣号来发一篇文章,祭奠逝去的日子。

这部剧的完美在于各个方面,配音方面香港的配音演员是中国最专业的,超出了当时世界的平均水平,他的牛逼不在于像日本动漫那样完美地诠释演绎剧情,他牛逼在能为故事增色。周星驰就不说了,你想一下如果吴孟达没有那个配音演员的话,不知道还会不会达到这么好的艺术效果。这部剧的配音水平非常高,尤其是李子雄的配音演员,字正腔圆很符合王爷的身份,而且他比李子雄本人更会用气,“来人,压下去”,最后的墨镜先生案这句话用气很足,粤语原声中就没有用气。另外铁头将军的配音也比原声出色很多,“没有人能够移动我的头颅半分”用气也很足,让人有一种京剧中的气势的感觉。

再有就是镜头的运用方法很大胆,有港剧一贯的风格,突然的拉进,变焦,慢放,这些镜头为剧情增加了力量,加上恰到好处的配乐,让某个剧情点的情感能瞬间达到顶点,让观众看得非常舒服。

例外就是剧情,也是我认为整部剧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剧情方面首先是人物,人物是剧本的根本,而整个剧本的人物设计非常成功,可以说剧情中的每个人物都被压在了生命的悬崖边,他们所作的一切都是必然,就像宫崎骏说的,他们的动机非常充足。这点非常重要,现在的剧本之所以没意思,不好看,平淡,甚至突兀,就是因为动机太弱,不真实。动机是剧本中最难写的,不充分挖掘人物,不下功夫丰富人物性格,没有亲身生活,不去体验局中人的处境的话,动机是不可能完全充足的。角色明明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却偏偏选择一条最曲折的路走,仅仅是因为编剧希望他这么走,好引出编剧设计好的场景或剧情,这种做法是不会逃过观众的眼睛的。

赖三不必说了,他的人物弧线就像主角一样,甚至比主角更明显,大家都能看到他是怎么一步一步变过来的。铁头将军、张雪林、慈禧,这些人物都很有深度,他们既是某一方面的夸张,同时又相当的真实,铁头将军是胆小性格的夸张放大,但是他做的每一步都只是为了自己过上幸福的日子;张雪林是洁身自好的夸张放大,但是他想要的只是站在高处当底层人的上帝,这些想法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曾经有过,编剧很好地将这些想法抽出来,酝酿成一个人物,荒唐之中又有几分真实,实在是太难得了。回头再看现在的电视剧,又有谁能写出这么丰富的人物来呢。都说香港演员好,老戏骨演技传神,但是细看黄子华的演技和表情,张达明和李子雄的演技,他们只能说一般,比不上吴孟达刘江甚至前几天过世的“严方正”,但是就是因为他们所饰演的角色写得入木三分,才让这些演员有了充分发挥的机会,现在很多人诟病小鲜肉演技差,我想如果剧本好的话,可能情况会大不一样。

剧情方面另外一个要说的就是情节,故事是分5个大块儿来写的,但是这其中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杀降一案就是前两个案子中人物关系的发展累加起来的结果,这种草蛇灰线式的写法很厉害,虽然看起来好像很容易达到,但是动起笔来就是完全另一回事儿了。现在很多喜欢《海贼王》的人,包括我在内,都佩服尾田的草蛇灰线,有的一个伏笔可以隐藏十年的时间,但是我觉得论伏笔的运用,这部剧不在尾田之下,尾田写得是漫画,他要是写电视剧的话,这些情节可能出不了几集。同样,要是此剧的编剧写漫画的话,可能伏笔炸开鸿沟的时候会更加精彩。

另外要说的就是每一集中的鸿沟,就是主角的必死处。第一集铁头将军案宋世杰的必死处设计的非常完美,抛去人物不说,宋世杰已经完完全全地输掉了官司。但是编剧巧妙地利用了铁头将军的既希望安享晚年又有英雄侠气的性格,将故事转败为胜,情节设计非常精当,现在的编剧已经不这么写剧情了。

第二集主角的必死处是龙婆抓宋寿延,这集写得比较牵强,因为四具尸体是怎么来的没有说明,而且逼宫艳红自己承认罪名的这种手法有时代局限性,当时可能是比较不错的想法,但是现在看来这有一点“作弊”的意思,因为承认杀人毕竟动机不足,他完全可以不这么做。

第三集就更牵强了,也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地方,因为他的牵强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对反派赖三的同情。这集用了伏笔炸开鸿沟,“黑豆杀狗案”是全剧的核心,我想也应该是编剧所重点参考的点,围绕这个点和人物关系来编织整个案件,主角的必死处设计得几乎没有任何破绽,宋世杰必死无疑,赖三的每一个证据虽然都只是间接的,但是都有一半是真的,让宋世杰百口莫辩。

但其实就算是这样,赖三也一定输,就是因为恭亲王和宋世杰的关系。最后的模仿重演实在是牵强,除了反派的所有人都在演戏,还演得这么好,在小学的时候我就为赖三鸣不平。明明是赖三赢了,就是因为宋世杰跟恭亲王关系好,两人串通陷害赖三,才让赖三失败的。这让观众们产生了对赖三的同情。前面虽然编剧也希望大家对赖三产生同情,也写了值得同情的情节,但是那些刻意的情节都没有这个不可以的漏洞产生的威力大,这种不经意间的巧合会让人越想越同情,会让人产生反复观看的欲望,这可能是编剧没有想到的。

第四个案件是天国逆子,剧情设计得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用一个不算缺点的性格,就能合情合理地逼一个完全正派的角色成为反派,这是多么精彩的设计啊,以后可能都不会有人能做到了。最后的夸张表现将故事推向高潮,哑妇突然跪求,张雪林自断手臂这些镜头一辈子都留在我的脑海里了。我想成为编剧,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要写出跟这些画面一样好的,跟着写剧情一样好的故事来。

第五个故事是墨镜先生,这里编剧用出了所有的力量,把原本两个对立的人-赖三和恭亲王写成了同盟,真的是厉害,而且两人合作中不存在冰与火之歌的那种像小指头那样的典型叛变者,这种人物看一次觉得很过瘾,看两次觉得很舒服,看多了就厌烦了,最后看得谁都不相信了。就像我在电影中只要看到张家辉,就知道这个角色不是苦逼就要叛变,这样一来故事就没意思了。这种手法要是能用到冰与火之歌的宏大背景中,那会多精彩啊,原来的敌人成为了救命恩人,原来的朋友跟死敌统一战线,甚至比死敌更卑鄙,自己手无寸铁,又是自己国家敌人的同盟,一旦你赢,整个国家就会被侵犯,你输了,不仅最好的朋友要被杀,你的死敌还会至你于死地,这种必死处逻辑非常严谨,一点生还机会都没有。最后编剧向死而生,真的精彩。可惜编剧没有留下来他的传记或者书,我也买不到,永远都不知道他当初是怎么写出这么好的故事来了。

光从土里的东西看,没人能相信中国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文化这么发达,有这么多牛逼的人,历史中能够是让我们挖掘的人物形象多得能够堆满地球,但是竟然连一个诚心诚意的故事都拿不出来了。回头看这些老一辈的作品,我真是惭愧,我自己写的东西也不好,根本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自己写的很多故事就被放在书架上,自己都看不下去,除了编辑我从不敢拿着故事被别人看,我什么时候能写出这么好的故事来啊。

 2 ) 宋世杰真的很卑鄙

这部剧从案件本身来说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宋世杰这个人物的定位却是非常的奇怪,说他是好人吧,却也时常为民请命,说他是坏人吧,确实也做过为富不仁的事,第二部里更是几次害了身边的人。
无头将军案,第一次陷害杨初九,害小翠差一点被强暴,如果不是阴差阳错,白玲珑喝了迷药,他肯定不会反抗赖三
之后杀降案,间接导致杨初九被杀,如果不是他背后说人是非,杨初九根本不会铤而走险,后面更不会被杀。
如果不是他游手好闲就不会和赖三勾搭,如果他不是刚愎自用就不会让赖三继承衣钵,如果不是对小翠,杨初九多次救宋家于危难,但宋世杰从心底还是瞧不起杨初九,认为小翠与杨初九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可见其心肠并不好并且对小翠仍然余情未了。虽说余情未了是情非得已,但是宋世杰却并不懂得什么才是爱,他对于爱情的观念非常世俗甚至可以说是低俗。而他对于人也缺乏起码的尊重,对于赖三他只是当作一条狗,一条可以替自己开心解闷的狗;对于杨初九他只是当作一个下人,而家庭中其他成员却把杨初九当作家人。
总之第二部里宋世杰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外部大义凛然内敛肮脏龌龊的小人。他和赖三其实没有区别,某种程度上说赖三的坏是逼于无奈,而他的坏则是性格使然。

 3 ) 我的收看簿:《状王宋世杰2》

两年后拍摄的《状王宋世杰》第二部,个人觉得比第一部更加的精彩好看,因为有了黄子华,有了“赖皮三”。

  《状王宋世杰2》的故事,发生在第一部结束后,宋世杰一家被迫逃亡时期。隐姓埋名时的状王不堪寂寞,在结识了黄子华饰演的泼皮赖三之后,成天向他讲述自己年轻时办过的各种奇案,在“铁头将军”一案开审后,更鼓动赖三代替自己,作为状师去揭露事情真相。不想赖三在众人面前大出风头、又得到恭亲王奕赏识后领略了成为人上人的滋味,决心取代宋世杰做第二代“状王”。赖三生性奸诈狡猾而又心地狠毒,为了打赢案件,竟鼓动铁头将军杀害无辜少女保命,又打算将宋世杰一家逼上绝路。状王不得不再度出山,在公堂上击败赖三,并得到恭亲王恢复其自由身的承诺。赖三被迫遁走,更伺机复仇。

  赖三的第二次出场,是在“杀降”一案中,为将宋世杰逼上绝路,将其搞至身败名裂,事先做了重重的谋划,最终在“杀降”案爆发后从幕后走出来,站在宋世杰面前。此时的赖三,一扫“铁头将军”一案中的猥琐模样,变得温文尔雅,但是心肠狠毒比那时更甚。双方各出奇招,唇枪舌战,互有胜负之后,赖三出了杀招,采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用看似很严密的逻辑,污蔑宋世杰为真正的凶手,几乎将其置于死地。宋世杰则在绝路中进行了反击,同样采用以彼之道之法,洗清了自己的嫌疑,并重新把矛头指回给赖三,大获全胜。这是赖三的三次出招里最毒最狠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失败之后,他被精神崩溃的“杀降”总兵开枪射伤,然后再度消失在众人面前。

  赖三最后一次掀起风雨,是在最后一个案件“同治十三年”中。这里编剧把剧情与野史很成功地联系在了一起,牵扯上了同治皇帝之死一事。此时的赖三,因为在“杀降”一案中被一枪打中了命根子,只得进宫做了太监,竟让他一路向上爬,成了同治皇帝的亲信。赖三带领同治皇帝出入烟花场所,不想却让同治皇帝染上了梅毒。为了保命,赖三将华人医生费林明成功研制出的疫苗调换,令同治皇帝不治身亡,却嫁祸给了费林明。宋世杰作为费林明的好友介入此案,最终发觉了事情的真相。然而此时不同往昔,皇帝死亡的真相事关皇家脸面,宋世杰必须考虑家族生死,在最后一幕中,宋世杰用一语双关的方式,在慈禧太后等人面前说明了事情的真正原委,让慈禧知晓了实情,并也了解了宋的一番苦心。最终慈禧明斩宋实斩赖,并放宋世杰一家生路,全剧自此完结。

  平心而论,赖三最终的下场,宋世杰难逃其咎。全剧的一开始就是宋世杰像着了魔一样跟赖三研究案情,一手引导他走上了状师之路,却又对其心存鄙夷,完全当他是一条狗般,在研究“铁头将军”一案时更不惜拿赖三做试验,将其置于险地,完全不理赖三死活。这一切都让赖三心里对宋世杰怨念极深,只是不得机会发作而已。况且宋世杰当初教赖三查案,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并无丝毫教导之心,又只教会他审案查案之法,不教其真正的为民请命的理念,无怪赖三最终走上邪路。可叹宋世杰从未真正思考过自己的这些错处,而是一概推责给赖,直到最终在慈禧太后面前揭露赖,也是满口的无耻小人种种。这一切都让我对第二部里的宋世杰很不屑,总觉得他一片道貌岸然,其实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做着种种事情。

  其实说到底,还是《状王宋世杰2》里的黄子华太抢戏,把一个反面人物演得太出彩,才让观众在心里面反而对他产生同情。编剧和导演肯定不想真的把宋世杰拍成道貌岸然之徒,其实他在故事最终所做出的抉择还是很让人震撼的。当他们经历种种磨难逃离漩涡中心来到香港的时候,观众心中的石头还是会落地的,并且期待第三部里,“状王”的再次光临。

  可惜十多年过去,传闻中的《状王宋世杰3》始终没能露面,张达明郭蔼明都会老的吧……

 4 ) 被嫌弃的赖三的一生

看完《状王宋世杰2》没法不感叹赖三的人生。

赖三的加入制衡了战无不胜的宋世杰,这或许是第二部想要制造的一个看点。一个能够制衡宋世杰的人物不能凭空出现,编剧没有树立一个什么知名状师,而是选择了一个既是宋世杰又不是宋世杰的人物赖三,他是宋世杰教出来的徒弟,熟知宋世杰打官司的路数,他和宋世杰之间有仇,要报复宋世杰甚至想要取代他,但是又始终不能替代宋世杰。

饰演宋世杰的依旧是张达明,饰演赖三的是黄子华。故事开始,赖三是一个在街头混饭吃的赖皮,宋世杰将他当作隐姓埋名的逃亡生活中一个用以消遣的对象,而赖三为着生计,跟在宋世杰身边,拍他马屁,供他驱使。乍一看宋世杰无论智商学识,身份教养都比赖三要高很多,但正因为赖三是黄子华演的,他曾将张达明拉来做“栋笃笑”拍档,便总觉得二人的地位理应颠倒过来,或者说,赖三不应当只止于一个混日子的赖皮。

在遇到宋世杰之前,赖三是黑河的一个赖皮,在遇到宋世杰之后,他最初的日子其实还是照旧,直到铁头将军案出现,彻底改变了赖三的命运。技痒难忍的宋世杰训练赖三,将他捧上公堂做自己的傀儡,不想却由此激发了赖三的天资,尝过甜头的赖三再不想回到以前的生活,然而很快这一切又被宋世杰打破,铁头将军伏法,赖三失去了刚找到的靠山。第二次出现在宋世杰面前的赖三有备而来,在杀降案中以其人之道击败宋世杰,却不料六王爷帮忙,赖三再次尝到败北的滋味,不仅如此,赖三还被精神失常的江总兵打中要害,不得已去做了太监,最终因为牵涉同治帝花柳病死亡一案,被慈禧下令处决。

如果赖三只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反派,他最终被斩头就会让人拍手称快,但实际上,赖三是一个远比主角宋世杰人物更复杂,演绎得更人性化的角色。

赖三可以说是天资聪颖的。宋世杰的调教仿佛一下子激发出他的潜质,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赖三就成为了一个可以和宋世杰对手的状师。他并不像宋世杰说的那样不学无术,为了打败宋世杰,赖三可以记录下宋世杰每场官司,为了知道宋世杰的心思,他可以翻遍各种书籍。他调教胡运对付宋世杰,乃至之后自己现身与之对手,可以说完全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赖三对人性和世道的洞察,其实要比宋世杰要深,在宋世杰认为自己可以保住乱党性命之际,赖三就已经看到了杨初九一干人必死的下场,他以酒浇地时眼中的冷峻,是宋世杰不具备的;他对宋世杰说的天地良心报以冷笑,因为他知道宋世杰内心最见不得人的一面;对酒楼几个势利眼的捉弄,的确是报复泄恨,但是其手段幽默智慧,令人啼笑皆非,比起宋世杰如街头莽夫采取不光彩的手段报复西宾,要高级很多。甚至当他被迫进宫做太监,半路出家的他也能做到皇上甚至太后身边的红人级别,仿佛把他放到任何一种境遇中,他都可以做到最好。

同时,赖三又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底层人。他出身卑下,小时候跟随母亲乞讨,母亲死后他生活没有着落,依旧乞讨为生,人们叫他赖皮三,仿佛忘了他还有大名赖宗耀,他需要寻找一日两餐一宿的着落,看到招工会赶去干活,会剥死人衣服穿,会吃猫肉,每个人都可以欺负他,打他,嘲笑他,剧里他经常一出场就被人随意打骂,一失势就被酒馆老板扔出门外,连宋世杰都可以在皇宫重地随意踢打他,更不要说恭亲王这样的王公贵族,更不把他放在眼睛里面。

对于这样的生活,赖三习以为常。他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剥死人衣服,吃猫肉,这些别人觉得下贱的行为,他觉得十分正常,并不以此为耻。而他为了自保,讨好他人,自己践踏自己的自尊,在被别人打他时反应十分强烈,因为他被人打习惯了。他为了生存练就一身拍马屁的本事,用他的话说,论拍马屁,没人比得上他。他可以上一秒还对白小翠摆谱,下一秒就在同治帝面前做奴才状,中间切换完全没有障碍,仿佛骨子里已经习惯这种分裂。

而赖三的聪明似乎都用在了非正道的地方,为了得到小翠,他利用宋世杰不敢暴露身份的软肋,胁迫宋世杰将小翠交给自己,在明知房间里的女人是宋世杰的妻子时,他依旧不打算停手;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他甚至让铁头将军杀死心爱的女人;为了保命,他不惜挑拨同治帝和慈禧之间的关系,把救命的针药推空任由同治帝死去。

不过,虽然赖三做出了这些事,却并不让人感到厌恶。一则因为他的一些下做事并没有真正成功,另一方面,那些接受他毒辣提议的人,比他位高权重,并非是单纯受人摆布之徒,接受他的提议并实施的人,其实比赖三更加自私狠毒;此外,剧中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视欺负赖三为理所应当,也没有一个人在赖三受到欺负的时候站出来替他说话,于是赖三对世人的憎恨变得理所当然,他对世人的报复成了他得到公道的唯一方式。

更重要的是,剧中不止一次让人意外地看到赖三这个表面又贱又奸又狠的人物内心不为人知的柔软一面。他失势被人扔出酒楼,只能躲在背街的墙边痛哭老天玩他;当白小翠不经意表露对他的敬佩之意,相信他可以出人头地,他受宠若惊,发自内心地为有人信任而开心,略带羞涩地向对方坦诚身世,表明自身如此生活的不得已;他亲手将白小翠迷晕送到同治帝,在房门外却痛苦到不能自已;而当他被同治帝恼羞成怒罚到门外跪到天光,他只能对着一只蚂蚱倾诉,回想自己被迫入宫做太监,被宫女欺负的遭遇,吐露亲手将喜爱的女人送给他人的痛苦,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他蓄意害死同治帝以保命,却听到同治帝凄惨地呼唤慈禧的声音,他也心有不忍,应当是想起了自己和娘亲,但最终他冷笑一下,这一笑里有无奈,也有绝情,也有自怜。

而在这些地方,才是黄子华的表演最动人的地方,他有本事让你一秒共情。黄沾曾经在一篇写黄子华的文章里面说,在该剧中黄子华表演方法清新,和别的演员不一样,看起来舒服。

赖三并非一味下贱,他在被欺负之时仍想要保持一点自尊,他很清楚谁对自己是真好,谁是利用自己,他首先是一个人,内心有着常人会有的悲伤,害怕,对被爱的渴望,还有愤怒。

赖三的命运因为宋世杰而改变,他由宋世杰的跟班徒弟变成对手,由顺从到心生憎恨,企图斗败宋世杰而取代之,到最后顶他的名被杀头,两人的关系是剧中十分重要的一对人物关系,但这也是这部剧令我感到迷惑的地方。

面对被冤屈的对象,宋状师总是会爆发出莫大的正义感,陪上命都要帮助其洗脱冤屈,而这时常需要以非凡的勇气对抗上位者。但是如此有正义感的宋状师,却似乎对赖三这样的人毫无同情心,而是一直将他当做自己身边的一条狗,丝毫没有反省过自己对待赖三的态度,以及赖三为何会变成这样。

在这一部里面宋世杰做的很多事,说的很多话,都算不上高尚,但故事里面宋状师仍然在关键时候表现出对正义的坚持,甚至在大结局的时候真正做了一回救国英雄,仿佛他对白小翠起的贪念,对老婆的背叛,都只是瑕不掩瑜,又或是为了增加搞笑的情节,作为后续官司的铺垫,宋世杰还是那个宋世杰,不会沦为赖三一样的底层人。

最后一件案子牵涉皇帝,又有英国人,势必不能如前面的案子那样分个黑白清楚,但是请来一个不是律师的英国人蒙骗恭亲王,由宋状师胡乱翻译,达到最终还是自己辩护的目的的做法,不止给人极端胡闹的感觉,也是个很大的漏洞,且不说连赖三都怀疑中英文之间的长短差异巨大是不是有鬼,事关国体,清廷一方竟然没有请一个翻译,任由宋世杰胡诌,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宋世杰为了保住大清皇上的体面,保住大清江山,认下将杀人罪,而他认罪同时,亦将赖三拉下水。赖三的确将同治帝带到烟花柳巷导致其染上风流病,也的确是害怕丢了性命而起了杀心。但是一国之君不知自爱,将罪责推给一个做不了主的奴才,这就是上位者虚伪可怕,况且对赖三来说,无论是恭亲王还是同治帝,抑或慈禧,都可以轻易取他性命,赖三怕死是理所当然的,他虽然看上去风光,却左右不了自己性命。而这个时候,宋世杰不问赖三的苦衷,也不问同治帝到底是怎么死的了,他只认为赖三带坏一国之君,对国家犯下不可饶恕之罪,他成全自己的大义,彻底将赖三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此前宋世杰因为坚持公理,赢得恭亲王作为靠山,恭亲王后来露出真面目,也只能说明上位者并不真心为民,并不影响宋世杰的形象,宋世杰的受难,虽揭露权贵者的冷酷无情,但远比不上一个底层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不易和风险。宋世杰有优渥的家境,有功名在身,有收入颇丰的职业,有恭亲王这样的靠山,虽然因为大义落魄,除了担心可能被太后找到,不能打官司,其他照旧,一旦摆脱困境,很快就恢复了原有的生活。

在我看来,宋世杰极其不应当做的,是直呼赖三为“太监”,而编剧极其不应当做的,是让赖三顶着宋世杰的名字被杀。到最后我都希望赖三可以侥幸逃脱,回到老家过完一生,但剧情让他顶替宋世杰去挨一刀,极不公平。即使他必须成为恭亲王和慈禧手下的牺牲品,也不应当成为宋世杰的牺牲品。

 5 ) 老剧很精彩,细节不必较真,看的是悬疑推演,最后还带点腹黑

对比今天的古装剧之尴尬演技,尴尬服装,尴尬光影滤镜,尴尬剧情,这部戏不比不知道,一比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真的是精彩,剧情最后把大公无私的六王爷腹黑了一把感觉很绝,皇宫之内无人情更无君子,只有审时度势的现实主义者,我今天打着公正廉明的旗号也只是为了搜寻所谓有识之士,从而利用他们为我所用去对抗朝廷其他势力巩固自己地位罢了,时机到了该出卖,该牺牲自己会毫不犹豫的抛出去,自己和朝廷所有人一样,都是卑鄙无耻为了利益出卖一切的小人,因为那种体制下,所谓公正已经毫无价值,死没有任何意义,逆淘汰到了极致,“好人”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苟活下来才是最大的价值,那种体制下,所有人都在把大清一点点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看了很多很多遍,这种人性的刻画感觉是最精妙的点,故事剧情都是为了烘托人性反而是次要的,看了几遍就不再精彩,但是给观众品析人性的空间,九十年代香港古装剧经常喜欢潜移默化的表达人性,感觉这批编剧真的很神。

 6 ) 赖皮三与奸人坚,遥相呼应的命运探讨环境与教育

很庆幸我是在小时候懵懵懂懂的状态下就看完了这部片,对里面人物的善恶际遇,纵使有些不解与同情,也大概还能按照朴素的是非观糊糊涂涂糊弄过去,不会太深究与细想。这部对于黄子华来说颇为重要的tvb剧集,系统看他的影视作品很难绕过去,但如果等到成年了后再看,赖三的际遇就未免太令人郁郁。哪怕是小时候,也对赖三这个角色印象太深,特别记得他把心爱女人献给皇上那幕——如此卑劣、猥琐、下贱,又如此可怜,绝望,无助。赖三就像一团氤氲的粘腻的南方潮热的湿气,叫人生厌,但那厌恶湿漉漉的,又好像有几分缠绵悱恻。

这部剧集最叫人痛苦的地方是,它明明塑造了赖三诸多不得已与委屈,但也淋漓揭露了赖三人性的弱与恶。他不断做错选错叫人不齿,你帮也帮不了,同情也同情不了。但是,赖三就真的帮不了、同情不了吗?不是啊。如果假设赖三世界里的宋世杰是另一个性格呢?如果赖三遇到更多纯粹的善意与向正的引导呢?这么说又有点为赖三开脱的意思。但你不得不想:如果赖三遇见了黄飞鸿呢?

更直接回应赖三这个人物的剧集不是赖三终于做了宋世杰的《新九品芝麻官/栋笃状王》,而是《奸人坚》。在《奸人坚》开头,黄子华饰演的何其坚比赖三更贱格更无耻更无恶不作,也和赖三一样缺爱、懦弱,心底有极大的畏惧。畏惧令人没有安全感,明明畏惧却不承认,用欺弱附强求生,就难免卑劣可憎。但是何其坚何其有幸,遇到了黄飞鸿。《奸人坚》深刻的地方在于,阿坚被黄飞鸿救赎,并不因为他本性有多好有多伟大;相反,阿坚一直对人性善深深怀疑,到最后都承认自己做事极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会不顾身边人感情与安危——非常接近赖三的人设——正是何其坚太像赖三,他成功被黄飞鸿救赎才是对赖三命运的一个直接的回应。良好的教育与真诚的关爱,是可以改变一些被认为是根深蒂固的人性恶的。

本以为《奸人坚》中的旗下街就已经是弱肉强食的丛林、已经足够恐怖、无法给个性善恶间摇摆的青年以正面向的扬善的支持;但与赖三身处的晚清相比,旗下街因为有了黄飞鸿,已经堪比世外桃源了。赖三则完完全全生活在地狱里。他面对的每一个案子,实在看不到任何人性的闪光;他如救命稻草般抓住与呼救的大部分人,也对他谈不上任何的共情与尊重。一个善良的人被环境推动堕入罪孽深渊,固然让人难过,但好歹还能叫观众付出完完整整的怜惜。一个邪恶的人获得应有的惩罚,更令观众大快人心。像赖三这种人,天分极高,出身极惨,但品性只是普通人,有自私卑劣处也曾对人生产生过希望。这样的普通人,慢慢被环境催生得越来越下贱龌蹉,环境推他,他毁自己。这样的故事,我真的不忍心再看第二遍。

 短评

1999年

3分钟前
  • 想飞的鱼儿
  • 推荐

黄子华在里面绝对比张达明出彩!

8分钟前
  • 荦旯蒯庖
  • 还行

完全是为了Dayo看的,实在不喜欢张达明演的宋世杰,烦死人

11分钟前
  • 流水不争先
  • 还行

黄子华演得的确很贱……

13分钟前
  • 猫龟🐌
  • 推荐

人物非常立体,比如宋世杰那些隐约的纳妾好感,也为今世道德观所不容,如泣如诉的古朴配乐之下更能感受到封建古代的氛围。罗乐林,罗兰,刘江和白茵四个人入木三分,非常厉害。而赖三就如地底泥般下贱惹人嫌,如果不是黄子华忍痛接下这个角色,可能也不会有之后的《男亲女爱》,这碗鸡汤真好喝啊~

14分钟前
  • 小锤
  • 还行

第二部完全就是摧毁第一部的宋世杰啊。赖三是精华。

17分钟前
  • 比黑更黑
  • 推荐

张达明黄子华郭蔼明猜一个人~

21分钟前
  • crab
  • 推荐

宋世杰你欺负赖三我讨厌你

25分钟前
  • Ixtab
  • 还行

回不去的小时候...曾经陪伴我的TVB...

27分钟前
  • 回忆离开回不来|跳房子
  • 推荐

从人到剧情都好经典啊好经典,看了无数遍啊无数遍~~

31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力荐

原来又是徐正康,难怪终于有子华了

32分钟前
  • willow
  • 推荐

赖三固然有错,但第二部的宋世杰也好不到哪去,虽有正义之心,但刻薄、自我中心,嘴上缺德心有邪念,对别人没有基本的尊重,做事不留余地,如果没有王爷帮开挂早就站不住脚。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以赖三悟性,若当年宋世杰能以诚相待加以教导,或许结局会不一样

33分钟前
  • ,Ծ‸Ծ,
  • 还行

其实赖三变成这样也不是他的错~

34分钟前
  • Maggie啊啊啊
  • 还行

第二部的宋世杰变身俗世老男人,还好有个赖三

38分钟前
  • 推荐

黄子华真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演员,永远都一个样,但仿佛永远适合角色。

39分钟前
  • 濛濛
  • 还行

不是很喜欢这一部,看到第三集后期才有案情发展,之前一直是全家人骂宋世杰和宋世杰咸湿小白菜的极慢速套路…赖三好像洗冤录里的阿龙啊,真的很喜欢黄子华,演什么像什么。反观宋世杰,又直男癌又咸湿…

43分钟前
  • 弯菀婉碗
  • 还行

我喜欢初九!!!!

44分钟前
  • 玛利亚不在家
  • 推荐

这宋世杰才是反派吧..

49分钟前
  • DetectiveKING
  • 推荐

全剧是围绕小翠展开的吗,所有男人都对她侧目,最后皇帝竟然因为梅毒被赖三弄死了,这么儿戏的吗,汗。整体剧情还是同情赖三的,宋世杰不让他顶替断案就能浑浑噩噩过一世了呢

53分钟前
  • 汤锅
  • 推荐

找不到粤语版啊~

56分钟前
  • 杏仁糊啊糊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