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头条

恐怖片香港2004

主演:李心洁,黄秋生,陈冠希,葛民辉,林家栋,梁家辉

导演:陈嘉上,钟继昌

播放地址

 剧照

A-1头条 剧照 NO.1A-1头条 剧照 NO.2A-1头条 剧照 NO.3A-1头条 剧照 NO.4A-1头条 剧照 NO.5A-1头条 剧照 NO.6A-1头条 剧照 NO.13A-1头条 剧照 NO.14A-1头条 剧照 NO.15A-1头条 剧照 NO.16A-1头条 剧照 NO.17A-1头条 剧照 NO.18A-1头条 剧照 NO.19A-1头条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07 16:45

详细剧情

  记者玲(李心洁饰)的男友Peter获得一宗刑事案件的新闻线报,前去取证途中突然遭遇交通事故意外身亡。玲觉得事有蹊跷,调查后发现一宗模特命案。女模特Helen裸死于家中浴缸,富豪之子张承志没有不在场证据,但事件竟被警方低调处理,张承志的相关证据也被消除。玲为不愿男友枉死,誓要调查出事件真相,但报社总编辑曾达时(梁家辉饰)却不愿为玲伸出援手。无奈之下,玲只好求助常常被追债的飞(黄秋生饰)与马仔(葛民灰)帮助她调查真相。飞原来是警察出身,在调查中,他发现Peter的死因确有蹊跷。随着调查的进行,黑暗中的黑手不断想将玲置于死地,究竟事件的真相能否登上报纸的A1头条?真相与言论自由的赛跑,在香港的午夜开始。

 长篇影评

 1 ) A-1头条

情节和名字一样噱头十足!看这部片子最重要原因就是演员都是我喜欢的,导演也不错!可是期望值过高就会很容易造成反差的明显!
 
故事一开始把事情弄的很大,让人感觉疑团重重!很想让人跟着演员们去一个个解开事情的真相!我想这也是编剧高明的地方!故事清洁在发展过程中也算是有张有弛!最郁闷的就是结局了!把一切噱头摧毁,告诉你事情很简单很简单!这就是我觉得典型的:似乎是要告诉你什么,却又不是那么一回事的感觉!
 
至于演员方面,黄秋生的演出那是不用说的了!真的是越来越喜欢他了!他这样年龄的男人就是散发着一种不可抵挡的魅力!
 
李心洁一向给我率性女子的感觉!不过也可以多变!
 
Edison也演了不太像他大众形象的角色——呆呆男!不过还是很帅啦!只是还有进步的空间!

 2 ) 新闻理想,你死哪里去了?

大学时看过这部电影叫《A1头条》,梁家辉饰演的报社主编咬着后牙槽跟李心洁饰演的旅游版记者说,“这样的新闻我都不发,你当我是什么?我还配做报人吗?”
故事讲述一位记者在调查一宗犯罪新闻时非正常死亡,他的女朋友,也就是李心洁饰演的女记者,怀疑男友是被人故意杀害。她开始接着调查,期间差点因此丧命,最后拿到了警局包庇嫌犯的证据……
故事的结尾,女记者问自己的主编,“这则新闻对抗的不仅是警局,还有当权者,你敢发吗?”她的主编像是被问候了祖宗一样砸出上面那番话。
这只是一部普通的香港电影,造价低廉,别人看到了陈冠希,我看到了该走的路。
上初中的时候,一位建筑工人跟我说,“你是块当记者的料。”这位建筑工人的老婆是我的数学老师,我的数学老师隔三差五就和隔壁班的语文老师一起逛澡堂。语文老师是个男的,两人去澡堂从来只要单间。
我想,一个连自己老婆都看不住的人,都憋出什么好屁吗?
在最有希望考上大学的那次高考结束后,我的提前批志愿填报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那一年自己考了596分,比这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高出六十余分。即便是在体能考察环节,我在一千米跑、50米跑和俯卧撑三个项目的成绩都高居前三。
清楚记得,那位负责给我登记的警官学院学长教训我说,“怎么来这么晚!以你的成绩,咱们以后就是校友了。”
那年19岁,恰风华少年,挥霍完一段愤青岁月,理想就是做一名人民警察,因为我的姨夫和他的儿子,在湖北孝感警界都小有名气。
后来的后来,我落榜了。
跟我一块报考这所学校的高中同学,分数比我低了50分,踢球时跑两步就能把肺叶喘出来。他考上了。他跟我说,“我叔叔在市公安局当副局长。”
上了大学,原本第一和第二志愿分别填了经济学和朝鲜语。因为分数偏低,被调剂到新闻专业。
当时,距离那个建筑工人的提醒过去了7年,他早因癌症于三十多岁的壮年时辞世,留下我的数学老师和两个正上小学的女儿,孤儿寡母长日以泪洗面。
大学的毕业论文答辩,负责我论文的是周海涛老师,也是我在大学里最为钦佩的老师。他在选修课《舆论学》的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打开了我不左不右、尊重常识的思想之门。
周问,“我只问你一个问题。怎样看待新闻的客观公正?”
我答,“有倾向的客观,不触碰高压线。”
周老师没有为难我,随便打了个高分便让我毕业了。事后,他显然有些难过。说,“你让我失望了。”
我的回答只是一个善意的恶作剧,只有他当真了。
记者是船头的瞭望者,是时代的纪录者,是权力的监督者……
为边缘人发声,为社会铸良心……
让无力者有力,让孱弱者前行……
尽管失去了做警察的理想,但自小的野蛮生长经历后来告诉我,记者才是属于我的阵地,武器便是我手中的笔和指下的键盘。我很清楚,我是一个有着丰富七情六欲的人,敢爱敢恨,敢想敢做,尊重人性之初最原始的欲望和理念,且有良好的道德框架。
这个世界有的时候是对的,有的时候是错的,但大多数时候我们是说不出对或错的,只能尽可能地还原真相,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
这个自从15岁便存在于我世界观和价值观中,是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最珍贵的信心来源。
 “当你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的选择。”这是李宗盛的《给自己的歌》,这段时间每听一遍便后背冒汗。
是啊!岁月才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小偷。
再有四个月,就是我在这家报社的第二个年头。收入不多但稳定,工作时而有点累,多数时间都很清闲。除了隔段时间因出差赶清晨的飞机需早起之后,其他时间别说睡到日晒三竿,纵是睡到日落西山都没问题。
“朋友哈着酒聊着天,感觉时间过得真快,这样的日子真好!可是大多时候我都只是在听,而不是述说。是我的生活太过单调呢,还是现在的我太过乏味?”这是一条校内上的状态,发这条状态的人是跟我同一批入职报社的同事。
单调和乏味,是且应该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它们成为常态,那只能说明激情已在生活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中提前阵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今在心里默念这句杜甫的《蜀相》,再审视一下当下的工作,越发自觉可怜。
昨日下午,开发区黄海学院体育馆,室内的温度趋于零下,场上两队的球员们只穿着短裤和短袖,嘶哑着喉咙拼刺刀,杀到浑身热汗滚滚。其中有一个叫伊沃的巴西外援,他在进攻时总是冲进最前线,本赛季已进了70个球,五人制联赛上半程的最佳射手。
我有些不解,“你是全队最好的攻击球员,为什么还要玩命防守,就不怕受重伤吗?”
只会说葡萄牙语的他通过翻译转述说,“足球是我的信仰,是我的情人。即便让我为她去死,我也不在乎。(Football is my belief ,is my lover. I could die for it,I don’t care.)”
昨天晚上,酒店房间里,同屋的鼾声足以掀翻房顶,我的心却安静的一根针落下都犹如雷鸣。过去的1年又8个月,丧失的不仅是激情,还有怜悯心、羞耻心、进取心、洞察力、执行力和吃苦精神。所从事的体育记者工作和新闻理想渐行渐远,每日只是坐在电脑上编辑一下网上的稿子,署上自己的名字,换来不多不少的稿费,然后继续浑浑噩噩活着。
两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四十年,很快,两鬓斑白……
夜色尚未收起自己的黑纱,我已出了酒店准备回来。靠窗坐在公交车上,天色渐渐明朗起来,阳光洒在脸上,自己却压抑着不让伤心夺眶。
前段时间看了部叫《海瑟》的电影。男主角约瑟夫-高登身上的简笔画纹身抢人眼球——一个开枪爆头的自杀小人,以及一只愤然竖起中指的手掌。
换位到我的处境,这个纹身在说:如果你困顿着迷茫,要么痛快点自我了断,要么不假思索地向苦逼的生活竖起中指。
我问自己,“你在妥协什么?”
我问理想,“你死哪里去了?”

 3 ) 记者的故事

    我不得不承认从我开始知道这个片子就一直以为这是一部警匪片,而电影开头的许多铺垫都一直让我延续着这种错觉。这完全是导演的错,平实的讲述记者的故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会觉得是文艺片,于是他用香港电影警匪片的套路来拍,恰恰我有先入为主的定位,于是交错到最后才明白错得离谱。
    用一种特别的手法讲述记者的故事,但是由于过于故弄玄虚,每个人物都有一点特点,每个人物又都很漂浮,编剧让片子变成有一个纸老虎。可惜了,我一直期待看到的一部优秀的港产片原来只是一般。也许是我对香港记者的认知还不够深刻,才会有这种结论。

 4 ) A1头条|传媒责任

《头条》的故事很精巧,负责挖料的记者死了,勾搭富家子的嫩模也死了,集体失语,这其中难道一点猫腻都没有?

故事一直带着这个问号。

梁家辉这个亦正亦邪的人物,总是在让人怀疑是不是在背地使坏。

然而,故事的结局却很有意思。

悬疑、案件什么的,都可以放在一边,《头条》其实根本不想讲这些。

在梁家辉身上,有着新闻人的坚持,“做传媒的,是负责监察、查证、挑战”,这铿锵的话语,在当年算是掷地有声吧。

黄秋生这个人物有点意思。

他是如何从警察沦为“收债”的,故事中并没有详细说明。但从后续的故事发展中来看,也很有可能是一次“弃卒保车”的自残。

涉事警署,好像就是有这个“优良”的作风。

不过,这位车上放着各种“中国风”的香烟的老大,自带一种冷幽默。

一出场,俩收债的就被李心洁收拾了一顿,灰溜溜的跑路。

一转眼,收债的被收债,黄秋生这时候倒是显出了老大的风采,先狠狠的削了上门讨债的小弟,然后很嚣张的说,至于欠的钱,分个40期吧,15天以后再说,15天以后麻烦派个懂礼貌的来。

暂且不说黄秋生的这笔债,转眼之间,李心洁就把这原话奉还给了黄秋生。郁闷的黄秋生竟然很“怂”的把这个“建议”转达给了自己的老大,来自阿三的老大,对此表示极大的困惑。

这位老大,长的是这个样子的。

这么“人性化”的老大,在港片里头很少见,莫名的喜感。

另一个自带喜感的,是非常抢镜的葛民辉。

一个收债的,跟着曾经的警察,收债收得很怂,但明察秋毫的能力倒是见涨。

那随手撕下的日历,是个精彩的伏笔。

故事的主角,是个被男朋友“抛弃”的李心洁。

男友的死亡,已经“被结案”。

可惜是黄秋生偏偏很酷的来一句“死因有可疑”,作为“余情未了”,李心洁立马发挥“记者”的触觉,挖掘出很多疑点。

话说,黄秋生是不是有点后悔自己的大嘴巴故事没交待,只是查来查去,查到最后,黄秋生自认为查到了事实的真相,“死因无可疑”啊,这脸打得。

好了,故事中虽然有两起“死亡”事件,但最终解释的只有一起。

李心洁的前男友确实死于自杀,经过黄秋生的侦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虽然有点敷衍,但至少有个交待。

但嫩模的死,故事一点交待也没有,黄秋生在面对特别容易得到的“证据”面前,很快认定确实死于自杀,这个有点没头没尾。

故事的结尾,林家栋很有“义气”的挺身而出。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作为一群“专业人士”,既然已经做好的“顶缸”的准备,但在现场竟然留下那么多证据不清理,这是个什么操作?

难道心底里就是想着被传媒发现?

如果真是这样,那又何必赌上自己的前程呢。

当年的陈冠希,还很青涩啊。

不过,对于女人,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

04年的电影,香港的报社,还在用win98,使劲的回想了一下,当年单位里头,好像还有跑95的。

最后,电影里头出现了一幅画。

应该是带有隐喻的,求解。

 5 ) 演员与无冕之王

想必本片应该会受到新闻工作者的喜爱吧?富甲一方的巨商和大权在握的警察,都要在一个小小记者的追问下“俯首称臣”。“我们从来不讲那个信字,那个信字,只有教会才用,我们做传媒的,是负责监察、查证、挑战,甚至猜测,就是不负责信,相信与否,是由读者自己去决定的。”梁家辉所扮演的主编的这一番话也是霸气十足。无冕之王,由此看来应该算是当之无愧吧?
李心洁是我很喜欢的女演员,人不算漂亮,但却有着一身干净的气质,清清爽爽的,让人看着舒服,最关键的是看似柔柔软软的外表,眉宇间却有着一股倔强的英气,让她来演片中的女主角真是绝了,说起话来不疾不徐,有时还有些吞吞吐吐、磕磕巴巴的,外露的感情也少有起伏,但任谁都能看出其内心的决绝,就知道她会追着案件一直到底,这种有些反差的表演让人叫绝,我想这就叫于无声处听惊雷吧?在这部卖点不多的电影中,李心洁绝对是一个亮点。
黄秋生和葛民辉在片中的搭配很有意思,一抑一扬,一缓一急,为这部整体比较平缓的电影提供了不少活宝戏和冷幽默,也对推动关键情节的发展出力不少,不过就是对于二人裹挟进剧情的方式,我总感觉有些突兀,谁会向追自己债的古惑仔来需求帮助呢?恐怕躲还躲不及呢吧?其实,这两位演员我都是十分欣赏的,他们也都是烂片堆里摸爬滚打出来的黄金戏骨。近年来香港电影衰落、产量下降,拍烂片的机会也随之减少了,说实话我总觉得有些可惜,因为烂片虽然粗制滥造,浪费观众的金钱与感情,但却也委实锻炼出了不少电影团队,也造就了不少黄金配角、黄金戏骨,这些都是香港电影享用至今的财富。如今烂片少了,积累财富的温床自然也就没了,只能不断透支,所以香港电影现在有了青黄不接的局面。而现在烂片基地转移到了内地,不知道内地的烂片界能否像香港那样为中国电影积累起一票后备财富,还是只能一烂到底、白忙活,连腐殖质都做不了。
陈冠希老师在电影中饰演一位摄影记者,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本色出演,而且这演员戏里戏外的差别还真是巨大,在电影中是一个如此木讷的痴情种,在电影外却是一个情场高手。梁家辉所饰演的主编倒是有点意思,除了那句霸气十足的台词外,电影前后的反差也很大,说句实话,在真正的当事者没有出场前,戏份中的大部分悬疑氛围都是梁家辉饰演的主编制造的,在这方面倒是很符合他亦正亦邪的气质,而且这也是我十分欣赏的一条故事线索,尤其是最后真相大白之后,主编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与立场,也为本片的主题提了不少分。我也发现像梁家辉这样的一批香港主力男演员,在出演类似本片主编这样的让人一时难以说清的角色时,最是出彩,也最是传神。不知道是因为这样的角色提供的表演空间巨大,还是他们共同的生活环境使然?
最后再回到无冕之王的话题上,总觉得这个称谓赋予记者的应该是王者的勇气、荣誉感和责任感,而不应该是王者的特权,只不过现在的许多记者享用的恰恰只是后者,而且他们自己也更愿意接受这后者带来的便利与好处,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前者,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谈什么无冕之王,根本就是狗屁不如。

 6 ) 不知所谓的A1

原来不管是警察还是媒体,都要受有钱人的指使,为钱而妥协。
导演可能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也很不容易,理解一下啦”

 7 ) 关于信任

李心洁在里面演绎了两个关于“信任”的段子

1、“关于peter,我总觉得走不进他的生活,你知道吗?在一起两年了,他都没有给我他家里的钥匙。”

2、黄sir给她签字还贷,她想都不想就要签,“我相信你不会害我的。”

 8 ) 《头版头条》和我个人的恶趣味

它在内地上映时候看了片在网易周版和李心洁的一个铁粉聊天顺手写的,在内地上映时这个片子叫《头版头条》。所以文章里的“这两年”“昨天”等,都是针对当时(应该是2004年)那个时间节点而言的。

《头版头条》讲的是传媒(在这里是以李心洁为主要代表)眼中的“真相”与所谓事实“真相”的关系,江户川柯南曾经说:真相只有一个。但站在不同的角度,同一个真相可能有不同的解读,电影的三分之二时间是李心洁(传媒的代表)查找真相的经过,剩下的时间是发现真相后,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去的版本。简单的说,陈嘉上借这个电影表达的理念是,在传媒环伺的时代不要迷失在别人塞给你的消息里,别人说得再逼真,也未必代表全部的真相。
 
里面有一段点睛的对白,梁家辉扮演的报社主编向黄秋生咆哮(大意):“‘信’这个字是宗教字眼!我们(传媒)只负责怀疑、发现,就是不负责你‘信’。”传媒不是神,它报道的东西也不代表真理,有时候它更会受各种利益驱动传递错误的信息,这其实是个常识,但这种常识通常是被很多人遗忘的。
 
围绕这个主题而组织起来的故事大体上还能自圆其说,李心洁查访真相,与各路人马周旋的过程和细节可以感受到香港影视作品一向在道具与剧情的结合上有着非常敏锐的时尚触觉,抛去我昨天帖子里提到的道具在时间上的BUG(1996年用的居然是这两年才风行的带摄像功能的彩屏手机,墙上的海报和电脑的壁纸分别出自2002年印度电影《Devdas》和今年暑期大片《蜘蛛侠2》——我刚刚还想起来,好象在片中有一台电脑开机时显示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98……但我有点怀疑这是为了通过内地审查顾此失彼造成的,不知道香港的版本结尾是不是也有那么一行“1996年《仝人日报》头版头条是……”的字幕),摄像手机和U盘在其中推动情节发展,也许会让热衷于数码产品的人会心而笑。
 
说说演员,黄秋生和李心洁的对手戏相当自然,就像我前面说的,两人渐渐萌生的好感是含蓄融在各种小细节里,对我这种细节爱好者是福音,说实话,买票前我就想,要是编剧敢让黄秋生扮罗密欧状说“你爱我”“我爱你”这种傻话我一定吐血——幸好没有。
 
有趣的细节: 黄秋生递给李心洁还款协议,后者也不细看就签名,黄秋生说你不怕我骗你,李心洁大笑说你不会的,我相信你。还没等前者自我陶醉一把,李心洁大大咧咧补充“我觉得你像我老爸一样可靠”(大意,记得不准确别骂我),如果这是漫画,我相信画面上黄秋生一定是像寒羽良那样满脸黑线,背后有一只乌鸦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拖着一串省略号飞过去。
 
两人闲聊,黄秋生顺口一句“我老婆……”给李心洁当头一棒,失望之余装出漫不经心地打听,等黄秋生那句“人家现在是督察”出口,明显松了一口气,微妙的心理表现十分生动。
 
最好玩的一段是印度老板派黄秋生去收李心洁的账,结果账没收到,黄秋生还帮她说话,老板很不满意,话锋一转,突然问:“她长得很漂亮吧?”
 
“哪里,瘦得跟猴儿似的……”
 
明察秋毫的老板:“你喜欢猴儿啊?”
 
这段话让我乐了半天。
 
以前李心洁当歌手的时候我对她没什么好感,不喜欢她唱的那些歌,但在这部电影里还是挺可爱的。没看她演的其他片子,所以说不上进步还是退步,
 
梁家辉演报社总编,装龙像龙,扮虎像虎。陈冠希演的是配角,我个人觉得还可以,至少没觉得有特别刺眼的地方。有一场戏是他在天台上追问黄秋生“你是不是喜欢她?”,纯纯大男生的样子,十分趣致。
 
在香港的票房不佳,我不知道原因到底何在,可能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传媒与新闻伦理的题材感兴趣。“李心洁到底会查到什么样的真相?”这个悬念虽然保持得很好,但查访的过程主要是动脑,没有什么打斗,黄秋生与李心洁的感情戏一切都是化于眼神与平常的对话里,连拥抱的镜头都没有,这样一部电影稳健但没有花哨的噱头炒作,无法与AVP那种感官刺激非常明显的西片争观众恐怕也是没法子的事。不过我个人觉得这并不代表《头版头条》就很差,我是喜欢的。

2004年

 短评

有趣的电影,演员阵容很强大哈~

8分钟前
  • 阿尔法
  • 还行

那个纠结啊。。。

9分钟前
  • 啃啃啃啃啃啃
  • 推荐

好题材没拍好

13分钟前
  • kylegun
  • 还行

惊悚?哪里惊悚了?

18分钟前
  • 空牛奶瓶
  • 较差

应该有人为本片平反,非常出色的现实题材惊悚片。

19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一环扣着一环

20分钟前
  • metalbot
  • 推荐

有点闷...但是无妨~~黄sir在里面很帅很好结局也算皆大欢喜~

24分钟前
  • 还行

三星给那个花五块钱看首映就能见到梁家辉还和他搭讪的碎月~

27分钟前
  • 猱困困
  • 还行

20110123京上团结 冠希说啊 我只是个拍艳照滴。结果米有我想滴好

28分钟前
  • 林小童
  • 还行

稍闷

33分钟前
  • Eccentric Cat
  • 推荐

题材还行 故事讲得不够吸引人

38分钟前
  • Bright Sun
  • 较差

3星半 有些出乎意料,居然蛮好看的,剧本其实并不怎样复杂,甚至最后连真相也没有完全交代,但影片的氛围和悬疑的营造非常棒,在沉谧的镜头下显得张力十足,演员的表现和人物的对话都流畅自如、可圈可点,相比导演以往不是平庸就是烂的商业片,本片可谓一反常态,一度让人怀疑这到底是不是陈嘉上的作品

40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推荐

悬疑不到位

42分钟前
  • 疯狂的二狗
  • 较差

这结局实在是。。。

45分钟前
  • 阿错
  • 还行

黄秋生当年有帅过 edc青涩

50分钟前
  • s
  • 还行

其实可以拍得更好不过编剧阳痿了

52分钟前
  • HH
  • 还行

很不错,可惜结尾有点弱

54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

印象中很好看的片。

59分钟前
  • 小柒゜
  • 力荐

先说黄秋生演起来那种冷静精明的落魄人物真让人着迷。过程进行中还算曲折,但是怎么结局就……原来是探讨媒体对公众知情权的片子吗?

1小时前
  • Hey Johnny
  • 还行

麻痹,头开那么大,结尾那么潦草。

1小时前
  • 大红色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