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养成记

台湾剧台湾2019

主演:谢盈萱,温升豪,吴以涵,蓝苇华,夏靖庭,杨丽音,陈竹昇,于子育,吴慷仁,朱宥丞,陈家逵,阙铭佑,宋伟恩,杨宸宥,罗北安,吕曼茵,王宥谦,吴欣芸,凃建豪,林瑜静,林芷薰,范瑞君,吴允瀚,李承芸,金美满,余彦宸,张哲龙,徐丽雯,梅若颖,赖佩莹,凯尔,水毓棠,王辂钧,邱子琪,许雅雯,吴懿净,王怡雯,林佩霓,曾珮瑜,廖怡裬,吴怡然,严艺文,谢琼煖,王琄,黄舒湄,卢妍蓉,黄浩咏,郑伃庭,刘香君,蔡凯瑞,张诗盈,王镜冠,黄迪扬,张凯尧,黄淑霞,许文译,王诗淳,许佳明,黄馨萱,卢志杰,叶天伦,韦以丞,江鹅,邓安宁,徐誉

导演:严艺文,陈长纶

 剧照

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1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2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3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4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5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6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13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14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15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16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17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18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19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45

详细剧情

  39岁的陈嘉玲,没房没车没老公没小孩,还丢了工作,正式加入女loser的行列。这是什么意思呢?这表示当年不惜引发家庭革命也决心要离开家乡的她,在台北奋斗了近二十年,到头来是一场空。  说到俗女,就要先从她的家庭谈起。台南纯朴的乡下,三代同堂,全靠阿公开的中药行维生。身为长孙女的陈嘉玲,和台湾十大建设差不多时间出生,与台湾经济同步成长。  小时候的陈嘉玲,没有人陪她玩的时候,她就自己找乐子;没人陪她说话的时候,她就自己跟自己对话。她是这么宝贝她自己,想尽办法让自己开心。  而长大后,即将迈入四十岁的陈嘉玲,虽然一路跌跌撞撞,也是货真价实地活了大半辈子。爱过人,也被人爱过;被人负过,也负过人。就算现在一无所有,天也不会塌下来。她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但他告诉自己,接下来的每一天,她至少可以不违感受,平凡但诚实,普通但理直气壮的往前走,做一个接受自己的「俗女」。

 长篇影评

 1 ) 《俗女养成记》:写给每一位“俗女”的温柔情书。

第一次在豆瓣上发长评,献给我最近深深陷进去的一部剧——《俗女养成记》。

最初是听了好友的安利,她说这剧我一定喜欢。我其实之前也看公众号安利过,但是默默看了一眼演员表,发现没有熟悉的名字,还是口音嗲嗲的台剧,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点开了第一集。

一集还没看多久,我就发出了和剧中女主同样的问题:陈嘉玲(女主名字),你怎么把自己活成这副样子???看着镜头里这么狼狈的女主,四十岁了竟然是这样一个状态。这得是怎样的一个人,背后又是怎样的家庭啊。而且剧情也没有多吸引我,险些弃剧。

后面还是咬着牙看下去,随着后续剧情主人公的回忆展开,我才慢慢发现:啊哈,小时候的陈嘉玲很聪明很可爱嘛,她的家人也好可爱呀,原来周围都是家人满满的爱意啊。

那再看看长大后的女主呢?四十岁的陈嘉玲,因为受不了老板的不知分寸的压榨和油腻辞掉了干了多年的工作,和恋爱四年马上要步入婚姻但却没有激情花火的男友提了分手,为了逃避丢了工作还毁了婚约的现实,被弟弟揪着灰溜溜地回到了台南老家。

四十岁的陈嘉玲,没有工作,没有结婚,没有生孩子,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她可能会把事情搞砸,会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乱,但是她有主见,有能力,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做事有逻辑有条理,最重要的是她历经弯弯绕绕,终于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还有深爱她的人,这些就够了。

俗女又怎样?平凡的一生中,谁又不俗呢?但这部剧让我看到俗女也可以活成最好的自己。其实不光是陈嘉玲,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事无巨细关心女儿本本分分又时而化身糊弄学十级大师的爸爸,活在上个年代有点守旧却尽最大努力爱着子女但其实也想做回自己的阿嬷……剧里的每个人物都那么真实那么平凡,却又那么可爱那么打动人心。看剧时总是会不经意就泪目了。我私心还很喜欢女主弟弟的支线剧情。

总而言之,这家人真的太好太好啦!!!

五星推荐!!!

——2022.2.19瓜的第一封豆瓣说长也不算长的长评。

(今天还是一个好朋友的生日,在这里悄咪咪地再次祝她生日快乐,不知道她能不能看到呢🤔)

 2 ) 刷新13年收视纪录,这部9.3分华语剧口碑爆了

今年可以说是台剧的大年。

上半年有《我们与恶的距离》,提前锁定华语剧“年度最佳”。

下半年还有Netflix首部原创华语剧《罪梦者》,吸引着无数观众的目光。

在此期间,又播出了《灵异街11号》、《噬罪者》等口碑尚佳的剧集,让人根本追不过来。

万万没想到,这两天又有一部新出的台剧口碑爆了——

俗女养成记

这是由台湾华视(CTS)自制的一部剧集。

《俗女养成记》自播出后,收视率屡飙新高,首播收视更是超越了《我们与恶的距离》。

不仅如此,它还创下了一项纪录——

华视13年来,自制剧的收视最佳。

图源镜周刊

除了收视破纪录之外,《俗女》的口碑也相当不错。

豆瓣评分9.3,七成观众给出五星好评。

老实说,最开始注意到这部剧,是因为它强大的主创和卡司。

导演严艺文,曾凭借《天使的收音机》获金钟奖迷你剧集女主角奖,这部《俗女养成记》是她跨行做导演的处女作。

在剧中,她也客串了街坊邻居、媒婆、学生家长等多个角色。

除了严艺文之外,片中的不少演员,都是她之前梦寐以求的合作对象。

用她的话来说:“其实我现在的膝盖已经烂了,因为这些演员都是我跪着请来的。”

正因如此,你能在剧中看到太多熟脸——

男主演温升豪,在《我们与恶的距离》中和贾静雯有精彩对戏。

上:《我们与恶的距离》

下:《俗女养成记》

另一位男主演陈竹昇,是《大佛普拉斯》里面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角色之一。

上:《大佛普拉斯》

下:《俗女养成记》

还有大家熟悉的金钟视帝吴慷仁,也在剧中也有精彩的客串戏份。

上:《一把青》

下《俗女养成记》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此剧的女主演谢盈萱

在去年的金马奖上,她凭借电影《谁先爱上他的》击败周迅、曾美慧孜等人,获得金马影后。

不同于在《谁先爱上他的》中大量的悲情戏,谢盈萱在此剧中饰演的陈嘉玲,是一个神经大条、充满喜感的角色。

她表示,这其实是目前演过的作品里,最贴近她自己性格的一个人物。

陈嘉玲在台南出生长大,后来去台北闯荡了近20年。

今年已经39岁的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龄“俗女”。

她既没有大富之家的出生,也没有花容月貌的颜值。

唯一“擅长”的事情,就是在拍照的时候闭眼”。

陈嘉玲的工作,是某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助理。

虽然听起来很高级,但实际上就是一个需要二十四小时服务的职位——

对于老板,她要事无巨细地准备每一份文件,安排每一次行程。

对于老板夫人,她也要毕恭毕敬地接起每一通电话,满足喂药、喂水果、拍照等奇葩要求。

最夸张的是,就连老板和小三私会,给小三看房这种事,也需要陈嘉玲去一一操办。

虽然顶着个特级助理的名头,但是这份工作和女佣没多大区别。

陈嘉玲虽然有诸多不满,但是为了生活下去,只得选择忍气吞声。

不仅工作不顺利,陈嘉玲的感情也是一言难尽。

她有一个恋爱四年的男朋友,同居了三年半。

相比恩爱的恋人,他俩现在更像是同居的室友。

可是,当被别人评价为“老夫老妻”之后,他俩却不乐意了。

迅速回家打扮了一番,准备重新上演干柴烈火的戏码。

不巧的是,万事俱备,陈嘉玲却发现自己来了大姨妈。

两个人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然后各干各事:

男友转身就在客厅看起了电影,而陈嘉玲也回到房间看起了杂志。

彼此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互不打扰。

如此猝不及防的反转,不禁让人觉得诙谐可笑。

但是在笑过之后,却暴露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他们之间已经只有“习惯”,没有爱了。

男友对于陈嘉玲的焦虑毫无察觉,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婆婆也对陈嘉玲诸多苛责

小至衣服穿着,大到干涉她的工作,甚至强迫她要学瑜珈、学做菜等等,使她越来越觉得喘不过气,甚至每天失眠到天亮。

眼看婚期越来越近,甚至连婚礼、婚纱等细节都筹备好了,陈嘉玲却突然提出了分手。

对于一个39岁的女人来说,放弃一段稳定的感情需要很大的勇气。

但更让人惊讶的是,陈嘉玲在悔婚之后,连工作也辞了。

她总算过上了梦寐以求的自由生活:

不必再为老板的鸡毛蒜皮事情发愁,也不必在男友和未来的婆婆面前装淑女。

每天白天宅家看剧吃零食,晚上独自一人喝醉了酒就睡觉。

短暂地放纵过后,她却意识到:

今年已经39岁的自己,似乎一无所有了。

她真的一无所有了吗?

当然不是。

在陈嘉玲工作和感情接连受挫之后,她回到了台南的老家休息。

这是养育她成长的故土,是她最熟悉和依恋的港湾。

陈嘉玲出身于一个中医世家,一家人靠一个中药铺维生。

她小时候最难忘的记忆,都和这个中药铺有关。

剧中也以两条线进行叙述——

一条是长大后的陈嘉玲,一条是念小学的陈嘉玲。

不同于在成人世界里的鸡飞狗跳,儿时陈嘉玲的种种经历,都是以一种温馨治愈的画风来呈现。

虽然大多数都是家长里短的故事,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情节。

但是,恰恰是这种接地气的画风,让观众感到无比亲切,甚至从剧中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

另一方面,陈嘉玲儿时和家人的羁绊,其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她在成人世界里的抉择,也在某种程度上治愈了她所面临的困境。

比如悔婚这个事,就有过先例。

在陈嘉玲小时候,她的姑姑由于男方家庭的羞辱,毅然放弃了一段婚姻。

作为旁观者,陈嘉玲亲眼见识了姑姑从即将结婚,到放弃婚姻的全过程。

事发之后,姑姑不仅要面临全家人的责难,还独自承受了所有的经济损失。

即便如此,在返程回家的路上,陈嘉玲却从姑姑的眼泪中读懂了一名独立女性的选择与坚持。

可以说,姑姑的这份勇气与执着,也在无形中影响了成年后的陈嘉玲。

剧名“俗女养成记”,“俗”即普通、平凡,但却又包含了世间大众的百态。

“俗女”没什么不好,她们同样温柔迷人,懂自己想要什么。

这部剧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其实恰恰在于它是一个“俗人”的故事。

剧中的陈嘉玲并无特别的过人之处,但正是因为它的普通,甚至说“俗气”,才让我们能够真实地一探40岁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困局。

正如谢盈萱所说:

“我跟陈嘉玲一样,曾经在自信与自弃间转圈。这个戏照映了太多,照映了 39 岁的我,如何遇见 39 岁美好的陈嘉玲,也将这个作品献给所有女性们。”

剧中有一句点睛之笔的台词:

“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做梦又醒过来;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得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人生转瞬,一个女生应该怎么活才是标准答案,这部剧并没有告诉我们。

用导演的话来说,《俗女养成记》更像是一个关于和解的故事——

当你进入一定的人生阶段之后,你可以原谅那个不成材的自己,可以跟工作感情生活不如意的自己握手言和,也可以接受自己的普通和平凡。

成功并非人生唯一的评判标准,最重要的是,不管几岁,我们都要永远热爱现在的自己。

*本文作者:张不才

 3 ) 女孩要富养,女孩更需要「俗养」

【本文同步微信公众号风和日丽(singthelife),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最近两天一口气把台剧《俗女养成记》追完,这种笑中带泪的剧集让人很有饱腹感,那是一种精神上的极度舒适。

剧情围绕年过四十的大龄女青年陈嘉玲展开……

办公室里的她是资深总秘,每天帮老板处理大小杂事。

尽职尽责的她觉得最崩溃的是处理老板的后宫琐事,大房和小三如何雨露均沾。

陈嘉玲一大早在洗手间测孕,老板娘的夺命连环call如约而至,她感受到了无奈的窒息。

从两点一线的办公室穿梭到家庭,又是另一种无声的绑架。

她和男友恋爱四年多,感情尚可,还有待打磨升华,到了谈婚论嫁阶段,未来婆婆的强势干预让陈嘉玲开始重新审视这场婚姻。

重压之下,陈嘉玲快刀斩乱麻,手撕老板全家:你们家的破事,老娘再也不管了。

潇洒地与监狱式职场告别。

她也理性地与男友告别:我想分手。

剧情围绕成年后和童年期两条故事线展开。

40岁的陈嘉玲之所以做事不拖泥带水,得益于她的家庭教育。

把女儿培养成「俗女」,纯散养,生命力强大,从小到大,让女儿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小嘉玲成长在台南小镇中,家里开中药房的,全家都是戏精。

家里每天都是搭台唱戏。

爸爸模仿开车,带着小嘉玲一起兜风。

妈妈和奶奶一起做饭的时候,是要带唱腔和舞蹈的。

幽默感爆棚的家庭氛围,给小嘉玲注入了与生俱来的乐观,而乐观是自信的主要源泉。

本剧演员阵容超强,金马影后谢盈萱戏路极宽,喜剧悲剧都能拿捏,接地气的表演自成一派。

饰演小嘉玲的演员叫吴以涵,圆嘟嘟的脸超萌,你会忍不住跟着她一起哭一起笑。

凭借自然流畅的表演,小小年纪已经是台湾地区潜力股童星,她每年的生日愿望是拿下金钟奖。

吴以涵说和这么多老戏骨搭戏压力超大,大家都会现场临场发挥,增强故事张力。

演爷爷奶奶的演员都是资深话剧演员,夏靖庭是金钟最佳男配,杨丽音则是金钟奖最佳女主。

饰演爸爸的陈竹昇此前凭借《阿莉芙》里的跨性别者Sherry拿下金马最佳男配,表演深不可测。

演员琇琴这次演了一个大大咧咧但不失温情的母亲。还记得当年红极一时的锦绣二重唱组合么?琇琴就是其中一员。

《俗女养成记》着重分析了家庭教育对小孩长大后的重要意义。

小嘉玲的成长环境真的很让人羡慕,虽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却享受了十分饱满的人情味。

我们小时候都沦为过大人们邀宠争宠的工具,电影《狗十三》里就有一幕特写,我们有时不得不登上大人们的社交舞台,不知所措地要说一些奉承话,吉祥话。

大姑姑一家来家里做客的那段戏很有意思。

小嘉玲和表姐被大人们强迫营业出「迷你宫斗戏」,比谁英文流利,比谁会下跳棋……

母亲大人怕女儿输棋,还要偷偷调换棋局……

大人们的虚荣心之战,并没有影响到下一代身上。

表姐各方面都很优秀,无论是课本知识还是课外技能,小嘉玲甘拜下风,她感受到的是「友谊第一型」的竞争,表姐要回台北了,小嘉玲哭成泪人。

现在家长圈都流行一句话:女儿要富养。

这个「富」要拆开解读,精神富养比纯物质富养更有用。

小嘉玲有段时间和班长走得很近,班长家境优渥,置身于「名媛下午茶」的梦幻场景中,让小嘉玲有感而发写了一篇作文叫《我的志愿》,她当年很想做一名贤惠的家庭主妇。

回到家,她秒变「小淑女」,喝茶的时候,要先闻茶的芬芳,因为班长妈妈泡的玫瑰花茶真的很香。

班长想去小嘉玲家玩,小嘉玲觉得略自卑,两小孩从家门口经过,亲爷爷热情呼唤自己的时候,小嘉玲猛地回了一句:陈爷爷好。

有一天,两个人在家做功课,班长说爸妈要离婚了。

小嘉玲猛地被震惊了,看似小公主的班长,过得并不幸福,爸妈吵架的时候,班长要捂着耳朵大声歌唱「一闪一闪亮晶晶……」

她不要做淑女了,还是自己的家最幸福。回到家,她猛地抱着爷爷:你不是陈爷爷。

人的成长中,缺爱是最恐怖的。

小嘉玲也算是衣食无忧,但父母能承受的只有这些,物质基本保障外的只能用满满的爱来扩充。

这符合当下更多家庭的刚需:物质需求能保证是基本款,但精神补给绝对是高定款。

大多数父母,能给予子女的物质条件确实有限,但精神能量是无限的,也是最耗费精力的。

这样的家庭氛围给了陈嘉玲强大的反哺,我们看她长大后的爆发力展现。

她属于生活和职场中能文能武的女人,活得真实,毫不做作。

做作的人,或多或少都缺乏安全感,才需要刻意营造出额外的样子,去迎合自己或者他人。

陈嘉玲在工作中能独当一面,虽然只是秘书,上升空间很有限,但她却掌握了这片小天地的话语权,并且不可被取代。

她身上自带气场,这种气场有着双向功能,能自动过滤部分外界的敌意,也能督促自己聚精会神,尽可能避免节外生枝。

就像小时候她第一次去班长家,第一次喝下午茶,她会聪慧地偷学班长妈妈的喝茶仪态,避免让自己出现尴尬。

还有小时候叔叔教她开宠物美容店生意经,小嘉玲真的燃起了兴致,把左邻右里的猫猫狗狗全部带回家洗澡。

她接受新事物能力极强,脑子也活。

不给别人留把柄,也不给别人添麻烦,这样能让自己尽可能多一些独善其身的空间。

这是成年人最理想的独立状态:把精力都放到正经事上,再无闲心给自己加戏,让自己尽可能活得坦荡些。

所以,我们看到了陈嘉玲的能屈能伸。

她身上有可贵的幽默细胞,面对困局,她会靠自嘲来排毒。同学婚礼现场,她把自己灌醉,现场变成轻喜剧。

这大概是她身上一直留存的童真,可以活泼,也可以明事理。

小嘉玲的童年,有很多试错的机会,她和大人们一起试错。

家长似乎对她没有严苛的束缚,纯散养状态,也让她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

小孩和大人一起接受挫折教育是这部剧最有喜感,也是最引人深思的部分。

奶奶和妈妈虚荣心强,死要面子活受罪。咸鱼放久了舍不得丢,奶奶把冰箱当成阻断保质期的储藏室,硬是逼小嘉玲吃咸鱼。妈妈的好姐妹做的菜包里有蟑螂,小嘉玲发现后和妈妈投诉,妈妈为了不扫朋友面子,强颜欢笑,把尴尬硬是怼了回去。

小嘉玲投诉无门,另生一计。小精灵鬼当然没有吃这些食物,偷偷在外面吃了冷饮,结果闹得肚子疼住院。

家长们开始自责,奶奶和妈妈互相埋怨甩锅。

小嘉玲从小就很有自己的主意,是非观念也很清晰,并不会一味听从家长的安排。

家长自己埋的雷,她懂得小心规避。

她一直问大人:我是从哪里来的。

爷爷说:你是爸爸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我们小时候也经常问这个问题,这是大人们的标准答案)

小嘉玲的爸爸是个心善之人,他会把外面的流浪狗牵回家来,在外看到了弃婴,也会抱回来自己养,这就是小嘉玲的弟弟陈嘉明……(关于陈嘉明出柜,全家都是开明接受,真的很暖)

爷爷就顺口这么一说,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尤其是说给敏感期的小朋友。

小嘉玲当真了,她离家出走,全家都疯掉了。

最后人回来了,大家哭成一团。

爷爷用自己的无心之失,给全家上了一堂生动的亲情课。

大家都在试错中进步,家长没有高高在上的权威感,做错了就勇敢承认,给小嘉玲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有的家长把小孩保护得太好,就像待在一个无菌环境里,抗压性会很差,尤其长大后开始独立适应社会,这时候的弊端就会慢慢浮现。

陈嘉玲长大后,无论是职场还是感情问题,都能快速止损,并且积极找到出路。

她有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源自于从小的锻炼,遇到问题,她不退缩,她能保持清醒,即便小时候不可能一下子找到解决方法,但她一直有一种探寻精神。这种探寻的力量是注入到她的成长轨迹里的。

说到陈嘉玲的感情问题,这真的要感谢家人的从小应援。

她的情路并不坎坷,只是她不想为了结婚而结婚。

小时候,她有两个情感辅导案例。

一个是见证了姑姑的退婚,另一个是帮邻居小姐姐传递情书。

她见证了邻居小姐姐情窦初开的那种憧憬,也见证过姑姑面对婚姻时的痛苦与无奈。

虽然不懂爱情,至少她小时候就认为,长大了不能像姑姑这样受苦,也不能像小姐姐一样,被家里人当街暴打。

她一直很有主意,自己的感情自己做主,自己开心最重要,没必要委曲求全。

《俗女总动员》最后一集非常催泪。

陈嘉玲去台北念大学之前,全家人偷偷录制了一段视频,从日常生活关怀,到谨慎交友温馨提示,暖意浓浓。

尤其是爸爸和奶奶的这段「摩托车上辨别撩妹手法」的生动讲解。

最后一段陈嘉玲和小嘉玲的同框,也是意味深长。

她感谢当年的自己:

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做梦又醒过来;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得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奶奶去世前和陈嘉玲说的那段话也很感人,她做了60年的陈太太,却没有好好做过自己,她希望孙女可以好好做自己。

爷爷一直把当年那篇《我的志愿》保存了下来,过了塑,后面还写了一句赠言:一日平安一日福,条条道路通罗马。

很久没有看到过在这种质朴感人的剧集了,《俗女养成记》说的是如何养俗女,「俗」讲的是野蛮生长,你不能太娇气,娇气削弱了自己的锐气,毕竟全世界不可能一直宠爱着你。

强烈推荐你们和父母一起看这部剧,成长没有年龄限定,只要你还活着,就要学会好好成长。

就像剧中奶奶为了圆梦,就算唱歌再难听,也要参加比赛,因为她要唱给自己听。

为自己而活,是最幸福的。女孩要富养,女孩更需要「俗养」女孩要富养,女孩更需要「俗养」女孩要富养,女孩更需要「俗养」

 4 ) 一事无成又如何

很可能是下一个陈嘉玲的我点下了4星。不好意思,这部电视剧不是一部玛丽苏爱情剧,告诉你年近不惑还能甩掉妈宝男友获得英俊潇洒开朗阳光ABC年下男。

它的主题其实是如何发现并正视自我。

要说整部剧中引起我鼻子一酸差点想哭的情节是什么,我会说是陈嘉玲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伤透了家人的心的那一刻。其实这一幕在剧里出现了几次。

之所以感同身受是因为我自己也常常觉得自己并没有达到家人和世俗社会所谓的标准和期望,而尽力不辜负他们的期望成了我的期望。

突然间,我发现原来自己终日惶惶恐恐地活在所谓‘他人的期望’里。

作为社会性,群居的灵长类动物一员的我,活着,或者仅仅只是为了不成为黑压压中的队伍中那个拉车尾的人也不成为大队中勇猛当先的亮点。

于是,我活得很累。我看着队伍,被迫迈动步子追上队伍,又要小心不要过分特殊成为关注点。

陈嘉玲难道不是如此么?受到大学前男友结婚的刺激就酒醉冲动跟江大荣求婚,害怕被老板娘老板责骂即使受气也不让手下的小姑娘点破她的难,被Mark似有似无的邀约诱惑到回家就觉得患得患失。

她不想结婚,她也不想给老板和老板娘的破事擦屁股,她也不是对Mark有好感,但是她差点都接受了。

因为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面前这些又好像很符合社会的合格标准。

我们被教育,在差不多的年纪读书,就业,恋爱,结婚,生子。

没有好的学历,没有拿得出手的工作经验,没有六位数的工资,没有美满的婚姻,没有生个娃,我们好像就一事无成。

到头来,毕业了,工作了,结婚了,生子了,在一地鸡毛蒜皮的日常挤压得不能呼吸,好不容易得到片刻清闲后,突然意识到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只是盲目地追赶着所谓的标准。

就好像,阿嫲开始羡慕嘉玲一个人潇洒,回顾一生后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过了个什么样的日子一样。

此时,一个问题就很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

“那我到底要怎么样跳出来这种焦灼的状态?”

我们这些普通人,又不是电视剧女主角,总不能一气之下把交往多年的男朋友甩了,然后跟狗屁公司说掰掰,带着不多的存款跑去浪迹天涯穷游到底吧???

虽然或许是我井底之蛙不自知,但是讲句实话,去异国他乡的名胜古迹拍照打卡,脚踏一双斩男5050,吃一顿1000元人民币的大餐,入住超五星高级酒店,真的不会让我突然解决所有问题然后过上完美人生。

即使让我遇上一个会飞天遁地无所不能一夜七次器大活好英俊潇洒家财万贯深情款款的完美男人且表示非我不可必定要执子之手白首到老也不会让我好受一点。(原来我还是四字成语还是会不少的哈哈。)

因为,褪去所有梦幻,你会意识到镜子里面倒影的自我依然是个无可救药的垃圾。

于是脑海里面的声音又响起:

"那到底怎么办才能好过一点?”

我想,解决答案不在无止尽的物质当中,也更加不在苦苦追逐的他人之中。

答案只在我们的手中。

大结局中,陈嘉玲依然无业,依然未婚,甚至连存款也因为买了房子而彻底清零,年龄又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一岁,她却笑得比任何时候都要坦然而美丽。

我们无比恐惧着的自我。正如剧中的小嘉玲对生满杂草的屋子害怕不已。

而结尾中,陈嘉玲笑着对年幼的自己说:“其实这里一点都不可怕,快进来看看吧。”

于是,那些恐惧,都跟着鼓起正视自己的勇气一起烟消云散了。

那些恐惧啊,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可怕。

真正的事实是,你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糟。

只要一步一步地前进,一切都会变得更好的,管它个狗屁社会标准。

一无所惧的我就是最好的我。

-----------

写在后面:

当一部故事不仅仅是用龙傲天或者超级英雄或噱头去提供观众猎奇和粗暴简单的快感,而是让观众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进而去思考去接纳自己抑或是改进现状的方式的话,那么于我而言,就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

什么40岁的普通OL突然找到白马王子过上幸福生活真是太扯了。

大部分的我们,都只是普通观众。我们面对着生活中各种琐事和困境。

所幸这个是流量的时代,普通的我们占据了人群中的大部分, 也让影视组有信心将普通人的日常琐事与困境带至荧幕,也算是一件好事。

我从来都是对普通人的故事更有共鸣。就好像比起大导演王家卫的作品,我更加喜欢许鞍华的人间气味。

 5 ) 归来后,四十岁仍是少女!

在九月临近秋季的萧瑟里,偶然间收获了一枚四十岁的俗女。

一个人住在台北但永远不是台北人的台南女儿

台湾华视出品的自制剧,首播收视直接赶超3月爆款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破了华视13年来自制剧的收视记录,豆瓣毫不吝啬地打下了高达9.1的评分。

没错,就是这部片名劝退、但看过第一集,就能熬完一整夜的《俗女养成记》。

俗女是什么?

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能打能抗。

完美辅佐老板,嘴边永远都是“yes, I can”;

连睡在老板身边的女人也能伺候的事无巨细,毫无怨言,

无论是老婆,还是小三。

但其实陈嘉玲自己比谁都清楚,什么董事长特助、完美下属,这些噱头只不过是用来掩盖自己怂包本性的遮羞布,说到底,在被称为“天龙国”的台北,已近不惑之年的陈嘉玲对自己的职能定位就两个字——奴才。

北漂的苦,谁漂谁知道。

事业上已经落得很卑微的陈嘉玲在爱情上又如何呢?

那得从前男友的婚礼说起。

比女人之间的攀比更加恐怖的就是和前任之间的攀比,尤其是在当陈嘉玲得知自己在大学时代顶瞧不上的那个不爱洗澡又邋遢宅男前男友竟然摇身一变成为多金的成功人士,还迎娶了知名的美女作家后,死要面子的她只能选择在酒精中爆发。

结果不但搞得新郎新娘内心复杂,连同学们都觉得很丢脸,甚至在陈嘉玲离开之后大放诛心暗箭。

玩得这么决绝惨烈,旁人一定会认为她是因为没有男朋友所以才会无法面对前男友的幸福。

但真相并不是这样的,所谓的对比,一定要有对比的对象才能形成差距,然后再造成伤害。

陈嘉玲有男友吗?

有。

但是比起男友,陈嘉玲却觉得他俩现在的关系比较像是睡在一起的室友。

早上一遍两遍三遍喊不起来,四遍五遍六遍催着吃饭,一不小心就会吃下自己会过敏的花生酱,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会把女友的中药当成咖啡,然后,再心虚地吐回去······

是不是像极了你大学里那个五行缺脑的二逼室友?

而陈嘉玲忍耐男友的方式,也像极了妈。

间歇性暴躁+长久的耐心=两人之间的爱/亲情。

可关键是,男友有亲妈啊!

还是那种典型的想要插足儿子全部人生的真·亲妈。

给儿子买同一个小区的房子。

自作主张定下了陈嘉玲死活看不上的“保守型婚纱”

即使已经和自己的儿子交往了四年之久,却从来没有过多接触,甚至连陈嘉玲的素颜都没有见过。

婚期临近的兴奋,就这样在婚前无穷无尽的交集中消磨殆尽。

临近四十才结婚,就这样顺从着“男大婚女大嫁虽然有一大堆屁事儿但我们就这样凑活凑活得了”的心态进行下去吧。

就这样,真的好吗?

如果剧情走到这里真的按套路进行下去的话,那这部剧的气质可能就完全俗套了。

结婚、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小三、出轨、怀孕、流产、堕胎、车祸、失忆、离婚······

这些元素罗列在一起的话,不来个百十来集怎么可以?!

然而这部剧只有十集,剧情当然很“俗女”,却不俗套。

于是,在另外一条叙事线里,童年的陈嘉玲见证了年过三十的小姑姑为了自己的尊严顶着全世界的反对也要悔婚;

也见证了一对彼此相爱的小情侣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引发的家庭海啸;

在那个时候,陈嘉玲就见识到了爱情和婚姻的难度,并且潜移默化地在她的心里根植多年,直到真正开始直面婚姻的时候,这颗未解的回忆种子,却突然破土而出了。

那些陈嘉玲在事业中没能追求到的高光,本以为可以在婚姻里出现。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在不断暗示着陈嘉玲,她很可能只是从一个坑,跳进了另一个坑。

于是,在一夜苦思冥想之后,陈嘉玲最终选择发挥她的俗女本色,借力打力,以怂攻怂。

怂到没有勇气迈进未知婚姻的陈嘉玲,利用对未来的恐惧,反而找到了拒绝现在的勇敢。

一直都在勉强自己的陈嘉玲,终于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刚”了一把。

于是,在辞了工分了手后,一身自由的陈嘉玲开始了“自嗨—沦丧—崩溃”的人生大撒把模式。

陈嘉玲一直以为只要勇(bu)敢(song)地打破原有的规则就一定能迎来新生,只是她没想到,她对社会的那股怂劲儿,竟然也蔓延进了她的生活。

原来是身体被忙碌与操心塞得满满的,而灵魂却是空荡荡;

现在却连整个人都被禁锢在了这个几十平米的盒子里,像个行尸走肉,来回碰壁,甚至连呼吸都变成了空虚。

改变,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勇气开始,也要有勇气承担过程,然后才是收获。

于是,在陈嘉玲即将撑不过的时候,弟弟及时出现,将险些尸变的陈嘉玲带回了台南老家。

回到老家的陈嘉玲就此在她从来都没有考虑过的方向开始了一路驰骋。

那些曾经被埋藏在记忆里的宝藏也在家人与朋友的关爱下被一一寻回。

为了帮助早逝的同学完成遗愿,一心要回台北的陈嘉玲留在台南帮助同学竞选;

为了向关心自己的老爸道歉拿着竞选用的喇叭当街示爱;

甚至,决定买下自己童年时代惧怕的“鬼屋”。

这一切,只是因为陈嘉玲渴望见到一个人,

那就是童年的自己。

那个无忧无虑,身边总是环绕着好友与家人的陈嘉玲。

一家人尴尬地围在一起看爸爸不小心错借的小黄片

和小伙伴们的鬼屋探险

那个时候的陈嘉玲不需要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也不需要承担让家人失望的风险,每天的调皮捣蛋或是与家人的插科打诨都会成为生活里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小时候的陈嘉玲身边不但有很多人,更多的是有很多人情味。

而在那个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大都市里,陈嘉玲早就在随波逐流里忘记了自己的梦想与生活的真谛。

她要什么?

即使在她什么都没有了以后,她依然找不到,直到她回到了老家,冥冥之中的命运就已经在悄然中开启。

当重返光鲜亮丽的机会再一次出现在陈嘉玲面前时,面试官的一个问题把她问蒙了。

但同时,也把她问醒了。

快乐是什么?

是一个嘴上说不出的答案,但心里知道,身体也知道。

是回忆中的好,心在依然想去争取和得到。

是从紧绷的精神里得到释放,不再拼命地眺望远方,而开始珍惜身边常常被忽视的宝藏。

四十岁的陈嘉玲最终还是发现,

失败也许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换上自由的灵魂,那个曾经被积压成一块砖的自己,也可以变成一栋理想的房。

四十岁还是可以继续爱上自己,

四十岁,也可以依然很少女。

 6 ) 陈嘉玲与我

陈嘉玲姓陈,我也姓陈。

陈嘉玲是一个生在台南,却一心想去台北上学、生活、工作的女孩,她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偷偷把台南师范大学改成台北一所远不如它的学校。我生在北方,但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把所有的志愿都填成了南方的学校。我只想离开那个一年有一半时间都是雾霾和沙尘暴的、在黄土高原上的家乡,去遥远的南方一个人生活。

陈嘉玲上大学之前,家里人争相为她录视频。阿么和爸爸叮嘱她一定不要和坏男孩子们打交道;阿公拿出塑封珍藏的陈嘉玲小学时候的作文,跟她说这样子就不会泛黄了;妈妈虽然因为她改志愿而不开心,但是满眼担心,因为宝贝女儿要离开家而流泪。我上大学之前,三叔不停地跟我说,不要被人骗了,女孩子一个人在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姥姥给我做了两整套的床单被罩,开心地说,我终于要去大城市里;姥爷保存着我从小到大的奖状,爷爷奶奶逢人就夸自己孙女去南京上大学了;妈妈和我说,她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和我打电话的时候。

陈嘉玲在台北不开心的时候,可以收拾东西回家住,家里永远有热乎乎的饭菜。我在南京不开心的时候,可以买一张回家的票,从机场出来一定会有很多人接。

陈嘉玲有一个谈了四年同居三年半的男朋友,时间很长,但是分手了,之后他很快就和别人结婚了。在阿么的告别仪式上,他从台北赶来。陈嘉玲和他说,你千万不要再爱我了。他说,拜托,我老婆比你年轻比你漂亮还比你善解人意诶。我也有过一个四年的男朋友,一起长大,时间很长,但是分手了,之后他很快就有了新的女朋友。我说,我不能接受我们就这样分手了。他说,可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在一起四年了。刚才手机相册提醒我Spring memories,打开一看是19年春天在省府街上拍的花。

喜欢这部剧,是因为它真实、细碎又感人。我能在故事里看到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想起自己的回忆。

 短评

好看的喜剧总能在笑泪中抚慰人心,儿时的回忆简直太经典,足够超越时代与地域,彷佛是你我曾经经历过的故事。小嘉玲实在太会演、太可爱了,应该说这家人实在太可爱了,每一个眼神与互动都搭配的天衣无缝。 真的好喜欢陈家这家人-偶尔固执偶尔温柔的阿公、刀子嘴豆腐心的阿嬷、乐天知命又诙谐的嘉玲爸、任劳任怨也是最重要支柱的嘉玲妈,还有浸淫在这样氛围里成长成鬼灵精的小嘉玲,与长大跌跌撞撞后终于找回自己的陈嘉玲,或许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熟悉感, 跟着笑闹、动容,也回望了曾经无比纯真的自己。 好看的喜剧,值得推一个~

3分钟前
  • 力荐

“妳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妳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主旨就是这句了,好笑又好哭。阿嬷去世那集特别感人,让我也回忆起外婆给我讲物理化学和红楼梦,叫我傍晚千万不要在落日下看书,躺在床上给我讲道理,看她坐在房子的东侧边与人闲聊边织毛衣的小时候。尤其喜欢陈竹昇的表演,让人完全忘掉他就是肚财。惊喜是居然还有吴慷仁客串。

7分钟前
  • 嗜睡的小羊驼
  • 力荐

还需要多少年,大陆电视剧会把39岁女性作为女主,那我们与台湾的距离就还有多少年。//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性格中的一个面向,大儿子其实是爸爸有点儿怂且循规蹈矩的那一面,而小儿子是爸爸梳油头穿西装的这一面,看起来更得体的一面。

9分钟前
  • ____anybody
  • 推荐

好看,跟韩剧《请回答1988》差不多的类型,真实幽默,演员演得非常感人。

10分钟前
  • 迷迷
  • 力荐

怎麼可以做到又這麼好笑又那麼好哭啦!

12分钟前
  • 太陽午夜爆炸
  • 推荐

建议大陆不要拍女性题材电视剧了,台剧和美剧够看了,没必要再浪费资源金钱时间去拍那些假模假式的女性主义。

17分钟前
  • 老苏的马甲
  • 力荐

也许是今年最佳台剧,喜欢它远甚于《与恶》

20分钟前
  • 曾于里
  • 力荐

你原谅了生活,生活就原谅了你。当你走进鬼屋,才明白恐惧来自你自己。当你能够选择放弃,你才知道,什么是你值得拥有。

23分钟前
  • 读书有福
  • 力荐

我們終究長成不是父母所期待的樣子, 但他們依然接受愛著我們...我們也要學會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好好愛自己.

25分钟前
  • 春草
  • 力荐

台剧已不再是偶像剧的天下,而内地剧现在的走势却在倒退。

26分钟前
  • 四道风
  • 力荐

要有很多很多的爱才能养出一个陈嘉玲。最喜欢的两个片段,一个是小姑子走了,婆婆和媳妇在厨房跳舞;一个是阿嬷唱《纯情青春梦》给自己。

31分钟前
  • 说有万里山
  • 力荐

好羡慕陈嘉玲这一家子哦!特别是爸爸,简直中国电视史最好爸爸第一名,虽然觉得她踹大荣踹得任性,但想想我是一天也没体验过这么有爱的家庭生活,可能在爱里富养大的女儿才有这样的无所畏惧吧

35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好羡慕她40岁一事无成转身还有爱她的家人,一如既往的青梅竹马,她退回去可以有踏实的依靠,而一些人如果退只会更伤更痛

38分钟前
  • 塌鼻子少年
  • 力荐

里面的爸爸是一百分的爸爸

39分钟前
  • 音量拉大
  • 力荐

“一日平安一日福,条条大路通罗马”。原来人生的道理,阿嫲早就讲给我听。

44分钟前
  • Mirror
  • 力荐

看了推薦馬上開始追劇,真的很好笑了,而且陳嘉玲小時候的故事那些我覺得更好玩,小女孩演技也超棒。但說實話看到最後的結局很失望,赤裸直白總結下來就是:小地方的女孩不管怎樣努力進了大城市過上了更優質的生活,她犧牲了青春戀愛和婚姻家庭,最後還是拋不開世俗眼光必須結婚。明明遇上了更好的高富帥,輾轉一番推辭拒絕,到最後還是要回到鄉下老家和離過婚且收入不如自己只是小學時暗戀自己的男同學結婚。所以,這是教導現代女性:「別瞎jb折騰了,妳看妳們到了40歲結果不還是要這樣“返璞歸真”回到“小確幸”的生活才是真理和王道」嗎?那請問現代女性還唸什麼書?努什麼力?像陳嘉玲阿嬤那樣一輩子連字都不認識不就行了?早早結婚嫁男人相夫教子就可以了?越想越氣,本來打4星,寫完短評決定再減一顆星。這種廉價的人生哲理不分大陸和台灣!

47分钟前
  • 凌小仙大人
  • 还行

它最终导向的还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家园回归,假设有一个地方永远向你张开怀抱,且里面的家人仍能畅通无阻地和你使用同一套语言系统,真正的接纳和包容。残酷的现实是,共同的语言系统在成人离家后难以寻回,这不仅是我们与父辈,也是父辈与他们父辈的共同命运。也许的确有一个地方是随时随地可退守回归予取予求的,我称之为回忆。如果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家庭,一个人的人生会柔软很多。最后二十分钟的大团圆,的确温润了干枯的心,母亲接纳儿子的心路历程在在是叫人心向往之的爱的证明。而都市里那些无路可退的陈嘉玲们,人生半途想转身清零的出路在哪里,哪里能觅回童年时那间不敢踏入的闹鬼屋,并亲手刷成自己的童话梦?于是我份外惦记那些下落不明的女子,坚决拒婚的姑姑,偷写情信被毒打的阿娟,她们后来如何了?可有获得与之匹配的自由与人生?

52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还行

我知道你会做我的掩护,当我是个逃兵。

56分钟前
  • 冷兮兮
  • 力荐

陈嘉玲是幸运的 有爱她的爸爸妈妈阿公阿么 有绝望后揪着她起来洗干净一起回家的弟弟 还有回到老家以后有从小陪伴他的蔡永森(已经离婚恢复单身)在等她 还有只要157万台币的独栋带庭院温馨小宅子可以买 还有阿么告别式上特地从台北跑来的不管怎样都爱过她的前任 还有在台北欣赏她一直想帮她的Mark给她机会与小女生们竞争面试高薪工作…… 在她身边的每个人都有情有义 一个女生也只有在戏剧里才能同时拥有那么多 然后潇潇洒洒的说一声 啊我要做回自己 这要怎么说呢 就是这部戏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 刻画的淋漓尽致 连带着软糯的台语都咿咿呀呀的动听 而五星的点是因为把这些细枝末节成功聚集在一起就是戏剧了 演员的演技都太到位 栩栩如生 棒!

60分钟前
  • S
  • 力荐

五星!竟然还有吴慷仁!小孩子怎么可以演的这么好,吊打鹿晗!用插叙的方式讲一个女生的生活,很治愈。

1小时前
  • 种豆于南山下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