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二季

综艺大陆2018

主演:周迅,瑶淼,陈旻,舒淇,张辉,宋佳,王宝强,王砚辉,陈建斌,于和伟,陈冲,黄觉,闫妮,田壮壮,董子健

导演:内详

 剧照

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二季 剧照 NO.1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二季 剧照 NO.2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二季 剧照 NO.3
更新时间:2023-09-03 23:46

详细剧情

  《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二季将突出“表演者”的概念,在第一季关注表演的基础上,将目光深情注视“表演者”为人的方方面面,寻找演员这个职业、表演这门艺术与人心人性的深层互动与联结。  对于优秀的表演者而言,角色是表演者艺术创作的容身之所。投入不同角色的表演,表演者需要将自己的生命历程重新打破与整合,将自己置身于角色的人生体验之中。每一次角色的塑造,都需要表演者用自身对生活的感知去成就,而这个过程也在反作用于表演者的生命体验。正如节目主持人陈旻所说,角色之于表演者就像水之于容器,不同的角色就是不同质态的水,表演者要因角色而将自己调整为最合适的容器,而离开了角色,表演者则应依旧清澈澄明,包容并蓄。

 长篇影评

 1 ) 展示的不止是演技

舒淇和周迅很像,她们都是非科班出身,灵气十足的感性派女演员,她喜欢在酒吧门口看人,想象他们的性格,接下来会去哪里,通过触碰然后感受他人,了解生活。演员最重要的不是说站得有多高,而是要有感受世界的能力。我们看有的演员老是演出同一类角色,而且没有灵魂,都是固步自封的结果,也许是TA故意偷懒,也许是脱离生活太久了。有了第一季的好评,没想到第二季也能是如此的精彩与优秀,真是让人大喜过望呢。 节目组请了11为演员,这11为演员大部分都是和周迅有过密切合作过、她好朋友或是她欣赏的演员,所以明显感觉周迅比第一季表现得更好,更自然、更洒脱,尤其是周迅的率真,我是被周迅又圈粉了,没想到周迅还是那么可爱、有灵气,如果灵魂真有重量,我觉得她的灵魂是丰富但又是轻盈的。

 2 ) 普通人感受表演艺术的最佳选择

看过第一季,真正的表演艺术家们讲诉自己的从演经历,从角色体验,到演出感悟,都是难得的一次分享。表演者们更展现了他们对表演艺术的热爱,对工作的高度认真,这些都是艺术的传承,体现的是对极致追求的工匠精神。比起现在快速消费的影视剧,一些流量更应该沉下心来好好感悟以下这些表演艺术家们对演出的追求和执着。难得的好节目。

 3 ) 评论

舒淇和周迅很像,她们都是非科班出身,灵气十足的感性派女演员,她喜欢在酒吧门口看人,想象他们的性格,接下来会去哪里,通过触碰然后感受他人,了解生活。演员最重要的不是说站得有多高,而是要有感受世界的能力。我们看有的演员老是演出同一类角色,而且没有灵魂,都是固步自封的结果,也许是TA故意偷懒,也许是脱离生活太久了。

演戏是一个受虐的过程,演员理想的状态是人戏不分,程蝶衣说的“不疯魔不成活”,服装、道具、风景、剧组这些都能帮助演员入戏,造一个电影梦,每个创作者都置身其中。英国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在《纽约黑帮》饰演的是屠夫比尔,片场他坚持用电影中的方言交谈,而且行为粗鲁,气势汹汹,遭到周围人的反感,据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对戏时打伤他的鼻子就是为了泄公愤。就是这样较真的精神,才让刘易斯被媒体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男演员第一名。

 4 ) 这些中国最好的演员,听听他们的真心话

去年的《演员的诞生》已经尘嚣落定,壹哥最近却又被一档“谈演技”的节目震惊了。

也许你猜到了,这就是《表演者言》。

震惊我的是豆瓣评分:2017年播放的第一季《表演者言》,在豆瓣拿到了高达8.9的分数,正在连载播放的第二季,更是达到了9.3分。

而同是在演技上做文章的综艺,《演员的诞生》却只有5.4分。

同样的主题,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二者的评分却相差如此之大,到底发生了什么?

仔细观察网友对《演员的诞生》的评论,发现“套路”、“撕逼”、“虚假”……似乎成了它全部的关键词——“戏精的诞生”并非空言。

在“凡综艺必撕逼”的时代,《演员的诞生》让演员从台上撕到台下,观众必然会审美疲劳了。

与之相比,《表演者言》的真实,就显得尤为可贵了。

《表演者言》要做的不是比较谁高谁低,而是让这演员们推心置腹,好好聊一聊一下自己在艺术上的正当性。

什么叫艺术的正当性?

这个问题换句更直白的问法是:演员在影视作品里,到底是什么地位?

在中国电影早期,编剧最重要。电影本就是依托着其他艺术形式发展的,而文学传统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1935年的《风云儿女》,我们可能听过它的编剧田汉、夏衍,但演员的名字就没多少人听过了。

西方也一样,早期的西方电影对文学性无比看重,轰轰烈烈的“作者论”运动也正是发源于此。

“作者论”代表人物:安德烈·巴赞

“作者论”者认为,导演就是电影的作者,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我们不会说《教父》是一部马龙·白兰度的电影,只会说它是科波拉的作品。我们也不会说《三块广告牌》是一部科恩嫂的电影,只会说,他是马丁·麦克唐纳的作品。

这样的思维定式,其实普遍存在着。

《表演者言》,给了演员一个辩护的机会。

这个节目很简单,就三个人唠嗑:一个主持人、周迅、一位演员嘉宾。

节目的内容也不长,在第二季中每一集围绕一句核心诗句作为主题,就那么聊上十几分钟。

邀请的嘉宾都是人们认可的演技派演员:陈冲、陈建斌、黄觉、舒淇……

如果谈到“艺术的正当性”,想必也只有这些优秀的演员才有资格来证明吧。

大家谈到最中心的一点就是:为什么表演是一种艺术,为什么演员很重要。

很多人认为王宝强是所谓“本色演员”,似乎演起来没别的演员那么费劲。但是在《表演者言》中,他指出无论是什么演员,都要通过处心积虑的表演来传达角色。

正像他所说的,“本色演员”到了摄像机前,难道就能保持他的“本色”了吗?难道不会紧张吗?

在他的辩护中,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不同演员的类型对于表演的意义。

周迅盛赞了宝强在《Hello!树先生》中的表演——他所扮演的树先生在闲逛时那种看上去随意的动作,难道不正是天才般的创作吗?

《表演者言》中提到了一个专业术语,叫做“表演的空间性”

何谓表演空间?

其实所有的艺术创作都必然受到限制,只能在一个框框里进行,这就是所谓“戴着镣铐跳舞”:画家要计算每一种颜料干涸的速度、摄影师总得等待合适的光线、音乐家需要知道每一种乐器的脾气……

那么,专业演员呢?剧本设定了他的性格、行为,拍每个镜头时,导演还得给他们提这样那样的要求——演员脚上的镣铐,太多了。

有了这样多的限制,他们的创作空间实在太过狭窄了。

狭窄到人们以为,表演不能称之为一种艺术。

事实是这样的吗?

壹哥最受触动的就是于和伟做客的那期,他讲述了自己在《历史的天空》中的创作经历。

虽然他在剧中扮演的是一个反派,但反派同样有爱人,同样有着自己的柔情。正如周迅所说,坏人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坏的,他坏都是有原因的。

于和伟向导演提出,他要在爱人的坟前唱一首歌。

正是这首歌成为了剧中的神来之笔,让他扮演的反派在观众心中变得复杂、鲜活起来。

而在王砚辉做客的那一期,他介绍了在2017的《非凡任务》中扮演反派的经历。

原来的剧本里他的角色是个气焰嚣张的港式反派,但他最终演成了戴着金丝眼镜的“斯文败类”——因为他认为,在三线小城市的反派绝不会有多么嚣张,因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由于他的巧思,这个角色的丰满度大大提升了。

剧本里王砚辉这个角色的戏份,不过是“一页纸几行字”。真正将这个人物创作出来的,是王砚辉自己。

正如周迅所说,王砚辉在《烈日灼心》中扮演恶棍的场景,简直就像纪录片的片段一样。

像王砚辉、于和伟这样的演员,名头不一定有多响,戏份不一定有多重,但只要他们接了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就注定不会让观众失望。

那么,这些优秀演员的“巧思”,都是从哪里来的?

正像画家要写生,作家要取材,一位演员当然更应该要到生活中去寻找灵感。

前两天微博上炒热的皇帝段子,正是来自《表演者言》。

周迅指出,陈建斌演皇帝的那种烦闷,实在是很到位。但陈建斌说,在剧组面对那么多叽叽喳喳的妃子,他是真的很烦。

大家笑归笑,这其实正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最佳佐证。

周迅也指出,她在《听风者》剧组工作时,整个人就是处在一种非常疲倦、低落的状态,而她也将这种状态带入了表演创作之中。

虽然灵感很重要,但是没有超乎我们想象的苦练,它是不会到来的。

舒淇讲述了她在侯孝贤导演的《刺客聂隐娘》中的表演历程。

在聂隐娘剧组中,她每天三点就起床,四点就开始吊在树上、房顶上、屋梁上。

正是通过这样的苦练,她才能成功诠释聂隐娘一招毙命的刺客角色。

《表演者言》正是通过这么多例子告诉大家:表演真的是一项艺术,它很高贵。

同写作或者音乐一样,表演同样需要两个东西:天生灵感、刻苦训练。而且表演同样需要在艺术既定的规则下发挥创造性思维,创作出只属于你自己的作品。

演员本不是“给导演打工的人”,本不应该被放在“艺术歧视链”的底层。

当然,大家对于演员的偏见可能还是因为流量明星而起——因为流量明星的存在,导致演员成为一种拉升票房的商业化手段,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艺术家。

周迅在节目里说:“演员不应该是“为红而红”,而是你的演技到了,艺术水平到了,你自然就红了——红不是目的,而是附属。”

这些道理,《表演者言》不告诉我们,没人告诉。

而真正应该听到这些道理的,也许是那些忽视演技,只顾捞钱的流量明星吧!《表演者言》是拍给你们看的。

别侮辱表演这种艺术,真的。

 5 ) 表演者,只言表演

(首发于 今日头条号:天涯小鸟movie)

去年,《演员的诞生》请来宋丹丹、章子怡、刘烨等大腕明星,热热闹闹开场,郑爽、刘敏涛、辛芷蕾等一众新老当红演员组队演绎经典影视片段。

这个节目因为“专注演员演技”而名声大噪,每一集都能上热搜。

比如,著名的章子怡怒怼郑爽事件。

郑爽因为演章子怡的经典影片《我的父亲母亲》片段时笑场不断,加之抿嘴、眨眼等亵渎表演的动作,被章子怡当场批评。

从郑爽起,黄圣依、欧阳娜娜、刘芸、凌潇肃、袁立,每周一轮新面孔,每周攻陷一次热搜。

因此有观众戏称,这哪是《演员的诞生》啊,明明是热搜的诞生

如今《演员的诞生》的热度退去,另一档探讨演技的访谈节目正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它就是5月底在腾讯视频上开始更新的《表演者言》第二季。

其实第一季曾在17年下半年和《演员的诞生》同期播出,虽默默无闻,豆瓣评分却高达8.9。

到了第二季,依然默默无闻,豆瓣评分高达9.0

这个时代,一样事物没有热度就没有前景,但依然阻挡不了一些人默默坚持初心,不靠炒作和撕逼,踏踏实实做好一期节目。

比如《表演者言》。

《表演者言》每集15分钟,邀请一位演员,与周迅对谈,分享表演经历,探讨演技磨砺。

长期追剧追片的你,一定很好奇演员们演戏时是怎样进入状态,无限贴近角色的?

我也很好奇,毕竟没有一本书的回答能比得上演员亲自口述来得真实和刺激。

《表演者言》第二季第一集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舒淇虽然非科班出身,然而奇迹般地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戏路,从《最好的时光》到《刺客聂隐娘》,舒淇一直深受侯孝贤导演的青睐。

她坦言,侯孝贤导演总能发现她的极限,何谓极限?

比如舒淇在参演《刺客聂隐娘》时,每天三点起床,四点吊在树上,一天,两天......直到她能轻轻松松从四米的高度跳下来,像一个真正的侠女。

如何突破极限?舒淇回答:靠经历

如果经历不足,就只能抓住一切机会去感受,比如生活中突然被一部电影感动,她会赶紧拿出手机拍下自己流泪的样子,记住这个样子,以备演戏时参考。

比如舒淇闲暇时喜欢坐在咖啡店里,观察来来往往的路人,猜测他们要去往何地,见何人,遇何事。

“你不要去设定,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要去想,在你的设定之外,你可以怎么样。”

舒淇的这句话可谓概括了一个演员的素养,谁都有本色,但既然是演员,就要去演,突破自己的本色和极限,无限感知角色,贴近角色

关于本色,王宝强更有话说。

谁都知道,王宝强早期的作品更多的依靠自己的本色出演——朴实腼腆到傻愣的小人物。

2003年《盲井》剧照

但不知从何时起,王宝强的演绎里开始有了演技。

2015年《唐人街探案1》剧照

《唐人街探案1》里的“放”,《唐人街探案2》里的“收”,对喜剧的演绎收放自如,一个市侩而又蠢萌的唐仁跃然于荧幕之上,你能说世上还有第二个唐仁?

在文艺片《Hello!树先生》里,王宝强更是将现实的荒诞和人的劣根性演绎得入木三分。

2011年《Hello!树先生》剧照

“能把本色放到荧幕上演,不是一种很容易的事情。”

王宝强之所以进步迅速,除了他有表演天赋,更多的是后天的投入和感知

参演《暗算》时,王宝强饰演瞎子阿炳,演戏前他和盲人同吃同住几周,充分地去感受盲人的世界,最终成功塑造了这个角色。

感受力,是演员的一个重要素质

而获得对角色充分的感受,创作前的准备大于创作当下

其实这些准备很寻常,只是国内演员很多不会做罢了。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周迅说的“当下环境太复杂,演员没有那个空间去经历”,恐怕还在于,心不静

陈建斌说了:“心不安时很难表达真实。”

王砚辉又说:“先好好演,才有名和利,成就角色后抽身于名利之处。”

话到此处,这档访谈节目已经不仅仅满足了我窥探演员演戏秘笈的好奇心,更让我感受到一个真正的演员,他应有的风骨。

不受浮华和虚名的引诱,只要给一个角色,一句话,给它演好了就行

这就是演员的风骨。

如同这档《表演者言》,它静静地诉说,集中了演员的心得体会,不炒作不撕逼,更无噱头,不浪费观众的时间,不做无谓的娱乐。

如同一杯香茗,缓缓发散,满室清香。

表演者,只言表演,没有比这更铿锵有力的口号了。

 6 ) 周迅展示的不只是演技,还有人生态度

作者 / 玛格 公众号 / 花边阅读

1

万万没想到,日常焦虑的我,竟然被一档冷门综艺治愈了。

那就是《今日影评·表演者言》。

目前,它已经完成了两季,第二季豆瓣评分高达9.0。这个节目每期都邀请一位演员,和周迅、主持人并肩而坐,畅聊表演的艺术。没有噱头,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然而干货满满,有清心降火、缓解焦虑的功效。

因为看着看着,你会发现,演戏与千千万万的职业一样,背后有相似的人生况味。每位演员的发言都沉甸甸的,饱含对专业的敬畏,长期努力带来的经验,以及对自我的反思。

他们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有多么重要。

2

节目中,周迅常常提到一个字,实。

这些年来,灵气四溢的她,出演过无数优秀作品,获过不少顶级奖项,可谓星途坦荡,然而即便如此,她仍然时常感到心虚。

一方面,她害怕飘飘然和登高跌重;另一方面,她深知演戏是见仁见智的艺术,灵感和冲劲飘忽不定,未必能时时抓住。

但这些担忧,也成了动力,激励她多看多学,丰富自己。

所以,她会“偷师”张国荣和巩俐;

拍《恋爱中的宝贝》时,她去精神病院观察,分析病人的特点,从而找到表演的重心;

她注重感受,尽力与角色共情,在电影《风声》的拍摄期间,曾为了顾晓梦的悲惨遭遇大哭;

她说,希望自己是实心的东西,而不是空心的竹子。

实心,多么形象又准确的词啊。

娱乐圈就像浓缩的现实社会,新人不断涌现,又相继消失,但最终获得认可的,无不是像周迅这样手上有作品、身上有实力的人。只有真正付出过,才会有行走于世间的底气。

《表演者言》中的每一位嘉宾,都有这份底气。他们虽然年龄不同,风格迥异,但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如何做一个实心人。

3

与周迅一样,舒淇和董子健也是灵气型演员。他们给出了“实心”的重要定义,那就是不惧吃苦。

《刺客聂隐娘》拍摄期间,舒淇为了进入角色,培养杀手的气度和姿态,整天被导演侯孝贤吊在空中,反复练习高空跳跃,以及高难度的表情管理。

最夸张的是,仅仅是为了一个拔剑的动作,她进行超量训练,因此受了伤,看了一年的医生。

90后演员董子健,在电影《德兰》中饰演一名乡下的信贷员。

为了让角色富有说服力,他在藏区体验生活,住在危楼里,三个多月不洗澡,被跳骚啃咬,皮肤流脓,足足瘦了三十多斤,像是丢了半条命。

对演员来说,类似的付出一直存在。

之前有条流传甚广的新闻,说张震为出演《一代宗师》,钻研八极拳,竟然一路拿到了全国冠军。看起来像段子,却是实实在在的励志故事。

更不用提多数演员都要经历的夏天穿棉袄,冬天光膀子,登山下水,不眠不休……这项工作表面上光鲜,背后有着无数艰辛,正如各行各业一样,要捱过漫漫的苦,才能窥见渺渺的光。

4

于和伟和王宝强,则是“实心”的理论派。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于和伟饰演曹操。

敬业的他,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连漫画都不放过,并且根据曹操的诗作,分析他的心路历程,不被反派标签束缚,才呈现出一个更具立体感的角色。

王宝强琢磨演戏的分寸感。

很多人觉得,他是本色演员,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其实,自然的表象背后,是反复的权衡和思考。

王宝强形容演戏的火候是“多一份即过,少一分则欠”。他认为,演戏不能拘泥于形式,不能有按部就班的表演感,要“似懂非懂,似清非清”。

无论于和伟还是王宝强,他们讲述的经验,是如此细致和分明,显然是在长年累月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他们就像朴素的研究者,心中有物,娓娓道来。

想来做任何事都是如此,都需要持之以恒的思考。只有倾注过实实在在的心血,才会对事物有真正的把握,内心更笃定,也更容易水到渠成。

5

不过,努力一定能获得回报吗?未必。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反思自我、储存实力的好时机。

《表演者言》中的黄觉,就经历过瓶颈期。

有段时间,他接到的都是民国戏和军官角色,缺乏突破。但他并没有着急。在他看来,反复(的行动),能让他排除杂念。果然,坚持一段时间后,他等来了转机。

他说,人生并不只是一直往前走,可能后退一步,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看到更美好和全面的世界。

即便是资深演员陈冲,也有过失败的经验。

她曾为了一个角色,试了无数遍的镜,最终却还是收到一张写着拒绝的卡片。刚到美国时,接到的角色也不甚理想。

但她珍视痛苦的力量。在她看来,人生中如果没有拒绝,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演员。那些小角色,也给了她实地操练的机会,让她时刻保持自我更新。

她甚至豁达地说,不公也好,梦想破灭了也好,去体验一下。

《表演者言》中的很多演员,都是经历过自我怀疑,把好与坏消化之后,看到了人生的某种真实,才丰富了自己,丰富了演技。

然后,低谷期过去,机会来临,有所准备的他们,稳稳地登上了列车。

做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正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成功往往伴随着自大,而失败却能让人保持清醒,保持谦卑,然后不动声色地查缺补漏、改进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经历过失败,才能拿到实力的最后一块拼图。

所以,《表演者言》不仅仅是一个讲述演技的节目。

因为事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演员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贡献出好的作品;生活中,若想做成一件事,也需要成为“实心人”,去真真切切地付出。

正如节目中引用过的一句古文: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那么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度过何种人生,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等来美好的反馈。

 短评

"对于优秀的表演者而言,角色是表演者艺术创作的容身之所"

5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周迅是越发从容了。

6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唯一的缺点是太短

8分钟前
  • 蔓鱼蒲烧
  • 力荐

实践证明,无论是老戏骨还是实力派,当真正浸入表演的一定境界上,彼此都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职业认同感和自我信仰的。作为对谈类节目,制作谈不上多好;但作为一档内地稀缺的演艺圈职业素养培训大百科,节目几乎每一集都做到了干货满满,这已经相当了不起。以及通过节目,见识了很多演员舞台之外的魅力

12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好演员名垂影史,坏流量连遗臭万年的资格都没有

17分钟前
  • 青铜葵花
  • 力荐

第二季嘉宾里有好多惊喜!刚看了第二季第一集舒淇篇,聊的比第一季更松弛,期待!

22分钟前
  • .
  • 力荐

无条件五星,在做一个好演员的同时,公子承担起了传承的责任,发起今日影评给很多年轻演员提供经验和借鉴,我为是你的粉丝感到自豪

25分钟前
  • Z
  • 力荐

周迅和陈冲一起看《红高粱》里的片段,把自己看哭了,想起很多年前她在非常静距离看《如果爱》孙纳和林见东在雪天拥抱的片段,咬嘴唇憋着眼泪,很久都没有开口说话。但是这一次她转身背对镜头,然后回过头来笑言:我要把这个镜头打破。这么多年,她也在和自己何解了吧。

30分钟前
  • Leon·Yang
  • 推荐

第二季依然干货满满 嘉宾都是很喜欢的 看完这个节目最大的感受是好的演员都可能尽可能融入生活 观察生活中每一个细节 将现实中的所见所闻与戏里的人物糅合 这样才能让这样一个角色更显真实 而不是一天到晚参加所谓的真人秀 将综艺当成自己的主业而忘了自己的身份是演员

31分钟前
  • 冰镇西瓜橘子水
  • 力荐

终于有个真正的职业节目了!

33分钟前
  • 千万别认真
  • 力荐

看陈冲那一期,当周迅看着自己的表演瞬间哭出来的时候,我被打动了。看她现在的感觉还是非常简单自然,娱乐圈是名利场,到了这个位置还能保持这样的状态不容易。虽然她讲技术可能没有那些学院派的讲得那么好,很多时候在节目中都是像学生一样地在学习,但是她的灵性是很多演员一辈子都达不到的。

37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推荐

没想到嘉宾里最讨人喜欢的竟然是二位曹操,看得出是贵圈难得真念过书,有点学识基底的,说话文雅思路清晰还有些许风趣。

42分钟前
  • 推荐

迅哥儿没上一季结巴了哈哈哈~

43分钟前
  • Zuko
  • 力荐

有点变水了吧,演员最擅长的是表演,言语表达并不他们的长项。要有清晰的言语表达必须要有清晰的思维,而演员更多依靠的是感受而非思维。

48分钟前
  • 豆友1143429
  • 还行

所有期看下来我觉得周迅是担得起高工资的人的,她要不起谁要的起

50分钟前
  • 桐yin
  • 力荐

嘶吼的音量,夸张的面部表情,过大的肢体动作,瞬间的爆发力,这些特质在需要后排观众都能看清听清的话剧剧场里很有必要的。但如果在大银幕上,面部特写动辄就会如几层楼那么大的时候,再这样表演就会让人很不舒服了。其实话剧演员不一定就更会演电影,所以周公子没演过话剧真的不用遗憾,应该庆幸。

55分钟前
  • Sherlock
  • 推荐

你问我为何如此追捧周迅,只因为她今时今日的成绩与地位,全部都是她这二十多年来的一个一个镜头所积累起来的名声与口碑。

58分钟前
  • 此间有城
  • 力荐

周迅真的在负起一个演员的责任,坚持心中的净土。多年前她就说过“不问江湖事,安心行我路。”希望她能一直坚持下去。

60分钟前
  • 旺仔小公举
  • 力荐

周迅的做演员的信念感真的越来越强大了,传承,真的是好节目。这一季的阵容太棒了!期待新的分享!

1小时前
  • Mob
  • 力荐

这一季的阵容更喜欢了,周公子能够坚持着做下去实属难得,节目组的实力和心气儿很强势👍

1小时前
  • Simonturbo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