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出发

综艺韩国2017

主演:尹道贤,李素罗,柳熙烈,卢洪哲

导演:오윤환

 剧照

再次出发 剧照 NO.1再次出发 剧照 NO.2再次出发 剧照 NO.3再次出发 剧照 NO.4再次出发 剧照 NO.5再次出发 剧照 NO.6再次出发 剧照 NO.13再次出发 剧照 NO.14再次出发 剧照 NO.15再次出发 剧照 NO.16再次出发 剧照 NO.17再次出发 剧照 NO.18再次出发 剧照 NO.19再次出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0:49

详细剧情

  音乐家尹道贤、李素罗、柳熙烈以及卢洪哲前往街头演出发达的爱尔兰,进行街头表演的旅行类真人秀。

 长篇影评

 1 ) 欲言又止的欢喜

这种类型的音乐电影约翰•卡尼在2006年就拍过,名字叫《Once》,在豆瓣电影排名中,排在250名的第174位。且不探讨说这个成绩好不好,能够上榜我以为已经是很值得褒奖的了。如果你对音乐类电影的印象停留在《歌舞青春》系列,什么讲话讲到一半就开始唱歌,这种令看惯常规电影的普通人有些“无语”的硬梗完全没有在这两部电影中出现。

Keira Knightley和Mark Ruffalo是这部电影第一吸引眼球的地方,两位绝好的演员对戏,会是令观众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Keira Knightley几乎是素颜出镜的,简单随性舒适洒脱,活生生的文艺女青年一枚。而Mark Ruffalo爆炸头不修边幅宿醉的邋遢音乐人造型也反映了他落魄的现状和音乐人特质的结合。

既然是音乐电影,那音乐的好坏就是决胜电影好坏的灵魂。不得不说这部里面的原声都是值得一听再听收藏的好歌,尤其是请来了Adam Levine,他唱的《Lost Stars》首尾呼应,成为了这部剧的中心歌曲,引导了他和Keira Knightley之间的感情纠葛。一开始两个默默无闻心灵相伴的音乐伴侣,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共同携手追求走过了五年的历程,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奋斗在音乐的路程中,女方以为彼此是精神和灵魂的双重伴侣,直到男方才华优先被发现后一炮而红,整个人的风格逐渐变化后引发了两个人之间情感的变味。

这首歌曲是他们处于最平凡底层时候女方送的圣诞节礼物,弹着吉他娓娓道来的小清新大深情,带着属于他们彼此的心有灵犀和恋人间的缱绻,每一句都是爱恋。

可是随着男方知名度提升后经历了劈腿,留大胡子,恋人分手,再次相遇收录这首歌时,整个曲调已经变成了格格不入的摇滚风。男方的理由是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当原本只属于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暗语变成了通俗大众的机械口水曲后,音乐本身的意义也就丧失了,一切只是为了市场运作和功名利禄。女方最后还是去了男方演唱会的现场,听他用她编的曲唱这首歌,喃喃细语诉说衷肠,熟悉的感觉仿佛又重新回来,只是现在的他是站在台上的巨星,而她则是台下众多粉丝中随时会被埋没的一个。

从台上到台下的距离,竟然是再也无法抵达的彼岸。后来女方提前离场,男方在台上流下了眼泪。这种无奈和心酸,就是我们所说的过去。所以这首歌中有一句歌词“Turn the page maybe we’ll find a brand new ending.”它和最后女主骑着单车在风中行驶的场景完全符合。只有坚定地放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然后头也不回地向前奔跑才会从内心的低谷中完全释放出来。

很多人说可惜了Keira Knightley和Mark Ruffalo最终没有在一起,其实我一开始就觉得他们不会在一起,因为他们的感情浓度还没有达到恋人在一起的那种契合度,他们有音乐的默契,有彼此对彼此的欣赏,但是,仅此而已了。

我对你心有好感,但是,我还没有决定用生命来承受爱你的重量。喜欢和爱之间,年轻的时候觉得可以划等号,或者轻轻一跃牵起你的手就可以陪你闯天涯,无论发生困难都不会阻挠相爱的彼此;可是等上了一些年纪,有了一定的阅历,经历了一些人和事后,你就知道这完全是两码事。有时候你对一个人有好感,但只是这样而已了,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你们相会,互相问好,度过愉快的时间,合作了一些事情,然后给彼此一个拥抱,说着珍重的话就告别重新上路,这一别也许就是永远,最后只存在彼此的记忆里回想。

所以我特别推荐去看一下《Once》,看完它后就可以完全明白为何这部电影是这样的结局安排。这两部电影从本质上说的都是一样的道理,只是前一部更能让人引起共鸣。有些相遇是你意料之外的,你在遇到这个人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想过以后会有怎么样的联结,正如Keira Knightley和Mark Ruffalo的偶遇。一个发现相爱五年的男友劈腿,一个刚被制作公司认为才华丧尽解聘的失落音乐人,谁又能料到会有后来一拍即合的On the street album。后来他们彼此的相视一笑充满了理解的含义,我懂你,你也懂我,有些话就不说出来了。

他们一人一个耳机在路上听音乐的场景,听着听着去club热舞的瞬间,她为他解决和女儿之间的纠纷,他成就她的音乐梦想才华,这些的这些,就是最好最饱满的情感表达。但是听音乐的场景复刻的是18年前和他妻子相爱的曾经,而她心里放不下的前男友也不是简单用新感情就能被救赎的。所以导演安排了彼此的会心,然后分别。让男主角重新回归家庭,和妻子和好,做一个好父亲,成全一个家庭。所以让女主角彻底放下,轻装上阵,通过制作专辑的过程了解了自己,然后重新向前出发去面对未知的未来。这样的安排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全?

就如《Once》的结尾,女主弹着男主送的钢琴,瞭望向窗外的男主正在闯荡的广阔音乐世界,身边是自己的丈夫和女儿和现世的安稳和平淡。

我们有一瞬间发现了彼此的感应,具备了相爱的冲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踌躇着都不敢再往前一步,最终还是向左走向右走。爱情不是义无反顾地背弃全世界,爱情是即使我们注定要错过,我也会尽全力让回忆变得完美,让我们的相遇变成独一无二。

 2 ) We are all lost stars, trying to light up the dark

这是一部适合一个人在工作结束之后舒服窝在电影院里欣赏的电影,宣传海报上的评论说"Guaranteed to put a smile on your face." 确实是这样,观影过程就象在清新的午后看着雨点打在池塘上,一个连着一个的惊喜,让你不忍心看它结束。
凯拉奈特利的唱功的确是不怎样,好在这个角色100%符合她的气质。有态度又甜美的平胸玩乐队女孩,穿卷腿裤真是不会有人比她更好看。
马克鲁弗洛一向适合神经西西心中又很有追求的中年大叔,最最好的是电影并没有俗套地让男女主角在一起,或有一夜激情。他们的激情全在那一次次的录音中升华,太好了。
骚当本来不指望他有演技,但事实是有惊喜,从一开始的青涩文艺格子衬衫男到成名后那一点渣男特质,最后那首"lost stars"的高音真是惊艳,也是全片高潮。看完电影回来后replay 10遍不止。
此外配角也出彩,学院气质拉大小提琴的姐弟、嘻哈风格的黑人鼓手和贝斯手,哪个玩过或想玩乐队的人不梦想有这样一支混搭的组合呢?他们一起在天台上、桥洞下、纽约的地铁里玩音乐做唱片,实在是酷极了。录音这几段拍得美好可爱,是给流行音乐,也是给纽约的一首情诗。
我喜欢影片传达出来的精神,好的音乐在街角巷尾,人人都可以享受。就象歌里唱的:我们是银河里的灰尘,我们是迷失的星星,只是想要点亮黑暗。故事的结尾,女主骑着自行车,没有成名,没有和哪个男人在一起,她用一块钱卖掉了这张专辑,上传成功的那一瞬间,她的生命,那些歌曲的生命,又迎来一个崭新开始。

 3 ) 真正的爱,允许你做自己

不知为什么,凯拉·奈特莉这个略显干瘪的女人身上有种让人特别欣赏的气质,那种仙仙的很有灵气的感觉,无论是在《傲慢与偏见》还是这部影片,一口英伦腔的英文让人欲罢不能,最终她饰演的格雷塔没有和男主丹在一起,着实让人对这个结果很舒心。

见过一句话叫,这世界上遇见爱遇见性都不稀奇,难得的是遇见理解。曾经看见网上有个分析《芈月传》的帖子写道芈月教会我们最不同于其他宫斗剧的一点是:在亲密关系里,学习成长——男女之间好的感情不是占有,更不是控制,而是希望对方成长,得到更多的自由与快乐。秦王的高识远见让芈月拥有高山空谷的心胸,成为政治家。

电影里有2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

1. 当所有格雷塔录制完所有曲目在制作公司谈完生意出来,她对丹说,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些串联起来,比如“欧洲系列”,“巴黎磁带”、“巴拉格光碟”、“柏林唱片”那么,丹也支吾了,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心里想要的不再一样了,格雷塔的灵感被激发,她潜藏的小宇宙因为这个男人而释放出来,但是家庭的转机已经是丹有点留恋回到之前的家庭中,他流浪太久了。最后格雷塔与丹对视的几秒钟,真的有种想要流泪的冲动,这个世界上真正互相懂得又能全心全意欣赏对方的人与时刻有几个,格雷塔头也不回地走了,但是丹看了她背影很久很久,一个是放飞自我要去实现更多梦想的女主,一个是肩负责任又充满才华的男主,这就是对的地点对的人,却相遇在了一个注定会错过的时间;

昨天看《碟中谍6》茱莉亚在亨特梦境中出现时,那一个回眸,即使没有看过前面5部,以及像我这种对前5记忆已经淡薄的人士,马上就能意识到这个女人就是她前妻,那种写满故事的眼神,看一眼变全部懂了。好的演员就是能把一个眼神都演绎的像整部戏,这就是人性的魅力。

可是相爱的人不一定能在一起,也不一定需要厮守一生,茱莉亚说亨特在她身边的时候她反而担心世界的安全,但是亨特不在她身边的时候她知道她很安全,因为他在保护着这个世界。这是怎样一种境界的爱。

2. 格雷塔前男友戴夫个人演唱会时邀请格雷塔能上台一起演奏那首他们共同经历很多事情的歌,当然这首歌是格雷塔写给他的(这么有天赋的女友错过了也是他没有福气),但是格雷塔在歌厅的入口处看着戴夫看了很久很久以及台下那些像吃了兴奋剂的迷妹们,泪流满面,最终,最终她选择了离开而不是上台,有些感情再美好再不舍,错过了那段时间那么就让它随风去吧,这个时间段,丹与前妻复合了,坐在广场的长椅上,互相听着彼此手机里的歌单恩爱交加。

格雷塔一个人骑行在夜里,她的眼神那么清澈星星一样闪亮,仿佛整个纽约的夜晚都是属于她一个人的,那晚她做了个大气的决定,把每首歌1美元1人在网上发售。

But are we all lost stars 我们是否都是迷路的星星 Trying to light up the dark 依旧试图照亮黑夜 ……

这部电影的OST真的很赞,最喜欢的两首歌推荐是《Lost Stars》、《A Step You Can’t Take Back》,有故事背景的音乐才好听,至于这两首的故事大家自己去电影里发现吧。导演约翰·卡尼非常擅长拍这类题材的作品,《曾经》这部片子也有些这种感觉,男女主角都回去找老相好了,并没有在一起,大概导演也是个怀旧的人。一生只够爱一人哈哈。

这是一部轻松到午睡后随便打开就看的轻音乐剧,但那么真实不做作,让我们认清自己。是否爱一个人就一定要长相厮守,我们是否狭义地定义了一些概念,你的梦想是什么?如果上天给你一些天赋,你会选择为一个人雪藏还是让它闪闪发亮。

Love makes you to be a better man-right. But maybe love,real love,also gives you permission to just be the man you are. 爱情让你变得更棒,但也许爱,我说的是真正的爱,同样给你权利去做自己。

 4 ) 讲一个好故事 是因为没有听故事的人

“当我们觉得一个作品跟自己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时,应当知道,其实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或许并未想要引起我们的共鸣,他只是想表达自己。”

五年前,我是看《once》和《before sunrise》后会深深中毒的、不怕往自己身上贴“文艺小清新”标签的无知少女。

所以痴迷于“分享一对耳机”“坐你的车听你的歌”“肩并肩暴走的话唠”这样的形式主义,并不断实践一次又一次。

在一个雨大到伞都撑不住的夜里,我的学生们问我,“今天穿这么美,是去约会吗?”我早早下了课,脸上的表情早已出卖我。

其实也没有穿得很美,不就是格子衬衫,因为我知道我要见的人,穿格子衬衫会很好看。(然而现在知乎上的热门问题是“格子衬衫为何成了low逼?”)

那天晚上,雨后来渐渐停了,穿着格子衬衫的我们,走过湿漉漉的深秋,你说,“当我们觉得一个作品跟自己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时,应当知道,其实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或许并未想要引起我们的共鸣,他只是想表达自己。”

------------------------------------------------------------------

日出三部曲的导演,执着于表现时间,所以才会用了十八年拍出了《少年时代》,才会九年又九年地拍一对恋人,大概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他的Celine再也没有出现,所以只能在电影中一遍又一遍地脑补,“如果你还在,我会跟你说些什么”的情节。

而《Begin Again》的导演,大概有太多欲说还休的不彻底的故事,所以不管是《once》和《Begin Again》,他们都在兴奋地说完“我们可以一起去伦敦,我们可以一起做音乐,我们会红”和“我们去英国再来一次,带上小伙伴们,那么多地方可以拍MV录DEMO”之后,默默地看着对方——看到了太多不可能,看到了你还有你的家庭,你的牵挂,看到了那些似乎很难跨过去的阻碍——然后发亮的眼神,慢慢暗淡下来,最后把粘着美好的回忆的钢琴或者分线器还给对方留个纪念,然后抽离。


他们一遍一遍重复着相似的情节,说的都是同一个“得不到”的故事。

“得不到”的故事总是类似的:

一拍即合:
不论是拉你下火车,还是你的歌刚好感动了我。
继续一拍即合:
不论是有的聊的话唠,还是走进一家琴行合作一曲,还是说出一个疯狂的idea得到对方热烈的支持。
心动:
摩天轮的吻,孤独的钢琴边,或者一起分享一对耳机走过陌生城市的街道。
回归理性和现实:
火车站匆匆分别的恋人,真实的版本是再未相见,卖花女和流浪歌手,英国妞和美国卢瑟,最终都要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里去。

虽然大家评论说,如果他们在一起就俗了,就要差评。
他们倒是想在一起啊,可也许现实就是没有在一起,不是为了清新脱俗。

然而他们何其有幸,还能用电影这样的方式,把这样或许很难说出来的故事,表达出来,不管一开始想要诉说的对方还能不能看到。

作为一个普通人,又该如何表达这些难以表达的情感。

------------------------------------------------------------------
第一遍看《Begin Again》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什么啊,比《Once》精致了流行了以后就没那种诚意了喂,尤其是开头,为了表现他们的相逢多么的命中注定,竟然闪回了三次,说好的文艺青年的矫情和坚持呢!

隔了半年又看,看到那些灵感与火花碰撞的瞬间,他们是如何一呼即应,再看到最后分别时与《Once》类似的“明明很想继续这段旅程却不得不结束”和“连纪念物都还给你”,好像看到了导演与我一样的不甘心,突然好心疼。

五年后,我对“文艺小清新”的标签已经非常不适应,这年头不逗逼不cult点,就不够酷不够洒脱。“悲伤逆流成河”和“棉布裙”都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听惯了电子乐的我这个下午却忍不住把KK的《Lost Star》拿来单曲循环。

单纯的吉他扫弦和简单的钢琴装饰音,就像那些个单纯的“小清新”“不可得”的故事一样。

我们会讲一个好故事,把好故事变成电影,变成书,变成歌,是因为,没有那个听故事的人在身边。否则,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5 ) 几处打动我的地方

1. kk在al还没出轨前是那样温柔地追随他,端茶送水,帮他和女粉丝拍照...然而后来的一切证明她骨子里是那样一个独立倔强,且音乐才华毫不逊色于al的人。想起《无间道》里mary对青涩的刘建明说:做女人很简单,只要男人好做什么都可以。女人的爱情就是这样纯粹,她会为了爱你而掩盖自己本应散发的光芒,再遥远的天涯海角都追随你。 2. kk从al的新曲子中听出了al出轨的猫腻。这个小片段真精彩!kk那种由一开始的放松愉悦,到慢慢嗅出不对劲,到怀疑又不愿意去相信,再到微微的震怒,和al那种察觉到kk的心态变化后内心忐忑想要掩饰却又略带愧疚的微妙表情过渡,实在是让人感叹音乐真是神奇...你爱的是谁,你唱的你爱我,还是你爱她,无须多言,全在音乐中了。 3. kk手机传给al的歌竟然真的感动了他让他回心转意。我总觉得al会听过以后随手一扔,或者是稍微愧疚一下稍微缅怀一下过去继续move on。但是没有。导演真是对音乐有那么一种理想主义的近乎倔强的信仰。 4. 影片最后kk去al的演出。她站在角落中看眼前这个曾经最爱的人演绎他们的歌。【此处都是我yy的= =】她听得到他的感情,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想忘记这段背叛的插曲,把过去与未来完美无缺的衔接在一起。可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按照导演的性子,他应该让kk被感动回来啊...但是没有。这也是我非常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导演在释放感性的同时对原则与价值观有着非常精准温柔的拿捏。音乐固然伟大,然而他选择让kk去成长。离开了曾经那个最温暖甜蜜的港湾,或许才能真正的重新发现自己。 5. kk在这片里穿得几套衣服太深得我心了好吗!继《赎罪》墨绿色大露背又惊艳了我一把。。。【哪位姑娘送个链接。。。】 以上=v=

 6 ) nothing change nothing

一个中年危机的落魄酒鬼loser音乐制作人,总会标配一套破碎的家庭一个毒舌的前妻加一个叛逆的女儿;一个失意的羞涩歌者,总会因为soulmate的劈腿而瞬间down到人生的谷底;在离开这个心碎城市的前夜,在电影的前十分钟,他们注定会相遇,有分歧有波折有疯狂有劫难有温情有暧昧之后,书写出一段传奇……

我看过数不清的这样的好莱坞类型片,汗牛充栋,出现在体育或音乐题材的影片中,关于,爱情,理想,励志,和成长。 够了,我深刻的怀疑好莱坞编剧们,真的已经开始用软件创作剧本了。

若非这个世界上胸最小的性感女人,和其间一两首还算不错的民谣,大多数人会和我一样,差点儿在15分钟关机退出,骂娘,然后删除。

然后,是的,你不得不承认,还看得下去,看得完,甚至还有惊喜,甚至不至于很快淡忘,更不会喋喋不休的骂上一天。

于是,我们不得不钦佩,好莱坞强大而精良的制作工业体系,就有这种本事,把一坨狗屎镀上一层金属的光辉,就像那个费列罗巧克力广告上那样,塞进精选的榛子,从流水线上跳出来,裹上一层糖浆,撒上一层金粉,加上一条俏皮的粉色小纸条,魔幻的包装纸,码进精美的小盒,满满的爱意……然后温情脉脉的送到你的手上,包邮哦亲。

并且,不出意外的话,我们还是会吃了它,像上次收到的那盒一样。这就是好莱坞,这就是类型片。洗洗睡。

 短评

延续once但不如前作,一场独立音乐人的梦想YY。用录专辑串故事,用歌曲串电影,独立音乐与独立电影相辅相成。用倒霉制作人被音乐拯救开篇,作用鲜明。醉酒状态下对幻想的伴奏、跟随耳机扫街两场戏很吸引人。但剧情全随歌曲烘托推动,正如片中台词:再无聊的场景也会因音乐变为璀璨珍珠。

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通过一首歌就听出男友出轨,恋爱中的人果然个个心思细腻如神探。几场街演好喜欢,詹胖子好萌。KK大概只有听歌声才像个妹子,说话时的血盆大口能忍就忍了,但唱歌时候注意一下表情管理啊【笑cry

12分钟前
  • 生煎馄饨秃子
  • 推荐

好喜欢这个很绿茶但一点儿都不婊的故事。

13分钟前
  • L'automne
  • 推荐

Keira Knightley的衣服真好看,穿出一种闲闲的、不用力过猛的精致。平胸果然是王道,轻盈、削薄、纤细…像未发育起来的小女生,又像清秀版的小男生。只要不用那著名的下巴颏演戏,KK也不是很讨厌嘛。Mark Ruffalo这只卷毛,每次出来我都想让女猪脚跟他滚床单否则不能尽兴究竟是什么心理。

16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我之所以爱音乐,是因为它让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充满了意义。生活里的很多细节,因为有了音乐而变成闪亮的珍珠” 8年后再续《曾经》,没有狗血的大情小爱,所有故事就跟每个人的普通日常一样,平淡自然,水到渠成,不拘谨,也不奢望,他们单纯因为音乐而在一起。

1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超爱KK!马尾超可爱,穿衣风格也超赞,唱歌也挺好听,Like a Fool最好听,还有敏锐的洞察力!求传授!以城市为背景音想法很棒,听得我燃起了音乐魂。男女主之间朦胧的感情处理地也很好,更多的是惺惺相惜吧。最后居然被骚当的Lost Stars戳哭了,还有可怜的小眼神儿。坚持做纯粹的音乐还是大众的音乐?

22分钟前
  • Dreamer
  • 推荐

现代都市小清新,在纽约的各个角落讲故事。捕捉城市的声音这想法好棒啊,真希望乐队的段落能再多一点,看不够。当然,相比《曾经》,这部被打磨得更加美国化了,很多棱角没有了。而且曾经的歌也更好听一些……另外,KK的衣服都特别好看!!

2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女主太effortless chic

27分钟前
  • bamboo
  • 力荐

电影院里坐我前面的男子,每当音乐响起时,都会打开QQ音乐的曲目识别,我很想告诉他,你每一次搜到的歌,都收录在同一本原声带里

31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力荐

Keira Knightley 不会唱歌但随时准备着热泪盈眶,Mark Ruffalo 依旧在演情绪不稳定的中年男子。还要忍耐 Adam Lambert 粗糙的演技和俗烂的歌曲表演。用音乐做幌子就可以煽成这样了?白眼翻到天上去。

35分钟前
  • Jin
  • 较差

无论从故事、表演还是音乐上,都明显超越了7年前的Once,说不如的无非是出于怀旧罢了。Keira Knightley的唱功是唯一的短板。OST必入。

36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看得几次想走,但有些片段又让人能看下去。这片跟醉乡民谣的差别在于,这个是真小清新,那个是扮小清新。这个貌似痛苦其实不过生活调剂,那个貌似自由其实苦不堪言。

38分钟前
  • 云中
  • 还行

我知道它不完美。我知道爱上和音乐生活的人是什么感觉,也记得他开始给其他女人写歌时,是什么感觉。KK比我想的好太多。Mark和Adam是两个阶段,别做谁的fucking缪斯,记住这一刻就够了。分享歌单踩街曾是我年轻时的恋爱法则,现在都不再重要,想到这,又哭了出来。Mark演的特别好,我爱每一个瞬间。

43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力荐

城市和音乐真的是一拍即合的恋人,听着音乐走路都有风。治愈系电影,放空心情后奈特莉的血盆大口都不那么讨厌了。 PS一定要给译名“歌曲改变人生”点赞,6个字完全提炼出了电影本身。

4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奈特莉在教育少女方面颇有天赋“dont let him think you are easy”

48分钟前
  • Sammy
  • 推荐

好听、好看的小清新。最棒的是两人没上床,连个吻都没有。

50分钟前
  • 风间隼
  • 力荐

电影给4星,歌曲加一星。原声带真的是要进入本年度最佳电影原声候选了。

54分钟前
  • 茶杯里的猫。
  • 力荐

一部好听的电影,来自《曾经》导演新作。由音乐串起来的电影,音乐密布全片,角色的快乐、难过、愤怒、释放,所有表达感情的方法都是音乐。由于原声非常好听,观众也很接受。影片关于一群音乐文青如何用他们的独立音乐对抗世界,虽然很理想主义,但愿望是美好。音乐从心开始。

5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SIFF# 对不起Mark叔太adorable了我满脑子都是“啊啊啊啊啊”,在天台弹贝斯的地方啊啊啊啊啊啊啊站在镜头边缘我也只看见他啊!歌非常非常好(反正歌一好我就会冲动给高分别理我)!情节不像once那么散,城市环境音的想法很有趣+乐队成员间的dynamics酷毙了!

60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你看,有太多东西比性更有凝聚力。

1小时前
  • 荒木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