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而来

综艺中国大陆2017

主演:沈梦辰,张绍刚

导演:潘瑞芳

 剧照

为你而来 剧照 NO.1为你而来 剧照 NO.2为你而来 剧照 NO.3为你而来 剧照 NO.4为你而来 剧照 NO.5为你而来 剧照 NO.6为你而来 剧照 NO.13为你而来 剧照 NO.14为你而来 剧照 NO.15为你而来 剧照 NO.16为你而来 剧照 NO.17为你而来 剧照 NO.18为你而来 剧照 NO.19为你而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21 16:49

详细剧情

湖南卫视全新交友谈话类节目《为你而来》,节目设置父母把关、闺蜜助攻等环节,同时将有一位男主持人与沈梦辰共同加盟。

 长篇影评

 1 ) 电影《追光》洋溢着青春气息,走进缪伯英传奇人生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

电影《追光》开场不久,就听到主人公缪伯英和好友们一同朗诵李大钊所著《青春》中的名句。

缪伯英慷慨激昂的情绪,青春热血的状态,令人振奋。这位百余年前的革命先烈,用她的青春书写着一首人生赞歌。

缪伯英,我党的第一位女党员。她的奋斗历程,她的心灵成长,都浓缩在电影《追光》当中。她曾经有过那么精彩又坎坷的人生,为了理想而奋不顾身,为了民族之希望而勇往直前。

这样的女性人物,是百余年前中国女性觉醒的典型代表。如果你对她还不熟悉,那么《追光》可以填补这一块的知识领域。

9月15日全国公映的电影《追光》,由斗琪执导,刘梦珂、丁鹤、郭涛、王劲松、金巧巧出演。作为一部传记电影,《追光》显得与众不同。

首先,这是一部青春洋溢的影片。电影从缪伯英青年时代讲起,画面明亮,氛围活泼。此时正值1919年夏天,缪伯英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习。作为一名新青年,她对社会、对世界充满了向往。

缪伯英学生时代的故事,很容易让今天的观众产生代入感,任何时代的青年人,都是如此的朝气蓬勃。每个青年人都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国家和民族变得更美好。这样积极向上的主人公,足以让观众产生同频共振。

其次,这是一部有现实力度的影片。缪伯英学生时代短暂而又美好,影片没有停留在欢乐的氛围中,直面现实是影片的主基调。在缪伯英生活的时代,旧社会积贫积弱、民不聊生。

缪伯英一直在追寻一道光芒,希望这道光芒指引她奔向伟大的事业。她是幸运的,因为年少的她就结识了李大钊,从此走上了革命之路。

迈入社会的缪伯英,开始为国家和民族的光明未来而奋斗。但当时的黑暗旧社会,民众食不果腹,妇女地位低下。缪伯英勇敢地为底层民众疾呼奔走,逐渐用自己照亮了周围的民众。她一生都在追光而行,最终,她也成为了一道光亮,照亮了他人的前路。

《追光》拥有着美好而又现实,浪漫而又激烈的影片基调。缪伯英的人生事迹虽然过去了已经近百年,她为党为民奋斗终生的革命精神,透过银幕穿越百年,直抵今天的观众内心,依然让人感觉铿锵有力。

电影中的每一位演员都能够做到真情入戏,尤其是女主角刘梦珂,她已经走入了角色内心,她感同身受缪伯英当年的情感与热情。通过刘梦珂的演绎,缪伯英的精神投射到大银幕之上,观众也会被人物的情绪所带动,一同走进那热血的年代。

《追光》凭借精彩的故事,走心的表演令人难忘。点点星光,隽永悠长。影片像一首回味无穷的青春诗歌,书写着缪伯英的光辉人生。

从《追光》可以看到,无论何时,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才是宝贵的精神食粮。这样的影片不仅是开阔了观众的视野,补充了重要的历史知识,也让观众感受到真诚的革命热情。

面对今天娱乐至上的电影市场,《追光》的问世,显得弥足珍贵。

崔汀/文

 2 ) 一样的热血,不一样的芳华

提起1921,每个人都会回想起那一段难忘的岁月,彼时内忧外患、家国危亡,黑暗笼罩着神州大地,南陈北李引领一批先行者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照亮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不能忽视的是,在这些先行者之中,不都是铁骨铮铮的刚武男儿,还有在困境中觉醒的第一代知识女性,由斗琪导演,刘梦柯、丁溪鹤领衔主演,郭涛、王劲松、金巧巧、果静林等戏骨加盟的红色电影《追光》,就是从女性视角出发,带观众重温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以身许党的追光人生,影片定于9月15日全国公映。

从女性视角出发,让影片与同题材作品相比具有了鲜明的唯一性,随着长沙女状元缪伯英前往北京女师求学的脚步,映入眼帘的是一幕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军阀割据,列强环伺,五四运动点燃的星火正在悄然蔓延,每个人都在漆黑中期待着光明。

以地域和时间为坐标的话,《追光》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缪伯英追随精神导师李大钊确立人生理想,与师何孟雄在斗争中相爱,婚后回到湖南迅速投入到工人和妇女运动第一线,再到上海投入到地下工作与敌人斗智斗勇,整体情节一气呵成,曲折而又惊险,既有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也不乏诗书与宝剑的共鸣、理想与爱情的交织。

影片对于缪伯英的塑造饱满且立体,不仅是外在形象生动鲜活,人生经历大开大合,更是通过细腻且富有层次的情感描写,深入而又透彻地展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她既是意志艰定的革命者,同时也是内心向往诗情画意的女学生,她和何孟雄的爱情故事,作为剧情的主线被讲述得格外精彩,当浪漫的爱情遇上革命,他们既是相濡以沫的爱人,也是志同道合的同学,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会一起高声诵读“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一起在街头与军阀的爪牙作战,一起在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分别,各大自投入工作,而每一次经历千难万险之后宛如重生般的相聚,让这份爱情具有了让人潸然泪下的能量。

在《追光》中的缪伯英,始终没有脱离于情感的依托,历史更多记载了她在党成立初期做出的贡献,为促进妇女觉醒立下的汗马功劳,电影则亦以富有生活质感的场景,细腻动人的情节,让观众看到了她在婚姻家庭中对爱人的眷恋,身为人母后对儿女的深情,作为女儿对父母的愧疚,以及身为共产党人,敢为人先舍生忘死的决绝。而这样有表有里、内外兼修的叙事手法,让观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心路历程,时而为之澎湃,时而为之扼腕。

特别是联想到当下和平时期,每一个女生都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在阳光下,更要感怀缪伯英在一百多年前在何等艰难的处境下打破旧枷锁开拓新世界,在影片中,有缪伯英从地主手中救下农妇,并把她带到学堂里读书写字,也有昔日女同学在上海放下成见帮助缪伯英逃过抓捕,这些女性之间的互助、互救,从觉醒到抗争的情节,大概就是对女性视角最好的诠释。她们用这样的行动,彰显了东方女性从来不是弱者,和男人相比,她们有一样的热血和不一样的芳华。

除了缪伯英这枝红花,年轻的刘梦柯凭着扎实且富有灵性的表演,把人物诠释得入木三分,《追光》的群像表演也值得细细欣赏,郭涛、王劲松、果靖林等戏骨演员交出了极为漂亮的答卷。

郭涛版李大钊尽显长者风范,王劲松饰演的缪父则在树立了上一代读书人的风骨,他们同样在质朴无华之中绽放出强烈的人格魅力,共同成为近两年来大银幕上红色浪潮里面一道夺目的风景,令人看过之后,内心的家国情怀久久不能平息。

 3 ) 《追光》女性视角看1921,一样的热血不一样的芳华

提起1921,每个人都会回想起那一段难忘的岁月,彼时内忧外患、家国危亡,黑暗笼罩着神州大地,南陈北李引领一批先行者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照亮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不能忽视的是,在这些先行者之中,不都是铁骨铮铮的刚武男儿,还有在困境中觉醒的第一代知识女性,由斗琪导演,刘梦柯、丁溪鹤领衔主演,郭涛、王劲松、金巧巧、果静林等戏骨加盟的红色电影《追光》,就是从女性视角出发,带观众重温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以身许党的追光人生,影片定于9月15日全国公映。

从女性视角出发,让影片与同题材作品相比具有了鲜明的唯一性,随着长沙女状元缪伯英前往北京女师求学的脚步,映入眼帘的是一幕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军阀割据,列强环伺,五四运动点燃的星火正在悄然蔓延,每个人都在漆黑中期待着光明。

以地域和时间为坐标的话,《追光》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缪伯英追随精神导师李大钊确立人生理想,与师何孟雄在斗争中相爱,婚后回到湖南迅速投入到工人和妇女运动第一线,再到上海投入到地下工作与敌人斗智斗勇,整体情节一气呵成,曲折而又惊险,既有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也不乏诗书与宝剑的共鸣、理想与爱情的交织。

影片对于缪伯英的塑造饱满且立体,不仅是外在形象生动鲜活,人生经历大开大合,更是通过细腻且富有层次的情感描写,深入而又透彻地展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她既是意志艰定的革命者,同时也是内心向往诗情画意的女学生,她和何孟雄的爱情故事,作为剧情的主线被讲述得格外精彩,当浪漫的爱情遇上革命,他们既是相濡以沫的爱人,也是志同道合的同学,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会一起高声诵读“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一起在街头与军阀的爪牙作战,一起在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分别,各大自投入工作,而每一次经历千难万险之后宛如重生般的相聚,让这份爱情具有了让人潸然泪下的能量。

在《追光》中的缪伯英,始终没有脱离于情感的依托,历史更多记载了她在党成立初期做出的贡献,为促进妇女觉醒立下的汗马功劳,电影则亦以富有生活质感的场景,细腻动人的情节,让观众看到了她在婚姻家庭中对爱人的眷恋,身为人母后对儿女的深情,作为女儿对父母的愧疚,以及身为共产党人,敢为人先舍生忘死的决绝。而这样有表有里、内外兼修的叙事手法,让观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心路历程,时而为之澎湃,时而为之扼腕。

特别是联想到当下和平时期,每一个女生都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在阳光下,更要感怀缪伯英在一百多年前在何等艰难的处境下打破旧枷锁开拓新世界,在影片中,有缪伯英从地主手中救下农妇,并把她带到学堂里读书写字,也有昔日女同学在上海放下成见帮助缪伯英逃过抓捕,这些女性之间的互助、互救,从觉醒到抗争的情节,大概就是对女性视角最好的诠释。她们用这样的行动,彰显了东方女性从来不是弱者,和男人相比,她们有一样的热血和不一样的芳华。

除了缪伯英这枝红花,年轻的刘梦柯凭着扎实且富有灵性的表演,把人物诠释得入木三分,《追光》的群像表演也值得细细欣赏,郭涛、王劲松、果靖林等戏骨演员交出了极为漂亮的答卷。

郭涛版李大钊尽显长者风范,王劲松饰演的缪父则在树立了上一代读书人的风骨,他们同样在质朴无华之中绽放出强烈的人格魅力,共同成为近两年来大银幕上红色浪潮里面一道夺目的风景,令人看过之后,内心的家国情怀久久不能平息。

 4 ) 《追光》:一直向前,朝着光的方向

大家都知道19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年份,但是否每个人都清楚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姓甚名谁呢?9月15日上映的《追光》就以一个别开生面的视角,为观众展现了她英勇奋进、鞠躬尽瘁的一生。

她的名字叫缪伯英,在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之后,年仅二十岁便以长沙地区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考入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然而,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乖乖女,绝不是她的志向。恰恰相反,她在校园之中始终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为了自己的坚持,她身体力行毫不犹豫地剪掉了一头长辫子,让周围目睹的女学生哗然一片:她凭什么这么敢?

的确,身为湖南妹子的缪伯英,身上始终有种不卑不亢的飒爽劲头。她甚至讨厌人家称她为“小姐”,并且要求用“桃哥”这个称呼取而代之。桃哥,多么有亲和力的一个昵称,放在她身上倒也正合适。当然,也正是这股根植在她骨子里的韧劲儿,促使她在李大钊的影响之下,毅然决然踏上了革命路途。

回顾全片,《追光》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其实是整部影片贯穿始终的叙事视角,并非是常规的第三人称叙事,给观众以“故事自行显现”的错觉,而是按照狱中的何孟雄的视角来完成故事讲述。视角变化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直接拉进了电影角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觉得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真实的人物,由此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同时,借由何孟雄去看缪伯英,也使得风雨兼程的革命历程增添了不少温馨浪漫的情愫,以此提升了影片的感染力。

还记不得记得何孟雄和缪伯英初初相遇的情景?一声“我的玉镯”,其实就已经在冥冥之中定下了这对“英雄“夫妻的英雄一生。北京,湖南,上海,三个抽象的地名,在《追光》中被具象化为无比真实的革命历程,分别与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血脉相连。

在声势浩大的运动中,我们看到的是以缪伯英为代表的活生生的中国共产党员,他们因为有信仰,所以有理想,因为有理想,所以敢追求。一次次的运动,恰似一次次的追光。奔着光明勇敢地一直走吧,因为在迷茫困顿的晦暗时刻,总有那么一束光,能照亮脚下的路。

哲学始终在追问的是人生的意义,一些人的生命轻于鸿毛,而另一些人的生命则重于泰山,二者差别何在?看过《追光》之后,相信你的心中也一定会有答案。生命的长度能够决定人这一生的价值吗?并非如此。

人在两难之中做出的抉择、置身于苦难之中时的坚持、义无反顾所要去奔赴的那一个方向,才真正决定了熠熠闪光的人生。从这一视角来看,致敬中国第一位女党员的红色电影《追光》,其实也能够解答当下年轻人们对于人生理想的诸多困惑。

 5 ) 《追光》:觉醒年代的青春片

“我既以身许党,应为党的事业牺牲,奈何因病行将逝世,未能战死沙场,真是恨事!孟雄,你要坚决斗争,直到胜利。你若续娶,要善待重九、小英两孩,使其健康成长,以继我志”。

这是中国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缪伯英在1929年因伤寒病危之际,留给丈夫何孟雄的遗言。不久之后,缪伯英去世,年仅30岁。一年半之后,何孟雄被叛徒出卖,也英勇就义,年仅32岁。

即将于9月15日于全国公映的电影《追光》,讲述的就是缪伯英和何孟雄这对革命夫妻短暂而壮丽的一生,首次将中国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缪伯英的革命故事搬上了大银幕。

虽然是一部表现革命先烈事迹的红色主旋律作品,但《追光》在故事讲述上并不枯燥,它并没有教科书式的说教,以高高在上的方式向观众灌输革命历史,而是踏踏实实的讲故事,专注于人物情感与命运走向,将革命先烈当做普通个体生命来写,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和矛盾挣扎,只不过他们身上肩负着一份追求光明的责任。

电影《追光》采用了倒叙的叙事方式,以何孟雄的视角展开叙述,影片开头就告诉观众,何孟雄被捕入狱,他衣衫褴褛,满脸的伤痕,脚下沉重的辽阔,踏在沾有血迹的石板路上,脚步却十分坚定。哪怕是身处黑暗之中,也要努力去寻找光明。之后,故事进入到他和妻子缪伯英从相遇、相识、相爱,到共同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

整部影片始终洋溢着一种热血的青春,犹如一部觉醒年代的青春片,特别是对于女性觉醒的书写,更是让观众看到现代女性为了争取民族和自由而战的革命精神。以缪伯英为代表的新女性,在面对封建礼教思想的禁锢下,敢于打破禁忌和枷锁,为解放女性而奔走呼号。

片中有一场戏,大学里老师禁止女学生留短发。缪伯英第一个站起来,反驳这种陈旧的思想,表示女性的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下一个镜头,面对一群女同学惊讶的表情,缪伯英拿起剪刀,毫不犹豫的剪掉了两个长辫,身先士卒去争取女性的自由。那种女性的觉醒和自信特别有力量。

在她的感召下,其他女大学生也都剪掉了长发,打破封建枷锁。还有一场戏,她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成功解救出来一位女性同胞,在缪伯英的影响下,这位女性同胞从一个受封建礼教的迫害者变成一位投身革命的革命者。缪伯英抓住一切机会唤醒民众顽强战斗,他们为身处黑暗之中的人们寻找光明,片名“追光”就是他们革命青春最贴切的代名词。

影片成功塑造了缪伯英这位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形象,她不仅有着女性觉醒意识,反抗压迫、抗议剥削、追求平等,还有着浪漫的革命爱情。她与何孟雄在火车站第一次相遇,常规叙事是“英雄救美”,但这部电影却打破常规,来了一个“美女救英雄”,有着另一种浪漫,播撒下了爱情的种子。影片也还原了真实历史中,这对“英雄”夫妻喜结良缘时,李大钊作为两人主婚人的温情时刻。

或许,导演斗琪本身就是一位女性导演,有着女性的细腻与温柔,在讲述故事、书写缪伯英这位女性形象时,赋予的情感更为丰沛。即便这段历史已经过去近百年,但观众从影像中的故事和人物中,依然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6 ) 生命是用来燃烧的

1899年,摆在湖南妹子缪伯英眼前的路有很多条,按着老法子,她可以梳妆裹脚,以嫁个好人家为人生最高目标;按着新法子,她可以随便读个书,用学历装点自己,过上流社会名媛的生活。

当时谁能想到,她最终在新旧两条路之间抛下了自己,毅然决然投身到滚滚革命浪潮中,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彪炳千秋,而现在这部讲述缪伯英的电影却起了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名字——《追光》。

要知道,在那个动荡年岁,绝大部分国人还过着相对蒙昧的日子;另一方面,从晚清开始推行的新政延续到民国,已经促使大量新事物新思想像雨后春笋般诞生,虽然暂时还不成气候,但它们是这片土地上最宝贵的星星之火。

所以,在《追光》里,我们看不到一般红色题材电影里的热血杀敌,胜利凯旋——时间还太早了,新文化运动刚刚开始,靠马克思主义救亡图存的愿景还仅仅停留于一小撮北大学子的口中,毛润之的名字还只在台词里出现。电影呈现的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叫我们明白了,后来的伟人并非是横空出世的,他是踩着无数前人铺就的道路乘风而来的,并不是某一个人救了中国,而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智慧与力量凝结为一种使命感,被先行者们肩负在身,一齐救了中国。

就像当下女性议题热火朝天的时代,网友们大谈近几年女性觉醒多么难得,殊不知在百年前,以缪伯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已经对女性问题作出了广泛深入的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关注妇女解放,没有妇女解放就没有全人类解放,缪伯英组织妇女运动,尤其牵挂中下层妇女的命运,她们才是中国女性的大多数。

她教女生读书明理,接受最先进的知识,还动员女性摆脱裹脚的陋习,亲自解救下来一个被婆家逼着生儿子的女子,女子感谢缪伯英给了她新生,缪伯英却说,是你自己救了自己,如果不是你拼死逃出来,又怎么会遇见我呢?自助者天助。

看到这个情节,一下子就觉得红色题材离我们没那么远了,百年前的话语放到现在也依然不过时。缪伯英明明处于当时开风气之先的精英阶层,是个女状元,还拜于李大钊门下,却丝毫不自矜于其优越身份,从不以高高在上的救世主自居。

相应的,《追光》也并不刻意弘扬缪伯英的伟大,它首先是呈现出一百年前的时代面貌,女人连身体发肤都不属于自己,在这个背景下冒出来的缪伯英当然是极不平凡的,可是《追光》与很多革命伟人故事区别的点就在于,缪伯英费尽一生苦苦要追寻的,恰恰是我们当代人习以为常的平凡。

就算是在最新式的女校里,那整齐划一的发型也叫缪伯英窒息,只见电影里她怒剪一头秀发,说假如人活在世连自己的头发都不能做主,那还有什么自由可言?

这一瞬间,我明白了“追光”的含义。假如每个人都按照主流社会给我们设定好的道路,按部就班地读书工作,结婚生子,除此以外别无所求,那么人类又和流水线上的产品有什么区别?

人类之所以是人类,就在于灵魂深处跃动的那一抹火花。

缪伯英并不拘泥于哪条人生道路,她的身份变化万千,时而是学校教员,时而是地下工作者;时而是温柔的妻子,时而是铁骨铮铮女战士,原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李维汉曾称赞缪伯英能灵活地用公开与秘密、非法与合法相结合的策略。

这一切都只因她不理会外界纷纷扰扰,始终受到灵魂火花的引领——也就是“追光”。

鲁迅说不必等候炬火,此后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那束光就藏在我们体内,在脊髓深处闪烁着,只是有人选择无视,有人选择追寻——是夸父追日般永远追不到的一个最近又最远的所在,也因此给人生注满无穷无尽的热力,燃烧生命。

《追光》讲述了缪伯英的短短30年人生。早期革命先驱的探索过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但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然而这部电影更具现代性艺术价值的部分是在于,影片在描绘一个燃烧自己到极致的灵魂,向我们展示了当一个人把自己完全精神化,完全舍掉血肉之身去追光,能够爆发出怎样蓬勃的生命力,叫人惊叹。

 短评

相比起来,这部拍的效果,是真的不行。

3分钟前
  • 千梦
  • 较差

打分是为了真实存在过的先烈

7分钟前
  • XILE
  • 较差

一眼顶针

12分钟前
  • 豆友207087634
  • 很差

相比起来,这部拍的效果,是真的不行。

13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较差

就拍得很教条主义吧。

17分钟前
  • 初夏夏初
  • 较差

精神内核是值得赞扬的 但是影片整体的叙事不行 节奏混乱

19分钟前
  • 散漫。
  • 较差

两星是因为历史中那些真实的人

22分钟前
  • 行路过桥等雨来
  • 较差

拍的不好

25分钟前
  • 王小呆
  • 还行

还行,就是节奏太快了,有点乱

30分钟前
  • 沧海沉浮路
  • 还行

陪崽看的,学习任务

33分钟前
  • 采矿工人徐大贵
  • 还行

主旋律的倒是好好拍呀,啥呀这是!

38分钟前
  • 愤怒的瑞瑞酱
  • 很差

好好拍点儿东西不行吗

39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可惜最想看的缪爸逗孙那场戏剪没了……开场词:青春是什么~缪爸:去吧去吧,干大事去吧!缪妈:呜呜呜心疼闺女~英雄夫妇:干大事同时谈个甜甜的恋爱~

43分钟前
  • 神豚
  • 还行

好题材,好思想,差电影

45分钟前
  • Chase
  • 较差

学校又来任务,恶心

49分钟前
  • coolwind
  • 很差

拍给他看的吗??

50分钟前
  • 旺旺
  • 很差

精神内核是值得赞扬的 但是影片整体的叙事不行 节奏混乱

55分钟前
  • 啦啦啦德玛西亚
  • 很差

莫名其妙,学校强制观影这种电影意义在哪?还要我帮忙画观后感主题绘画🌚🌚🌚

58分钟前
  • 枫澜似水
  • 很差

甚至不如 我和我的系列 刻意至极

1小时前
  • viksf
  • 较差

虽然我没看,但是一直拍些j8洗脑的玩意儿,越洗说明自己越不干净

1小时前
  • 越陌度阡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