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风云第一季

欧美剧美国,英国2020

主演:Myha’la Herrold,Marisa Abela,Harry Lawtey,David Jonsson,纳巴汉·里兹万,弗雷娅·梅弗,威尔·图德,康纳·麦克尼尔,梁振邦,普莉安卡·伯福德,德里克·里德尔,本·劳埃德-休斯,埃米尔·艾尔-马斯里,安德鲁·巴肯,科勒·康拉迪,乔·赫斯特,柯林·麦克法兰,詹姆斯·梅尔维尔,克里斯·雷利,乔治·韦伯斯特,特雷弗·怀特,Helene Maksoud,Maynard Bagang,Pino Maiello,Daniel Joseph Woolf,Sagar R

导演:莉娜·邓纳姆,汀治·克里希南,玛丽·奈姬,Ed Lilly

 剧照

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2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3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4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5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6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3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4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5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6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7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8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9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9 16:44

详细剧情

故事设定在伦敦,一群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竞相进入顶级投行,他们逐渐融入到充斥着性、毒/品、自负的公司文化中,同事、朋友、爱人、敌人的界限变得模糊。

 长篇影评

 1 ) 进了投行你也还是社畜、奋斗逼

在我们这个时代,社畜、奋斗逼、过劳死等新词已然屡见不鲜。去年年底23三岁的拼多多员工加班到凌晨一点半下班途中猝死,刚刚又看到新闻在河北再发疫情,警察却抓到有人从河北跨越潮白河冰面偷渡北京,就为到字节跳动去996(真伪待考),拼到这个份儿上,确实可悲可叹。

做着被剥削阶级,却自以为是为着更高大上的人生而不懈奋斗——普通人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幻觉,自以为努力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技能就能按部就班提升生活层次。于是新的一年开始了,新一轮的社畜拼命跳槽也就开始了。大家都想上进,都想升职加薪。工作本不是生活的全部,可工作常占据人心全部把人变得面目可憎。

有一部HBO去年出的短剧我本想要推荐给那些想挤进伦敦投行的孩子看,在这个时候似乎也可以推荐给所有上班族看。剧名《投行风云》(Industry),讲述投行血汗故事,聚焦在挤破脑袋想留在投行的大学毕业的新人实习生身上,也掠过被公司淘汰的银行老员工,人人自危的VP之间的办公室政治。

故事一开始,第一集就来了个一心留在投行的印度裔奋斗逼过度加班搞出过劳死。

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家庭出身资源优秀,不用拼命,从容自在,一种没有背景,便没有安全感,削尖脑袋往上爬,而且他们往往即使赚钱够花也不敢停歇还要赚更多。故事中死于过度加班的这位社畜Hari就是后者,他没有社会背景,太想通过实习,工作过度甚至睡在公司,最终被一点工作错误压垮,年纪轻轻就死了。可对于公司来说,员工什么都不是,他死后公司人事立刻开始调查他是否有其他疾病以撇清关系。

Hari 可怜可悲

黑人女主角Haper也毫无背景,跟剧中另一位家庭教育背景优秀的白富美实习生正相反,女主角可以算黑穷挫,她并非来自银行招聘目标名校,甚至都没成功毕业,靠成绩造假挤进投行,唯一进入投行的原因还是恰好遇到了来自底层奋斗成功的亚裔上司,亚裔上司认为背景不应该成为绊脚石,处处点拨栽培这个新人。通常从未享受过丰厚资源的底层小人物一心向上爬时,就会自私自利,毫无任何合作共赢意识,只有竞争意识,因为这类人就是靠竞争才好不容易抓住机会的,生活不曾教会他们其实资源有的是,是可以大家共享互利的。剧中女主拼命想留下,吃相极度难看,出了一些不甚高明的交易点子,居然也被同事认可、客户垂青,后来自我膨胀不按流程办事,给客户交易错了币种还耍小聪明想要瞒过,坑害中后台同事要求人家保密,并以前台销售身份鄙视这位帮忙的中后台系统服务审查同事。这位女主以为,一进投行前台,她还真就是精英了。可是这工作的本质也不过就是销售,而且是公司随时可以踢走的销售,同样是社畜,谁比谁高贵呢,所以小人物过度膨胀是很可笑的。

你可能在职场也经常纳闷,那些毫无可取之处的人怎么就成功了呢?这个故事中也是这样,毫无衣品、相貌平平、出身校一般(还没及格)的女主不知怎么就被认为工作能力超群,在伊顿生与其他社会精英云集的大投行前台受到上司照拂,同事善待,可惜她却毫不感恩,就是这种人在办公室政治里为了自己的利益坑害了苦心栽培过她的亚裔上司。可没了亚裔上司她最好的靠山就没了,另一位白人VP早就受够了她天天撒谎,客户也嫌她吃相难看舍弃了她,这时又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她立刻转过来帮亚裔上司赶走了白人VP。

黑人女主Haper的衣品让我不能忍

在职场中,你可能遇到很多看似工作努力的同行或是新人,想要多帮助他们,可是一定要擦亮双眼,看清这个人懂不懂感恩与资源共享,请严防职场小人,他们自私又自卑,事事想要抢你的。

白人小哥Robert也是普通出身。他的上司资格很老,是90年代的销售明星,可是公司一旦不需要他了,就让他提前退休了。公司不是员工的家,公司是要赚钱的,哪个老员工性价比低了,就让HR谈话赶人好了。Robert本人最后也没能成功留下,还因为过度紧张吸过可卡因在工作总结现场流出了鼻血。

老上司带Robert去裁缝那定制西装

Yasmin与Gus,一个富家千金,一个伊顿牛津顶级线路出身,这两个人出身决定了底气,从容不迫。Yasmin即使受着上司的职场霸凌也能在招新时淡定撒谎吹嘘公司氛围有多好,她可以轻松拉到熟人客户,擅长社交,她愿意多帮助别人,并给穷困的黑女主提供住处。Gus有底气在加班文化盛行的投行里晚上10点就下班走人,虽然他大学学的是古典学跟投行生意毫无干系,也照样有精英范儿的不紧不慢。焦虑、气馁、抱怨,这些是下层人的,Yasmin与Gus就很难生出这些情绪。

在英国爱尔兰这些国家,许多事看出身背景,办事靠关系,社交搞定工作。这部剧其实是没有背景的小人物奋斗为了留在投行的故事,讽刺在同样是奋斗逼,一心加班干活的印度裔第一集就累死了,给客户交易错了币种还耍一堆心眼搞办公室政治的黑人女主最后倒转正了。这是一部办公室讽刺集。

公众号:穆尔登格

 2 ) 客户反而是最清醒的

投行风云原作者可能是个苦逼的加班狗,写了个吐槽老板、吐槽客户的东西被投资方改编成电视剧,所以剧里的客户都不是善茬,上司干啥啥不行,同事要么过劳死要么辞职……不过里面最清醒的也是客户,第一季最后有个客户告诉女主的同事自己不再和女主所在公司合作的原因:你们的人不是老家伙就是刚入职的新人,我为什么要买你们的服务?这一句直击要害。如果你们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我为什么要在你们这儿买东西? 女主所在的公司是金融服务提供商,具体到几个新人所做的业务,除了一开始做并购业务的黑人小哥之外其他人应该都在交易部门,也就是为客户提供他们想要的交易产品,比如利率和汇率的各种衍生品。 具体来说,那个经常吐槽的印度小哥瑞希可能是做自营和头寸管理这一块的,负责“进货”和“仓库管理”,也就是说在市场上找到并且买到客户想要的产品(如果客户想要的结构太复杂市场上找不到可能就得买一些基础的自己组装起来)。代客交易员(客户经理)报出客户需求(询价)的时候,印度小哥负责向代客交易员报价。而新人们做的应该是代客交易员,也就是“卖货”,负责挖掘客户的需求,时时关心客户想买啥,会不会买多点。 对客户来说,和这些公司做交易就像去超市买东西一样,客户最关心的是能不能快速地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像逛超市一样如果你在A超市找半天都找不到超强去污洗衣粉但在B超市很快就找到了,以后你更喜欢去哪家超市买东西呢? 而女主所在的公司人员结构青黄不接,员工不是上班睡觉的大叔就是什么都不懂的新人,至少在我看来,那个说西班牙语的女孩已经实习了一段时间都还搞不清楚欧元汇率日常波动区间这种基础知识,这个水平是完全没法上岗的好吗。招进来的新人业务基础太差,一时半会提高不了,老员工又没干劲,这让客户怎么买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怎么继续和公司合作?换成我我也要解除合作关系…… 这里面以后能走得最远的估计是那个买了摩托车的小哥,因为在一众专业基础不行的新人之中,他还算比较愿意和客户搞好关系,愿意参加趴体和客户一起嗨,头脑也算冷静(劝女主出错了就要及时改正),弥补了专业基础的不足,而且和女主那个性格强硬激进的华裔上司正好性格互补,他俩一起搭档的话应该可以成为不错的工作伙伴。

 3 ) Z世代的投行历险

投行,位于金字塔顶端,塑造了资本主义的丰满轮廓。 实习生,位于链条的底部,为人处世尚未定型。 故事背景与人物的冲突使Industry充满戏剧张力。

以虚构的投行Pierpoint为背景,Industry卓有野心地展现一群Z世代的职场故事。编剧Mickey Down and Konrad Kay此前拥有投行经历,这让他们更自信和从容地展示金融生态。此外,编剧们还有三名行业顾问,确保整个故事的相对真实。

整个故事通过五个阶级、种族、性别、性取向不同的毕业生,他们彼此之间以及和正式员工、客户的互动,表达各种权力关系的动态发展,以及金钱、等级制度和男权笼罩下的投行文化对个体的碾压和重塑。

此外,这个故事里充满着各种sex和drug,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里自我放纵,从压抑的工作环境里获得喘息和自我发现。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环境将我们塑造成了这个样子。

Hari是这一批实习生中的第一个牺牲品。

他还来不及通过这份工作给自己和家人挣得实实在在的金钱,或者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就因为长期的OT让他倒在了厕所隔间里。

Hari的故事情节与 21 岁的美银美林实习生 Moritz Erhardt 的现实悲剧相呼应,他于 2013 年死于伦敦东部公寓的淋浴间。

Hari死于投行让他成为一个社会新闻,然而,当金钱永不眠,更多的Hari将罔顾身体的风险,在这些尖端行业里前仆后继。

Harper的形象塑造拒绝了反英雄叙事,她不是一个好人,而是一个自私自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她没有背景、没有颜值、没有学历,但她不肯浪费自己的高IQ,挣扎着让自己在伦敦站稳脚跟。

Harper第一次完成高额订单后,她奖励自己住进套间。当她用高脚杯端着红酒,从落地窗外俯瞰伦敦时,被财富所带来的奢华所诱惑的她,将继续不择手段地走下去。

Yasmin的优雅、从容以及任性由特权赋予。她可以为Pierpoint引荐新设立的对冲基金的合伙人,她也可以在诺丁山的豪宅里开派对。

作为一个公主,Yasmin照顾其男友,施舍给Harper友谊,戏弄Robert的感情。相较Harper,Yasmine依旧是一个更nice的人。

Robert在职场中是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边缘人,是各种权力关系下最受压制的人,但也是一个相对幸运的人。

第一季结尾时,他终于有了一套象征身份的西装。即使顶头上司被裁员了,Adler的喜欢更让他成功地留在了Pierpoint。

Gus是少有的未被环境同化之人,他始终保持着他的清高和独立。

Sara邀请他去行政餐厅就餐,她一直看好他的身份,少数族裔,男性,上流阶级出身,一流教育背景,这个叙事既稳妥又政治正确。

但对他来说,他本身的特权以及他在Pierpoint的经历让他成为这批毕业生里唯一一个主动说”不“的人。

Eric即使不是主角,却是第一季里人设最丰满的。

他是亚裔,能在伦敦的投行里混得风生水起,还能娶到Google的白人高管,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

但是,在攀登金字塔的道路上,Eric成为了一个高度攻击性的人,这让其他人对他又爱又恨。

Eric和Harper的底层身份的惺惺相惜,让他对她施加充满掌控欲的保护,为她提供机会供她施展才华。

这种由共情带来的保护很暖,远胜过Daria和Sara的女权和改变文化的鸡汤。

对每一个毕业生来说,直接领导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本应成为导师,带领年轻人走出新人期的迷茫,在现实世界里披荆斩棘。

然而,Kenny对Yasmin,Clement对Robert,起到的可能是负面的作用。Gus更是被放逐的,Eric于Harper扮演的角色则更复杂。

这些年轻人终究需要靠自己来掌舵自己的人生。

看完8集快节奏的剧情,我很喜欢这个故事。

同样是自我找寻,投行背景里的年轻人就显得尊贵些。我被投行的纸醉金迷吸引,也着迷年轻人的自我寻找,社会中下层人士的奋斗,以及在一个注定有毒的文化下的各种人性的冲撞。

RIF日到来,幸存者揭晓,Harper,Yasmin,Robert暂时过关。

他们将在后续的日子里继续碰撞,在金钱和权力的世界里搏击。

 4 ) 第一集就猝死,这部剧真实得像一本《保命手册》

【本文同步微信公众号风和日丽(singthelife),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每周一我特别渴望给自己打些现实款鸡血,先苦后甜地过完新的一周,张弛有度,不必过于紧绷。

看看那些努力的人是如何发光的,当给自己一些鼓励或者警醒,清醒地控制自己的平稳和均衡,不用力过猛,更不必透支。

HBO新剧《投行风云》适合前半周给自己打点鸡血,看看这个行业的社畜是如何坚挺的,摘选出适合自己的职场硬货,剔掉那些自我毁灭的雷区。

我们之前推荐过一部德国金融剧叫《坏银行》,画风冷峻,看着有点不寒而栗。

这部《投行风云》依然是一片惨烈,第一集就是新人猝死。

本剧描述了投行新人们的奋斗史,没啥主角光环,每一集都是职场典型案例。

这是一位很卖力,也很有表现欲的新同事,他觉得在公司待得越久,加班越狠,越能给自己贴金。

他还把加班当成一种提高身价的资本,对于同事的友善规劝嗤之以鼻。

对对对,我们当年刚做公关的时候就知道如何精算自己的时薪了,如果你从事的也是加班严重的工作,请随时计算自己的时薪。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从他身上依然能看到一些曾经共事过的熟悉身影——把透支身体当成一种炫耀的资本,并且强加给其他人。

投行加班熬夜很常见,就像做公关广告一样,都属于披星戴月熬工龄。

他晚上不回家,一个人在办公室拼,熬不住了就去洗手间隔间打地铺,这时候工牌还会发出报警声,提醒主人:您的工作时长超标了。(他已经连续48小时没离开公司了)

他甚至还会给自己安排各种工作列表外的活儿,原以为会赢得领导的赞扬,结果被斥责:别做无用功。

新人为了突出个人存在感,各种胡乱式给自己塞任务,显得自己能干给力,而这些活儿在领导眼里都属于不必要的。

刚上班,就强行给自己塞难度和压力,好景不长,这位新同事猝死。

领导也有问题,她看新人这么没有原则地拼,就临时给他加了重任,加速了新人的透支和衰竭。

他自以为是的「用力过猛」也会得到垂青,只不过是帮领导做嫁衣而已。

员工猝死也暴露出资本家的嘴脸,公司接受内部调查,还想从死者是否有其他疾病的角度入手,这样公司就可以不必担责任。

我从来就不属于那种愿意用自我透支来置换前程似锦的人,当然,做我们这一行的,总要经历几年全年打包卖给公司的无奈岁月,按照投入产出比计算,我们拿到的时薪真的太卑微了。

年轻时加班猛烈,我们不会忘记在朋友圈刷加班的存在感,那也是做给领导看的。会叫的娃有奶喝,年底加薪的时候,可能领导会看着平日里我们老黄牛式的付出,给予一些恩惠。这大概就是我们年轻时加班的实惠之处了,当自己不够强大的时候,加班可能是一种自我麻木的安慰。

但不要选择无意义加班,活儿做好了,赶紧回家,确保每一分钟的加班都是有效的。

我曾经有一个领导,他不算我直接领导,只是有一次项目合作,他临时lead我们项目。

他属于那种把自我透支当成自身业绩的人,并且他要强塞给所有人,让所有人不顾一切地透支。

他不休息,他不睡觉,我们也别想休息。

他身上的最大标签就是:任劳任怨,百折不挠,在无止境的加班透支中熬出璀璨业绩。有些老板也喜欢这种透支卖命的下属,然后恶性循环,营造出极端的加班文化。

和他对接工作之前,我还没啥顾虑,想着就是常规式的加班熬夜,大家按照既定时间截点完成每一个小目标,无非就是一个月的缺觉之旅。熬夜是吃青春饭的活儿,25岁之前,我可以轻松熬夜,熬出水嫩肌肤,过了25岁,熬夜的恢复期就变得更长了。

我熬夜的仪式感很足,那会儿再缺觉,都会每天用电饭煲在家煮好银耳粥,泡好黄芪水,这些都是我10年前打拼时候的神器,我甚至自我安慰地把「熬夜」当成「拍夜戏」,越苦越要入戏,入戏就是要记住自己的角色,角色就是工作的责任感。

有这些养生以及精神安慰,必熬的夜似乎看起来没有那么苦涩。

这位领导比我想象的恐怖,他给我们制定的时间截点过于苛刻,比如一般发布会前夜,我们再缺觉,回家洗洗睡睡三四个小时的回血时间还是有的。这位大哥可不,他硬是要求我只有一个多小时的回血时间,相当于我从公司回家,洗个澡,马上就要去活动现场。

我和他争取多一个小时,他不同意。

从当时项目的执行周期来看,他多给我一个小时回去休息完全是可行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提前那么早去活动现场也是浪费时间。

但这些,和他说没用,这位领导从来都是这么压榨时间的,可能他觉得这种走火入魔式的苛刻是自己的工作勋章。

我万念俱灰地回家,那会儿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火速洗漱一番,给自己定了四五个闹钟,我实在太累了,前面近一个月都严重缺觉,我就想着洗完澡眯一刻钟。

结果,我就这么睡过去了,比规定时间晚到了一小时。

和我同时睡过头的还有另一个同事,他也是透支得不行。

我真的不是故意睡过头的,从执行结果看,我晚一个小时到现场,根本没有任何影响。我真的不清楚,为何这位领导一定要这么毫不留情地压缩我们的休息时间,本身大家已经累到不行。

后面大家项目都执行得不错,客户满意,皆大欢喜。

若干年后,我从老同事口中听到了当时那位领导对我的评价,他到处和人说我耍大牌,我不配合。

我只能苦笑,但我非常庆幸人生只需和他合作这一次项目。

看完《投行风云》这段剧情,我立马想到当年这段风波,还好我非常清醒,从来不认为透支自己是一种博上位的方式。

我刚上班那会儿,也曾经天真地觉得自己加班拼搏,也许能博取领导的嘉奖,09年我负责一个大项目,上班地点离家很近,走路20分钟。曾经有一个月,我基本上是「朝九晚十二」的日常节奏,有一天晚上11点,领导还带着我去开会,开会的还有老外,领导让我做翻译。

感谢我诚实的身躯,我当下就晕乎乎的,坐在会议室里,感觉在地狱梦游,身体不由自主地晃动。

我属于秒睡型,只要疲倦了,站着坐着也能睡着。我反正当场就死机了,没法思考。

那一刻,我认清了这类领导的真面目:他们是冷血无情的,你死了,他们可能也不会有啥反应。

我二十出头的时候,就有了强烈的保命意识,虽然这个行业有很多身不由己,但我要学会合理拒绝。

而且透支过的健康,日后都要慢慢还的。

这些年,我身边有同行突然离世,岁数和我差不多,对我算是很大的警示。

前几年,我也经历过几次刻骨铭心的健康红灯,像急性肠胃炎,两天脱水瘦10斤的那种,然后没等元气恢复,我又跑出去参加了一场无效社交型聚会,不幸中招得了「面瘫」。

在我做完人生第一次脑部CT,再历经半个月的脸部针灸,我终于满血复活了。病来如山倒,恢复也快,可能我身体底子还不错,我始终没有放弃养生,我十几岁就开始捯饬养生,追求饮食健康平衡,那时候周围的同龄人都非常不解,如今看太值得了。

《投行风云》把社畜最惨烈的一面展示出来,比如猝死,比如职场霸凌……

有时候觉得一份工作如果这么不开心,即便平台好,上升期足,你真的没有退路了么?

当然有很多退路,因为在这个世界,你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退一步,风景也不错。

 5 ) 我只想谈谈哈珀,草根婊,一个小小实习生能掀起这么大风浪,也真是假的一比

哈珀,家境贫寒,大学都没念完。 可草根出身且专业能力强的她,遇上了一个同为基层爬上来的领导埃里克。

埃里克非常欣赏她,不在乎她的出身,还经常越过她的直属上级给她布置任务。(这情节设计也很假,埃里克自己也是草根怎么杀出一条血路心里没点逼数么) 为此,哈珀的直属上级达莉娅故意刁难她,带她去见了一个出名难搞的客户。

达莉娅联合哈珀控诉埃里克职场霸凌下属,还涉及「性骚扰」,公司在未了解全貌的情况下就准备让部门老大埃里克走人。(啥破公司还最大最跨) 这段也是特有争议的情节,哈珀也因此成为众人眼中的两面派。 埃里克一手提携了哈珀,在她犯了大错后不仅包庇她,还给她发了奖金。

可是埃里克口不择言得罪大客户之后,哈珀在达莉娅的怂恿下立刻倒戈,顺着她的话就承认了埃里克让她感觉害怕

可在埃里克拉回客户再找到哈珀后,她又一次站在埃里克身边,把说好一块改变职场的达莉娅出卖,称一切都是她的刻意挑唆,直接让她被公司开除。

这段情节虽然看着很婊,不过也比较好理解,毕竟哈珀一直夹在两个人之间,稍不留神就会里外不是人,要想保住位置只能审时度势,这种情形放在现实,可能很多人都会选择和哈珀一样。与之相比,更值得诟病的是哈珀的“威力”,主角光环过分明显,一个小小的实习生居然可以掀起这么大的风浪,着实有点假了,况且还是个学历造假,有污点的人… 除此之外,《投行风云》里面的关系也很乱,乱搞程度不亚于《吸血鬼日记》,你永远都想不到谁和谁是真CP。

 6 ) 第一次看到

又是丽娜的剧,和girls一样,非常与众不同了,这是我第一次在影视作品里看到反映女性被同性性骚扰的情节。而且还是有权利的女性对比她弱的那一方女性的性骚扰。也许是别的剧里也有这样的?反正我是第一次看到。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在国外乘坐飞机时遇到的同性性骚扰,由有权利的那一方实施。当时的感受是恶心到了极致,这个电视剧里女主的感受是奇怪与迷惑,而且最后还做成了这个女客户的生意,拿到了一笔巨款佣金。

而这个女客户对她实施性骚扰,不一定是性方面的吸引,而是出于集邮的心态。

期待以后的剧情发展。

 短评

一个黑女主,学历造假,见风使舵,见谁都骗,但是能力出众,深得喜爱!政治正确?

8分钟前
  • 小乐来玩了
  • 还行

一种难以名状的无聊和乏味,甚至都不像一部电视剧,像拍砸了的导演系毕业作品

9分钟前
  • 红皮
  • 很差

这才是令人心“冻”的offer啊,四星观望

14分钟前
  • 秀了个咻
  • 推荐

Yasmin演员和Robert演员在ig发#YOBERTforever,好的这也是我想说的!!!

17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做完作业想着放松一下看个剧…没想到更焦虑了…

21分钟前
  • Nathanael
  • 还行

所以,黑人女主是怎么拿到女主角色的?完全不出彩,相貌身高平平,连妆都没有,其他角色目前还行。

26分钟前
  • Maureen
  • 推荐

我靠投行这么乱的吗(ノ=Д=)ノ┻━┻和长辈一起看的,场面相当尴尬

29分钟前
  • zzzar
  • 推荐

《商科毕业生如何卷进金融行业》,投行券商就是这个样子,总有人想进去,总有人想出来。性、酒、钱,阶层跃迁不容易。看出来其实欧美大学生就业也挺卷的,卷法不同罢了。女主真欣赏不了。

33分钟前
  • Nolan🌊
  • 推荐

那个留在办公室加班的,一定是中国人,如果不是,他一定是印度人。

38分钟前
  • angygain
  • 推荐

看到每天上班走过无数遍的街出现在电视剧里 还是挺怀念伦敦的 看完这部剧就三点感想:1)感谢当年劝我别进投行的墨大教授 买方的公司文化确实舒服很多 2)站在场外指责别人真的很容易 自己站在局中里外不是人 就像Yasmin口口声声说Harper是个伪君子却不敢在RIF上说出自己的真心话 就像Harper看不起Yasmin的委曲求全却跟着Eric排挤走了Daria 3)女孩子在职场尤其是金融行业真的很难 很难融入职场文化 在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极其难以切入核心圈 更神奇的是 男性习惯抱团相互包庇 女性反而更容易为了保护自己互相捅刀

39分钟前
  • 喵个咪的伊安芙
  • 推荐

第一季写得很乱,除了女主和富家妹还有老一辈的宫斗其他人物都没有生动的刻画。印象最佳的线是2个女中层打着女权主义虚伪幌子实际搞办公室政治搞minority,编剧真敢写

40分钟前
  • 阿提斯
  • 还行

好坏都是对比出来的,对待污点证人HARPER,ERIC发过脾气之后还能涨5万英镑年终奖,靠诱导HARPER做伪证、玩办公室政治搞掉强势的ERIC才新上位的原VP大姐,居然让HARPER退还多拿的2.5万英镑。投行这种业务能力代表一切的地方,ERIC显然不会那么简单被排挤掉,否则按照他那么跋扈的作风,MD这个位置根本做不了那么久。

42分钟前
  • 胖狄
  • 推荐

女主太劝退,且于行业剧而言抓马浓度过高… HBO!你就不能拿出拍硅谷的attitude来拍投行吗?

44分钟前
  • RiverDolphin
  • 还行

入行十年的投行女,其中伦敦七年上海三年,剧情有些夸张,不准备追下去。上海的投行跟伦敦也是完全不同,毕竟金融方面...有待发展

49分钟前
  • Dr.Bangerz
  • 还行

剧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转角、每个工作内容熟悉到爆炸,啊,以前的自己好棒啊

52分钟前
  • Dream粉碎机
  • 推荐

挺无聊的,女主真的很烦,颜值低不说性格还很诡异,要死不活的感觉。Banking那么多drama活生生得拍成了真人秀和纪录片取各自缺点

54分钟前
  • debut0901
  • 还行

就这?就这?就这?要不是eric太吸睛了要不是daria人设太丰满了要不是R&Y调情副线太有意思了冲这傻逼女主分分钟一星

57分钟前
  • Lois
  • 推荐

这片子我是推荐想挤进伦敦投行的孩子看的,投行血汗故事,第一集就来了个一心留在投行的社畜加班压力搞出过劳死。主角是没背景的奋斗逼,通过学历成绩造假挤进投行,没有任何合作共赢意识只有竞争意识,自私自利,拼命想留下,吃相极度难看,就是这种人在办公室政治里为了自己的利益坑害了栽培过她的上司。讽刺在同样奋斗逼,一心干活的第一集就累死了,给客户交易错了币种还耍一堆心眼的女主最后转正了。

1小时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推荐

这部剧真的很真实。坐标nyc,好多在投行的朋友都是凌晨两点下班,在citi做intern的朋友有时候昼夜不归。唉,都是金融民工,都是螺丝钉,何必选ibd呢。

1小时前
  • Equality
  • 力荐

大约五分钟后你就会忘了英音因为这实在是太纽约了。野心升级,群像数量激增,豪华版升级套餐味道,骨子里依旧是她,无论那些小智慧还是恶熏熏白左气味。季终“死掉谁”是经典小悬念,人物组合的不同可能是留后路。专业部分不懂但感觉幼稚充满局外人的想象,我国的两次被出现说明无论喜不喜爱我们已经是版图里必然被触及而且有不小影响(至少市场)的一个小中心点了。后半段的一个情节说明调子不同了,不再是爱情喜剧。总之观望且期待,毕竟你知道看到那些有意识的“作者性”,我们就知道,Lena Dunham回来了。

1小时前
  • 时间与河流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