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华尔街国语

香港剧大陆2018

主演:吴镇宇,张孝全,余男,陈家乐,江奇霖,蔡洁,潘灿良,谭耀文,张可颐,廖启智,桂纶镁,罗家英,崔碧珈,何华超,张武孝,陆骏光,梁健平

导演:黄国强

播放地址

 剧照

东方华尔街国语 剧照 NO.1东方华尔街国语 剧照 NO.2东方华尔街国语 剧照 NO.3东方华尔街国语 剧照 NO.4东方华尔街国语 剧照 NO.5东方华尔街国语 剧照 NO.6东方华尔街国语 剧照 NO.13东方华尔街国语 剧照 NO.14东方华尔街国语 剧照 NO.15东方华尔街国语 剧照 NO.16东方华尔街国语 剧照 NO.17东方华尔街国语 剧照 NO.18东方华尔街国语 剧照 NO.19东方华尔街国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0:27

详细剧情

  《东方华尔街》讲述了一队隐世的金融雇佣兵,狙击政经界传奇人物,并搅动整个金融市场的复仇故事。  吴镇宇饰演的叶抱一和张孝全饰演的韦航原本是师徒关系,他们怀揣理想组建CASH1.0,希望凭借一己之力维护健康金融秩序,无奈被金融巨鳄幕后操控,师徒之情却反目成仇,十年后CASH2.0粉墨登场,展开了一场个人恩怨和社会责任的精彩博弈,并将整个金融市场卷入了争斗的漩涡中。

 长篇影评

 1 ) 《东方华尔街》当中最令人唏嘘的十句台词

1,你活了那么多年,竟然还相信人?当然是相信钱啦。把他喂饱就信得过了。

2,你知不知道炒市,不单要当一个市商,还要做一个会说故事的人。

3,只需要用谣言和假新闻,就可以炒热一只股票,还人人都信。

4,我记得一本书里说过,一个强势的政府,喜欢它的人一定比反对它的人多。

5,其实没有输赢的。股票市场就是这样,一旦输了钱,就找人借钱,以为可以赢回来。赢的人想继续玩,以为可以赢得更多。结果又都输掉了。所以,输和赢是没有分别的。

6,这些年在江湖,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赢的人通常不是靠本事,而是靠拼到底。

7,有故事就有股市,还能赚到钱。

8,股票不是你们能玩的。你不要以为我们是在炒股票,其实我们是在搞经济。你不懂股票,就会被股票玩死。

9,只要不违反法律,那么人人都有绝对的权利,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10,我们没改变任何东西。金融海啸,经济风暴,这是自然现象,十年就是一个循环。要改变人?就连身边的勤姐……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人为金融海啸跳楼,但也有些人等着金融海啸储备子弹,发国难财。在CASH这十年,我只学到一句说话,就是我们没办法改变任何东西。

 2 ) 摄影不错,题材很棒,但硬伤实在太多,配不上这个评分

最近八先生发现了一部内地投资的港剧《东方华尔街》很特别——居然只有5集。看惯了动不动就五六十集的国产剧,看到5集确实会让人喜出望外。

金融领域+港剧班底+集数少,这几个因素加起来已经能让很多人有好感了,只要拍得不是很烂,一般评价都不差。

可是当八先生了《东方华尔街》之后,再结合它高达8.2的豆瓣评分、评论页一水的四五星好评来看,就觉得这个分数有点诡异了▼

《东方华尔街》是刘德华当制片人的,题材确实不错,讲的是内地剧拍不好的金融领域。内地剧一旦跟金融挂钩,很大可能会出现“索罗斯看了会沉默,巴菲特看了会流泪”的“安迪式做空”,完全无视观众的智商▼

跟“安迪式做空”相比,《东方华尔街》自然会显得实际很多。

这部剧有很多反应现实的镜头,比如政府项目被叫停,工人讨薪▼

地产项目中官商勾结▼

地产、建材、传媒界大佬沆瀣一气,联手搅动股市▼

大佬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试图控制舆论强行洗白▼

但是一部剧光有现实意义的镜头是远远不够的,要加上能反应现实的剧情才能让人产生共鸣。偏偏,《东方华尔街》的剧情却太理想化了,经不起推敲。

男主角张孝全饰演的是一位金融奇才,地产大佬和建材大佬都向他请教怎么赚钱。谁知道张孝全居然建议他们赌上全副身家炒股,还承诺最终能赚3倍,于是大佬们都照做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容易哄骗的大佬究竟是怎么成为大佬的?就没有一点防备心?

刚开始,股价确实升高了,张孝全抬升股价的方法是利用舆论,但他并没有选择在网上散布小道消息,而是让一个金融公司的小职员跟别人在茶餐厅吃饭的时候默默泄露某只股票会升的消息,以此就一传十、十传百,传到整个城市的人都蠢蠢欲动去买那只股票,最终股价大涨▼

所以,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相信一个小职员的话?金融公司员工多的是,凭什么就相信她?

后来股价大跌,原因是大佬的公司被造谣了。造谣的方法有很多,没想到电视剧里的方法居然是安排几个托在大街上喝完该公司的饮料后当场呕吐,以此造谣该公司的产品质量有问题▼

公司被造谣之后,这位集团大佬居然不是第一时间让公关部控制舆论,而是慌得像个天真的孩子,不停地问别人应该怎么做,丝毫没有大老板该有的沉着▼

最后,这位地产大佬损失惨重,赔了个精光▼

正因为这位大佬轻信他人赌上全副身家、公司被人低级造谣没有第一时间处理,导致自己在“赌场”上输了个精光,请问这样的故事能让你信服吗?

此外,编剧顾着突出男主角张孝全的厉害和帅气,无视了剧情的各种bug。

张孝全希望能空手套白狼,于是劝一个网络电影公司的老板改拍大电影,教她一分钱都不用花就赚钱▼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张孝全表示,只要拍一部票房大卖的电影,公司的股价自然能上升▼

为了拍票房大卖的电影,可以随意找大明星、大导演来参与,并且用股票代替片酬,用低于市场价的一半卖给明星、导演们▼

定好了主创人员,然后就鼓动投资人出钱,跟投资人说电影会有像范冰冰和阿米尔汗这种大咖参与拍摄,并且向投资人保证一年绝对能赚15%▼

后来,张孝全还狮子大开口,保证电影的票房会有30亿▼

具体是怎么操作呢?张孝全表示并不用买票房,到时候只要搞一些9.9电影团购票、买电影票送明星见面会、买电影票送商品券等手段,“自然会有人走进电影院看电影”▼

这一系列的操作仿佛顺理成章,但实际上,这只是编剧为了突出男主角的厉害而意淫出来的剧情吧?

虽然现实中拍出一部票房大卖的电影确实能拉高传媒公司的股价,但票房大卖的电影你说拍就拍啊?

再说了,怎么保证大牌演员会接受股票代替全部片酬的方式?万一请不到大牌演员,投资人撤资了呢?

张孝全那句“自然会有人走进电影院看电影”更是有bug,万一电影拍出来很烂,大家都吐槽这部电影是烂片的时候,哪来那么多人心甘情愿掏钱去看?即使是流量演员主演的电影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啊,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封神传奇》、《爵迹》▼

反正,这种圈钱方法太理想化了,任一环节出了问题,计划就会失败。万一期间电影出了什么负面新闻,别说股价大涨了,跌到哭都有可能。

除了男主角张孝全被神化了之外,另一位男主角吴镇宇,他饰演的金融教授也被神化得很厉害。

当政府面临97金融风暴的时候,你们猜政府的两位金融顾问在干什么?他们居然花了1个月的时间请求吴镇宇这个金融教授出山指点政府,颇有点三顾茅庐的味道▼

难道政府的金融顾问就这么无能,没有了吴镇宇就束手无策?

后来,两个金融顾问、一个金融教授再加一个金融专业的大学生组成了一个“救市团体”,提出了厉害的方案帮助政府击退了索罗斯的狙击,度过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后来,这四个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合作,志愿成为不受政府干预的、专门对付金融大鳄的金融白武士▼

电视剧里没有说那2位政府金融顾问后来有没有继续留在政府部门工作,也没说4个人在10年里靠什么赚钱,所以所谓的对抗金融大鳄,究竟是怎么操作的呢?通通都没说。

10年后,吴镇宇升职成为政府金融部主管,面对别人对他官商勾结的传闻,他只说了一句“经过调差,所有内容均为不实消息”。但具体他是怎么为自己平反的,电视剧压根没呈现▼

看得出《东方华尔街》这部剧野心很大,想在短短5集内讲述金融奇才们的智斗。但没有了细节的电视剧,能看吗?

既然《东方华尔街》是一部现实题材剧而不是偶像剧,就不应该把剧情拍得那么理想化、缺乏细节呈现,光是这两点,它就不足以拿8.5的高分。

 3 ) 不止是一部电视剧

金融市场的时间周期拉长,其实质是全民皆输。 改革的实质是转换被触动利益者,而剧中的叶一抱采用了最惨烈的改革手法,处心积虑10年,先破而后立。在任何的资本市场中,都是大资金财阀稳赢,小投资者都是被割韭菜的对象。叶一抱以政府为依托,成立大型基建积金,通过收受大财阀的贿赂,拉拢大财阀一同进入政府基金,最后用欧债危机引爆金融海啸,导致政府基金暴跌,让集体大财阀和小投资者一同破产,促成城市金融危机。这就是先破,让所有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成为输家,再让输家重新制定金融规则,这就所谓的后立。 这部影片给予了很好的政府金融思考的角度。影片有个很明确的金融观点,那就是市场是无效,如果金融市场政府不干预,那将会是一边倒的无效市场。是很容易巨大的贫富差距的,如同08年的华尔街。毕竟资本的流动方向是利益最大化,它并没有社会道德属性所以才需要政府干预。(我个人认为财富是中性属性,并无好坏之分,只有手握财富的人才有好坏之别。) 其实这个片子的忽略了市场动荡对社会安定的影响。其实大破之后的金融市场也是社会最不安定的时候。所以这个片子叶一抱所用的金融手段也是很极端的,现实社会很难成立。

 4 ) 真真假假是是非非的世界

1、做金融的人,做大盘的人真的很容易人性扭曲,因为钱是这个社会上最有力的武器。 承受的压力也是你所不能承受。

2、所有的经济政治,只要从利益的角度来看 就变得特别好理解

3、所有的东西只要沾上利益就可以被操纵

4、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市面上的人,你是 技术派,我就给你做K线,你是道听途说派,我就给你看新闻,

没有新闻我就造新闻出来。所以你看到的股市真的是所谓的股市么?

 5 ) 《东方华尔街S01E02》观剧金融指南

《东方华尔街S01E02》观剧金融指南

持续更新

后续更新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密斯特原】

大富翁是1903年一位女经济学家伊丽莎白·玛姬所发明的,但是大家不知道,其实最早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鼓励大家平均创造财富来完成这个游戏,当然这个版本不大受欢迎,我们已经看不到这个版本了,所以留下的就是现在的大富翁,「垄断」。

现在所有地产发展商都是用同一方法,买下整条街,先垄断再决定怎么发展,也就是我们现在玩的大富翁,一个人获胜其他人破产就可以结束这个游戏。

伊丽莎白·玛姬出生于1858年,自幼受到父亲的影响,学习了很多政治、经济知识。那时候玛姬的父亲作为律师跟着亚伯拉罕·林肯(美国总统)、以及《芝加哥论坛报》的约瑟·梅迪尔(当时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记者之一,林肯的好友)在伊利诺斯州游走,与史蒂芬·阿诺·道格拉斯进行政治辩论。

在 1902-1903 年期间,为了反映当时资本主义家垄断市场的现象和危害,玛姬根据乔治主义的经济原则设计出了《大地主游戏》,用游戏这种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向人们演示富足的地主如何通过租赁变得更富有,而租客则变得更贫穷。她特别希望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能够对社会经济有所了解,感受到资本主义繁荣背后隐藏的社会不公,对这种现象保持质疑,长大后有所作为。

剧中所提到的第一个版本叫做「繁荣」,在繁荣规则下,土地并不只属于玩家个体,而是由所有玩家共享。因此,只要有一名玩家通过发展土地赚到了钱,那么所有其他玩家都可以分享到奖励。当场上资金最少的玩家也已经赚到初始资产的两倍时,所有人都一起赢得了这场游戏。因此,这可以视为一种「合作」性质的模式。

第二本版本才是「垄断」即玩家必须通过不断购买房地产,收取相应的过路费来积累财富,获胜的方式是其他玩家的破产。然而最后将游戏推广的公司只保留了第二个版本,设计者的初衷也被否决,「这一做法岂不是资本主义在讽刺资本主义」。

如果想要更加全面的了解大富翁,推荐阅读Mary Pilon所著的 The Monopolists。

1997年正值亚洲金融风暴,叶抱一教授在课堂上与两位金融管理部特别顾问一起玩大富翁,他们希望最年轻的经济学教授叶抱一能出来「救市」。

简单来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起源于泰国,泰国政府高估自己想要将其建设为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于是制定了政策允许外国金融机构的资金自由进出泰国,而不需要经过央行的监管。

大量的海外资金进入泰国,使得泰国经济一片繁荣,但这些资金并未流入实体经济。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资本开始大量抛售泰铢,泰国央行也作出反击购买泰铢稳定汇率,但随着外汇储备的消耗殆尽,泰国财政部长的辞职,市场恐慌情绪加重,泰国只得采用浮动汇率制,于是泰铢暴跌,整个东南亚相继被攻陷。

联系汇率是一种固定汇率(fixed rate),即将本币与某特定外币的汇率固定下来,并严格按照既定兑换比例,使货币发行量随外汇存储量联动的货币制度,香港当时是和美元挂钩。联系汇率脱钩即为不再与美元挂钩,而是浮动汇率(floating rate)兑换比率没有上下波动幅度限制,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决定。

剧中所处的时间应该是1998年8月,港币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际炒家的攻击变本加厉,此时外汇市场有300多亿的外汇卖盘,如果不采取行动就没有了。

这时叶抱一分析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原油和有色金融需求降低,会使得俄罗斯股票下跌,索罗斯持有很多俄罗斯股票,需要资金去保,而如果在香港把索罗斯的资金托住,他就有可能会输。叶抱一将建议提议给部长,部长同意了并说「虽然是错,但是会赢」

其背景是8月14日起,港府毫无征兆的突然入市干预,发起了绝地反击。购买恒生指数中33种成分股,拉动指数攀升;在远期外汇市场上承接国际炒家的卖盘;动用外汇储备来维护汇率和利率稳定,承诺持牌银行可以将其结余的港币,按1美元兑7.75港币的固定汇率向金管局兑换美元。

港府的反击经过精心策划坚决而有力。随着市场信心恢复,国际炒家眼看战斗机会已经消逝,只好悻悻退去。从双方来看,港府此役花费了 150 亿美元左右,但是随着股市回升,购入的股票有相当的盈利。最重要的是入市干预成功保住了联系汇率,挽救了市场对香港的信心危机,使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叶抱一酒后吐真言,课堂说的不一定是合理的,这个世界根本没有自由市场这一回事,我们这些懂经济的人应该联合在一起,主动干预市场,维持市场的平衡。于是Cash由此成立,作为对付金融大鳄的白武士。

亚当·斯密最早在《国富论》中提出「自由市场」与「看不见的手」,一些经济学家便用这些概念主张应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社会一切经济活动通过市场机制自行调节。

而凯恩斯主义则主张采用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只有实行政府干预经济才能使现行的经济形态免于全面毁灭,才能使个人的动力得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当时这两派学者争论了很久,无法得出统一的结果,目前看来全世界也不存在完全自由的市场,政府应该合理适当地对市场进行调节是目前的主流。

2008年,文启山等人找到叶抱一,想请他帮忙处理手上200亿的资产。张融把叶抱一拉到甲板上指着一幢幢大楼,「如果我们倒了,整个城市也会倒」

Too big to fail.

这里的200亿货指的应该是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一种证券产品,简单来说就是将房贷、车贷、信用卡等等各种各样的债券组合在一起的债券,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相当严重,甚至流浪汉都能贷款买房,一旦这些还款人无力支付利息,这些债券就会变为废纸。所以叶抱一称之为定时炸弹,而且开关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勤姐看到别人通过股票能赚大钱,自己也想参与,销售向她推荐「迷你债券」,看这包装十分“专业”,其实很可能都是垃圾。

这种债券其实就是上面200亿拆小的产品,是叶抱一给张融的策略。所以金融危机往往真正受伤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大佬往往能够赚足退出。最后勤姐因为破产而跳楼自杀,也警示我们「如果不了解一样东西,不要轻易去投资它」

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整个世界都收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进入高度紧张状态。韦航质问叶抱一为何帮助那些老板,叶抱一却说我们根本无法改变人改变世界,因为人的欲望都是无止境的。

在这里我们很难用世俗的标准去判断叶抱一的对错,其实根本没有对错,每一种选择都有好有坏。我相信叶抱一是根据自己内心深处的原则作出的选择,只要他能够坚持住自己的原则,对于他来说,就是做对了。至于别人怎么评价,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善能生恶,恶亦能生善。」

叶抱一被逼迫继续帮助霍坚等人,整个团队分崩离析,秀颐被杀,阿宁韦航两人被送往国外,叶抱一换来了当官的条件。

2018年,韦航策划推翻叶抱一。他的团队找到百传媒,教他们如何炒作赚钱,回报是揭露叶抱一的罪行。这种炒作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创造故事,著名导演、著名演员、著名IP,把他们全揉合到一起,造声势。声势大了,投资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股票也就越来越涨。票房、舆论等都可以被轻易操纵。

韦航没想到自己收到的关于叶抱一的罪行都是假的,完全功亏一篑。而叶抱一早已计划辞去经济发展部副部长,转去金融管理部当总裁,领导更大的项目。

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HKMA,简称金管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辖下的独立部门,负责香港的金融政策及银行、货币管理,担当类似中央银行的角色,直接向财政司司长负责。

《西西弗斯》(Sisyphus,1548-1549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提香」的作品。

西西弗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与更加悲剧的俄狄浦斯王类似,西西弗斯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国王。他甚至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最后,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

叶抱一在此想表明,每一个在金融市场的人都是西西弗斯,没有人可以一直将石头推到最高点,我们的一生很有可能就在这过程中荒诞的度过。「究竟是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就是荒诞,而生活在荒诞中,还是知道自己的生活就是荒诞,但仍然推石头上山,哪一种更悲剧呢?」

叶抱一最后说到「我想尽快把石头放下来」,在笔者看来,是想逃离出金融市场的荒诞,去真正执行一些好的项目,助力实体经济。

韦航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让我们一同期待剧情的进一步推进。

本文如有不准确之处还请指正。

-End-

后续更新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密斯特原】

-----------------------------------------------------------------------------------

 6 ) 看了《东方华尔街》,终于知道烂片是怎么产生的

如果你是资深港剧迷或者有一定年纪的观众,一定会记得TVB当年的王牌剧《大时代》

这部上世纪90年代的商战剧,今天在豆瓣上有高达9.2的评分。说它是香港第一神剧,也一点不为过。

甚至因为郑少秋饰演的男主角丁蟹人气太火,衍生出一个著名的典故——

丁蟹效应。

根据不完全统计,由《大时代》之后,几乎每次郑少秋参演的电视剧或节目播出时,股票市场都会有显著下跌,“丁蟹效应”之说因此不胫而走。

尽管这是笑谈,但毋庸置疑的是这部剧所创造的影响力,以至于很多年之后,华语商战剧依然很难有超越者。

就在最近,天王刘德华监制了一部金融商战剧,而出品方之一,是美剧圈大佬FOX。

就是那个曾经创作过《越狱》《豪斯医生》《24小时》《识骨寻踪》等等经典美剧,大名鼎鼎的FOX。

东方华尔街

对于这部首度进军华语市场的野心之作,FOX也显得相当重视。

国内传统电视剧动辄几十集的体量,而这部剧,完全是美剧式的拍法。只有5集,每集时长45分钟,相当于一部加长版电影的长度。

全程高密度的剧情和台词,每集都保持着悬念和反转。

大气深沉的摄影调色与精美的服化道场景,完全做到了电影级的质感。

除去精良的制作水准之外,《东方华尔街》的制作班底更是堪称近年的港剧之最。

导演黄国强

曾经是TVB的资深导演,拍摄过《天与地》、《义海豪情》等作品。

早在2014年,他就执导过一部政治惊悚题材的高分港剧《选战》,刷新了观众对于港剧的认知。

幕后监制刘德华

曾经监制过《疯狂的石头》、《桃姐》等电影佳作,这也是他首部挂名监制的网剧。

有刘天王的巨大号召力,演员阵容集结了好些实力派大咖。

主演有吴镇宇张孝全余男等实力派演员,客串出演的有谭耀文廖启智桂纶镁罗家英张可颐等。

可以说,该剧没有一个市面上的流量小鲜肉,各个单挑出来都是演技派,光冲着阵容就值得追下去。

再来说说故事。

顾名思义,该剧讲述的是有关金融圈的商战故事。

也许是为了过审需要,故事被虚构在了一个架空国家高云城,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香港的故事。

故事也紧贴现实,围绕1997年金融风暴2008年金融海啸2018年的现在的三段时空,展开了一场金融行业内的高智商博弈。

剧中涉及了大量金融、股市元素,堪称一部充满谎言与诡计、杀人不见血的「商界无间道」。

该剧采用了双男主的模式,剧中两大男主分别是经济学教授叶抱一(吴镇宇 饰)和他的学生韦航(张孝全 饰)。

整部剧以两位男主的命运和转折为切面,来展现香港金融市场20年的发展变迁。

故事的起点开始于1997年,全球爆发金融风暴。

金融市场瞬间失控,百姓口袋中的钱财贬值,危机重重。

此时的叶抱一还只是经济学教授,因为经济学方面卓越的建树,被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邀请作为顾问请来救市。

叶抱一执教多年,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希望做的不是救市,而是矫正扭曲的金融体系

他认为必须要有懂经济的人去干预市场,来维持市场的平衡。

于是,他和徒弟韦航等四位行业精英成立了——

第一代CASH小组

一开始,这个小组旨在消除市场的垄断,让散户和小市民有一个公平的环境去投资,进而维持市场平衡。

出发点是好,可践行起来何其困难?

叶抱一希望自己可以用满腹的金融知识与扰乱市场的财团大鳄对抗,但他慢慢发现现实中的金融市场并不单单是书本上描述的那样。

可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十年后的2008年,一场更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炒股亏得血本无归、甚至最后抱憾跳楼的股民,比比皆是。

这一时期的叶抱一“三观”再次发生巨变,他认为——

只有掌控权力才能拥有市场的话语权。

于是,他选择离开CASH,转而借助金融大鳄的力量开始自己的从政之路。

而原来的四人小组,也因为叶抱一的出卖,最终四分五裂。

韦航被流放到缅甸,其他成员或死或伤,而野心勃勃的叶抱一,则逐渐攀上到了政商两界的权力顶峰。

又十年过去,股市再起波澜。

这时已经位居经济发展部副部长的叶抱一,主动提出要把放逐十年之久的徒弟韦航召回高云城,来帮助几大金融巨鳄洗钱。

韦航没有拒绝,他回来重新组成了第二代cash小组。

名义上看是师徒携手共同抵御危机,但实际上韦航却另有所图——

他要向曾经的师傅展开一场“杀人不见血”的复仇……

就故事题材和制作水准而言,《东方华尔街》绝对是近年来国产剧中的良心之作。

作为国产行业剧极少涉足的题材,编剧借助叶抱一和韦航两个角色在利益面前所面临的种种抉择,来揭秘金融行业内幕,演绎二十年的金融历史。

不仅如此,故事中更是遍布各种权力与欲望的斗争,人性和法律的交锋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讽刺和隐喻等,尺度之大也是令人咋舌。

尤其是作为一部金融情节占比高达80%的商战剧,《东方华尔街》中为观众呈现了不少金融圈的内幕丑闻。

比如剧中的第二集,就为观众揭秘了:

“烂片”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故事中的主角韦航,看上了一家名叫百传媒的亏损影视公司,他们要将这个面临破产的公司给盘活。

但是一个既没有钱又没有拍摄经验的文化公司,如何真正拍出一部作品呢?

首先是第一步:

造势!

说白了就是炒作,放消息说公司会在未来一年内投拍十部电影,预计总票房400亿,三年之后就要进军好莱坞拍片。

然后,挑一个富丽堂皇的地方,开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公布自己高级别、多数量的“片单”。

然后执行第二步:

忽悠。

电影公司没钱怎么办?

不要紧,告诉投资人自己有一个大项目,知名导演+流量明星+大IP

而且这个IP一定要越大越好,最好自带人气和知名度,比如,就拍一部《水浒红楼梦》。

那付不起演员片酬怎么办?

也不要紧,股份当片酬,明星拿股份入股,电影大卖股票升,明星们既赚了钱,又过了老板瘾!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资金到位,片子也拍出来了,怎么赚钱呢?

那就还需要第三步:

营销。

担心首映票房不好怎么办?

没关系,可以自己买票房,想要多少就是多少!

一般首映日的票房,先定它一个小目标,买个五千万,让影院把排片率升上去,观众自然就有了。

观众未来对电影不买单怎么办?

大量贴票补,9.9元团购票价了解一下,再送商品赠券,多做路演和明星见面会等吸睛。

电影本身好不好看不重要,只要制造一种电影很火的假象,自然就会吸引路人观众走进影院。

电影火了,幕后公司股价自然上涨,等到想拍第二部的时候,送钱上门的人多得是。

更重要的是——

整个过程,完全合法!

于是,一部烂片就这么被投入到院线,甚至越骂越火,最终伤害的只能是观众和市场本身。

这段只有短短十分钟的情节,简直让迷影君不寒而栗。

联想到近些年内地影圈有关票房造假,锁场等种种丑闻,不得不惊叹于香港编剧对于内地影视圈乱象的洞察,确实细致入微。

尽管该剧制作精良,但缺点也很明显。

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了剧本环节。

作为一部只有5集的迷你剧,势必要求整个故事非常紧凑,而且每一集都有极强的戏剧冲突和悬念反转。

前两集在这方面完成得还是不错的,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该剧到了第三集开始出现了明显质量的下滑

这一方面是由于当角色人物动机逐渐明朗清晰之后,编剧似乎已经无力给角色制造更多的剧情压力,于是开始滥用与女性配角之间的感情戏,强行推动剧情,但都显得太过于敷衍潦草。

而另一方面,该剧所采用的不断插叙、倒叙的三段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但剪辑非常生硬,让整个故事显得节奏混乱失控

不过,总体来看,《东方华尔街》算是一部瑕不掩瑜的作品。

相较于国内大多数挂羊头卖狗肉的国产伪职业剧而言,《东方华尔街》显得诚意十足。

高标准的制作+高水准的演出,迷影君更希望这样的良心剧多多益善。

本文发表于公众号【迷影映画】(ID:miying1994)

 短评

把余男、张孝全、桂纶镁的角色全换成香港本土演员,这部剧的整体观感会好很多。

6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香港老一套的内容了!

7分钟前
  • 下一个幸运者
  • 还行

电影级别的画质,蒙太奇剪辑手法,故事线交错密集,近几年难得一见的港剧,可惜余男演什么都是一样腔调,太出戏,这部剧男人演技都很好,女人除了张可颐,没一个能看。这部戏精彩的不只是金融战场,还有涉及舆论操控、议会抢票、工人讨薪,主创团队的野心极大,糅合多个社会尖锐命题,完爆内地的情感剧

11分钟前
  • 小宝1917
  • 力荐

好看!

15分钟前
  • 翠蝶🌸羽生✨💫
  • 推荐

卡司满意,看着挺爽,无聊刷一下还挺有意思

19分钟前
  • 小十三
  • 推荐

张孝全吴镇宇荷尔蒙爆棚,节奏很快,港剧在这方面真的不错,会继续看下去

22分钟前
  • 我就不喝纯牛奶
  • 还行

迷你电视剧的精彩之处在于它的时间短并且剧情紧凑,所以说在看这部剧的时候相信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感受。

24分钟前
  • 雪里花蕾
  • 推荐

开篇画面就挺有质感的,吴镇宇演的真不错,情节也挺紧凑的,很期待接下来的

25分钟前
  • 夏天的风
  • 推荐

这不还是“天凉了,让王家破产吧”型商战片吗?剪辑太乱了,看着根本不像迷你剧,更像是从五十集电视剧里剪出来的超长片花

28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好看,我大学专业是经济学,看这个还是没什么压力,但要仔细看,不能放过每个细节。看完涌现在我思想中的主题,面对陈腐,是温良改革还是革命,重新洗牌,是长痛还是短痛

33分钟前
  • 潇潇兮~秋风劲
  • 力荐

太棒了,完全就是电影的节奏,顺便表白张孝全,真是太帅了

34分钟前
  • 李知恩.
  • 力荐

fox进军华语剧的野心之作。放在港剧中,确实难得的精品之作,无论是演员阵容故事格局,还是视听风格,都堪称难得的华丽之作,一帮香港的老戏骨加上大气磅礴的摄影,冷色调的风格与美剧式的片头表明了该剧在制作上的诚意,然而空有噱头,剧本平庸,节奏混乱,剪辑生硬,对于金融斗争的表现也非常幼稚

39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

开头很吸引人的一部网剧,很像以前看的窃听风云。很有紧张感,而且都还是老戏骨,演技都在线。香港hk能登陆腾讯视频,我也是蛮开心的。又是一部神剧。

42分钟前
  • 热心网友方先生
  • 推荐

电视剧质感不错哎,剧情和演员都喜欢。准备继续看完。

43分钟前
  • 遇见彩虹🌈
  • 推荐

节奏快!剧情曲折有趣!还蛮好看的!这种片子还是要看tvb的啊!

45分钟前
  • 陆既明🐶🐶
  • 推荐

以前没看过港剧,看了之后发现以前那句现在的中国不会拍电视剧是错的,是内地不会拍!

48分钟前
  • 啦啦啦啦
  • 力荐

“我地救佢地唔到噶!”——永远不要以为你能看透股票。再牛逼的精算师也没有估值的能力。每一个代码的价位都因为市场、人性、情绪而千姿百态,但无一例外的是:杀人如麻,见血封喉。儿戏的《大时代》已成历史。我们需要一部更当代的作品,告诉我们:投资是不可能的,股市就是赌场。

53分钟前
  • ZeonGin Sou
  • 还行

剧情紧凑烧脑,卡司很满意

58分钟前
  • 自由的玩
  • 推荐

难得遇到剧情和卡司都满意的剧。

1小时前
  • 樱花飞舞时
  • 推荐

开头剧情真的有趣,拯救我的剧慌症。

1小时前
  • 纤指十三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