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男女之爱情

爱情片大陆2021

主演:孟瑞,萧子宸

导演:李亚

播放地址

 剧照

单身男女之爱情 剧照 NO.1单身男女之爱情 剧照 NO.2单身男女之爱情 剧照 NO.3单身男女之爱情 剧照 NO.4单身男女之爱情 剧照 NO.5单身男女之爱情 剧照 NO.6单身男女之爱情 剧照 NO.13单身男女之爱情 剧照 NO.14单身男女之爱情 剧照 NO.15单身男女之爱情 剧照 NO.16单身男女之爱情 剧照 NO.17单身男女之爱情 剧照 NO.18单身男女之爱情 剧照 NO.19单身男女之爱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5:17

详细剧情

 一个农村孝顺的穷家女,一个叛逆隐形的高富帅,合租屋里陌生的两人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俩人成为了恋人,在一起相处时间...

 长篇影评

 1 ) 郑正秋的牢骚

      1922年以后,明星公司形成了以郑正秋和张石川为首的两个意见派别,郑正秋最初坚持“教化社会”,强调应该摄制“长片正剧”,但是张石川却认为应“处处唯兴趣是尚”,无奈郑正秋只能接受这个事实,编接连写了四部影片。令人咀嚼的是,在《掷果缘》中或多或少地体现了郑正秋的心情。郑正秋在《掷果缘》中扮演了医生一角,他代表的是小资产阶级,而在现实中,郑正秋坚持的也一直是旧民主主义,医生的女儿可以象征是郑正秋的一种理想,而木匠则是明星公司或者说“处处唯兴趣是尚”的电影观念,以张石川为代表的等人试图用“处处唯兴趣是尚”来发展明星公司的电影,郑正秋当然对此不以为然,但在公司效益面前,郑正秋低头了,正如影片中医生承诺只要木匠能让生意好起来就把女儿许配给他。但是事实并没有郑正秋想象的那么好,电影中,医生的生意最终好了起来,但是在现实里,明星公司的这条路线被证明失败,郑正秋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随机编写了《孤儿救祖记》,反响相当好。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木匠夸张的甚至有点谄媚的动作表演多少带点郑正秋的讽刺。

 2 ) 《掷果缘》的发笑机制

作为一部早期滑稽故事片,其面向大众市场,关注并重新想象普通群众的生活样态的核心在于如何引人发笑。发笑,简而言之,来源于突破原有生活秩序、正常规则和反应规律所造成的陌生化间离效果,且赋予这种效果以感性的高度张扬。
具体来说,该电影逗笑的主要手段有三:夸饰,谑仿和反复。夸饰应当是任何喜剧片中作为主体的滑稽催化剂,因为它直接对应了扭曲生活常态的发笑本质。无论是郑木匠一开始神气活现切西瓜的大弧度动作,还是他手执祝小姐所赠手绢时的魂不守舍,皆奇巧惊人。当然,降格拍摄和镜头剪接所造成的超常速度,比如木匠架梯和帮忙推拿时的迅雷不及掩耳,亦可算作夸饰的重要组成。谑仿在片中的突出表现是木匠带上祝医生眼镜后的一番表演,通过对原主人的差异性模仿形成别样颠覆。电影最有趣的一幕当是一帮纨绔竞相坠下滑梯的场景,观影时可发现尽管那些家伙被捉弄的法子都是同样的设计,但每一次坠梯都会引发大家的笑声,直至醉汉们成堆滚落,观众遂大笑而终。这奥妙正是反复,事不过三,背后的“推手”总不被察觉,而同性质的谬误一犯再犯并各显窘态,笑的正是他们的愚不可及。当然这三种手法只能在微妙勾连的情节安排中方可见效,如求婚-施计-求医之间的张本。

 3 ) 《掷果缘》电影剧本

《掷果缘》电影剧本

又名:劳工之爱情
(一九二二年摄制)

文/郑正秋

本片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一部中国电影。描写改业经营水果生意的郑木匠向一位老医生的女儿求爱,最后结成美好姻缘的故事。是明星影片公司1922年拍摄的四部喜剧故事短片之一。当时明星影片公司还刚刚建立,尚无力量拍摄长片,在制片方针上,内部指导思想也不统一。以本片导演张石川为首的一派认为搞电影是为了赚钱,因此迎合小市民口味,“处处惟兴趣是尚,以冀博人一粲”,片面追求娱乐性;以衣片编剧郑正秋为首的另一派则认为电影负有“改革社会、教化群众”的责任,不能单纯以投机盈利为目的,主张拍摄有教育意义的“社会片”。本片可说是这两种指导思想混合作用的产物,它一方面充满小市民情趣,有追求票房价值的倾向,另一方面又尽量注意到影片的思想内容,使它保持比较健康的格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出现在现众面前的这部影片,风格比较轻松偷快、诙谐幽默,又含有提倡自由恋爱、嘲讽和抨击封建婚姻的积极意义。对郑木匠这个勇敢正直、富有智慧、善于同邪恶势力斗争的青年劳动者的形象,塑造得较为成功,对当时社会上一群流氓寄生者的腐朽生活也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批判。这在当时美国风俗喜剧片流行、影片中乞满低级趣味的情况下,已算是相当的不错了。
本片场景仅有四处,摄影机的这置也是固定的,没有推、拉、搖、移的镜头处理,但由于导演充分运用了不同的景别,剪辑也比较灵活,因此仍然突破了时空限制,造成了不同于舞台的银幕效果。在表现方法上,既从刻划人物心理出发,运用了叠化和降格摄影等电影技巧,又注意了情节内容和艺术形式的民族化,能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見。这些,都体现了我国早期电影的优良作统,值得我们很好地去研究和总结。
本片拍摄时是否有剧本,无资料可证。我们现在发表的这个本子,是根据影片记录整理而成的。读者可从这个剧本,想见我国早期电影面目的一斑。

字幕:本剧事略:粤人郑木匠,改业水果,与祝医女结掷果缘,乃求婚予祝医。祝云:“能使我医业兴隆者,当以女妻之。”木匠果设妙计,得如祝愿。有请人遂成了眷属。


字幕:改业水果的郑木匠。

(近景)水果摊。
改业经营水果的郑木匠年约三十上下,身穿中式衣裤,留着小平头,方脸盘,显得机灵、憨厚。他正站在水果摊后忙着摆放水果,把桃、梨、香蕉、蜜橘、白莲藕等摆整齐并分别放好价格牌。藕旁有两个花皮大西瓜,摊子上空还有用绳子吊着的一盘盘香蕉。郑木匠摆完,两手插腰,颇为满急地欣赏着自己的水果摊。
郑木匠从摊子后边抱起一个大西瓜。他摆动着身子,摇头晃脑,在琢磨怎么把这个瓜切好。瞬间,他有了主意:回身拿过一把木匠用的直角铁尺,用铁尺把西瓜横竖比量了一番,然后转身取过画线盒,在量好的西瓜正中间横着绷了条线印。
(中近景)郑木匠高高兴兴地拿起一把手锯。
(近景)他把西瓜锯成两半。看着切开的沙瓤西瓜,郑木匠脸上浮现出甜蜜的笑容。
摊子后边放有满簸萁水果的一个大汽油桶(正对着摄影机),上面贴着一张醒目的组字:财宝招。


字幕:小茶馆里,无赖聚会。

(中景)水果摊隔壁小茶馆。老虎灶旁,一个中年胖卖水人身着中式粗布坎肩,肩上搭一条毛巾,下身中式长布裤,光脚。他正用长柄铁勺从灶锅里舀水,转身给坐在八仙桌旁的二无赖续水。
一个梳长辫子的少女手提水壶,从左边入画。走至灶前,将壶放于木板架上。胖卖水人给她壶里灌满开水,她便拎壶向左方走出画面。
又一年轻无赖边摇摺扇,边从右边入画,走入小茶馆。


(近景)水果摊。郑木匠站摊后,拿一根二尺多长的甘蔗,上下打量了一番并用铁尺比量了长短后,顺手抄起一把斧子。
(中近景)他先剁去甘蔗的两头,又把甘蔗的一头斜戳在摊板上,左手抉着,右手用刨子刨净了甘蔗节上的须子。
(近景)他干得挺起劲,身子不时左右摇晃着。“整容”完毕,他又把甘蔗举起。用眼从一头找了找平,靠于墙边。
(中景)郑木匠又拿起一把小竹笤帚,在水盆里蘸了蘸,一个劲儿地往水果摊上掸水。
水果摊右角,一块竖牌写有“四时鲜果”。屋檐下一块横牌,上写“郑介记鲜果号”六个大字。摊头矮缸里插着七、八根甘蔗。

(中景)小茶馆。靠门的无赖头子手摇摺扇,贼眉竖眼地朝外边四下张望着。胖卖水人在烧水。买水的人鱼贯进出。
灶头前的屋檐下吊着块木稗:鸿园茶。挂着布帘的内室的门框上方有一块“内设汤盆”字样的横牌。

(中景)水果摊。一个四、五岁的女孩儿,买走个梨,接着又来了三、四个,后又五、六个——总共十来个男、女孩子,大的也不过十来岁。他们从左、右入画,很快把整个摊子给挡住了。郑木匠忙着给他们拿水果。随后,这群孩子又向左、右纷纷走出画面。
隔壁茶馆靠外坐着的两个无赖直往水果摊这边探头张望。


字幕:穷医生父女。

(近景)一位六十开外的老中医祝鸣岐,穿长袍马掛,戴帽头,留八字胡。戴一副旧式老花镜,中等偏高身材,虽然清瘦却很有精神。
祝医生的女儿(以下简称祝女),二十岁出头,中等身材,身段苗条,梳着一条大粗辫子,长得端庄秀丽,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身着旗人短服,上衣外罩着一件素布花边坎肩。
祝医生抬着左胳臂站在诊桌后,祝女在给他缝补腋下的一处。
(近景)祝医生诊馆。左边一张诊桌,一头靠墙,另一头有个木凳,后边一把椅子。靠墙一边的桌面上放着医书、小药包等;另一边摆着个长方形木托盘,里边有个笔筒,笔筒里插着两支毛笔,还有一个笔洗和一块砚台。
(中景)屋子右边支着个刺绣架,上面绷有绢布。架前贴墙挂着一块竖牌,上写“祝鸣岐内外大小方脉”几个字。诊馆的正面墙上挂有一蝠对联:上联是“仁心在济世”,下联是“妙手可回春”。横幅是块匾,上有“妙手回春”四个大字。
(中景)一个留分头,穿长袍的年轻人夹着公文包从右边入画,朝祝医生走去。祝女刚缝好衣服,忙躲到一旁。
年轻人同祝医生在对话,两人都很激动,不时比手划脚的。
字幕:你欠了三个月房租,今天要付了。
(近景)祝医生向年轻人探着身子,着急地说着。
字幕:在此三月生意全无没有进帐,还请原谅。
青年债主挥了下手,不依他。
字幕:限你五天,再不付就要封门了。
(近景)债主静立不动,怒视着祝医生。
(中景)祝女坐在刺绣架后,望着两人争执。年轻人面孔一板,端起架子,头也不回地走出诊馆。


(近景)水果摊。郑木匠对祝女早有好感。他一手掐腰而立,一手前指,张嘴、闭眼,若有所思,又在自言自语。随后,他从筐里拿起个梨,想掷出去,但念头一转,又把水果放回筐中并顺手拿过画线盒,放进几个梨。接着,搬过小木凳,站了上去……


(近景)祝医生诊馆。祝医生坐在诊桌后。祝女在聚精会神地刺绣。她忽然抬头,面向摄影机。

(近景)水果摊。郑木匠站在木凳上,一手端着水盆,另只手拿着小竹笤帚往水果上掸水。
郑木匠已站在摊后,与祝女目光相遇,他忙放下手中的东西,将吊好的画线盒,向祝女摆了过去。

(近景)祝医生诊馆。祝女在刺绣架后接住木盒,放在架上,从里边取出几个甜梨,拿起一个,咬了一口,高兴地向水果摊张望。


(中景)小茶馆。胖卖水人捅灶。无赖头子面向摄影机走出小茶馆。

(近景)祝医生诊馆。无赖头子晃着肩膀走进诊馆,嬉皮笑脸地频频回头向祝女伸手要水果吃。祝女赶紧把画线盒荡回。

(近景)水果摊。郑木匠站在水果摊后接过画线盒。

(近景)祝医生诊馆。无赖仍在调戏祝女,他一边用手指着水果摊方向,一边作怪脸。

(近景)水果摊。郑木匠面向摄影机,怒不可遏地摆手示意,接着抄起一个水果,用力抛出。

(近景)祝医生诊馆。抛来的水果正中无赖太阳穴。
(中景)他一手捂脸,痛得呲牙咧嘴。祝女在刺绣架后望着无赖,感到快意。
(中景)祝医生疾步走向无赖。
字幕:先生!是牙齿痛吗?
无赖转身朝着祝医生,怒气冲冲。
字幕:呸!哪个忘八蛋牙齿痛!
无赖捂着半边脸,狼狈地离开诊馆,从左边走出画面。
祝女朝父亲跟前走,老医生愁容满面,一手曲伸,探出两指,来回走动几步,返回诊桌处。
字幕:唉!连触两个霉头。

(近景)水果摊。郑木匠若无其事地仍用小竹苕帚往水果上掸水。


(中景)祝医生诊馆。一个留平头、穿长袍的中年男人两手抱胸从右边入画,匆匆走进诊馆并坐在诊桌旁。祝女仍在刺绣。
(近景)祝医生坐在诊桌后,侧身面向“病人”。
字幕:请坐!先生!有何贵恙?
“病人”右手一直按着左腋窝。老医生欠身,见他左胸鼓起老高,十分惊讶地:
字幕:你生了这样大的疮,让我来代你开刀。
“病人”摆了下左手,右手忙从长袍内掏出一个瓷瓶子,递到老医生面前。
字幕:不是!我有一只乾隆窑的古瓶,请先生买了吧!
“病人”用手比了个钱数,祝医生没吭声,把托盘里带有毛笔的笔筒拿起来,给那人看:
字幕:我也有一只康熙窑笔筒,请你买了去吧!
留平头的中年人一手把瓶子揣进怀里,一手捂着胸部。
(中景)他很不高兴地起身,走出诊馆。



(中景)小茶馆。一中年男人拎铁桶走到老虎灶灶头,置桶于板架,买完水,又提着桶从左方出画。

(中景)祝医生诊馆。祝医生愁眉不展地坐在诊桌后,女儿仍绣着绢头。
祝医生突然起身,两手向上张开,又向前伸出,同时朝刺绣架走去。
字幕:要拣个日子拜拜菩萨才好。快拿历本来。
祝医生转身走到屋子当中,合掌,作了个拜佛的姿势,然后摸了摸胸口。这时,祝女已在诊桌的一堆书中找出历本。
(近景)祝医生站在了刺绣架旁。他从女儿手中接过历本,脸几乎贴在书上,一页页翻阅着。女儿也跟着看。


(近景)水果摊。郑木匠坐在水果摊后,往画线盒内放水果,再次把木盒荡了出去。

(近景)祝医生诊馆。木盒从祝医生身前荡过。祝女忙接住并把它放在刺绣架上。她一边从中取水果,一边用手帕把盒子蒙上,怕父亲看见。祝医生两眼紧贴历本在专心查阅,信手把摘下的老花镜往刺绣架上放去。不料,却搁在了画线盒上的手帕中。背身往椅子上放水果的女儿,转过身子就把木盒荡了回去。

(近景)水果摊。郑木匠接过画线盒,取出花镜、手帕。祝女的手帕使郑木匠感到无比的幸福,他立即放在鼻子下闻个不停,脸上堆满了笑容。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发觉,自己手里还拿着一副老花镜。
郑木匠把手帕揣进上衣口袋,从摊子后边面向摄影机走来并把老花镜戴在自己脸上。
(中近景)他两手左右伸开,两腿横蹲,摆出一副“母鸡挡老鹰捉小鸡”游戏的姿势。
(特写)老花镜的两个圆孔中,一切景物模模糊糊。

(近景)祝医生诊馆。祝医生摇头晃脑看着历本。看完,他把历本放在身边的刺绣架上,左右环顾。
字幕:我的眼镜哪里去了?
祝医生两手乱摸,祝女也在刺绣架上下寻找。
(近景)水果摊。戴着老花镜的郑木匠努着嘴,两手向上左右曲伸,身子晃来晃去,随后把镜子摘了下来。
(特写)老花镜的两个圆孔中晃乎乎一片虚影。

(中景)祝医生诊馆。祝医生象“瞎子捉迷藏”似的两手前伸,朝诊桌方向一步步蹭,撞着木凳,一下子趴在了桌上。
(中近景)郑木匠面向右前方站了一会儿,摘下老花镜,张大口、眼,用手指了一下自己,又朝前比划着,作出要往前跑的架势。
(中景)他跑着来到诊馆。
(近景)他进诊馆后,忙从上衣口袋掏出老花镜,给祝医生戴上。祝医生顿时欣喜万分,他高兴得挺肚拍掌。郑木匠也眉开眼笑,还直努嘴。
(近景)祝医生一只脚踩在木凳上,右手做着锯东西的动作,向郑木匠问长问短,郑木匠频频点头。

十一
(中景)水果摊。一群男女小孩拥至水果摊前。他们有够、有抢、有揣、有抱地拿了不少水果。
(中景)祝医生诊馆。郑木匠同父女俩谈得起劲。祝医生走向诊桌时,郑木匠又掏出祝女的手帕,边闻边笑,最后用它捂着鼻子,面向摄影机走来,从右边出画。
(中景)水果摊。那群孩子回头看见郑木匠走来,四散跑掉,两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慌了手脚。郑木匠从背后抱起一个夹在腋下,轻轻拍他屁股几下,撂在地上,后又打了另一男孩儿几下。小孩吓哭了转身要跑。郑木匠又赶紧把他抱起,一个劲儿直哄,还给两个男孩儿一人一个水果。然后摇了摇头,看着两个孩子向左边走去。

十二
(中景)小茶馆。胖卖水人站在老虎灶前。祝女提一铁水壶从左边入画,朝灶头走去,把水壶放在木板架上。这时,无赖头子上前对祝女进行调戏。

(近景)水果摊。郑木匠及时看到这一情景,忙打手势召唤祝女过来。
祝女背向摄影机走到水果摊后,转过身笑呵呵地坐下。

(中景)小茶馆。乘祝女走开之际,无赖头子忙把祝女的水壶藏在里墙灶头的地上。

十三
(近景)水果摊。祝女坐在凳上吃水果,边用手帕拭嘴。郑木匠紧挨在祝女身旁,他鼓足勇气说。
字幕:你可以同我结婚吗?
祝女低头含羞。
字幕:这件事体要问我爹爹的。
郑木匠更加兴致勃勃。他两手比划着。
字幕:你的爹爹答应了,你愿意吗?
祝女默默地点了点头,然后起身,由郑木匠陪同出铺。祝女缓步从右边出画。

十四
(中景)小茶馆。胖卖水人站在灶前,面向灶台。两个无赖坐在胖子背后的八仙桌旁抽烟、喝茶、闲扯。祝女从左边入画,回头看看。来到灶头前。她忽然发现白己的铁水壶不翼而飞了。
字幕:咦:我的水壶呢?
祝女神情紧张,左顾右盼寻找铁壶。胖卖水人站在一边发笑。
祝女着急地问胖卖水的,他却佯作不知,而且反问道。
字幕:你自己为什么不管好呀?
三个无赖同胖卖水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祝女气愤。
字幕:你们不应该这样的欺瞒我!
无赖头子手夹香烟晃悠悠迎面走近灶头并摊开两手,装作全然不知的样子。祝女受辱后气得用手帕捂脸抽泣起来。无赖头子近一步挑逗,用一个指头刮脸皮羞祝女——引得其他的人哄堂大笑。
(近景)郑木匠把这一切又都看在眼里。
(中景)他从左边入画,赶忙跑到灶头,向祝女寻问缘由。之后,他转身同无赖头子说理。无赖头子取出藏起的水壶,却态度蛮横。
字幕:水壶在这里,有本领来拿。
郑木匠伸手拿壶时,无赖头子竟把水壶高高举起,故意逗气。于是,郑木匠同他扭打起来。这时,胖卖水人想乘机从背后用水勺子击打木匠。郑木匠手急眼快,他身子略蹲,水勺子正好打在无赖头子的头上,而木匠乘机猛地将胖子推了个仰面朝天,胖子倒在开水灶锅里。
(中景)胖卖水人被开水烫得呲牙咧嘴,手脚乱动,几次挣扎都未能起来。祝女站在灶头抿嘴笑起来。三个无赖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但都胆虚心悸。郑木匠又从胖卖水人手里夺过水勺,从锅里舀出开水连连往胖子身上浇。
郑木匠身后的无赖头子几次攥紧拳头,伸手想打木匠,可是他又心虚。此刻,郑木匠猛然间转过身来,一把揪住他的长发,接着,一勺开水浇在了他的头上。无赖头子马上跪地求饶并乖乖地交出了水壶。
倒在灶锅里的胖卖水人仍不老实,郑木匠又往他身上浇了一勺开水。然后,郑木匠用水勺灌满了祝女的水壶,两人一前一后离开茶馆。
郑木匠和祝女走后,一个无赖站在八仙桌上看着,无赖头子赶紧走到灶前伸手去拉胖卖水人。胖子刚被拉起半身,但手一滑,再次倒在开水锅里。

十五
(中景)祝医生诊馆。祝医生在诊桌后边,先坐着,后站起身来,拿过脉垫在桌前用手拍打浮土后,又把它放回原处。

十六
字幕:预备礼物去求婚。
(近景)水果摊。郑木匠在捆甘蔗,旁边还放着两个花皮西瓜。捆好甘蔗后,他拎起来掂了掂,随后又抱起两个西瓜,高高兴兴地离开铺脸,向右方走出画面。

(中景)祝医生诊馆。郑木匠拿着礼物从右边入画,来到诊馆。他先把横捆着的四、五根甘蔗放在诊桌旁的小木凳上。祝医生见到后,十分诧异地。
字幕:我这里不要买水果。
郑木匠未介意,又笑嘻嘻地把两个西瓜放在诊桌上。
字幕:老伯伯!这是我孝敬你的。
闻得郑木匠说话声,祝女闻声出屋,笑着走到木匠身旁。郑木匠两手插腰,侧身同她寒暄了几句。
(近景)祝女走到诊桌旁,抱起一个西瓜,用手指头弹了弹,另只手又拎起那捆甘蔗,满面笑容地朝右边走去。郑木匠目送着她。祝医生若无所知地转身向着里墙,手摇羽毛扇,望着墙上的对联。
祝女把东西放在刺绣架上,转身又来抱另一个西瓜。随后,她搬过木凳,请郑木匠坐下。祝医生也坐在了自己的椅子上。于是,两个人攀谈起来。郑木匠态度郑重地央求他。
字幕:今天特意地来求婚的,老伯伯答应了吧!
说话时,郑木匠一边用手先指了指自己,后又指了指祝女。
祝女一手拿着手帕,放在胸口,另只手扶着桌角,不好意思地低头听着父亲和木匠两人谈话。而祝医生听了郑木匠的话后,脸上马上显出不愉快的神情。
字幕:呵!你拿水果换老婆,不可以。
祝女闻听,忙用手帕捂脸。郑木匠急得立刻站了起来,随后又沮丧地坐下。
字幕:老伯伯!为什么不可以?
祝医生也站起身来,他两手各伸出一个指头,并到一起,接着又坐下,面向木匠。
字幕:你能使我生意发达,我把女儿嫁给你。
(中景)郑木匠无可奈何地耷拉下脑袋;祝女也闷闷不乐,还掉下几滴眼泪,用手帕拭着。
郑木匠看看祝女,又看看医生,两手下垂,无精打彩地离开诊馆。

十七
字幕:可怜的郑木匠!因为求婚失望,只好关上排门去睡觉。
(中景)郑木匠住房外。排门。一扇门上贴着“郑介记鲜果号”的竖条。
郑木匠拉开排门,从里边走出。他边迈门坎,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祝女送给他的手帕,手搭凉棚朝斜前方探望,后摊开两手,扫兴地返转回去,关上了排门。

十八
(中景)郑木匠住房外。排门。左墙有一道木板楼梯,墙上挂着横木牌:全夜俱乐部。
楼梯有一房高,顶端是个木梯台,有木栏杆拦着。梯台向摄影机一面的横板上也写着“全夜俱乐部”几个字,俱乐部的下边正是郑木匠的住处。
一个穿长袍、戴草礼帽的青年同一个梳长辫子、穿旗人短裤袄的姑娘从左边入画,来到楼梯口。两人稍停,径直登上楼梯,到梯台处又停了一下,男青年才推门,姑娘在前,他在后走进俱乐部。
又有两对男女从左边入画,顺楼梯而上、走进俱乐部。

十九
(中景)郑木匠住房内。屋子呈长方形,进深窄些,约七、八平方米,房内一床、一桌间有杂物。
郑木匠走进屋后,先到桌前拿起茶壶,倒了杯“凉白开”,一口气喝下,后又把祝女送的手帕掏出,擦了擦嘴并耸耸肩膀,得意地闻着。
(中近景)他走到椅子前坐下,望着手帕两眼出神。
(近景)郑木匠一手插腰,面向摄影机的半身像。他笑得合不上嘴、摇头晃脑、眉飞色舞地整个沉浸于美好的愿望之中;画面左上角同时叠化出他向祝女倾吐爱情心声时动作的幻影(整身像)。
(中景)幻影消失了,郑木匠仍呆坐在椅子上傻笑。当他从“美梦”中清醒过来之后,又反复多次地把手帕在上衣口袋揣进,掏出。最后,他竟拿手帕比划着,高兴得蹦跳起来。

二十
(中景)全夜俱乐部外。一个穿长袍马褂,戴帽头、老式眼镜,留有山羊胡子的五十多岁瘦老头带着个姑娘从左边入画,登上楼梯。上梯时,他身子朝前一拱一拱的。两个人在俱乐部门口停了一下,然后推门而入。

二十一
(中景)郑木匠住房内。郑木匠站在床前凝视着手里拿着的手帕,随后把它丢在桌上,两手抱了下胸,又左右摊开,嘴一撇,很不高兴的样子。
(中近景)他面向摄影机,两手在眼前比成一副眼镜的形状,后又甩开两手,双眉紧蹙,无奈地坐在了椅子上。
(近景)郑木匠的半身像。他摇晃着头,两眼向上斜翻楞一下,满面愁容地在想事情;画面左上角同时叠化出祝医生向他提出嫁女的苛刻条件的活动情景(整身像)。
(中镜)回忆的片断结束了。郑木匠愁眉苦脸地站起身,两手在嘴边比成小八字胡,又在眼前比成两个圆镜片,后垂下手,冥思苦想着,无精打彩地在屋里踱未踱去。

二十二
(中景)全夜俱乐部外。又一身穿长袍马褂、戴帽头、浓眉、长须,六旬上下较胖的老头从左边入画,身子向前一探一探地步上楼梯,到梯台处面向摄影机,稍停下脚,转身推门。走进俱乐部。

二十三
(中景)郑木匠住房内。郑木匠从桌上拿起手帕,背朝里站在床前美滋滋地闻着手帕,然后把它揣入上衣口袋,看了看桌上的小座钟。
(特写)小座钟。已经差十三分钟就是十点了。
(中景)郑木匠用手指比成“十”字,他感到困倦了,两手向上伸开,打了个呵欠,随即解着上衣扣袢,准备睡觉。

二十四
(特写)全夜俱乐部内。八只手在一张铺有桌布的八仙桌上洗着麻雀牌。
(中景)离牌桌稍远的地方,左、右各有一对男女坐在椅子上谈情说爱。左边坐着那个留山羊胡子的瘦老头,身旁的姑娘在给他捋胡子。右边坐着的一对青年男女正谈得火热。
(近景)四个人坐在八仙桌旁打麻雀,对面是那位较胖的老头。桌子周围还站着些人观看,四家中忽然一人“自摸”和牌,高兴得站了起来。
字幕:呀!七翻!
(特写)一副摊开的七翻牌:
丨中丨中丨中丨白丨白丨白丨发丨发丨发丨东丨东丨东丨一万丨一万
牌后一副骰子。和牌人正坐庄,——还摊着不少筹码。
字幕:九千七百廿·八和。
(中景)输牌的三家都欠起身来细看这副牌。桌旁的观众在七嘴八舌地议沦。左、右坐着的两对男女也都凑上去看热闹,随后又回到自己的座位,只有原坐在右边那个高个子青年还站在牌桌旁。
(中景)全夜俱乐部外。一个穿长袍,留分头的矮个子青年从左边入画,急跑上楼,奔至俱乐部门前。
(中景)全夜俱乐部内。他推门快步走进屋内,同别人寒暄几句后就坐到高个子青年空出的椅子上并同身旁的姑娘拉扯起来。高个子青年退着返回自己坐处时,一下子坐在了矮个子身上。于是,两个人由口角到动手,扭打在一起。
(近景)高个子揪住矮个子后脖领,把他抡了个圈。矮个子也不示弱,捅高个子鼻子一下。
(中景)高个子随即飞起一脚,把矮个子踹出好几步,整个倒仰在左边坐着的瘦老头身上,椅子一即,两个人同时仰面朝天,栽倒在地。

二十五
(中景)郑木匠住房内。郑木匠从睡梦中猛地惊醒。他一轱辘从床上坐起,下地,一手兜拢后耳根,张口瞪眼,倾听着屋顶上的动静。
(中景)全夜俱乐部内。矮个子同姑娘刚走到屋门,高个子追上,从背后把他拉开,自己要同姑娘走,可矮个子又揪住他一只耳朵,把他扯了回来。众人赶紧围拢上来说劝。
突然,高个子又飞起一脚,把矮个子踹倒在牌桌上,来了个人仰桌翻。

(中景)郑木匠住房内。郑木匠又被惊醒。他翻身下地,叉开两脚,哭丧着脸仰望屋顶,后又从桌上拿过小座钟看。
(特写)小座钟。两点五十六分了!
(中景)郑木匠放好座钟,打个大呵欠,又无可奈何地躺在了床上。

二十六
(中景)郑木匠住房隔壁。空洞洞的屋子,两张并在一起的八仙桌。胖卖水人光脊梁躺在桌上,睡得很死。突然,他被震醒,眨了眨眼。

二十七
(中景)全夜俱乐部内。两青年继续厮斗,矮个子两腿叉开,处于守势。高个子步步近逼并抡出一拳,对方忙蹲身躲过,不料,高个子又突然哈身钻到对方裆下,接着,猛一挺身,把矮个子腾空摔了个“大翻白”。

二十八
(近景)郑木匠住房隔壁。胖卖水人应声从八仙桌上翻滚落地。他动了动身子又睡着了。

(中景)郑木匠住房内。郑木匠再次被惊醒。急得直抓耳挠腮,实在没法睡了。

二十九
(中景)全夜俱乐部内。矮个子脱下长袍,准备拼命。众人忙上前把他抓住,他却不屈不挠,又蹬又踹的。于是,大伙儿连拉带推,把他拖到门前。

(中景)全夜俱乐郞外。几个人从楼梯梯台上一直把他拖送下楼并向左方走出画面。

三十
(中景)郑木匠住房内。郑木匠坐在床边,连连摇头,后瞪大眼睛,一个手指竖放在嘴前,继而一个手掌比成锯东西的样子,最后手用力向下一甩,顿显笑脸。

三十一
(近景)祝医生诊馆。次日清晨,郑木匠已在祝医生诊馆。他与祝医生面面相视,站在屋子中间。老医生两手插腰,郑木匠一手指着自己的鼻子。
字幕:老伯伯!你说能使你的生意好,就把你的女儿嫁给我这话当真么?
郑木匠说完,两手插腰,身子略向前探,张着嘴,静等回话。祝医生态度认真地伸出一个手掌,后又摊开两手,
字幕:这话自然当真。
郑木匠激动得一只手连连向前曲伸、比划着,后又两手插腰,身子前探。祝医生态度严肃,右手有力地往下一按,表示说话算数。但郑木匠作了个想击掌的动作。
字幕:请拍手掌。
祝医生居左,郑木匠站在右边。医生先拍了木匠的手掌,然后,木匠又拍了医生的手掌一下。祝女含笑站在刺绣架旁,侧身望着。
(中景)击掌后,祝医生两手插腰而立,郑木匠同祝医生父女告别,离开诊馆。朝右方走出画面。

三十二
(中景)全夜俱乐部外。一个穿长袍、无领马褂,戴帽头,留八字胡的老头和打架的两个青年一起往楼梯上走,到梯台处互让一番,陆续走进俱乐部。

三十三
(中景)郑木匠住房内。屋子当中放着个旧条凳。郑木匠正脚踩着凳上的木板,照一块梯板的大小比量着,用大锯在锯。条凳腿处还靠着一把木钻。

三十四
(中景、快镜头)全夜俱乐部外。郑木匠把锯好的木板从上往下按原梯阶位置一块块按别在只剩一根横栏杆的空梯框架上,接着,走到楼梯后边。
(近景)他用一根长杆把一块块新梯板固定住——整个梯阶成一扇“百叶窗”结构。改装妥当后,他蹲着向上一推长杆,一块块梯板马上平立而起,同普通楼梯一模一样;往下一拉——所有梯板立即平倒下来,整个楼梯即刻变成个斜平坡。郑木匠这样上推下拉地试了几次,后蹲下身,摇摇头,笑了起来。
字幕:只要医生会发财,哪管他们的死活。

三十五
(中景)全夜俱乐部内。两盏吊订闪着光亮,灯下各摆着一桌酒席。佳肴美味,好酒名菜满桌。
(近景)前面一桌迎面坐着长须老头,打架的两个青年分别坐在他的左右,留山羊胡子的一对,还有一对青年男女也在这桌上。长须老头先后斟酒,同两个青年站着各饮一怀,后又斟三怀,作出为两人和解的手势,举杯。
字幕:今天吃了和事酒,你们就该和好了。
高、矮个子青年也举起斟满酒的杯子,三人立即把各自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都坐下。接着,筷、勺齐动,菜、酒递减。
(中景)摄影机把镜头转向迎面的墙角:左右墙上各挂着一幅带框的油画。一顶草帽扣在挂衣板的瓷钩上。

三十六
(近景)全夜俱乐部外。郑木匠躲在楼梯后边,单腿跪地,两手紧握长杆,一直候在这里。他不时朝上张望,久等不见下人,便贴墙而立,摊开两手,表示失望。

三十七
(中景)全夜俱乐部内。酒过三巡,“和事佬”头一个晃悠悠地站起身向大家告辞。他两脚“拌蒜”似地朝屋门走出。

(远景)全夜俱乐部外。“和事佬”站在梯台处时,有一人送出。
字幕:老先生!走好!

三十八
(远景)郑木匠的住房外。排门紧闭,左边的楼梯寂静无人。郑木匠躲在梯后已不耐烦。忽然,他面向梯板,前腿弓,后腿绷,两手握紧长杆。
长须老头下楼梯没走两步,郑木匠猛地往下一拉长杆,所有梯板立即变成顺坡,老头从上边径直出溜下来,摔了个大马趴。
(近景)他挣扎半天未能站起。
(远景)他一手捂腰,另只手撑着地面,回头看一眼楼梯(郑木匠躲在梯后笑着,已把梯板恢复原状),坐在地上两手抱着左脚不停地揉。最后,他哭丧着脸,勉强站起,走一步抱一下左脚,向右方走出画面。
郑木匠在原地又摆好了姿势。

三十九
(远景)全夜俱乐部外。俱乐部的门又开开了,留着山羊胡子的瘦老头由长辫姑娘陪着从里边走出。郑木匠用同样方法对付——两个人也一下子认上边滑了下来。
(近景)瘦老头磕了右肘,还直摸鼻子。姑娘一只手捂着脑门儿。两个人莫名其妙地面面相觑。
(远景)瘦老头懊丧地回头看了看楼梯(已恢复原状)。两个人慢慢爬起,朝右方走出画面。

四十
(中景)全夜俱乐部内。酒筵即将结束。剩下的几个人还在抢吃抢喝。前面桌上的矮个子站着把一盘残羹一般脑儿倒进了自己嘴里,接着又从另外盘子里抓块熟肉塞进口中。
筵席终于散了,三对男女朝屋门走去。

四十一
(远景)全夜俱乐部外。三对青年男女前三个后三个陆续从俱乐部内走出。当他们刚踏上梯板时,立即飞速滑下。
(近景)他们有的捂脖、有的托腮、有的耷拉着脑袋,一个姑娘回头看着楼梯(已恢复原状)。
(远景)几个人好不容易站起,向右方走出画面。
(中景)全夜俱乐部内。站在前桌旁的四个男人朝屋门踉跄走去。
(远景)全夜俱乐部外。郑木匠仍呆在楼梯后边。四个人从俱乐部内走出,站在梯台时,其中一人说道:
字幕:啊!今天吃得真开心。
说着话,前边俩,后边又一个很快直冲下来。最后一人下楼时,因郑木匠还没来得及把长杆推上,所以他干脆“打着滑梯”就下来了。
这些人冲、撞、顶、碰的,把个梯口堵得里外三层。
(近景)他们有蹲、有跪、有趴、有躺,捂腰、抱腿、按肘、摸头——各个紧鼻眨眼,龇牙咧嘴,丑态百出。郑木匠见此情景高兴得拍了下大腿。
(远景)时已清晨,这伙子人垂头丧气地纷纷从地上挣扎爬起,拖着步子朝右方走出画面。
郑木匠躲在楼梯后,笑得合不上嘴。但是,他怕败露马脚,赶忙后退一步,背紧贴墙站直身子。

四十二
(中景)祝医生诊馆。“和事佬”走进,转身坐在诊桌旁。他一手捂着左脚脖子,一手探入长袍腰襟在摸。
(特写)一块白花花的银元落入木托盘里。
(中景)病人坐稳后,祝医生从诊桌后欠身。祝女站在右边朝这面看着。
(近景)祝医生已站起身来,向老头询诊问。
字幕:先生!年纪已老,何必次酒过量?
长须老头哭丧着脸。
字幕:酒我是一向会吃,大约昨夜酒买得太坏,所以喝醉了跌交。
祝医生从老头背后绕到身前,用手给他搬了搬左脚脖子——医好了。
(中景)长须老头起身时,祝医生回到诊桌后,从桌上拿了包药面给他。老头高高兴兴出诊馆,向左方走出画面。
祝医生拿起银元笑着看了看,又放下。
“和事佬”刚刚出诊馆,穿长抱马褂、戴帽头、留八字胡的老头就托着左肘从右边入画。
(近景)他坐到了诊桌旁。祝医生问诊时,他右手指着抬起的一只脚。
字幕:酒会吃的,这双皮鞋太滑,出的毛病。
祝医生侧身站到他的左肩前,一手按住他的肩头,另只手抓住他这只手的手腕,象摇轱辘把一样连转了几个大圈。
(中景)祝医生又转了转他的胳膊肘——好了。八字胡老头往木托盘里放了块银元,走出了诊馆。
紧跟着,一个年轻人从右边入画,同前一个病人走了个对头,那个病人向左方走出画面。
年轻人捂着左脖颈,痛得直咧嘴。祝医生双手插腰站在诊桌旁。年轻人坐到木凳上后,先往托盘里丟进一个银元。
(特写)托盘里已有三块雪白的银元了。
(近景)年轻人一个劲儿在搓脖子,祝医生看了看他的脖颈。
字幕:先生!下次不要贪杯了,免得跌坏身体。
年轻人皱着眉头忙解释。
字幕:酒真吃我不醉,昨夜大约遇着一个鬼,把我推了一跤。
祝医生站在他身旁,先给他搓了搓脖子,又用手按着两边的太阳穴,左右先慢后快地,接着又前后摆晃着他的头,最后按了下头顶,病人的脖子立即正了过来。

四十三
(近景)水果摊。郑木匠在用小竹笤帚向摊上的水果掸水。他看到祝医生的买卖兴隆起来,笑着朝诊馆跑去。

四十四
(中景)祝医生诊馆。正好脖子的病人还没走出诊馆,那个长辫子姑娘和穿长抱马褂、戴帽头和老式眼镜的瘦老头就从右边入画,走进诊馆。姑娘坐在凳子上后一直拍着自己的右胸,瘦老头站在她的身后。
方才的病人出诊馆,向左方走出画面。
祝医生还没来得及给姑娘看病,又有两女、四男从右边入画,走进诊馆。这六个人刚刚靠里墙条凳上坐下,诊馆外一个小伙子歪脖子,半蹲身,横撇腿,踮着脚尖,两手拄着块板条从右边入画,一步步蹭进诊馆,祝女忙搀他靠墙坐下。
诊馆里一屋子病人,已有“人满之患”。
祝医生治好长辫子姑娘,又给山羊胡子老头转了转扭伤的胳膊。二人刚要离开诊馆时,又一个病人捂着肚子从右边入画,走向诊馆。
祝医生实在招架不暇了,祝女张罗病人也忙得不可开交——祝医生发财的关键时刻已到。

(近景)水果摊。郑木匠见此情景,不由得喜笑颜开。他望着右前方,一边用手指了下自己做出要去帮忙的样子,一边动着嘴,象在说什么,紧跟着就离开了水果摊。
(中景)祝医生诊馆。他已到诊馆,边挽袖子,边对祝医生说。
字幕:老伯伯!我来帮你医治几个病人吧!
(中景、快镜头)祝医生和郑木匠分头医治病人,四只手同时忙个不停:搬头、揉腰、搓脖子、抻胳膊……——真是“拍脑袋一个”。治愈的病人一个个离开诊馆。
诊馆内只剩下歪脖子和踮卸尖的两个病人了。
歪脖子的男人坐到诊桌旁,祝医生紧靠他身旁站着并用力按住他的右肩头。郑木匠突然从身后跳上病人坐的凳子,把一条两头系死的毛巾一头套在自己脖梗上,哈下身,另一头套在病人的颈下,紧跟着往上一挺身——病人的愁容即刻变成笑貌。祝女站在诊桌后望着发笑。治好的病人离开座位,从左方出画。
歪脖、踮脚、半蹲身的小伙子两手拄板条在诊桌旁的木凳上坐下。他放开板条,双手紧紧抱肩,祝医生马上两手按住他的右肩头,后又揪住这只胳膊,郑木匠则从左侧用力往上横搬了下病人的左腿——病人的身子立刻直起,脖子和脚随着也都不治而愈。他起身离开诊馆,从左方出画。
(特写)木托盘内已摊放着二十来块现大洋。

四十五
(近景)祝医生诊馆。诊馆内站着祝医生、郑木匠和祝女三人:老医生居中;祝女在右,一手扶着刺绣架;木匠在左,双手插腰,瞅着老医生。
字幕:老伯伯!你的生意发达了,我的婚事怎么样?
祝医生侧身看着女儿,女儿用手帕捂嘴,羞答答地低头未语。祝医生两手各伸出一指,分别指着郑木匠本和祝女,后又把两个指头并在一起,接着两手交叉着抱在胸前,乐呵呵地对女儿说。
字幕:他很配做我的女婿。
(中景)郑木匠闻听此言,赶忙单腿跪地,两手抱住祝医生的腰,激动地叫了声。
字幕:丈人,阿伯!
祝医生高兴地抚摸着郑木匠的头,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祝女仍用手帕捂嘴,含羞带笑地望着脚下。
最后,祝医生竟得意地把两手盘抱胸前,面向摄影机,仰脸哈哈大笑起来。
字幕:完

(全剧终)

(李元达、杨校根据影片整理)

 4 ) 考古记录

最近在看《中国电影史》,对百年前的电影史料进行考古,“发掘古董”的过程中有幸看到了这部电影。

在《中国电影史》中是这样记载的:“该片是中国电影资料馆保留下来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影片,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在画面分切、景别变化、平行镜头和主观镜头的运用以及特技摄影等方面,这部影片都做了很好的尝试。在拍摄前,它还有了初具规模的工作台本,包括镜头、场景、情节、对话等内容。字幕则是在后期制作中根据影片镜头及编排需要撰写的。《劳工之爱情》标志着中国短故事片创作的趋于成熟。”

我是抱着考古的态度看的此片,和看现代片是迥然不同的感受。

首先,默片时代,如何把故事表达清楚?一方面是靠演员稍显夸张的表演,另一方面是“字幕”。

切个西瓜而已,脸上的表情丰富而夸张:

夸张的表情

剧情字幕:

剧情字幕

对话字幕:

对话字幕1

对话字幕2

字幕还是双语的,可见那时已经有了中外电影文化的交流。

再者,那时的电影技术的尝试:

降格,即加速镜头,感觉像是看卓别林的滑稽戏,镜头出来就自带喜剧效果。

主观镜头,即以剧中人物的视角看世界。

主观镜头

叠印镜头,等同于漫画中心理活动的表达。

叠印镜头

从1913年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的拍摄记载看,当时摄影机的位置是固定的,导演吩咐演员在镜头前面做戏,各种的表情和动作,连续不断地表演下去,直到二百尺一盒的胶片拍完。到1922年这部《劳工之爱情》,9年时间,能够成功地对各种拍摄技术进行尝试,在技术上肉眼可见地迈出了一大步。

最后,电影胶带就是时间胶囊,记录着那时人们生活的一隅。

你看,那时已经可以自由恋爱了,但是婚姻还是要听从父母之命;被街头混混欺负是没有警察管的,但是可以靠自己的武力制服;打开水要去专门的茶房;那时已经有麻将屋了,男男女女可以相约打麻将……

从电影发展角度来看,它是成功的。

 5 ) 记录

     人物:原是木匠的水果商贩、 医生及女儿

   事件:水果小贩和医生的女儿在你来我往中日久生情,想与她结婚,医生要求他使医馆的生意好了才能把女儿嫁给他 他想了一个好办法,一举两得。

   拍摄特点:人物动、摄影机偶尔动;有场景的转换;演员表演夸张、动作大;字幕插入、中英文;无声

   情节较多,充斥在主线中,事情的来由去脉交代的很清楚,鲜明的善恶因果,伦理本位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镜头调度上:突破舞台思维的羁绊,从全景到特写的不同景别的交换和交叉蒙太奇(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种或多种事件剪接事情交替呈现,构成紧张气氛和强烈节奏感)、叠印(无声时代用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艺术手段)、降格摄影(快动作)、主观镜头(把摄影机当做剧中人的眼睛,代表剧中人物对人或物的主观印象,主观色彩、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等银幕技巧的运用,营造有序喜剧情景!

   场面调度和演员表演上:舞台化痕迹(人物横向入画和出画,布景对称,光线缺少层次)

   6个场景、188个画面镜头和49段说明字幕组成。

 6 ) 元教科书

1922年的默片故事短剧,是目前中国保存最早的电影,电影在当时票房上并不理想,但是也开启了一种今天看来称谓“恶搞”的模式,近乎杂耍,同时这部电影还有两个中国电影的大人物,张石川和郑正秋……显然,电影的空间感不足,作为曾经的文明戏,今天的话剧的升级版,电影依然非常平面化,剧中人物的表演也是更为话剧的,与同期浮夸的美国好莱坞卓别林式的表演是迥异的,同时,电影在最后的治病中使用了降格镜头,在思念女孩时使用了叠化,这些在当时是不折不扣的特技,其前卫是可想而知的,电影的空间设置不很清楚,从人物上,其实近乎广州,但是叙事上又很像上海,电影的观念也是新的,比如男主角的求爱,这是很新的追求爱情,比如电影的那个“俱乐部”,这种公共空间在当时的都市已经十分成熟,人们在这里吃喝玩乐,俨然今天的会所……当然,电影的噱头其实也暴露了叙事的简单,同时恶搞也丝毫没有社会责任感,因为主角为了博得爱情,不管他人死活,就像明星公司为了票房而博得观众一笑,却不顾社会责任,但我们振奋的是,当时中国的电影水准并不落后,和美国的默片是各有千秋的……我想,一个爱电影的人,如果没有看过这部短剧,那是一件十分惭愧的事情……

 短评

“丈人阿伯” “DEAR FATHER-IN-LAW” 群众演员们都辛苦了

3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推荐

滑稽、喜感、猥琐。现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国电影,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

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8.2;爱比死更冷

11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100年后我看到了它!

1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嬉笑怒骂中藏着对历史的敬畏

15分钟前
  • 肥皂侠
  • 力荐

有很重的模仿痕迹,但也有本土的特色,蛮好笑;有些地方看上去还挺先锋,主观镜头,降格快动作啥的,而且这都是实拍,演员都是真摔,看着都疼;不过关于这个修复版,应该找人写个配乐吧,几百号人干巴巴地看二十来分钟也太行为艺术了。

1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真棒!!!

22分钟前
  • 夜间飞行
  • 力荐

还是挺有些技术含量的 情节设置也很巧妙 表演夸张但有喜剧感 只是用这种损招有点破坏人品

23分钟前
  • Bill
  • 推荐

1922,3本。中国早期短片趋成熟之作。舞台化痕迹,如横向入画出画,观众角度的机位。电影语言探索:景别的变化(特写),叠印,降格,主观镜头,交叉蒙太奇。拍摄方式:工作台本(接近分镜头剧本)

28分钟前
  • 🌞娘卷卷🌙
  • 推荐

马的…笑屎我了

33分钟前
  • 兒子
  • 力荐

acting is still awkward(some actors literally looking at he camera or act towards audience), most shots are frontal, but there are closer shots, cross-cutting, constructive montage(掷果), lateral staging, pov shots, fast motion. and indeed a funny film.

35分钟前
  • paracelsus
  • 推荐

张真(2012)在“欲望交换”之外没有注意到的是,爱情与金钱在上海摩登中作为“currency”互相交换的关系。爱情和欲望在这里不只是突破了传统的、绝对的媒妁之言(女性成为欲望主体),更是可以与金钱交换,爱情其实商品化了。此外,我认为郑木匠玩弄魔术梯,使得俱乐部的成员滑落摔伤,并非是“讽刺城市有闲阶级地位的滑落”(第146页),而应该与郑木匠和祝郎中的约定联系。让“俱乐部”的成员在传统的技艺前滑落,最终只能寻求“中医”正骨术的救治,拯救被西医打击得生意惨淡的中医(见祝一家生活状况可知),其实暗含着电影创作者隐约透露的对待外来西化/现代文明的态度。在尚未形成完整的叙事片之时,早期的电影巧匠(cinematic bricoleur)也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

37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这么好的市民喜剧,把我的国家自豪感都看出了一滑梯!郑正秋导演好演技!

38分钟前
  • 黑狗成
  • 力荐

现存中国最早电影,从“劳工之爱情”到“让子弹飞”,中国电影真正传统:“传奇现实主义”从未中断过,它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生命力更加持久,表现力更加丰富!它与好莱坞经典叙事和宝莱坞歌舞片并称为世界三个大众电影叙事体系之一。中国电影注定不能像韩日一样仅模仿好莱坞表达。

40分钟前
  • 语然小语
  • 力荐

楼梯的噱头完全照抄巴斯特·基顿(似乎是《鬼屋》),扔来扔去那根线也是抄基顿(《稻草人》),把人扔进水缸里就更不说了。第一个还改得各种损人利己什么的。不过郑正秋扮演的老先生真是妙啊。特写、叠印、景别变换。视听语言不算流畅。中国电影资料馆修复真是NB。

44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看这种已经不止是看电影了,更可见那个时代的吃穿住用,人情乐趣。故事虽然有些理想化,却好在有趣,轻松却颇有些章法。

4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现存最早的中国故事片,无声黑白电影。表演偏向滑稽戏,男主小木匠甚而有些猥琐和损人利己,但一百年前的电影真的展现出惊人的娱乐魅力。

49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资料馆留存最早中国影片,在画面分切、景别变化、平行镜头、主观镜头的运用以及特技摄影方面,这部影片做了很好的尝试,它在拍摄前有了初具规模的台本,标志着中国短故事片的创作趋于成熟。

51分钟前
  • 我去两千年
  • 推荐

几个点非常重要,主观镜头,叠印的幻想空间,还有最后的降格拍摄。以及舞台感强,缺纵深调度,受棍棒喜剧影响。

54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一颗星献给最后一个从楼梯上飞下来的特技(杂技)演员

58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